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陳丹青說木心:“神聊”中的文學史

2013-12-29 00:00:00張洪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3年2期

塵封了20年的聽課筆記,時過境遷,還會帶給人當時的感受嗎?陳丹青和他的已故恩師木心之間的佳話,因為這些筆記而再度熱絡(luò)。2012年歲末,陳丹青將他在紐約長達5年的聽課筆記匯集成書,一段關(guān)于文學的記憶就此拉開。

一場“文學的遠征”

“人是在等人的時候老下去的”、“愛情是天才行為,早已失傳了”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文學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書法是一筆一筆地救出自己”……這些純文藝范兒的句子,每每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各種簽名檔上。它的主人是陳丹青的恩師——木心。2011年歲末,木心在故鄉(xiāng)烏鎮(zhèn)仙逝。

木心去世一周年之后,5本筆記整理而成的《文學回憶錄》正式出版,40萬字。筆錄者是陳丹青。

23年前,1989年元月,木心在紐約為陳丹青等人開講世界文學史。初起的設(shè)想,一年講完,結(jié)果卻整整講了5年。后期某課,木心笑說:這是一場“文學的遠征”。

18年前的最后一堂課,陳丹青記憶猶新。

1994年元月9日,木心講畢最后一課。那天是在陳丹青的寓所,散課后,他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禮帽,步出客廳的一瞬,他回過頭來,定睛看了看十幾分鐘前據(jù)案講課的橡木桌。此后,直到木心逝世,他再沒出席過一次演講。

后來,那張橡木桌輾轉(zhuǎn)跟陳丹青回到了北京。

當年的文學課,說起來非常另類。在陳丹青的記憶里,“沒有注冊,沒有教室,沒有課本,沒有考試與證書,更沒有贊助與課題費,不過是在紐約市皇后區(qū)、曼哈頓區(qū)、布魯克林區(qū)的不同寓所中,團團坐攏來,聽木心神聊?!?/p>

講課的底本是鄭振鐸先生出版于上世紀20年代的《文學大綱》,內(nèi)容橫跨古今中西。

1994年元月9日,木心在最后一課中談了三個主題:“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shù)是要有所犧牲的”,并借紀德的話忠告學生:“人應(yīng)該時時懷有一種死的懇切。”

對于這場漫長的“文學遠征”,木心懷著透徹的虔誠:“我們講文學史,是在講文學的圣經(jīng),我們學文學,就是文學的神學?!?/p>

這份文學的虔誠,始自木心青澀的少年時期。兩個15歲左右的男孩女孩通信,談?wù)摰脑掝}是《新約》、《舊約》哪一本文學性強,其中的男孩就是木心。

“現(xiàn)在15歲的年輕人,有多少讀過《新約》和《舊約》?”追問之下,陳丹青坦言,“我不是個好學生,但我是一個好的速記者,這些筆記忠實記錄了木心的講述和語氣,包括他無數(shù)次離題的笑談?!?/p>

追溯起來,最早的課程開始于1989年元月15日,課堂設(shè)在四川畫家高小華家?!澳翘鞚M室嘩然,很久才靜下來。木心,淺色西裝,笑盈盈坐在靠墻的沙發(fā),那年他62歲,鬢發(fā)尚未斑白,顯得很年青。”

講課的方式是,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寒暑期各人忙,春秋上課;每次講4小時,每課間隔兩周,若因事告假者達三五人,即延后、改期,一二人缺席,照常上課。

聽課人幾乎全是畫家,課中說及的各國作家與作品,十之六七,大家都不知道,木心完全不在乎這些。

陳丹青慨嘆,那時既沒有器具,木心也不讓做。5年期間,沒有一張課堂照片,也無法留存一份錄音。

木心的記憶力過人,講課時雖作講義,但全憑早期的文學記憶。有時,他的課從晚上一直講到第二天天亮,學生們趴在桌子上已東倒西歪,木心仍目光如炬。陳丹青回憶說,“他所講全是靈感?!?/p>

木心少年時期即熟讀《詩經(jīng)》、《圣經(jīng)》以及莎士比亞、尼采等人的著作,而他的家庭中也有在英美留學的親人,使木心得以接觸到西方文化。見過木心的人都知道,木心外出或在家里待客都會打扮得一絲不茍,一身西服,腳踏锃亮的皮鞋,一舉一動頗有英國紳士風度,一身正裝地說玩笑話。

