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币虼耍瑢嵤┬W語文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近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對探究性學習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以下幾點是我的粗淺體會。
一、引導質(zhì)疑,激發(fā)探究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碧骄啃詫W習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謂生成性,指的是課堂教學中不是機械地按原先確定的一種思維教學,而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教師靈活地調(diào)整教學思路,生成新的教學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持續(xù)的探究興趣。請看《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第三自然段,看看能知道什么。
生:第三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長得怎么樣。
師:(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根爬山虎的莖,莖上有兩片葉子)哪位同學能到前面來,在黑板上畫出爬山虎的腳?(一個學生畫,其余觀察)
師:這位同學畫完了,大家評評。
生:這個同學畫得很好。
生:這個同學畫得很逼真。
師:看來,大家都認為畫得很好。請大家再讀課文,把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師: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沉默無語。教師出示相關內(nèi)容,標出停頓,讓學生再讀,而后有學生舉手了)
生:剛才,那位同學畫腳的位置錯了,應該在莖上長葉柄地方的反面,他畫在莖與葉柄之間了。
(其他學生附和)
師:同學們,你們第一遍讀得很認真,第二遍也讀得很仔細,但這個問題沒有發(fā)現(xiàn)。為什么第三遍沒讀完就發(fā)現(xiàn)了呢?
從上面這個教學片段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的教學應該在挖掘教材內(nèi)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學生不斷生成問題,在層層設疑當中,敏銳地把握教學契機,通過深入點化、引導,巧妙地揭示潛藏在字里行間的文本內(nèi)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體驗過程,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特別注重學習的過程,強調(diào)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得到提高。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家的探索過程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 就要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從教材特點、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實際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提出“為什么”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探究,獲得體驗,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如《稱象》中有這樣一句:“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睘槭裁匆刂娈嬀€?接著又寫:“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睘槭裁匆b到畫線的地方為止?這兩個句子都提到了“畫線”,得通過兩個“為什么”的問題,讓學生明白“畫線”和稱象的關系?!稉畦F牛》一文第三自然段說:“船艙里裝滿泥沙?!睘槭裁创摾镅b滿泥沙?第四自然段又說:“船里的泥沙慢慢地減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崩越緊?!睘槭裁茨嗌成倭耍頃细??繩子會越繃越緊?第五自然段寫道:“船上的泥沙鏟光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睘槭裁茨嗌崇P光了鐵牛會離開河底?這三個句子都提到“泥沙”,通過三個“為什么”的問題使學生理解到泥沙確實是撈鐵牛的關鍵。又如教學《飛機遇險的時候》一文,在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時,我采用選擇段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先出示三個段意——(1)周總理從延安乘飛機去重慶。(2)周總理從延安去重慶,同行的還有小揚眉。(3)周總理從延安乘飛機去重慶,同行還有小揚眉。然后,讓學生先自行選擇。當學生選擇第三點作段意后,我緊接著追問為什么,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探究,明白所以然。
三、適時鼓勵,增強探究信心
教師作為學生能力發(fā)展的促進者,在探究性學習開展過程中,無疑會成為學生心理上依靠。對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一個新角度、理解問題的一個新層次、解決問題的一個新方法,我們都應視為學生創(chuàng)造才能的展現(xiàn),要及時予以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勇敢地去探索知識。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學生的提問出乎意料:如果曹操射出的是帶上火的箭,諸葛亮他們不就全完了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議論紛紛。此時,筆者并沒有敷衍、搪塞,也沒有按自己的預設強行施教,而是以學生的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與文本展開更加深入的對話。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大家得出了“大霧天,敵人突襲,形勢緊張,曹操想不到”“《三國演義》中說曹軍的水寨四周都是蘆葦,火攻會禍及自己的軍營……”等結(jié)論。在課上,筆者肯定了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給予高度的評價,以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那以后,每次上課總會有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也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如在教學《傷仲永》一課時,筆者這樣問學生:“仲永有天賦,為什么最后‘泯然于眾人’呢?”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在其父,有的說在其鄰,有的說在他自己。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們也從別人的觀點中得到了收獲。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