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川
禮 文
納西族是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少數(shù)民族 ,他們熱情好客 ,重信講義,主要聚居在云南麗江、香格里拉和玉龍縣等地,不僅能歌善舞,擅長吟詩作畫,而且還做得一手美食。諸如 火腿耙耙、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釀松茸、清蒸蟲草鴨、貝母雞、糯米血腸等,其中 ,最具民族特色的可能當數(shù)糯米血腸。
糯米血腸在納西語中叫做 “麻補 ”,是納西族的一道風味小吃 ,也是納西族人十分喜愛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 ,其歷史悠久 ,風味獨特,來到納西族的游客沒有不品嘗的。盡管納西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但他們崇尚文明,其生活習性跟漢族人較為接近 ,他們也十分重視過年,每逢年關(guān),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并做一些糯米血腸用以招待親朋好友,或是儲存起來以后慢曼吃。
在納西族人看來,一道美味的糯米血腸既是對客人熱烈的歡迎,也是對客人最大的尊敬。如若有親人不在身邊,家里的人定會給他們捎去一大串糯米血腸,讓他們在遠方也能嘗到家鄉(xiāng)的味道。這跟我們漢人的香腸情結(jié)極為相似。一節(jié)節(jié)的糯米血腸不僅代表了對兒女的牽掛與思念,也表達了納西父老濃濃的愛意。在外工作和生活的納西人,只要一聞到那熟悉的糯米血腸味道,便會勾起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父母和親人的思念,一股淡淡的鄉(xiāng)愁油然而生。
根據(jù)顏色的不同,納西族的糯米血腸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黑麻補,即用豬血與糯米混合制作而成 ,看起來呈黑褐色,故稱為黑麻補 另一種是白麻補,是在黑麻補的基礎(chǔ)上改進而成,其做法完全一樣,只不過將豬血換作了雞蛋清,看起來呈白色,故名為白麻補。
糯米血腸的制作過程并不復雜,與做香腸類似,首先準備好一定量的糯米及配料,并將糯米提前泡上一夜,再放入鍋中蒸至半熟,然后取出置于一個大的容器中,再將新鮮的豬血或蛋清倒入其中,同時加上精鹽、花椒 、味精 、胡椒面 、草果面 、茵香面等佐料,并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接著,準備一段干凈的豬腸,將糯米團緊緊地灌入腸中,并用線繩把口子扎好,不要讓里面的東西溢出來,最后將灌好的糯米血腸放到蒸鍋里蒸熟即成。
通常在食用時,要將糯米血腸蒸熱或油炸,并切成片。切成片后的糯米血腸,看上去色澤油亮 ,晶瑩剔透,一股濃香撲鼻而至,令人神清氣爽吃在嘴里 ,軟糯細膩,醇正平和 ,還有一絲絲的甜味,既有糯米的清香 ,豬腸的肉香,也有各種配料的香味,可謂味中有味,讓人回味無窮。油炸過后,更是酥脆可口,別有一番滋味。
糯米血腸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含 有豐富的蛋 白質(zhì) 、脂肪 、糖類 、鈣 、磷 、鐵 、維 生素 、維生素 、尼克酸等人體所需的成分,而且具有補虛 、補血 、健脾 暖胃 、止汗 、解毒 、清腸、美容等功效,是一種難得的集美味與保健于一身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