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杭州市114名7~11歲兒童為被試,采用自我報告的方法考察了小學兒童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四種親社會行為類型的行為意愿,探討了兒童在四種親社會行為上的年齡發(fā)展趨勢和性別差異,結果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7~11歲兒童助人、分享和安慰行為意愿呈下降趨勢,而合作行為意愿不存在年齡差異;女生的安慰行為意愿顯著高于男生,其余親社會行為類型上沒有性別差異。
〔關鍵詞〕親社會行為;社會化;小學兒童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3)10-0007-04
一、引言
1972年,美國學者威斯伯在其《社會積極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親社會行為”這一概念,他用這一詞來代表所有與侵犯等否定性行為相對立的行為,如同情、慈善、分享、協(xié)助、捐款、救災和自我犧牲等。之后很多研究者對親社會行為作了界定。概括地講,親社會行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有些研究者關注親社會行為背后的利他動機,比如Mussen和Eisenberg(1977)認為親社會行為的行為主體不期待任何外來的獎勵,并且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自我犧牲、承擔一定的風險[1]。這樣的界定就使得親社會行為范圍太過狹窄,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親社會行為背后動機是為了獲得對等的利益,如“合作”。在我們的研究中,采納Hay(1994)對親社會行為的界定:任何一種當其發(fā)生后對他人有益,或者是促進與他人的和諧關系,并且行為主體可能不用任何犧牲甚至對主體有益的行為[2]。在此基礎上對四種傳統(tǒng)的親社會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即:(1)助人行為,是強調通過行為主體的努力使他人擺脫其不愿意承受的困境;(2)分享行為,即某人放棄自己的部分資源去使他人受益;(3)合作行為,即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需要雙方行動相互協(xié)調;(4)安慰行為,即采取某種言行去提升另一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
在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年齡發(fā)展趨勢。如Staub(1970)發(fā)現(xiàn)助人行為在5~7歲的兒童中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的,在7~11歲的兒童中卻是下降的。Eisenberg和Fabes(1989)對有關研究作了元分析,發(fā)現(xiàn)親社會行為在學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的,并且學齡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多于學前兒童[3]。我國學者李丹和李伯黍(1989)在對4~11歲兒童的利他行為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各年齡段兒童做出利他行為的人數(shù)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利他行為觀念和實際的利他行為之間的一致性增加[4]。
當今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呢?通過文獻分析和日常觀察,我們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四種親社會行為類型,即助人、分享、合作和安慰,并以7~11歲兒童作為被試,用自我報告的方法,通過對小學兒童在四種親社會類型的行為意愿的考察,來研究7~11歲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勢。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從杭州市區(qū)的一所公立小學選取一、三、五年級共114名學生作為被試。7歲組被試38名(M=7.5歲,SD=0.46),男19名,女19名;9歲組被試33名(M=9.5歲,SD=0.66),男16名,女17名;11歲組被試43名(M=11.7歲,SD=0.56),男21名,女22名。
(二)研究材料
首先與小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列出了小學兒童生活和學習中比較常見的與親社會行為相關的故事情境。然后由三名心理系學生根據引言對幫助、分享、合作和安慰的界定,討論確定12個故事情境,每類親社會行為對應三個故事情境。因為考慮到情境的緊急程度、行為客體的身份和性別都會對行為表現(xiàn)有影響,所以設計的故事情境處于非緊急狀態(tài),行為客體是行為主體的同學,同時不提供行為客體的性別信息,必要時以“他(她)”指代。
在每個故事情境被呈現(xiàn)后,要求被試假設是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回答在這種情境中自己愿意表現(xiàn)出該行為的程度。為了減少社會贊許性對兒童反應的影響,我們參照Harter提出的方法(Harter,1982)[5],在每個評價問題的開始都描述了兩類人,他們分別以親社會行為和非親社會行為的方式來評價。下面以故事情境為例具體介紹實驗材料。
1.助人行為的故事情境:上樓時,看見一位同學因為腳扭傷了,走路有些不方便。
行為意愿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去扶這位同學,有些人不會。你會怎么做呢?
備選答案:A我肯定會去做;B我可能會去做;C我可能不會去做;D我肯定不會去做。
2.分享行為的故事情境:手工課時,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彩紙娃娃,你帶了很多的彩紙根本用不完。
行為意愿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不會把彩紙分給同學;有些人會。你怎么辦呢?
備選答案:A我肯定會去做;B我可能會去做;C我可能不會去做;D我肯定不會去做。
3.合作行為的故事情境:換新教室了,老師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桌子搬到新教室里去。這時候,一位同學對你說: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先把我的桌子搬過去,然后我再和你把你的桌子搬過去。
行為意愿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和這位同學一起搬,有些人不會。你會怎么做呢?
