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在追求一種有效的和諧的甚至是理想的課堂教學境界,它不再是完全由教師預設的“計劃經(jīng)濟”式的課堂,而是師生之間共同生成的“市場經(jīng)濟”式的課堂,它允許有與預設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意外生成。因此,我們應當用變化的、動態(tài)的、生成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有效的課堂必定是和諧開放而又真實的課堂,在有效的課堂上,我們呼喚精彩的生成。而只有充分地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
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將預設與生成形成完美的統(tǒng)一,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呢?
一、彈性預設,留足生成的展示時空
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是一對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沒有精心的預設就很難有精彩的生成,然而再完美的預設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課堂教學是千變?nèi)f化的,盡管生成是“無法預設的美麗”,教師不可能預設課堂上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但我們在生成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梢赃@樣說:生成只青睞有充分預設的課堂。教師在備課即預設過程中,應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出現(xiàn)的各種生成的學情,改變以往線型的教學程序為發(fā)散式的網(wǎng)型教學程序,進行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給生成留足展示的空間。
教學《金蟬脫殼》一課,在帶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后,我這樣設計: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為了更好地學習課文,我們應該先把自己對文章的初步感受變成問題,然后再到文章中研究這個問題。誰能把自己的感受變成問題?
學生質(zhì)疑:蟬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脫殼呢?蟬是怎樣脫殼的呢?脫殼的過程中,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脫殼后的蟬有什么變化……
課前我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基本上在我的預料之中。于是,我引導學生梳理出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確定教學重點,分小組各選取一個問題合作探究。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小組里學習,最后讓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并隨學生的匯報進程帶領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悟。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是開放的,學生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課文敘述順序的束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學習、匯報。在師生的共同參與下,課堂上不但生成了各不相同的帶有個性的對文本的理解,而且生成了一個師生雙向、生生多向互動的教學過程。
二、借風駛船,滿足生成的學習需求
眾所周知,教師服務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教從根本上說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思維等參與到課堂中。因而,課堂教學也就不能像工人操作機器那樣一成不變,而要密切關注學生不斷生成的學習需求,靈活機動地處理教學中生成的學情,隨時調(diào)整教學過程。
若把課堂教學比作是一艘在大海上行駛的輪船,那么課堂上學生生成的問題便是大海上的波浪迎風打來,不可躲避。身為船長的教師要駕駛輪船乘風破浪,機動地、靈活地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排疑解難,做到“引”在該引之時,“導”在必導之處。
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當讀到“波蘭受到歐洲列強的瓜分,肖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這句話時,幾個學生產(chǎn)生了這樣的疑問:肖邦為什么要離開自己的祖國,而他的老師和同學怎么不選擇離開呢?是不是他不夠愛國呢?這個問題我在備課時也曾同其他老師談過,因為它有沖淡肖邦愛國精神這個主題的可能,所以不主張課堂提問。但現(xiàn)在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有了學習的需求,就要滿足他們。怎么解決呢?在孩子們思考的同時,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出了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的創(chuàng)作。于是,我引導學生思考聶耳用音樂作武器和帝國主義侵略者斗爭的事實。有的學生想到肖邦的離去是為了得到一個更好的音樂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他要用他創(chuàng)作的樂曲同侵略者作斗爭。有的學生想到了肖邦的“去”與老師和同學們的“留”都是愛國的表現(xiàn)。
這個案例可以說明孩子們的思維是開闊的,能由此及彼展開聯(lián)想。面對課堂上學生突發(fā)的學習需求,教師要依靠敏銳的分析能力,對有價值的突發(fā)問題加以引導,巧妙利用,滿足孩子們即時生成的學習需求。
三、指點迷津,掃清生成的誤區(qū)
正因為學生是有思維的,所以有效的課堂也是活的。隨著學生課內(nèi)外知識的積累以及自身思維能力的提高,他們會對課文中的一些內(nèi)容提出異議。當然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偏離課文的價值取向,教師可以順勢引導;但是當學生提出的問題違背價值觀和課本的價值取向時,教師就要耐心地引導,為學生的生成指點迷津。
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教學是開放式的,是在師生雙方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展開的,因而學生不可能完全順著教師預設的方案一成不變地、機械地學習,肯定會有許多的節(jié)外生枝。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中諸多生成的學情,做到充分預設,留足生成空間,滿足學生生成的學習需求,為生成掃清誤區(qū),使節(jié)外生枝后的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使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更有效、更和諧。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