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頂管施工是一種管道非開挖施工技術,能夠減小管道施工對現(xiàn)狀道路、建(構)筑物的破壞,施工噪音和振動都非常小,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管道開挖量小等優(yōu)點。結合工程實例探討了市政給水管道的頂管施工技術。
關鍵詞:給水管道 頂管施工 頂管機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4(c)-0060-02
1 工程概況
某市自來水公司一條供水主干管,其管徑為DN1600壁厚16 mm,材質為Q235B鋼管,由于該管道需要穿越一條重要的現(xiàn)狀城市主干道,道路車流量較大,道路下面管線較為復雜,且涉及到軍用通信及輸油管線,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開挖溝槽來埋設管道,將會給交通及各種地下管線的正常運營帶來嚴重影響,并且道路管線遷改還建造價較高,因此本項目經過技術經濟等各方面的方案比選之后,決定采用頂管施工。管道頂管全長65 m,管道埋深約6 m左右。
2 頂進設備的選擇與就位
頂進機的主要組成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主殼體、液壓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中繼間等部分。這些設備選擇和準備好后,開始就位。先應安裝好基坑導軌,在工作井施工時,在底板基礎上預埋鋼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并在鋼板上錨固鋼筋,采用焊接固定的方法使導軌與之焊接,安放導軌后,應在兩側采用型鋼進行固定,必要時可采用混凝土澆筑加固,以防導軌在受到撞擊的情況下發(fā)生變形或位移。施工之前還應安裝好頂管承壓壁,即承受和傳遞全部頂力的后座墻,在鋼筋混凝土后背墻前加設一塊鋼后背,其厚度約30 mm左右,鋼后靠應與軌道軸線垂直,工作井后靠施工時須保證與頂進方向垂8WTjIBnJ0OugqEsex7EgkocyHDezu8PBjLnGok5gkO4=直。施工前還應安裝好起重系統(tǒng)與工作平臺,起重系統(tǒng)可用來下鋼管、更換頂鐵以及吊裝小型設備,可采用25~50T汽車吊,吊車沿頂進軸線出洞口布置;工作平臺采用型鋼搭建,其上布置主頂動力站和操作臺,頂面還應搭設防雨防沖擊頂棚。
3 施工平面布置
頂管工作井區(qū)布置應在滿足頂管施工的前提下遵循少占地、減小噪聲影響和場地環(huán)境的破壞、便于管理等原則。
(1)場地平面施工布置。場地平面布置應充分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便利,主要內容包括存管及下管、供電系統(tǒng)、設備控制室、觸變泥漿設備、生產用水、施工道路、場地排水等。本工程現(xiàn)場已經存在施工便道,在現(xiàn)場安排一臺25 t履帶式吊車,吊車邊設置成品管存放地,以便現(xiàn)場管節(jié)的吊裝及井下拼接管節(jié)。泥漿攪拌、儲存、輸送設備設置在工作井右側。在工作井一側設三級泥水沉淀池;頂管施工時,地下挖棄土通過泥水管路系統(tǒng)排出,選用兩臺泥水泵,分別放在基坑的上側和下側作為送泥泵和排泥泵,管路采用直徑為40 mm的無縫鋼管,基坑內設有旁通裝置等。中央控制室及主頂動力站設置在工作井右側,工作井施工區(qū)域采用全封閉彩鋼板維護,并在井上口四周采用鋼管焊接設置安全扶欄。
(2)工作井內布置主要機具設備:主推進千斤頂、中繼間泵站、電焊機、洞口密封環(huán)、頂鐵及排泥泵。此外,還應布置好各種管與線,包括排泥管、泥水管、空氣管、各種電纜、照明及通風。管道內的照明采用24 V安全電壓,由工作井內操作平臺上的配電箱供電。管道內還設有應急照明系統(tǒng),以作為故障停電時使用,方便施工人員的安全撤離。
4 頂管施工工藝
(1)穿墻。在穿墻施工操作中,應先開啟穿墻悶板,從井內頂出工具管,并設置穿墻止水設備。為防止管道施工受到外部環(huán)境水的影響,可在穿墻管道內填封低強度水泥粘土拌合土或紙筋粘土等填充料,以保證管道內密實。穿墻操作前可在穿墻管外側進行注漿固結,以防止出現(xiàn)墻孔部位強度不足的現(xiàn)象。根據(jù)大量頂管施工經驗,應提前針對此環(huán)節(jié)容易出現(xiàn)的工程問題制定緊急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小對工程質量及施工進度的影響。本項目中采用了止水法蘭加壓板,在其中部設置厚度為2 cm的天然優(yōu)質橡膠止水板環(huán),其拉伸率及耐磨性能都很好,這樣在管道頂進過程中起到逆向止水的效果。
