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shù)百公里的秘魯南部海岸有著典型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景色,獨自走在被風(fēng)吹皺的沙地上,望著嵌在赭黃色間的一抹碧藍,頓時有種被放逐的感覺。
前往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qū)的路上,不時出現(xiàn)一棟棟簡易棚屋,陳舊的招牌上涂寫著“美味海鮮”幾個字。味道不得而知,周遭濃郁的魚腥味倒引得不少海鳥垂涎盤旋。在帕拉卡斯小鎮(zhèn)的碼頭找到了出海巡游的快艇,還沒談好價錢,我就在導(dǎo)游的催促聲中跟著一群秘魯游客上了船。船夫拉響馬達,熟練地將船頭調(diào)轉(zhuǎn),轟的一聲,我們就迎著海風(fēng),劃開平靜的海面,朝遠方忽隱忽現(xiàn)的巴耶斯達斯島(簡稱鳥島)急速駛?cè)ァ?/p>
船沒開多久,躺在帕拉卡斯半島裸巖上的“安第斯的燭臺”便出現(xiàn)在眼前。關(guān)于這個巨型地質(zhì)印痕,有許多神秘的解讀:有人說這和美洲解放者何塞·德·圣馬丁有關(guān),有人將其與著名的納茲卡線條聯(lián)系起來,有人說這是先人根據(jù)南十字星座繪制的航海坐標,還有人認為燭臺是致幻植物曼陀羅的符號化表達。在我眼里,它更像海神波塞冬手中那把三戟叉,日夜守護著帕拉卡斯半島以及巴耶斯達斯群島上可愛的生靈們。
很快,我們已經(jīng)能清楚地看到鳥島了。那是一片灰白色的島嶼,并無特色,但隨著快艇愈來愈靠近,我才慢慢體會到這個小島充滿了驚喜。頭頂上,一大群海鷗在盤旋巡察,啪的一聲,一坨白色鳥糞擊中我前排的游客——我們似乎入侵了它們的領(lǐng)地。船拐了個彎,躲進了島間的峽洞。洞里的海水在陽光的折射下由深藍過渡到碧綠,當(dāng)海水再次變回深藍色時,一伙秘魯鰹鳥出現(xiàn)在崖頂上方。爾后,一堆滑稽演員粉墨登場,可愛的秘魯企鵝抖動著短小的尾巴,在紅色的巖石上攀跳、列隊站好,向我們敬了個禮,又一只只縱身跳進海里,像在表演企鵝版《星跳水立方》。頓時,群島間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號聲,仔細一瞧,一大撥南美海獅正在咆哮。還有不少海獅在石壁上舒服地曬太陽,睜開眼睛瞟了我們一眼,又昏睡過去。海獅周邊棲息著幾只赤足黑羽的海鳥,原來是長著3D胡須的印加海鷗,那兩道掛在紅喙彎翹的白色八字胡分明是在凸顯它們的尊貴。
突然,眼前開闊起來,遠處的島坡上有一大塊黑斑在波動。我驚呆了,那是成千上萬只棲息在此的海鳥??拷?,黑斑里聚集著鰹鳥、灰鷗、南美鸕鶿,還有身長近一米五的秘魯鵜鶘。它又長又大的嘴巴下面掛著一個巨大的喉囊,顯得頭重腳輕,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似乎稍不留神就要猛栽跟頭。島上惟一的人跡是建在山崖邊上的破舊木屋和巨型支架,用以開采島上豐富的鳥糞資源,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有機肥料。島上的某些地方,鳥糞甚至堆到四五米高。不過,保護區(qū)設(shè)立后,每年只有3個月能夠開采鳥糞,鳥兒們因而有了更寧靜的空間。
從皮斯科市可搭乘小巴前往帕拉卡斯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周邊有度假別墅,區(qū)內(nèi)有博物館、紅色海灘、懸崖巖洞等自然人文景觀。
早上8時,帕拉卡斯鎮(zhèn)碼頭有快艇前往巴耶斯達斯群島(Ballestas),游客可乘艇近距離觀看多種海洋動物,包括海鳥、海獅和企鵝。兩個半小時的環(huán)島之旅僅需10至15美元。由于當(dāng)?shù)匚飪r低廉,巴耶斯達斯群島被稱作“窮人的加拉帕戈斯”。
由于島上海鳥實在太多,游客隨時可能遭遇鳥糞襲擊,務(wù)必戴上一頂寬檐帽。
位于秘魯南部皮斯科省沿海的帕拉卡斯(Paracas)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著當(dāng)?shù)貎汕Ф嗄昵暗呐晾ㄋ刮幕z跡,及周邊豐富多樣的近海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區(qū)內(nèi)的巴耶斯達斯(Ballestas)群島,俗稱鳥島,在帕拉卡斯外海18海里處,由3個主島及無數(shù)巖礁組成。它是當(dāng)前游客所能到訪的最壯觀的海洋生物棲息島嶼,在物種豐富性上堪比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地: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