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北京添堵了
北京人多,到處人流擁堵,地鐵上更是人擠人。段子說,有人擠流產了,更厲害的是有人擠懷孕了。最近北京市政府提出,將對地鐵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以解決地鐵人流過密問題。專家和網友在微博上爭論開了——
@老鬼阿定:從2007年以來的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終結。對此,專家張彬表示:六成網友不支持漲價,說明地鐵票早該漲了。而且政府補貼低票價,帶來的是北京有大量的人有事沒事就坐地鐵,北京地鐵補貼應只給北京市民,沒有義務對全國來北京打工的人補貼!
@大望:我覺得搖號上班挺好的,能夠有效解決地鐵擁堵問題,搖到號的上班,沒搖到號的在家里宅著,別給北京地鐵添亂,讓專家操碎了心。
@連鵬:專家張彬表示,北京大量人有事沒事就坐地鐵,早該漲價。仔細看了這位的觀點,他說出了政府想說沒敢說的話,就是財政補貼壓力山大。我也覺得北京地鐵票價制度畸形,漲價可以但請別用治堵的理由;政府在治理污染、擁堵和高房價等方面,不是收稅就是漲價,治理國家有這么簡單嗎?那只留一個發(fā)改委就好了。
@霧滿攔江:我擦,教授:打壓房價是反人類的,北京擁堵因房價太低。北師大管理學院教授董藩稱,北京的交通比較堵恰恰是因為北京的房價太低了,如果北京的房價放開,房價足夠高,就不會有這么多人擁入北京,他們會自動離開……
中外有別
@央視新聞:【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神翻譯”】日前結束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融入“中國風”元素的翻譯題難住不少考生,自創(chuàng)“神翻譯”頻出:“絲綢之路”直譯成“SiChou Road”,“四大發(fā)明”成了“star farming”,“指南針”變成“GPS”……小伙伴們,這些詞該怎么翻,你搞清楚沒?
@馬賀安律師:【胡祖六:只有中國有“批項目”這個東西!】一中資購澳洲農場,提前仨月派隊來澳。澳人與吾均詫異:干嗎來這么早?其豪邁曰:利用這三月跑手續(xù)!澳人不懂,吾笑曰:澳洲經商,沒啥手續(xù),更不用跑,更個名挽個執(zhí)照,上網30分鐘搞掂,何須三月?眾人閑極,改玩三月。
@這微博有點二: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人看病基本沒有輸液的。而我國醫(yī)院出于經濟利益考慮,不開輸液的醫(yī)生無法在醫(yī)院立足。這篇文章詳盡說明了危害所在,一次輸液就相當一次小手術,輸液的危害=自殺。輸液這么有害,而我一生病,醫(yī)生總是給我輸液,是不是因為,我有點二???
@綠色離校:#西周雞蛋#你看到的圖片是一罐西周時期的雞蛋。出土于距今2800年的西周墓,日前在南京博物院歷史館展出。或許是最為貼近生活,這罐“西周雞蛋”從浩瀚展品中脫穎而出走紅網絡引發(fā)熱議。很多網友食指大動充滿好奇:“看蛋殼上有土,貌似還是土造松花蛋,不知道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