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中信有點與眾不同。
眾,非大眾,而為同類。
他說,“我是一個很草率的人,‘草’可以說是我的人生寫照。”但作為我國會計學產(chǎn)權學派的發(fā)起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伍中信著作等身,思想深邃,他的許多學術觀點帶有原創(chuàng)性,其論文和專著無一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說,“我不像個為官之人,我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钡鳛橹袊鹿h中央委員、湖南省委副主委,他多次深入基層調(diào)研,積極建言獻策。同時,作為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院長,他將這所高校經(jīng)營得風生水起、朝氣蓬勃。
他說,“會計是我的專業(yè),我深深地愛上了她,以致于今天做出了一點點成績。”但在作為其業(yè)余愛好的書法領域里,伍中信,卻又孜孜以求、默默前行,閑暇之余潑墨揮毫,筆端流淌出的是行云流水,遒勁有力。
他衣著樸素,卻無法掩飾青衣綠布下的感性靈魂。
他清雅恬淡,卻無法遮蓋厚厚鏡片后的睿智眼神。
他談吐輕盈,卻無法抵擋如簧巧舌里的壯志雄心。
伍中信,這個讓矛盾在他身上如此和諧共存的中年學者,向我們娓娓道來的不是傳奇,而是他用才情和創(chuàng)舉演繹的書意人生……
成長,在陽光中“書”意飛揚
1966年,出生在湖南祁東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的伍中信,最喜歡的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書法。上過幾年私塾的父親,是伍中信的書法啟蒙老師,家里的各種農(nóng)具和器皿上都留有父親的“墨寶”,這些自然也成了伍中信學習書法的“活字帖”。他記憶猶新的是模仿毛主席所題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為人民服務。同時,他將自己對書法的熱愛轉(zhuǎn)化成了墻上一張張“大字報”,這也使他在當?shù)匦∮忻麣狻?/p>
進入中學后,伍中信對書法愈發(fā)癡迷。他在每天放學回家途中,看著各家各戶大門上的春聯(lián),不斷地在自己口袋里用手摹寫,有一次竟然將褲子口袋都磨出了一個洞來。在他讀高一的那一年,一位同學帶了一本字帖,伍中信強行“借”為己有,照著這本字帖一練就是三年。即使到了臨近高考的歲月,別人整日沉醉于書山題海之中,而他照樣還是筆墨交戰(zhàn),若無其事,特別到了課間休息時間,他那盡情揮灑的場景,成了教室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班主任望著他那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鞭策下這個機靈而不墨守成規(guī)的小伙子,班主任以他獨特的育人方式,就他的名字做出了如此的注解:中者,方可信也,期待點燃他心中求學的欲火,可謂用心良苦。
安徽,盛產(chǎn)筆墨紙硯,書法高手如云。對高考毫無思想壓力的伍中信被命運安排考上了安徽財貿(mào)學院會計專業(yè),在進入大學后以書會友,如魚得水,技藝大增。
走在青春大道上的伍中信,隨性,陽光,意氣風發(fā)。
治學,在探索中馳騁江湖
1988年,伍中信從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衡陽市豆制品廠擔任出納。他忍受著單調(diào)而乏味的工作環(huán)境,幾乎將所有的業(yè)余時間暢游于鐘情的書法之中。
1989年,伍中信調(diào)至湘潭礦業(yè)學院(現(xiàn)湖南科技大學),開始了他的三尺講臺生涯。初為人師,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好課,不要被學生趕下臺。為了“取悅”學生,他舉辦了全校性的書法講座班,在他的主持下,學校第一屆書畫藝術展得以順利開展。
