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歷來被視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筆者多年來工作在中學語文教學的第一線,對學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作了一些嘗試、探索。
一、仿寫
一切創(chuàng)造都源于模仿。寫作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種智能型的模仿。一則精當?shù)睦模龑W生品其精妙,得其訣竅,模其形仿其神,新的創(chuàng)造便會由此而生。所以,選好例文,用好例文,是避免空洞說教,提高作文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選擇例文要有針對性,要典型精當。每一次作文教學,總有一個或幾個明確的訓練點,所以,示例就要針對訓練點去選擇最具典型的、最能擊中要害的文章,力求精選一例,盡觀規(guī)律。
例如,一次指導學生寫消息,為了讓學生弄清如何擬題,怎樣寫導語,怎樣寫主體,我結(jié)合身邊大家都熟知的事“下水”寫了一則題為《圖私利,八歲男孩死于非命;食惡果,陳家夫婦痛不欲生》的消息,起到了很好的示例引題作用。
二、循法
作文有法,但無定法。初學者必先有一定之法,知其常然后通其變。學一定之法就要掌握常見的幾種模式,先寫好規(guī)矩文。比如,臨場謀篇、立定框架有一定之法。教師一定要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臨場審題的正確步驟方法,做到思而有路,循法謀篇,能迅速按題意要求立定框架。例如,給材料小議論文進行寫作指導時,可教學生如下循法:(1)審題立意:全面準確,整體思辨,變摸角度,切中主旨;(2)自擬標題:直示中心,簡明生動,錘煉詞句,顯現(xiàn)情趣;(3)切入開篇:貼近材料,定向剪輯,簡潔明快,一語中的;(4)分解展開:緊扣中心,變向分解,分而有序,順理成章;(5)收束結(jié)尾:歸納點題、凝練有力,回眸一笑,首尾圓合。
三、激情
教學是一種調(diào)動藝術(shù),作文教學更是一種調(diào)動藝術(shù)。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思考,創(chuàng)設(shè)一種群情踴躍、靈動活脫的課堂氛圍,便是一堂成功的作文課。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yīng)是“有情人”。他應(yīng)該“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纬梢粋€強烈的“情感磁場”,把學生吸引住,把情感調(diào)動起來。
例如,在讓學生寫關(guān)于“母親”的作文時,我這樣引導:扮演母親而享譽影壇的著名電影演員曲云給北大學生作過一段十分動情的演講。她說:“同學們,我在電影《苦菜花》中扮演母親,在《孔繁森》中扮演孔母,我一共塑造了一百多位母親的銀幕形象。在生活中,我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作為母親,我真想對你們說:‘孩子們,為了母親,發(fā)奮學習,報效祖國。’”曲云同志的話使我聯(lián)想到彭麗媛演唱的《白發(fā)親娘》:“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張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我感覺到教室很靜,但我知道每個人心里已經(jīng)不平靜了,這時我讓學生寫《由歌詞〈白發(fā)親娘〉想到的》,學生有事可寫,有情可抒,寫出來的文章便更有真情實感。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鄉(xiāng)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