有次上課,大家等著木心,太陽好極了。他進門就說,一路走來,覺得什么都可原諒,但不知原諒什么。

“結(jié)業(yè)”派對,是在女鋼琴家孫韻寓所。應(yīng)木心所囑,眾人穿了正裝,分別與他合影。孫韻母女聯(lián)袂彈奏了莫扎特第23號鋼琴協(xié)奏曲。

陳丹青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木心,如5年前宣布開課時那樣,矜矜淺笑,像個遠房老親戚,安靜地坐著,那年他67歲了。就我所知,那也是他與全體聽課生最后一次聚會。他發(fā)言的開頭,引的是瓦萊里的詩:你終于閃耀著了么?我旅途的終點。”

在畫家曹立偉的回憶中,20多年前的木心,講課時有時白襯衫兩袖擼起,神采飛揚,“翻看自己的講課筆記像看自己列的菜單似的,掃兩眼就可以講出很好的課程?!?/p>

木心的“弟子”黃素寧則說:“跟木心在一起聽課,我們是一空口袋,只知道往里裝東西,可是根本沒法跟他交流。后來我翻我的筆記本,發(fā)現(xiàn)他給我們很多思考題,我到現(xiàn)在也無法回答?!?/p>

這些思考題當事人早已化入骨血,其中不乏精辟之見。

“人類文學最可愛的階段是它童年期和少年期,以中國詩為例,詩經(jīng)三百首,其中至少30多首是中國最好的詩,一點也沒有概念,完全是童真的。到了屈原、陶潛仔細去看已經(jīng)有了概念……李白、杜甫更是概念得厲害。到了宋、明、清詩詞全部概念化?!?/p>

出于對“概念”的天然免疫,木心相信“文學是人學”,強調(diào)的是“至少每天要看書”,而他自己則是“燒菜、吃飯、洗澡都會看書”。

在曹立偉的印象中,“古今中外的大家,好像都沒有開過世界文學史講課。華茲華斯主要講的是英國文學史,是他鐘愛的部分。而木心的文學講座是他文學遺產(chǎn)中比較特殊的一部分,它的深刻性以后會越來越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p>

半年錄入42萬字

木心本名孫璞,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桐鄉(xiāng)烏鎮(zhèn)一富庶家族。20歲出頭時,因為領(lǐng)導(dǎo)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又被國民黨通緝,避走臺灣。直到1949年才回到大陸。1971年因言獲罪,木心被關(guān)進廢棄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后開始勞動改造,20本手稿也全部遺失。出獄后的第一件事卻是因為高超的工藝美術(shù)技藝被調(diào)往北京,負責修繕人民大會堂。之后,木心任上海工藝美術(shù)家協(xié)會秘書長。1982年,55歲的木心自費前往美國。之后的一段時間,他默默著述、繪畫,作品逐漸被異國接納。

對于故鄉(xiāng)烏鎮(zhèn),木心耿耿于懷,上世紀末,他曾孤身一人從紐約回了趟故鄉(xiāng),然而看到祖宅庭院敗落,他寫道,“這樣的凄紅慘綠是地獄的色相,刺目的罪孽感”。隨后,木心在臺灣《中國時報》發(fā)表《烏鎮(zhèn)》一文回憶這段經(jīng)歷,并寫下“永別了,我不會再來”。

巧合的是,世紀之交,烏鎮(zhèn)著手開發(fā)旅游,曾任烏鎮(zhèn)黨委書記的陳向宏剛好翻到那份臺灣舊報,讀到《烏鎮(zhèn)》一文。遂下定決心尋找木心,最終在陳丹青的協(xié)調(diào)下,2006年9月8日,木心終于落葉歸根,在烏鎮(zhèn)定居。

這一年,大陸讀者才開始逐漸知曉木心。他的代表作《哥倫比亞的倒影》出版首周即登陸三聯(lián)書店暢銷榜,大陸的文藝青年幾乎人手一本。

“遲到的”木心打動著讀者,很多網(wǎng)站懸掛著他的語錄。

2011年12月21日,木心在故鄉(xiāng)辭世,24日舉行的追思會上,上百位青年讀者從全國各地趕到桐鄉(xiāng)來參加他的葬禮,最小的是90后,普遍是80后。陳丹青完全沒有料到,木心能在全國范圍擁有這么年輕的讀者。

陳丹青說,從“五四”以來,他想不出哪一個作家在他的母國到79歲才有自己的書出版,“可能木心是唯一的一個。”