在一次偶然的閱讀中,有一篇關于事業(yè)幸福標準的文章觸動了他的靈魂:人,要么將專業(yè)變成愛好,要么將愛好變成專業(yè)。一直以書法至上的伍中信,做出了非常艱難的選擇——將專業(yè)變成愛好。他忍痛割愛放棄書法,一頭扎進了會計科研領域,這一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1992年,僅僅一年時間,他就發(fā)表近十篇論文,1994年,他的第一部專著問世;1996年,第一次用“均衡”概念作為會計學人的哲學思想,把會計制度納入制度經(jīng)濟學這一更大理論氛圍中,成為我國第一個從會計“上空”看會計的人;1998年2月,3000冊《產(chǎn)權與會計》一出版,2個月內(nèi)全部脫銷,被業(yè)內(nèi)譽為“中國會計學產(chǎn)權學派的奠基之作”。著名經(jīng)濟學家茅于軾教授欣然為其新作《產(chǎn)權理論與中國會計學》作序“中國會計學產(chǎn)權學派的興起”。
本性難移,一如既往的不愿走尋常路的伍中信,在學術道路依舊是別致而從容,大氣而豪情。他說:“別人說過的,我肯定不說,別人想到而未說的,我也不說,我只說別人沒想到的。我從沒做過學術筆記,經(jīng)常是思緒飛揚,信手拈來。”他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于是,在眾人皆以為寂寞單調(diào)的科研“江湖”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優(yōu)雅的伍中信,其“產(chǎn)權會計”猶如其草書般依然“天馬行空”!
管理,在踐行下潤物無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1998年出任湖南財經(jīng)學院財政會計系主任,2001年被遴選為湖南大學會計學首席博士生導師。2005年成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候選人,2009年成為湖南省十大“社會科學專家”。2005年,伍中信出任湖南財專校長,2010年隨學校一起升格,晉升為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院長。
身為大學校長的他,對學校管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作為大學校長,首先可以是專家,但最終應定位于教育家,管理者,我必須學會從專家型到管理者轉(zhuǎn)型”伍中信說“作為校長的管理必須是理念式的,大局式的,其中大學文化是非抓不可的”,還是印證了草書里的那句話:天馬行空!
“中國大學教育,相比國外而言最缺少的是藝術與體育,如果財經(jīng)院校的學生只讀財會一類書,很容易只剩下銅臭了。”應該說,湖南財經(jīng)經(jīng)濟學院的學生遇到了這樣一位“詩意”的校長真是有福了,他身體力行為學生精心準備多場講座,帶領學生一起練習書法,學院經(jīng)常邀請各類書法大家來學校潑墨揮毫,學校定期舉行書法大賽……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洋溢在財政經(jīng)濟學院的校園里。
書法,在揮灑間笑看人生
那年,伍中信對書法忍痛割愛,宛如昨昔。18年里,在學術領域里,他一路走來,并不覺后悔。伍中信的心底始終流淌著對書法的眷念和癡狂,始終體現(xiàn)著刻在骨子里的“書意”。
18年后,年已不惑的伍中信再提毛筆,心中難免惴惴,唯恐這份陌生破壞了他對書法藝術的景仰。但他卻驚喜的發(fā)現(xiàn),不但沒有生疏之感,反而隨著閱歷的增加,自己在短短的時間就大大超出原有的書法境界。他恍然大悟:學術造詣的升華,社會歷練的磨就,個人性格的成熟,都可以凝聚到書法作品中來。
如今他的作品不脛而走,《人民政協(xié)報》《財經(jīng)周刊》以及會計圈里的《財會通訊》《會計之友》《財會月刊》等刊物刊過他不少作品,作品遠渡重洋,被英國皇家院士和大學校長們收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國際新一代校際間交流。
書法世界里的他虔誠,快樂,安靜。他說:“大家不需看到我的名字,僅看到我的作品就能揚起大拇指嘖嘖稱贊一番,那便是我最開心和快樂的時刻!”說罷,他一臉的單純。
而此時,透過伍中信院長辦公室的窗戶,我們可以依稀看到,闊別十八年后提筆一揮而就的“圖書館”三個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 全照立
