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氣漸暖,走在復旦的校園里,卻依然可以感覺都市的節(jié)奏。在這里,關(guān)注是不可少的。即使窗外無人駐足,孜孜不倦于3108教室的學生,還是會想到舞臺下那些熾熱的目光。舞臺?相輝堂內(nèi),年復一年的話劇節(jié)、畢業(yè)大戲、搖滾音樂節(jié)。這里的確是舞臺,但舞臺,卻不僅僅是這里。學習的、求職的、戀愛的,奮斗著、沉思著、苦惱著。
就這樣,春來秋往,寒暑易節(jié)。平凡卻膠著。
這是怎樣的一個時代?網(wǎng)絡時代,全球化時代,Chinamerica時代……凡諸種種,似雨后的大理石路面,浮光掠影,令人目不暇接。學而優(yōu)則仕,于是乎封官拜爵,齊家治國;希求獨立之人格,自當幽居象牙塔內(nèi),采擷靈魂中的點點星火;渴求強健之身體,亦可揮汗于運動場內(nèi),歆享勝利之喜悅。不過,沉浮官海、徜徉書海、泛波碧海,雖有一時之喜樂,終難免若有所失。
是啊,我們善于遺忘,遺忘了憂愁和喜悅。
就這樣,忘卻了寒暑易節(jié),春來秋往。
卻,也忘卻那——
靜水流深……
歸來
1904年冬,李登輝回到中國。
生于南洋的他,在接受過初等教育之后,在16歲那年奔赴新加坡,就讀于英華書院( Anglo Chinese School),在那里,李登輝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三年后,他再至美國,在俄亥俄州 (Ohio) 威斯雷陽大學( Wesleyan University)讀預科。繼而,1897年入耶魯學院(注:耶魯學院時屬大學校本部);1899年6月,獲耶魯大學文學士學位。
是年,李登輝28歲。
可是,事業(yè)才剛開始。生命也才開始不久。
對于老校長李登輝,曾就讀于復旦大學的胡秋原寫道:“先生和孫中山先生是經(jīng)過同一種精神體驗的。但先生畢生盡瘁的,是與中山先生不同的事業(yè)。孫先生是一政治家,李先生是一教育家。”
而他從事教育事業(yè)之起點,從1900年似乎便開始了。
是年,李登輝至檳榔嶼,任英華書院英文部主任。在當?shù)?,李登輝結(jié)識華僑領袖林文慶,共同發(fā)起檳榔嶼華僑“好學會”,鼓勵土生華僑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
1901年上半年,回到巴達維亞后,李登輝又在當?shù)貏?chuàng)辦了第一所初級華人英文學?!攲W校,自認校長。爾后,到了9月,中華會館正式接辦耶魯學校,改名為“中華會館耶魯學院”,李登輝仍擔任校長。
1903年5月1日,李登輝辭去耶魯學校校長職務。
次年冬,回國。
任教
回國后,李登輝最終選擇落足上海,加入上?;浇糖嗄陼?。對此,曾共事于青年會的顏惠慶說道:“(李)返國后……決定在國內(nèi)創(chuàng)辦大學,以期造就人才。待后李氏與余加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李氏后另創(chuàng)辦寰球中國學生會,藉以喚醒青年人之愛國思想?!?/p>
1905年7月1日下午,寰球中國學生會在上海北京路十五號青年會廳成立。
同年9月14日,復旦公學在吳淞提督行轅舉行開學典禮。
1906年1月,李登輝正式到復旦公學任教。
1913年,李登輝被評為復旦公學校長。
1917年,學校改稱“復旦大學”。
巨變前夕的深夜里,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多少年炮聲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有人說那是“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是局。但也是個謎。
1929年11月4日,《復旦周刊》刊登李登輝的文章《我們所最需要的教育》。文章追溯了教育英文詞Education的拉丁文起源,Ex意“從出”,Duco為“引導”,合之則為“引導從出”。換言之,教育是為激發(fā)個人之潛能。李登輝曾長期教授的心理學,是為激發(fā)潛能之“術(shù)”乎?
文以道之,德、智、體三者,貴在平均發(fā)展,“不過今日奸詐百出、貪欲熾張的時代,對于德育,似不能不多加注意”?!霸谶^去的教育設施中,尤其中國,太偏重于智育方面,以致把其他方面都忽視了”,于是乎,或頭腦發(fā)達,四肢羸弱;或言辭空乏,行解不一。今重德育,雖初始亦從智識方面入手,然行解相應,佐之以心理學之種種施設,最終以求道德之樹立。道德既建立,精神亦自然而生。文章追述西學東漸之緣來:“但是那時只看西方物質(zhì)文明之可驚,我們的模仿,亦就著重在物質(zhì)方面。所以那時大家都只曉得提倡‘西藝’,至于西方文明之精神方面,雖是西方文明的精神精髓,卻反因未受了解,而遭遺棄。我們改革的結(jié)果,只是抄襲了一些西方的皮毛,拾得一些西方的糟粕。今日的情形,尤其不幸。我們因為對于一切舊制度、舊道德、舊禮教的懷疑,把這些一股腦兒都打倒推翻,同時卻又不能產(chǎn)生新道德的標準。一般青年所受的教育,都只有理智的片面,絲毫談不到全人的發(fā)展”。原先“我們雖以精神文明自豪,鄙視外人為太重物質(zhì),而在今日,則物質(zhì)與精神,兩均不能如人了”。
“術(shù)”之為用以求“道”,若以之熒惑人心,其遠矣。“近代教育的思潮,是由個人與社會對抗的觀念,進而至于個人與社會調(diào)和的觀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把個人潛伏的心能,盡量引導使之發(fā)展,以替社會謀福利。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fā)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蔽哪?,李如是寫道:“不管他是新的,或是舊的,是東方的,或是西方的……擇其善者取之,其不善者去之,集東西之精英,陶鑄于一爐,造出更高一等的精神文明?!?/p>
夢幻
人因夢而迷,人因夢而生。人因信而敗,人因信而生。
1918年11月,一戰(zhàn)宣告結(jié)束,德國戰(zhàn)敗。中國,竟成了戰(zhàn)勝國。巴黎和會,戰(zhàn)勝國的聚會,彼此都是勝者,多少都有些勝者的自詡。于是,便有了大國的勝利與小國的勝利,謂之大勝者和小勝者。大國得大勝,小國得小勝。當大、小間有了沖突,那小勝自然得服從大勝。
孰勝孰???
