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江蘇金壇元青花罐盛銀器窖藏

2013-11-25 09:25:38劉麗文
收藏 2013年9期
關(guān)鍵詞:蓮瓣銀器底徑

劉麗文

1966年,鎮(zhèn)江地區(qū)金壇縣湖溪村群眾在修建渠道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處元代窖藏,

出土一件青花云龍紋罐,罐口上蓋一件夾層大銀碗,罐內(nèi)藏有各種銀器50余件。

這批東西最初送縣財政局保存,后由鎮(zhèn)江博物館收藏,

并對窖藏出土地點進行了調(diào)查。

盞的樣式延續(xù)宋代形制,如江蘇溧陽平橋南宋銀器窖藏出土的蓮瓣形盞與此窖藏蓮瓣形銀盞相似。

青花罐為元早期產(chǎn)品

出土的青花云龍紋罐高26厘米、口徑22.2厘米、腹徑35.5厘米、底徑20.2厘米(圖1)。直頸,方圓唇,鼓腹,平底。罐頸飾斜方格紋,器肩一周飾雜寶花卉覆蓮紋,腹部飾雙云龍紋,先刻再繪青花。龍小頭細頸,身姿矯健,三爪強勁,騰躍云中。罐脛部飾仰蓮紋。胎體厚重,施青白釉,瑩潤光澤,積釉處呈青綠色,釉面能見密布的霧狀氣泡。罐內(nèi)涂胎漿水,厚薄不一。器底見火石紅斑。青花釉色淺淡,有黑褐色斑點,并顯現(xiàn)“錫光”。

此器的特點是先用刻劃工具在坯胎上刻劃線紋作為分隔線,在線紋內(nèi)刻劃紋飾,然后以鈷料繪畫,刀法簡練。景德鎮(zhèn)湖田窯南岸出土的元代早期產(chǎn)品仍用刻劃花裝飾,紋飾較宋代簡潔,但刻痕較深,說明元代早期瓷器制作還沿襲有宋代的一些做法。

豐富的銀器窖藏

夾層大銀碗 碗為夾層,通高7.5厘米,口徑20.5厘米,底徑7厘米(圖2)。外層底心鏤空梅花紋,紋飾旁刻有“沈萬貳郎”款識。此件銀碗出土?xí)r蓋在青花云龍紋罐上。

銀小碗9件 分兩種:一種直口、圓腹、圈足,計7件。通高4.4厘米,口徑9厘米。另一種直口、圓腹、小平底,2件。高2.8厘米,口徑7.8厘米(圖3)。每件小碗的外沿都有銀匠的戳記,如“董乙郎”“林子成”“張四郎”“陳子 ”“朱五郎”“聚□□”等,其中2件外底部刻有“時宅行嫁”和“陽陸□□”的款識(圖4)。

蓮花形銀盞 整體為蓮花形,高4.6厘米,口徑8.7厘米,底徑3.9厘米(圖5)。十二曲菱花形口,腹部弧收,圈足較高,外撇,十曲菱花形足。外壁壓印二層蓮瓣紋,內(nèi)底印蓮蓬紋。

梅花形銀盞 整器為梅花形,高4.5厘米,口徑8.8厘米,底徑3.9厘米(圖6)。五曲花口,腹部弧收,圈足較高,外撇,五曲梅花形足。盞壁壓印兩層梅花紋飾,內(nèi)底印一朵梅花。

盞的樣式延續(xù)宋代形制,如江蘇溧陽平橋南宋銀器窖藏出土的蓮瓣形盞與此窖藏蓮瓣形銀盞相似。此類盞當(dāng)為酒器,稱為散盞。四川南江縣玉泉鄉(xiāng)歐家河窖藏曾出土類似銀盞,盞口沿鏨刻長銘一周:“兩司庫管銀打造到清酒都務(wù)散盞一百只,共重百玖拾貳兩陸錢半。嘉定二年(1209年)十一月十五日銀匠輔顯之、李三一監(jiān)管逯定,范世昌”。

“教子升天”銀杯 高3.9厘米,口徑6.8厘米(圖7)。直口,圓腹,圜底。杯外壁飾一螭虎,螭爪攀在杯沿,長身用力撐住杯壁,聳身蓄勢,準(zhǔn)備騰身躍起。杯口沿有“范婆橋西徐二郎花銀”的戳記,另有一處戳記待辨。

以龍首或獸首銜杯為把手的做法最早見于銅器,此杯造型與紋飾是宋代開始流行的“教子升天”,宋以后,教子升天依然是銀器中流行不衰的題材,一直延續(xù)到明清。

阿拉伯文銀盤 高1.6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13厘米(圖8)。板沿,淺腹,平底。底部刻有阿拉伯文的回歷紀(jì)年銘文,經(jīng)譯為回歷714年1月,即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

“葛華甫宅頓丘郡記”銀盤 高1厘米,口徑16.6厘米,底徑13.1厘米(圖9)。形制與上同。在內(nèi)底雙鉤線刻“葛華甫宅頓丘郡記”銘文,內(nèi)底邊刻“盤盞壹付重伍兩肆分”。

此盤上刻盤盞一副,盤與盞是酒器中的一種固定組合。金銀盤盞流行于唐代,盤與盞的紋樣一般是一致的,盤為素面,盞也應(yīng)為素面,窖藏中出土的素面小銀碗有可能是與盤配套使用的。

梵文銀盤 高1.2厘米,口徑16.8厘米,底徑13.8厘米(圖10)。形制同上。盤口沿刻一周回紋,盤內(nèi)底及一周壓印梵文,為六字真言的首字“嗡”,周圍一圈為韋馱之降魔杵紋。