(2)機頭就位、開洞門。在工作井前壁墻沿管外壁上方環(huán)向200~300 mm間距打入棚架管,然后注入水泥漿來加固土層,以提高開洞門時的安全性。開動千斤頂將機頭頂?shù)骄嚯x洞門35 mm處停下,鑿除洞口封門,并割除型鋼或鋼筋。洞門的直徑應當比機頭外徑大,若已經提前埋好環(huán)形套管,則其內徑也應比機頭外徑大。安裝好密封止水膠圈后,機頭應及時頂入洞口后下設備段,轉接油管、電纜及泥水管后繼續(xù)頂進,機頭脫離導軌后并測量機身高程、坡度滿足要求與否,若出現(xiàn)較大偏差就應采取措施進行糾偏。
(3)下管。下管前應先認真檢查管子外觀,端面要平直,管壁應光潔無坑陷或鼓泡,管子應無破損及縱向裂縫,檢查合格后的管子方可下管。下管時工作坑內嚴禁站人,操作人員在管道接近導軌時方可進坑工作,第一節(jié)管下到導軌上,按照施工圖上的位置來確定管道中心線,并測量管子中心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符合要求后和機頭導向環(huán)連接牢固,確認安裝合格后方可頂進。
(4)頂進施工。開始頂進前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照明、通風、電氣、液壓、壓力表、測量工具、傳感器等性能是否正常,對它們進行聯(lián)動調試合格后方可開始頂進。第一節(jié)管作為工具管,頂進方向與高程準確與否會對整段頂管施工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應嚴格控制好。頂進時可采用液壓千斤頂先緩慢進行,等到各接觸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頂進。頂進時應根據(jù)初始頂進所得的參數(shù)設定正面土壓力,然后在壓力平衡控制器中輸入,后期頂進過程中可靠壓力平衡控制器自動控制正面土壓力。頂進過程中每頂一節(jié)管子測量一次頂進軸線,發(fā)現(xiàn)偏差超出誤差范圍后及時進行糾偏;還應對機頭前10~后20 m的地面沉降監(jiān)測點進行測量,對于沉降過大的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小沉降幅度。當頂管施工的長度較長時,應在頂進的同時進行管道外圍注漿護壁,以保證管外圍充滿泥漿套,使管道周圍表面土體更加堅實、平整,避免地面出現(xiàn)大面積沉降,并且減小頂進過程中的阻力。頂進速度宜控制在3~4 cm/min;頂進若發(fā)現(xiàn)油路壓力突然增高應停止頂進,查明原因并采取應對措施之后才能繼續(xù)頂進。在頂進中若遇到這些情況時:管位偏差過大且校正無效,發(fā)生塌方或者遇到障礙物,頂鐵發(fā)生扭曲,后背傾斜或者嚴重變形,等等,應立即停止頂進,并迅速采取有效方法處理妥善之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5)進洞及后期收尾工作。在頂管進洞前10進行貫通測量,應保證頂管機接近接收井時提前打開接收井的洞門。頂管機進入接收井后,應盡快與管道分離,然后從接收井吊出,并用柔性材料進行填封,再將管道與洞口的空隙采用快速水泥進行封堵密實,洞口臨時密封處理以不漏水為度。頂管工程完畢72 h后,才可安裝自來水鋼管,經試壓驗收合格后,對工作井、接收井進行回填。
本給水管道項目通過采用頂管施工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對現(xiàn)狀道路的開挖及對各種管線設施的破壞,通過工程中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有效避免了管道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給水排水工程頂管技術規(guī)程[S].工程建設推薦性標準,2009-07-01.
[2]肖鵬.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城市經濟,2011,31(8).
[3]劉曉軍.頂管技術在市政給水管道施工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1,18(12).
[4]魏綱.頂管工程技術[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