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哪個朝代最郁悶
作者: 楊念群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0月
定價: 32.00
歷史學界,楊念群向以大膽采用西方理論著稱,其張揚個性下“強悍的解釋能力”與“粗糙的實證能力”齊飛,也一直是讀書界的有趣話題。但不管爭議如何,楊念群的史學才華是不容否認的。更可貴的是,他沒有滿足于“規(guī)范”的歷史詮釋路徑,近年來又鼓吹“感覺主義”,即在歷史研究日趨專業(yè)化的狀況下,錘煉一種“對問題意識的豐滿和對歷史細節(jié)選擇的精致起到導引作用”的“感覺”。而他新出版的《生活在哪個朝代最郁悶》無疑就是這一優(yōu)雅“野心”的展示,該書不是論著,而是隨筆集,但正如他自己說的:“操弄隨筆猶如孤身入室作案,精心布置一個懸疑的犯罪現(xiàn)場,案發(fā)后能躲在暗處偷看觀眾陷入案情迷思后的種種反應,多少帶點兒陰謀家的甜蜜犯罪感?!?/p>
ASVNoZxVMLypmCCRlRHuU5XUXmEBKw+FV9HhcG8iYtw=那楊念群說的“感覺”是什么?首先是“尊嚴感”。 “你最喜歡生活在哪個年代”?楊念群回答“晚明”,理由是“和明代比,清代獲得了大一統(tǒng)的地盤,也擁有維系這個局面的超級能量,正因此,清代皇家為維系這個放出的大煙花不破滅,終使清朝變成一個千方百計讓人活得難受的朝代。難受到什么程度?不是一般的打殺和廷杖,而是用無窮盡的洗腦杖殺你的心靈……一臉真誠地扇起自己的嘴巴,那情形就像大糞澆到頭上還以為在洗熱水澡,一臉扭曲的舒服相?!毕胂搿拔母铩睍r“靈魂深處鬧革命”和現(xiàn)在薛蠻子等大v的可憐相,你就不得不對這段話感同身受,因此,一個人有了尊嚴,才會有對歷史的健康評判,奴才對自己被奴役的歷史是不會郁悶的。
優(yōu)秀的歷史學者不只解釋過去,也回應現(xiàn)實。針對國學熱,楊念群調(diào)侃:“雖然早有人從心靈雞湯里喝出了禽流感的味道,可雞湯照樣好賣?!睂τ诳谷諔嵡?,他則告誡“與唐代比,宋代氣量狹小,最講華夷分界,文人叫囂打仗的聲音絲毫不弱,仗卻越打越臭,徽欽二宗被擄去不說,連寡婦出征都入了戲文?!备S刺的是,當年日本牧歌式的庭院因梁思成給美軍畫了地圖而幸免于轟炸,北京卻聽不進梁思成勸阻、把老建筑拆得七零八落,楊念群是以憤憤道:“自己的文化被鄰居拿去后成了真正的文化資源,而我們卻通過破壞不斷地作踐自己,在這種自我閹割式狂歡中還冠冕堂皇地大談民族振興。”如此鮮活的“現(xiàn)實感”就是在時評作者里也不多見。
當然,楊念群是歷史學者,其充沛靈動的“歷史感”才是此書最出彩的地方。龍應臺那本風靡讀書界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前就被作家張大春批評為“空洞而虛無的史觀”,可具體怎么“空洞虛無”,張大春卻沒有論證。楊念群則巧妙借助現(xiàn)代史家楊奎松的研究作了精彩發(fā)揮,黃仁宇以“解放軍士兵構(gòu)成密集方隊,在機關(guān)槍密度極大的扇面掃射下,成排冒死沖鋒”來推斷“林彪的殘忍和共產(chǎn)黨的無情”??闪直腙犖橹杏胁簧贈]經(jīng)過多少訓練就上了戰(zhàn)場的新兵,他們何以毫無膽怯?“龍應臺沒有想到,也許正是這些玩命撲向槍眼的士兵,某些人剛剛分得了土地,他們是在以血肉捍衛(wèi)剛剛獲得的利益。這些絕非簡單的‘炮灰論’所能解釋?!庇谑?,楊念群提出了更讓人信服的批評:“我們從小受到過太多的‘正義’教育。是非的邊界像刀刻在心里的文身。龍應臺提供的‘人道’藥水似乎可以擦洗掉心靈被‘文身’的恥痛。但龍應臺的‘炮灰論’讓失敗和勝利者并排站立,相互煽情地摟摟抱抱,用‘人道’的眼淚黏合劑把他們強行粘在一起,這當然讓兩岸的政治家和民眾聽著受用,有皆大歡喜的催淚效果,但對那些筆下的小人物而言,卻又等于是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拋回到生存的虛無中,恰恰遮蔽了歷史發(fā)生的線索和真實原因。”在這里,“感覺”幫助了“規(guī)范”精確制導,專業(yè)“規(guī)范”則對煽情和想象進行了解毒,兩者相得益彰,歷史解釋能力大為提高。
楊念群說龍應臺是“歷史小清新”,所謂小清新,就是消費情緒和好奇,“大眾喜歡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有服務性,讓人覺得舒服,提供娛樂卻未能引導讀者深層思考”。其實,回望近幾年的“民國熱”,陳丹青、章詒和等人又何嘗不是歷史小清新?套一句張曉舟語式—他們要的僅僅是一個小清新的民國,一個陳寅恪、胡適的民國,一個斯文未墜、人文飄香的民國,一言以蔽之,要的是一個沒有政治腐敗、民生艱難的民國鏡像,作為當下的“他者”而清新綻放。而楊念群的“甜蜜犯罪感”顯然冒犯了他們的玫瑰色想象,這是歷史小清新的不幸,卻是大多數(shù)讀者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