備選答案:A我肯定會去做;B我可能會去做;C我可能不會去做;D我肯定不會去做。
4.安慰行為的故事情境:你走進教室時,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正因為找不到自己的鋼筆而心煩。
行為意愿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不會過去勸這位同學不要為此而心煩,有些人會。你會怎么做呢?(反向計分)
備選答案:A我肯定不會去做;B我可能不會去做;C我可能會去做;D我肯定會去做。
(三)施測程序
9歲和11歲組被試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施測。7歲組被試則以5~6人的小組為單位集體施測,主試逐一念出所有故事場景和問題。當被試對材料內容有疑問時,主試只需要為該被試重讀材料或讓其仔細重讀材料,不作其他解釋。
(四)計分
采用“四點計分法”,正向計分題:A-4分,B-3分,C-2分,D-1分。反向計分題剛好相反。行為意愿評分越高表示越愿意去做。
(五)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的統(tǒng)計軟件包對測驗結果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方差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以性別(男、女)和年齡(7歲、9歲、11歲)為自變量,四類親社會行為的意愿為因變量,作了四次方差分析,結果如下。其中四種類型的發(fā)展趨勢見下頁圖1。
表1 性別、年齡對四種親社會行為的評價
助人分享合作安慰
MSDMSDMSDMSD
男3.700.453.470.623.540.613.490.56
女3.830.303.660.513.740.483.820.45
7歲組3.920.333.890.343.750.613.840.44
9歲組3.740.363.540.573.480.623.560.64
11歲組3.660.413.310.613.670.423.560.49
助人行為意愿的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108)=3.735,p=0.056。年齡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108)=5.209,p=0.007,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7歲組的助人行為意愿顯著高于9歲組和11歲組,9歲組和11歲組差異不顯著。性別和年齡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2,108)=0.260,p=0.772。
分享行為意愿的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108)=3.012,p=0.085。年齡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108)=14.231,p<0.001,同時性別和年齡的交互作用顯著F(2,108)=6.167,p=0.003。簡單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的分享行為意愿顯著下降,7歲組與9歲組無差異,7歲組與9歲組顯著高于11歲組;女生的分享行為意愿也是顯著下降,7歲組顯著高于9歲組、11歲組,9歲組和11歲組差異不顯著。
合作行為意愿的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108)=3.550,p=0.062。年齡主效應不顯著,F(xiàn)(2,108)=2.119,p=0.125。同時性別和年齡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2,108)=0.016,p=0.985。
安慰行為意愿的性別主效應顯著,F(xiàn)(1,108)=11.988,p=0.001,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女生顯著高于男生。年齡主效應顯著,F(xiàn)(2,108)=4.253,p=0.017,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7歲組顯著高于9歲組和11歲組,9歲組和11歲組差異不顯著。同時性別和年齡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2,108)=1.142,p=0.323。
圖1 四種行為的行為意愿發(fā)展趨勢
四、討論
本研究通過調查7~11歲小學兒童在幫助、分享、合作和安慰四種不同親社會行為上的行為意愿,考察了在小學階段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勢。根據研究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值得探究的問題。
(一)7~11歲小學兒童親社會行為意愿的發(fā)展趨勢
本研究發(fā)現(xiàn),7~11歲兒童的助人行為、分享行為和安慰行為意愿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下降趨勢。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Staub(1979)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助人行為在5~7歲期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但在7~11期間卻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陳會昌等研究者(2004)也發(fā)現(xiàn)小學兒童的分享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6]。同時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結論。Eisenberg和Fabes(1989)對有關研究作了元分析,發(fā)現(xiàn)親社會行為在學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的,并且學齡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多于學前兒童[3]。李丹和李伯黍(1989)所做的4~11歲兒童利他行為發(fā)展的研究,揭示出我國幼兒的利他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4]。
對比國內兩項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李丹和李伯黍研究是在20世紀80年代,而陳會昌等人的研究是在21世紀初完成。因此很有可能是時代的變化,影響了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勢。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認為,環(huán)境因素對人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系統(tǒng)理論模型中的最外層的宏觀系統(tǒng)是指兒童所處的社會壞境、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道德觀念等,它們都會對兒童的發(fā)展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且宏系統(tǒng)與微系統(tǒng)、中間系統(tǒng)和外系統(tǒng)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所以,當宏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時,就會通過相互作用而影響到發(fā)展中的兒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個人為中心的思想對一些人產生了影響;且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其獨立性較強,比較自我。另外,在工業(yè)化水平低的時代,社會鼓勵的是兒童的友好、合作、關心他人的社會行為,而隨著工業(yè)化水平的提高,社會更多鼓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因此使得部分生活在當今時代的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呈現(xiàn)出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趨勢。