公理戰(zhàn)勝強權(quán)否?
1919年1月17日,李登輝以“中國國民外交后援會”會長名義,向海外發(fā)表通電,反對“巴黎和約”。
“五四”運動期間,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成立,英文名Shanghai Students’ Union,負責人多為復旦學生。
1921年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召開。前一日,全國國民外交大會成立大會在四川路青年會召開,李登輝被推選為主席?!拔崛酥鲝?,與太平洋會議相同。太平洋會議之意志,要是世界覺悟交戰(zhàn)之危害、和平之福利,吾人亦然?!薄按舜挝崛嗽诖碎_會,系代表四萬萬民意,希望達到和平之目的?!比缡瞧溲灾?。
1922年2月4日,中日在華盛頓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條約規(guī)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6日,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和中國簽署《關(guān)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有關(guān)條文規(guī)定,九國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專門研究中國的關(guān)稅政策。
1945年9月9日,南京。岡村寧次(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向何應欽(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呈交投降書。二戰(zhàn)結(jié)束,中國又一次成為戰(zhàn)勝國。
恍若隔世。
自“九·一八”事變后,復旦師生不斷發(fā)動要求政府抗日的請愿運動,吳南軒曾說“滬上諸校,尤以復旦母校為烈”。
1932年1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戰(zhàn)爭爆發(fā)。復旦大學校園第一次被日軍占領,不久撤離。2月20日,日軍第二次侵占復旦,3月3日撤離。3月20日,日軍第三次占領復旦大學,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后才撤走。
1937年8月,淞滬戰(zhàn)爭爆發(fā),復旦內(nèi)遷。李登輝未往。
何去何從?
有人說過類似的話:世界是個大舞臺,蕓蕓眾生,宛如幻影;方生方死,即去又來。
1936年8月20日的復旦大學董事會議上,李登輝已被準予“請假休養(yǎng)”。
1938年,因李登輝在上海辦學,渝校副校長吳南軒等人于3月初致函,責以民族大義,唯恐“玉石不辨,涇渭同流”,13日,李登輝復信,說明在滬辦學復課的緣由,并表示萬一辦不下去,“當散即散”。滬校后以“復旦大學補習部”名稱備案,在對外聯(lián)絡或登報招生時,滬校仍用“復旦大學”名義。
8月31日,滬校開始遷往霞飛路1726號,時屬法租界。9月,再遷仁記路(今滇池路)中孚大樓余屋上課。
1939年1月,定址赫德路(今常德路)574號三層樓房。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后,經(jīng)在滬校董決定:自即日起,滬校停辦,教職員工一律解聘。下旬,滬校改組為“篤正學院”。時隔不久,恢復原名。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7月30日,上海法租界被“汪精衛(wèi)政權(quán)”收回。1945年8月16日,日方所認之“南京國民政府”亦形解體。
此時,“補習部”卻依舊存在。直到1946年3月底。
美人帳下猶歌舞,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zhàn),而決不求戰(zhàn)。既知全國應戰(zhàn)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愿醉臥沙場,但求一去不回。
抗戰(zhàn)勝利了,中國軍民傷亡約3600萬人,純?nèi)哲妭黾s818074人。在重慶,趙世洵向李登輝致函慶祝勝利。李回信道:“我們雖已求得有形的勝利,但距離內(nèi)在的勝利,目標尚遠……世風較前日下,人心較前更險,國民道德普遍低落,上下交征以利,寡廉鮮恥,莫此為甚?!庇谑牵?947年5月,李登輝與陳傳德談及校訓取義時,叮囑陳下學期到中學部為學生講演《四書》經(jīng)義,“俾得稍知舊道德”。
李登輝見證過辛亥、親歷過五四,抗戰(zhàn)留滬,亦曾遭人誤解。然而,他卻只說“寬容敵人”,誓愿求“內(nèi)在的勝利”。
7月5日,復旦抗戰(zhàn)后第一次畢業(yè)典禮在新落成的“登輝堂”舉行,李登輝發(fā)表人生最后一次公開演說,他說:“特別是在中國,我們還需要團結(jié),全體人民的團結(jié),中國才有希望?!薄胺铡奚?、團結(jié),是復旦的精神,更是你們的責任”。
1947年11月19日,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離世。
“在極‘左’思想泛濫的年代里,對李登輝的評價只有七個字——‘資產(chǎn)階級教育家’”,“于是,在20世紀前半葉的大學教育家群體中,李登輝被淡忘了。甚至在絕大部分復旦師生眼中,他的形象也是模糊的。只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趁著復旦百年華誕,李登輝才姍姍來遲,重回眾人記憶。”(錢益民:《后記》)
2005年,復旦大學百年校慶之時,《李登輝傳》出版,全書314000字。
大江雖去,卻有余聲……
責任編輯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