凸花人物故事盤 高1厘米,口徑17厘米(圖11)。形制同上。盤口沿刻一周云紋,盤內(nèi)底刻凸花人物故事,整個畫面以細云紋為地,花朵、人物、樓臺等紋飾高凸,從故事內(nèi)容看,似為“唐明皇游月宮”體裁。盤外腹刻“徐宅造匠”款記。

銀鐲8只 鐲作串珠狀,其中鐲兩端印龍首紋者7只,作龍頭者1只。鐲上印有銀鋪號記和銀子成色,如“集慶陽四”“金陵姚記”“鮑浪記”“花銀”“十分銀”等。珠徑0.5~0.8厘米(圖12)。

這種作串珠狀的鐲稱“連珠鐲”,是元代金銀手鐲的流行樣式。連珠鐲分空心和實心兩種,此款為實心,模具成型,分量較重。

銀錠4件 作元寶狀,底近平。長7厘米(圖13)。

銀條12根 橫截面作半圓形,每根長短粗細不一,長12~15.5厘米(圖14)。

元代,白銀已作為貨幣流通和使用,民間對于借貸、勞務(wù)報酬以及日常交易等都有用白銀的。當(dāng)時用作貨幣的銀子鑄成銀錠和銀條等樣式,分量不等,銀條可以隨需截取。

銀纏釧 作多環(huán)連續(xù)的纏臂金。纏釧朝外一面呈弧形,頭部用粗絲纏作活環(huán)與下層的連環(huán)套接,用來調(diào)節(jié)松緊。通體光素?zé)o紋。寬0.8厘米,厚0.1厘米(圖15)。

纏釧是古代女性纏繞于臂的裝飾,蘇南地區(qū)明墓中出土有與此相同的銀纏釧,出土?xí)r套在死者的手臂上。

此外,這批窖藏銀器中還有戒指、銀匜及其他器皿等,出土?xí)r均已殘破。匜原本是古禮器中的盥洗用器,配合盤使用。元代時的匜往往和盤盞、玉壺春瓶同出,當(dāng)為酒器的組合,此時匜用于挹(yì)、舀、斟、飲。

鎮(zhèn)江在元代為鎮(zhèn)江路總管府,下轄丹徒、丹陽、金壇三縣,居住本地的少數(shù)民族很多,有蒙古族人、回族人、維吾爾族人等。從金壇元代窖藏中出土的青花云龍紋瓷罐及50余件銀器看,它們不是一般平民所擁有的,其主人應(yīng)是城內(nèi)官員或地位較高的蒙古人。根據(jù)考古工作者對元代窖藏器物的排比研究,認(rèn)為元代窖藏埋藏時間大部分在元代中晚期?!对贰ろ樀邸份d:“至正十一年五月辛亥,潁州妖人劉福通為亂,以紅巾為號,陷潁州”,“八月蘄州羅田縣人徐貞一,名壽輝,與黃州麻城人鄒普勝等,以妖術(shù)陰謀聚眾,逐舉兵為亂,以紅巾為號。”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壽輝、彭瑩玉領(lǐng)導(dǎo)的紅巾軍攻占杭州??梢韵胍姡诩t巾軍席卷江浙之際,居住金壇一帶的權(quán)貴們倉促間把家里的金銀財寶和貴重物品埋入地下是情理中事。由此亦說明,元代青花瓷器及銀器在當(dāng)時就屬稀少貴重物品,否則不會被窖藏的。

責(zé)編 耕生

以龍首或獸首銜杯為把手的做法最早見于銅器,此杯造型與紋飾是宋代開始流行

的“教子升天”,宋以后,教子升天依然是銀器中流行不衰的題材,

一直延續(xù)到明清。

鎮(zhèn)江窖藏出土的一對纏繞式臂釧,又稱纏臂金,是古代女性纏繞于臂的裝飾,系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shù)多少不等,一般3~8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于戴上之后無論從什么角度看,所見都為數(shù)道圓環(huán),而相互不關(guān)聯(lián),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蘇東坡《寒具》詩中有“夜來春睡濃于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雖然是寫一種叫馓子的食物,但也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戴著纏臂金的女子于濃睡未醒中流露的幾許醉意和嫵媚。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別》中寫道:“調(diào)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余纏臂金。別后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p>

猜你喜歡
蓮瓣銀器底徑
花光卉影
花卉(2024年7期)2024-04-11 03:05:36
蓮瓣紋:我國古代瓷器主要裝飾紋樣
俄羅斯銀器有多少種裝飾手法
論紫砂壺“蓮瓣”的造型藝術(shù)
江蘇陶瓷(2020年1期)2020-03-20 09:59:56
大型卷筒繩槽底徑測量方法淺析
一種能準(zhǔn)確高效檢測齒轂槽底徑的檢具
臨潁縣固廂墓地M15發(fā)掘簡報
云南野生蓮瓣蘭形態(tài)分異與海拔的關(guān)系
老銀器漫談—小議地域特色之徽州老銀器
六種收藏方法讓你的銀器升值
方城县| 阳泉市| 荔浦县| 绥阳县| 五家渠市| 南阳市| 金昌市| 松原市| 册亨县| 肃宁县| 安溪县| 元氏县| 铅山县| 高要市| 柘城县| 浠水县| 新蔡县| 青田县| 通州市| 台前县| 浙江省| 锦州市| 康平县| 东山县| 阜新| 鸡泽县| 黄陵县| 夏津县| 山丹县| 大新县| 镇安县| 外汇| 奉节县| 平泉县| 丹阳市| 洪湖市| 石棉县| 武威市| 浦北县| 临邑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