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7~11歲兒童的合作行為意愿不存在年齡差異。與其他親社會行為相比,合作行為強調行為主體和合作對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行為主體同樣能從合作行為中受益。因此合作行為背后除了利他動機之外、還會有利己動機。年幼兒童由于社會認知能力的欠缺,較難意識到合作行為對自身帶來的益處。因此年幼兒童合作行為背后更可能是利他動機。盡量隨著年齡增長,雖然兒童的利他動機在減弱,但是兒童交往經驗隨之增多,心理理論的成熟和觀點采擇能力也會加強。年長兒童能意識到合作也是可以雙贏的,合作行為背后的利己動機就會增強(Stingle & Harold,1985;張麗玲,2005)[7,8]。不同的動機導致了相同的行為意愿,所以雖然不同年齡兒童的合作行為背后動機可能不同,但是他們在行為意愿上卻不存在差異。
(二)7~11歲小學兒童親社會行為意愿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安慰行為上的性別差異顯著,其他行為無顯著差異。有研究者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比男孩的安慰行為更明顯(趙章留,寇彧,2006)[9]。Fabes和Eisenberg也指出,女孩比男孩更多地實施親社會行為??缥幕芯恳舶l(fā)現(xiàn),女孩比男孩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性付出[3]。最近的研究也證實了跨文化的傾向,即女孩要比男孩更具有親社會性。我們認為,出現(xiàn)性別差異也許跟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期望有關,一般的社會文化期待女孩更富有同情心,體貼和關心他人,所以這些傳統(tǒng)角色期望使得女孩學會了如何安慰和關心別人;另外,由于先天的差異,女孩對自己和別人的情感暗示比較敏感,比較容易產生同情的情緒體驗,在相同的情境下,她們比男孩更易作出移情反應[10]。
(三)本研究結果對親社會行為教育的啟示
與二十多年前的研究不同,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兒童親社會行為隨年齡的增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我們認為這與當今時代注重競爭、功利思想盛行有關。這種宏觀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所以在對兒童親社會行為教育上首先要從宏觀環(huán)境建設著手,需要加強整個社會思想道德的建設和親社會價值取向的形成。另外,應呼吁社會加大對媒體的監(jiān)督力度,多創(chuàng)作有利于促進兒童情感、認知、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等積極向上的作品,給兒童提供良好的親社會文化環(huán)境。
宏觀環(huán)境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還會通過家庭、學校和同伴等這些與兒童活動和交往直接相關的微觀環(huán)境起作用。兒童期是個體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最初場所,父母又是兒童社會化的啟蒙者和引導者。而當前部分家庭只重視子女知識技能的掌握,忽視其身心健康成長,這不利于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培養(yǎng)。所以父母要調整家庭教養(yǎng)方式,及時教育和引導兒童的行為。因為教師在兒童心目中處于絕對“權威”地位,所以教師要據此通過具體的言行來教育和引導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也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來培養(yǎng)兒童的同情心等。同時,父母也應加強與學校的聯(lián)系,以便能夠及時糾正兒童出現(xiàn)的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另外,兒童在與同伴交往中會對自身的情感和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所以父母和教師也應為兒童搭建與同齡伙伴交往的橋梁。
參考文獻:
[1]Mussen,P.,& Eisenberg-Berg,N..Root of carrying,sharing,and helping[M].W.H.Freeman and Compony:San Francisco.1977.
[2]Hay,D.Prosoc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NCQeBY1D87CTu+rnfhyFfQ==ychiatry,1994,35,29-71.
[3]Eisenberg,N.,F(xiàn)abes,R.A.,& Miller,P.A.,et al.The relation of sympathy and personal distress to prosocial behavior:A multimethod stud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55-66.
[4]李丹,李伯黍.兒童利他行為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通訊,1989,12(5):6-11.
[5]Harter,S.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2,53:87-97.
[6]陳會昌,耿希峰,秦麗麗,林思南.7-11歲兒童分享行為的發(fā)展[J].心理科學,2004,27(3):571-574.
[7]Stingle,& Harold.Age and Sex Difference in the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ence Behavior of Pairs of American Children[J].Journal of Psychology,1985,119(4):335.
[8]張麗玲.兩難問題兒童對策行為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21(4):25-29.
[9]趙章留,寇彧.兒童四種典型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的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23(1):117-120.
[10]寇彧,趙章留.小學4-6年級兒童對同伴親社會行為動機的評價[J].心理學探新,2004,24(2):48-52.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金華,321004)
編輯 / 楊 怡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