伍中信有點與眾不同。
眾,非大眾,而為同類。
他說,“我是一個很草率的人,‘草’可以說是我的人生寫照?!钡鳛槲覈鴷媽W產(chǎn)權學派的發(fā)起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伍中信著作等身,思想深邃,他的許多學術觀點帶有原創(chuàng)性,其論文和專著無一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說,“我不像個為官之人,我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钡鳛橹袊鹿h中央委員、湖南省委副主委,他多次深入基層調(diào)研,積極建言獻策。同時,作為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院長,他將這所高校經(jīng)營得風生水起、朝氣蓬勃。
他說,“會計是我的專業(yè),我深深地愛上了她,以致于今天做出了一點點成績?!钡谧鳛槠錁I(yè)余愛好的書法領域里,伍中信,卻又孜孜以求、默默前行,閑暇之余潑墨揮毫,筆端流淌出的是行云流水,遒勁有力。
他衣著樸素,卻無法掩飾青衣綠布下的感性靈魂。
他清雅恬淡,卻無法遮蓋厚厚鏡片后的睿智眼神。
他談吐輕盈,卻無法抵擋如簧巧舌里的壯志雄心。
伍中信,這個讓矛盾在他身上如此和諧共存的中年學者,向我們娓娓道來的不是傳奇,而是他用才情和創(chuàng)舉演繹的書意人生……
成長,在陽光中“書”意飛揚
1966年,出生在湖南祁東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的伍中信,最喜歡的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書法。上過幾年私塾的父親,是伍中信的書法啟蒙老師,家里的各種農(nóng)具和器皿上都留有父親的“墨寶”,這些自然也成了伍中信學習書法的“活字帖”。他記憶猶新的是模仿毛主席所題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為人民服務。同時,他將自己對書法的熱愛轉(zhuǎn)化成了墻上一張張“大字報”,這也使他在當?shù)匦∮忻麣狻?/p>
進入中學后,伍中信對書法愈發(fā)癡迷。他在每天放學回家途中,看著各家各戶大門上的春聯(lián),不斷地在自己口袋里用手摹寫,有一次竟然將褲子口袋都磨出了一個洞來。在他讀高一的那一年,一位同學帶了一本字帖,伍中信強行“借”為己有,照著這本字帖一練就是三年。即使到了臨近高考的歲月,別人整日沉醉于書山題海之中,而他照樣還是筆墨交戰(zhàn),若無其事,特別到了課間休息時間,他那盡情揮灑的場景,成了教室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班主任望著他那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鞭策下這個機靈而不墨守成規(guī)的小伙子,班主任以他獨特的育人方式,就他的名字做出了如此的注解:中者,方可信也,期待點燃他心中求學的欲火,可謂用心良苦。
安徽,盛產(chǎn)筆墨紙硯,書法高手如云。對高考毫無思想壓力的伍中信被命運安排考上了安徽財貿(mào)學院會計專業(yè),在進入大學后以書會友,如魚得水,技藝大增。
走在青春大道上的伍中信,隨性,陽光,意氣風發(fā)。
治學,在探索中馳騁江湖
1988年,伍中信從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衡陽市豆制品廠擔任出納。他忍受著單調(diào)而乏味的工作環(huán)境,幾乎將所有的業(yè)余時間暢游于鐘情的書法之中。
1989年,伍中信調(diào)至湘潭礦業(yè)學院(現(xiàn)湖南科技大學),開始了他的三尺講臺生涯。初為人師,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好課,不要被學生趕下臺。為了“取悅”學生,他舉辦了全校性的書法講座班,在他的主持下,學校第一屆書畫藝術展得以順利開展。
