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課堂變得熱鬧了起來。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改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但也存在著很多的遺憾:學生的語文成績并沒有得到提高,甚至出現(xiàn)了很多低效的課堂,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歸結為一點:語文課上得太復雜。我們的語文學科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表達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傳承民族文化……語文課上,教師、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太多,使得語文課堂變得復雜繁瑣,純真的“語文味”也丟失了。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沒那么復雜,我們語文老師要給語文課堂“減減壓”,“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要“簡簡單單”學語文,讓語文課堂回歸“簡約”之美。
一、讀書活動簡單些
語文課堂離不開讀書,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讀書活動是語文課堂的生命所在?,F(xiàn)在的語文課堂為了追求氣氛上的熱鬧、形式上的亮點,不惜丟棄學生的讀書活動,這是違背語文本位的。古人也知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而我們現(xiàn)代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在語文課堂中,我們寧愿丟掉一切,也不能丟掉讀書。沒有了讀書,一切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豐富精神世界等使命都失去了堅實的載體,孩子們還拿什么去思考、去發(fā)展?所以說,讀書活動是語文課堂的生命。我們教師在組織讀書活動時,形式有很多,如指名讀、分自然段讀、“開火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唯獨沒有自己讀,或是自由讀、默讀的機會太少。課堂是熱鬧了,但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孩子們在這些讀書中,他們能靜靜地思考嗎?他們能真正地聽一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嗎?有所讀就要有所感,讀書本來就是一個個性化的行為,怎能整齊劃一?如教學《黃河的主人》一課,學生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讀通、讀順已沒有問題了。于是,我就讓學生自己去默讀課文,抓住一些句子多體會,把自己的感悟?qū)懺诰渥优赃叀T谀x中,學生可以靜靜地品讀、默默地感受,可以真正的走進文本,與文本真實對話。接下來,再讓學生集體交流感想,通過交流,學生的slDPOb+ExAd3tNPBzTA/MhZFpfpLk+BKmztELYbs6m8=有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學生通過誦讀文本、感悟文本,認識上由淺入深,知識和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也在其中得以實現(xiàn)。讀中見悟,簡簡單單地讀書讓語文學習也變得簡單了。
二、互動形式簡約些
新課程呼吁課堂上的互動,這是正確的,無可非議。但我們很多教師卻片面地解讀了互動,認為互動就是課堂上的表演,這是不正確的。其實,我們的課堂中,一個問題的討論,一個讀法的比較,一次情感上的溝通,這些都是互動。為了互動而互動,這就是畫蛇添足了。互動環(huán)節(jié)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而設立的,它始終是服務于教學的,如果硬把無用的或是可有可無、意義不大的形式上的互動引進課堂,那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不值得。例如《鷸蚌相爭》的教學,需要學習生字“啄”和“夾”。為了更形象地理解這兩個動詞,我讓學生進行了表演。在理解課文中鷸和蚌是怎樣相持的這一過程時,很多教師還是通過表演來完成的,給人的感覺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但對于真正理解課文,這就顯得有些膚淺了。人物的內(nèi)心是需要品味的,這里就應重點讓學生通過品讀鷸蚌相爭的語言來完成內(nèi)心的品味。學生從它們的語言中去感受它們的內(nèi)心活動,進而再發(fā)揮想象:它們之間還會說些什么?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學生更能體會到它們之間濃濃的火藥味,對理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課堂中的互動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有時平平淡淡才是真。
三、拓展內(nèi)容簡潔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睘榇耍芏嗟恼Z文課堂就加入了這么一個時髦的環(huán)節(jié)——拓展。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教師濫用拓展,無休止地拓展,在拓展上花了很多的時間,都忘掉了自己上的是一堂語文課。拓展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有益的,它能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如果這一切都以犧牲語文學習的時間來交換,是得不償失的。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拓展,就要進行有效的拓展,要適度運用拓展。例如,聽一位教師教學《歡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學完課文,教師進行了拓展:傣族還有哪些節(jié)日?你還了解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接下來,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進行介紹,大約介紹了十幾個節(jié)日,也詳細介紹了這些節(jié)日中的習俗,花了近二十分鐘的時間,這樣的課堂讓人覺得更像一堂社會課了。進行這方面的拓展很有必要,可開闊學生的視野,但在拓展中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我們不需要對每個節(jié)日都進行具體的介紹,這樣學生聽了乏味,也特別浪費時間,也不會一下子記住那么多。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多媒體介紹幾個,節(jié)日名稱與習俗畫面一起出現(xiàn),這樣學生記住了名稱也記住了形象的畫面,既省時,效果又好。拓展是語文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但不是語文的全部。
我們教師要剔除課堂上無效的、可有可無的、非本質(zhì)的東西,給語文課堂“減減壓”,這樣才能上出本真的語文,上出真正的語文課。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