薛文霞
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等方面都有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綜合素質(zhì)。然而不管是哪類學校,學困生始終存在著,他們也讓眾多英語教師為之苦惱。因此,要想搞好教學工作,教師必須注重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下面我就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對學困生要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原因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主觀原因(如生理、心理方面),有的是客觀原因(如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總結(jié)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不愿學的學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學生對英語沒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學方法應(yīng)新穎、有趣、貼近生活且多樣化,防止單調(diào)枯燥。如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畫、講座、角色扮演、做值日報告、看光盤等。要讓學生從“要我學”轉(zhuǎn)為“我要學”,要培養(yǎng)學生在獨處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的本領(lǐng)。
2.是學不會的學生。這類學生多是基礎(chǔ)比較差,缺乏自信。對這類學生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給他們多吃點“小灶”,幫助他們逐漸趕上其他學生。同時要對他們傾注更多愛心,注入更多的鼓勵,讓他們享有更多的愛和尊重,同時設(shè)計一個可望又可及的小目標,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掘自身學習的潛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實踐證明,一旦學生有了學習的信心,往往會克服困難,奮起直追,取得好的成績。
二、找學生談心,注重與他們的情感交流
有個著名的外語教學專家說過:“情感對于外語教學的作用至少與認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往往喜歡學習好的學生,甚至有的教師看到學習好的學生,感覺什么都好。而對于學困生,感覺什么地方都不好。殊不知,這種做法或想法是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實際上,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呵護,他們更加需要教師心靈雨露的澆灌。所謂的“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些學困生得到轉(zhuǎn)化,對學困生本人的人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而且也更加能夠體現(xiàn)教師教育工作的價值。因此,教師的情感應(yīng)該適當向?qū)W困生傾斜,對每一位學生奉獻愛心、給予期望,幫助他們,信任他們,課下多和他們談話,主動和他們進行交流,真正走進學困生的心靈,因材施教。并倡導(dǎo)全班學生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們,生活上多關(guān)心他們,多同他們溝通交流,打開他們心靈的閘門,讓他們感受集體帶給他們的溫暖,使他們重新充滿自信地去學習英語。教師對他們的進步要及時表揚,讓他們得到充分的肯定。那么,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必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三、實行分層教學,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接受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目標分層教學。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悅。在日常教學中,我把全班學生按已有水平分成A、B、C三個學習組,實行課堂學習目標分層、檢測分層、作業(yè)分層。讓學困生有所收獲,不斷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為他們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多種訓練中不斷地體驗、熟悉和掌握英語。通過形象直觀的手段,生動活潑的方法,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讓他們樂于學習和參與。
四、成立幫扶小組,共同提高
我一直希望我的學生中優(yōu)生能更優(yōu),學困生能進步。于是,我便讓學困生自己選擇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優(yōu)生當作自己的老師,實行師傅幫徒弟的結(jié)對方法,幫扶學困生。結(jié)對后,師傅和徒弟必須互相配合,同甘共苦,共同退進。同時,我給師徒提出一些要求,徒弟要聽從師傅的合理的學習幫扶要求,師傅也要以身作則、認真負責,不但要安排好自己的學習,還要督促與幫助徒弟認真學習。除此之外,還實行師徒小組之間的競爭,每一小周一個小總結(jié),每一個月一個階段總結(jié),每一學期一個大總結(jié),比賽的內(nèi)容包含了作業(yè)、成績、違紀等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對師徒達到要求教師便會進行獎勵,比賽排名在前的給予表揚和獎勵,提醒落后的下次努力趕上。這樣下來,我的學生似乎都很接受這個做法,而且比我以前要求他們純粹的“一幫一”顯得更有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的許多態(tài)度和行為是通過環(huán)境中的榜樣的模仿獲得的。因此,為學困生提供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有助于學困生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另外,我在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將全班分成十個組,每組既有“尖子生”,又有“學困生”,每組實力相對平均,不定期地進行一些比賽。通過合作學習,學生都深刻認識到小組的勝利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每個學生都積極為小組作出貢獻,而不拖小組的后腿,使得學困生自覺和不自覺地對自己學習嚴格要求,感覺不積極進取就對不住小組。時間一長,學困生的成績上去了,班上違紀的學生幾乎沒有了,學生變得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助。每個成員也通過小組的成功獲得了成功,體驗了學習的成就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奮發(fā)向上的動力。
綜上所述,對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效果。這就需要我們多一點關(guān)愛,多一點耐心,對學困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找對方法,幫助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以科學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一定會卓有成效的。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