在一次偶然的閱讀中,有一篇關于事業(yè)幸福標準的文章觸動了他的靈魂:人,要么將專業(yè)變成愛好,要么將愛好變成專業(yè)。一直以書法至上的伍中信,做出了非常艱難的選擇——將專業(yè)變成愛好。他忍痛割愛放棄書法,一頭扎進了會計科研領域,這一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1992年,僅僅一年時間,他就發(fā)表近十篇論文,1994年,他的第一部專著問世;1996年,第一次用“均衡”概念作為會計學人的哲學思想,把會計制度納入制度經(jīng)濟學這一更大理論氛圍中,成為我國第一個從會計“上空”看會計的人;1998年2月,3000冊《產(chǎn)權與會計》一出版,2個月內(nèi)全部脫銷,被業(yè)內(nèi)譽為“中國會計學產(chǎn)權學派的奠基之作”。著名經(jīng)濟學家茅于軾教授欣然為其新作《產(chǎn)權理論與中國會計學》作序“中國會計學產(chǎn)權學派的興起”。
本性難移,一如既往的不愿走尋常路的伍中信,在學術道路依舊是別致而從容,大氣而豪情。他說:“別人說過的,我肯定不說,別人想到而未說的,我也不說,我只說別人沒想到的。我從沒做過學術筆記,經(jīng)常是思緒飛揚,信手拈來?!彼沁@樣說的,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于是,在眾人皆以為寂寞單調(diào)的科研“江湖”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優(yōu)雅的伍中信,其“產(chǎn)權會計”猶如其草書般依然“天馬行空”!
管理,在踐行下潤物無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1998年出任湖南財經(jīng)學院財政會計系主任,2001年被遴選為湖南大學會計學首席博士生導師。2005年成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候選人,2009年成為湖南省十大“社會科學專家”。2005年,伍中信出任湖南財專校長,2010年隨學校一起升格,晉升為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院長。
身為大學校長的他,對學校管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作為大學校長,首先可以是專家,但最終應定位于教育家,管理者,我必須學會從專家型到管理者轉(zhuǎn)型”伍中信說“作為校長的管理必須是理念式的,大局式的,其中大學文化是非抓不可的”,還是印證了草書里的那句話:天馬行空!
“中國大學教育,相比國外而言最缺少的是藝術與體育,如果財經(jīng)院校的學生只讀財會一類書,很容易只剩下銅臭了?!睉撜f,湖南財經(jīng)經(jīng)濟學院的學生遇到了這樣一位“詩意”的校長真是有福了,他身體力行為學生精心準備多場講座,帶領學生一起練習書法,學院經(jīng)常邀請各類書法大家來學校潑墨揮毫,學校定期舉行書法大賽……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洋溢在財政經(jīng)濟學院的校園里。
書法,在揮灑間笑看人生
那年,伍中信對書法忍痛割愛,宛如昨昔。18年里,在學術領域里,他一路走來,并不覺后悔。伍中信的心底始終流淌著對書法的眷念和癡狂,始終體現(xiàn)著刻在骨子里的“書意”。
18年后,年已不惑的伍中信再提毛筆,心中難免惴惴,唯恐這份陌生破壞了他對書法藝術的景仰。但他卻驚喜的發(fā)現(xiàn),不但沒有生疏之感,反而隨著閱歷的增加,自己在短短的時間就大大超出原有的書法境界。他恍然大悟:學術造詣的升華,社會歷練的磨就,個人性格的成熟,都可以凝聚到書法作品中來。
如今他的作品不脛而走,《人民政協(xié)報》《財經(jīng)周刊》以及會計圈里的《財會通訊》《會計之友》《財會月刊》等刊物刊過他不少作品,作品遠渡重洋,被英國皇家院士和大學校長們收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國際新一代校際間交流。
書法世界里的他虔誠,快樂,安靜。他說:“大家不需看到我的名字,僅看到我的作品就能揚起大拇指嘖嘖稱贊一番,那便是我最開心和快樂的時刻!”說罷,他一臉的單純。
而此時,透過伍中信院長辦公室的窗戶,我們可以依稀看到,闊別十八年后提筆一揮而就的“圖書館”三個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