曾幾何時,很多年輕人要求陳丹青出版木心講授世界文學史的講義,但是,木心生前不認為那是他的創(chuàng)作,故一直未能付梓。

那天看著滿座的年輕人,眼巴巴地希望能夠看到木心更多的文字,陳丹青當時一口應(yīng)允。

那些曾經(jīng)藏在不同寓所書柜中的筆記,多年來隨陳丹青幾度遷居,“倏忽近20年過去了,竟從未復(fù)讀?!?/p>

2012年春,諸事忙過,陳丹青從柜子里取出5本筆記,摞在床頭邊,深宵臨睡,一頁一頁讀下去,竟然發(fā)呆、出神、失聲大笑,甚至自己哭起來:“我看見死去的木心躺在靈床上,又分明看見20多年前大家圍著木心,聽他講課……”一時間,他竟然十分恍惚,“我們真有過漫漫5年的紐約聚會么?”

2012年春天開始,陳丹青把筆記本中的文字,一字一字錄入電腦,花了約略半年的時間。

“我當年聽課的時候沒有意識到,現(xiàn)在一字一字錄入竟是42萬字左右,他這本書呈現(xiàn)了民國青年的一個閱讀史?!?/p>

為什么一個人的文學課能如此縈繞一個人的記憶?

陳丹青說,木心的“異能”是“隨時離題”。

“比方說他教到文藝復(fù)興的時候,他說神曲其實是一個立體的離騷,離騷是個平面的神曲,他會這樣說,全書到處都是這樣。”

“他說卡夫卡苦命、肺癆、愛焚稿,該把林黛玉介紹給卡夫卡;他說西蒙種葡萄養(yǎng)寫作,昔年陶潛要是不種菊花而改種葡萄,那該多好!在木心那里,切題、切題、再切題,便是這些如敘家常的離題話?!?/p>

民國青年的閱讀史

在漫長的閱讀生涯當中,木心總結(jié)出一些非常珍貴的讀書經(jīng)驗。比如他說世界上的書可以分兩類,一類適宜淺讀,一類適宜深讀。

“《老子》不可以淺讀,《老子》淺讀,人會變成陰謀家,非常狡詐,玩一些兵法、謀略。可是如果深讀,就會練成思想上的內(nèi)功,會非常強。”

相反,有些作家不宜深讀,卻要淺讀,比如屈原,深讀了就愛國、殉情、投江,淺讀則唯美主義,句句美,音節(jié)美,字也美,意思美。

陳丹青自稱是木心“很壞”的學生,因為不是一個讀書人。恩師反復(fù)推介的那些書,從圣經(jīng)、詩經(jīng),到法國的蒙恬、孟德斯鳩、到德國的歌德和席勒,到19世紀喬伊斯、伍爾夫、包括尼采……“1994年元月下課一直到現(xiàn)在18年過去了,我一本也沒有讀過?!?/p>

陳丹青小時候有一小半是前電子傳媒時代,但是此后,尤其是回國以后,更尤其是這一二十年,中國超速進入后現(xiàn)代電子傳媒時代,“文學和讀書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大大地變化了。”

在錄入的過程中,陳丹青經(jīng)常會回想木心,他為什么這么虔誠,為什么這么熱愛文學,而且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完全內(nèi)化為他的生理性經(jīng)驗,能夠這么自由、精彩紛呈地說給大家聽。他因此得出一個結(jié)論:木心生在一個前電子傳媒時代。

民國初年出生的木心是中華民國的80、90后,木心9歲時,魯迅逝世,他十二三歲時第一次讀到張愛玲,陳丹青形容,“非常像今天的90后讀到韓寒”。

木心那個時代,15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還有中華民國的初年,獲取知識唯一的來源就是書籍,“那個年代的人,對書籍的恬靜,渴望,那種吞食的貪婪跟今天很不一樣?!?/p>

對于“書會不會消失,書店會不會消失,還有多少人會去讀書,還有多少人會像過去那樣熱愛文學”這樣的問題,陳丹青坦言,“我沒有辦法回答?!?/p>

宽甸| 资源县| 新竹县| 四平市| 阜康市| 禹城市| 永济市| 白玉县| 曲周县| 襄城县| 观塘区| 沈丘县| 姜堰市| 丰城市| 醴陵市| 镇坪县| 阿拉尔市| 北川| 清新县| 团风县| 洛阳市| 衡水市| 民乐县| 山阳县| 师宗县| 神农架林区| 博兴县| 肃北| 遂川县| 涞水县| 罗定市| 淮安市| 弥勒县| 明光市| 陆川县| 朝阳市| 石台县| 高青县| 潜江市| 灵璧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