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油田注水泵填料箱結構的改進以及工序加工工藝的分析,依據數(shù)控設備能力確定了更為合適的工藝加工方案,提高了產品零部件工序加工效率。同時解決了零部件加工應力集中的問題和使用過程的開裂問題。
關鍵詞:油田注水泵 填料箱 應力集中 工序效率
中圖分類號:TE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a)-0112-01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產業(yè)能力的日益提升,往復泵作為各類流體的輸送設備之一,在石油、化工、電力及煤化工等國民經濟的主領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填料箱是往復泵液力端的關鍵零部件之一。本文著手從該零部件結構的工藝性改進分析和加工方法的實現(xiàn),來探索此類零部件加工工序質量的保障及工序效率的提高。
1 填料箱初設結構的工藝性分析
填料箱初設結構如圖1。
圖1所示的填料箱其工藝方法為:1下料—2粗車—3調質—4精車—5數(shù)控線切割—6清洗—7打標識—8化學鍍鎳。
工序5數(shù)控線切割四均分47°聯(lián)接壓緊塊,雖可實現(xiàn)清根的工藝加工要求,但工序效率較低且聯(lián)接壓緊塊根部應力較集中。
該結構聯(lián)接壓緊塊的扇形設計不利于填料箱結構強度的保障,易于造成填料箱在泵交變壓力作用下的開裂報廢。
2 填料箱改進后的工藝實現(xiàn)[1~3]
填料箱改進結構如圖2。
圖2所示為改進后的填料箱其工藝方法為:1下料—2粗車—3調質—4精車—5數(shù)控銑削—6清洗—7打標識—8化學鍍鎳。
工序5安排為數(shù)控銑削,大大提高了工序加工效率,工序效率較初始工藝方法提高了3倍以上。
改進后的填料箱聯(lián)接壓緊塊結構為倒扇形設計,且各處R圓弧過渡降低了聯(lián)接壓緊塊根部應力集中,提高并保障了填料箱結構強度。
填料箱聯(lián)接壓緊塊的數(shù)控銑削編程:(銑削一個圓弧的程序,其它程序均相同)
3 結語
產品零件結構設計過程中工藝評審,一方面要注重新技術、新工藝方法的應用,同時更要注重零部件細節(jié)的結構審查。本文所述的往復泵填料箱的結構的細小改進,從工序加工上結合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生產加工效率,并且提高了產品零部件的結構強度,為今后類似零部件的生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參考文獻
[1]黃開榜.金屬切削機床[M].2版.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
[2]伍端陽.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培訓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3]沈建峰,陳宏,倪貴華.加工中心編程與操作[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