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注重綜合題的解答而忽視填空題和選擇題的解答??v觀試卷分析發(fā)現,造成考試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往往出現在一些基礎題上,在平時的學習和教學中這并沒有引起學生和教師的高度重視,由于占分不多,從而使學生片面認為只要把解答題做出來那一定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然而情況并非如此??荚嚂r為了節(jié)省時間往往出現匆忙看題、思考不周而解題,使本應得到的分數失去。下面舉兩例加以說明,希望能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源,并提出合理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勾股定理的能力,在沒有特殊說明的前提下應會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其中c或b均可能為斜邊。錯誤原因片面認為c為斜邊,從而出錯。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正數解必須滿足的條件x>0且x≠2,然而,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忽視增根的情況和運算上的錯誤。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掌握的情況,應根據圖象所在的象限討論,而不能一概而論,從而出現理解錯誤。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關鍵是抓住問題的突破點,由∠EAD=45°,從而創(chuàng)造作∠EAG=45°,為問題的解決打下基礎。
一、從學生方面進行分析
錯誤1:根據勾股定理片面認為c為斜邊,從而出現知識上的錯誤運用。
錯誤2:由于時間緊,思考問題不夠全面,從而導致出錯。
錯誤3:計算方面欠缺,運算律出錯,從而使解題結果出錯。
錯誤4:找不出問題的關鍵,導致不能全面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從教師方面進行分析
由于近年來中考題型比較靈活,這就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學會變通并且能夠跟上新課改的步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不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知識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能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應讓學生自己去領會知識的內涵。然而讓學生機械去記住知識或模仿解題的格式等都是不可取的,沒有通過自身的實踐就沒有扎實的根基,從而掌握的知識就不夠牢靠。
2.不注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
部分學生在運算方面存在以下的問題,死算不會采用技巧,同時遇到計算比較復雜的題目總是有求于計算器,從而在考試和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運算能力偏差的情況,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方法和技能的實施往往能提高解題的速度。
3.不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就題論題強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學生成為教師附和者,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多動手和腦,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三、改進策略
1.注重知識的積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痹谄綍r的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且前后知識的聯系相對也比較密切,這就要求學生在理清知識點的基礎上學會去靈活運用,只有把知識真正想懂并會運用,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2.注重課堂效果
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智慧,可以留一些時間讓學生有發(fā)表自己主張的機會,讓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相應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爭取通過部分例題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避免全盤代替,做到“講練結合”,力求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3.注重扎實的訓練
平時應精心選擇一些比較好的題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解題的方法,同時針對學生中比較好的方法進行不失時機的鼓勵,反對“盲目練”、反對“題海戰(zhàn)”,力爭讓每一題的訓練均得到明顯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讓學生明白問題的根源并能認真糾正,力爭讓存在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4.注重能力的創(chuàng)新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學習有法而教無定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變通,對于知識的講解,可以采取“探究”“猜想”“聯想”“類比”等方法,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從基礎入手,首先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言行舉止將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行動起來,力爭讓孩子在學習上少犯一些低級趣味的錯誤,讓我們的數學學科充滿樂趣,讓學生愛學、喜學、樂學!
參考文獻:
王新奇.由一道中考題的解答錯誤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中數學教與學,201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安南屏初中)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