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加拿大蒙特利爾,最稱心的是,家住唐人街。
家住唐人街,一眼望去。中國字,中國店,中國人。唐人街滋潤我的中國心,纏綿我的中國魂。在唐人街閑步,真以為一拐彎便可撞見故鄉(xiāng)的三叔、二姨、老同學、舊鄰居。聽到幾句地道的鄉(xiāng)音,也會激動得熱淚盈盈。
家住唐人街,熙熙攘攘,中國人從“少數(shù)民族”變?yōu)椤岸鄶?shù)族群”,親切、熱絡,似乎彼此都心心相連,息息相通。
家住唐人街,便有朋友來歇腳、閑談。背井離鄉(xiāng),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求生存,圖發(fā)展,都不容易。不論是大陸來的,臺灣來的,港澳來的,甚至是印尼、越南、泰國來的,只要是華人,同文同種,總能找到共同語言,愈談愈投機,愈談愈親熱,因為我們的道德倫理是一致的。我們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歷史,甚至有相同的崇拜偶像,如關云長、媽祖……
華人喜歡聚居一起,相濡以沫,相互照顧,便形成了唐人街。華人吃苦耐勞,聰明能干,把唐人街建設得興旺發(fā)達、欣欣向榮,甚至成為城市中心、美食天堂。美國紐約、舊金山、波士頓是這樣,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也是這樣。
尤其我們蒙特利爾的唐人街,背靠老城區(qū),成了旅游勝地。聯(lián)邦大樓、省府大樓等宏偉的建筑亦依托著旺盛的人氣,拔地而起。緊連圣·卡德琳娜大街,名店云集,五彩繽紛。到了夏天,處處是露天舞臺,夜夜笙歌,通宵達旦,不花錢就能觀賞到各國頂尖藝術家的精彩演出,世界上很難找到這般平民化的藝術圣地了。
家住唐人街,買東西極方便。說句笑話,起了油鍋,忘了蔥姜,跑一趟,兩分鐘。唐人街買來的都是正宗的中國貨,國內(nèi)有的,這兒全都有:國內(nèi)沒有的,有時這兒也能找得見。
家住唐人街,一年四季,我基本上不用乘地鐵。信步逛蕩,何其瀟灑!
去年初秋,我在小女兒那里住了一陣。她家在波士頓郊外,整個社區(qū),轉(zhuǎn)來繞去,看不到幾個中國人,害得我要犯“相思病”矣!周末放假,便催著女兒、女婿開車去唐人街購物、飲茶、吃上一頓舒舒服服的中國飯菜。有時甚至只是在唐人街看看黃皮膚、黑頭發(fā)的中國人,聽聽南腔北調(diào)的中國話。
在那個社區(qū),屈指可數(shù)幾戶華人家庭,如同親戚一股走動、往來,祝賀孩子生日,春節(jié)聚餐……有了好看的碟片、書籍,一家家傳遞過來,極為珍惜。這一切,都是與生俱有、揮之不去的“中華情結(jié)”啊!
我們都是華人,希望唐人街生意興隆,精誠團結(jié)。唐人街整潔、美觀,我們走在這街上,也會滿面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