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頌陽 蔣茜茜
欄目責編:黎 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鬃幼鳛槠渲胁豢赡绲闹匾艹鋈宋?,一直以“至圣”的身份被人們所銘記??鬃右簧v學,桃李滿天下,也曾從政,后率眾弟子周游列國傳道,但他的治國理想始終未能實現(xiàn),究其生平事跡也較為難考。后人所知的其思想、言行、主張、事跡,多為他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所記載,均較為簡略模糊或是說法不一。又因孔子的巨大文化影響力,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政治需求,往往給孔子冠以不同的想象和自覺的理解,便成“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孔子”。而在大片橫行的時代,缺乏娛樂性、商業(yè)性,更多作為人物傳記、文化史詩片的《孔子》該怎樣去把握和拍攝?胡玫版《孔子》上映后雖不叫座,批評聲較多,但導演試圖從中傳達的“禮樂仁和”的思想還是可以捕捉到的。
“禮”的集中體現(xiàn)?!犊鬃印烽_篇始于作為中都宰的孔子拜見魯定公的一場戲。重禮的孔子從大門便開始行跪拜之禮,無視侍者“孔大夫,你可上堂再拜”的提醒,以及其他侍者的譏笑。孔子衣冠端莊,一絲不茍,導演也給了這樣重禮的孔子以特寫。而在片尾,歷經(jīng)世事滄桑的老年孔子回歸故國,還未走進城門,滿頭白發(fā)的孔子依舊開始行跪拜之禮,泣不成聲地訴說著:“魯國,我的父母之邦,我終于回來了”。對其的面部特寫逐漸隱于夕陽之下,似乎暗示著孔子也已走向人生的暮年,像太陽一樣終有一日會西落。孔子的這兩大“拜”,集中于片頭和片尾,也是給人印象較為深刻的場景。影片對“禮”的展現(xiàn),主要集中于孔子的“跪拜大禮”,其中滿含孔子的“敬”,雖然只是簡單的場景和單一的人物描摹,但把孔子對君上、國家、人民的“敬”和“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此外,子見南子、子路之死等橋段的設計,都是為了集中體現(xiàn)儒家思想中的“禮”??鬃铀f的“克己復禮”,并不是單純地指“周禮”,孔禮保留了周禮中的有益成分,并對其進行了豐富和發(fā)展,具有深厚的內(nèi)涵,包括禮儀形式、政治制度、道德規(guī)范、知識學問、社會文明程度等。①現(xiàn)代社會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激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向多元,孔子所提倡的“禮”在這種大背景下仍然有著重要的教化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感化心靈、提升思想、陶冶情操、協(xié)調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等層面。社會現(xiàn)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現(xiàn)代化,“禮”對于個人的教化是不言而喻的,道德規(guī)范、個人禮儀都離不開孔子所述的“禮”。同時,對于調和社會關系、規(guī)范社會秩序也有著特殊的作用,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仁”的集中體現(xiàn)??鬃影选叭省弊鳛樽罡叩牡赖略瓌t、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當時的魯國其實由掌握軍權的三桓掌控,即季氏、叔氏、孟氏三大貴族,他們囂張跋扈,維護貴族統(tǒng)治,與孔子提倡的“仁政”相去甚遠。季氏意如平子大人去世,其子季孫斯繼任國相,為其父人殉,季氏陪葬小奴漆思弓出逃被孔子弟子子路救下。而后孔子在朝堂之上舌戰(zhàn)群儒,反抗三桓,以巧妙的辯論術贏得了勝利,“言之鑿鑿”。這場戲可以說極為出彩,不論是場景安排、人物語言,還是畫面布局、拍攝角度,都極具人物特點,畫面也極具震撼力,較好地展現(xiàn)出孔子的“仁”之思想。
《論語》文本中“仁”的含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層:“仁”首先是一種足以使人臣服的人格魅力;“仁”倡導一種道德個人主義,“仁”是孔子匡時濟世的良方;“仁”是一種人生修為的方法;“仁”又是一種人生境界。②經(jīng)歷過苦難和屈辱磨礪的中華民族,要想重新成為屹立于東方的巨人,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鬃印叭省钡乃枷雽ξ覈F(xiàn)代化建設有著范導意義,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范導我們建設一種新型經(jīng)濟倫理;范導我們建立一種新型政治倫理;范導我們重建傳統(tǒng)的親情倫理;范導我們建立以“中庸”為用的社會秩序;范導我們建立一種以審美為取向的人生哲學;范導我們以“天人合一”的方式提升生命境界。③“仁”學在當下已經(jīng)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我們也只有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yǎng),再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才能重構我國的精神文化體系,并大膽創(chuàng)新,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使中華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智”的集中體現(xiàn)??鬃颖旧砭褪且粋€“智慧”的化身,其智者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所以《孔子》這部影片始終滲透著 “智”的哲學思維。但孔子的“智慧”也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他不可能從一出生就是一個 “圣人”。影片從積極入仕、期盼政治上有所建樹的中年孔子入手,跳過幼年和青少年。畫面一出場,孔子就已經(jīng)是一個成年智者的形象,不過此時他把較多的精力投注于政治,想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實現(xiàn)“禮樂仁和”的大同思想。之后,孔子完成了兩次思想上的轉變,第一次轉變是周游列國,從寄理想于魯君轉變?yōu)榧睦硐胗谔煜?;第二次轉變是專心設壇講學、研究學問。從表面上看,孔子救世的思想破滅,“幾近喪家之犬”,只能改變自己,傳道授業(yè)解惑,是一個悲劇,但這其中反而蘊含著“大智慧”。
這種 “大智慧”放在現(xiàn)代社會也同樣適用,在價值多元、文化激蕩的二十一世紀,太多人受功名利祿所累,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虛名與富貴。在這個同樣不可能改變世界的時代,我們需要“大智慧”,看透人生的本質,明白自己真正應該追求的,不為物質欲望所左右,做一個“可以改變自己內(nèi)心的人”,實現(xiàn)對自我的認知和救贖。
通過對電影《孔子》中儒家思想的解讀,我們得出一些啟示?,F(xiàn)代電影中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片并不在多數(shù),娛樂性、商業(yè)性成為衡量影片是否叫座的主要指標,像《孔子》這類史詩片的制作就顯得尤為珍貴。該片對于儒家思想的傳播,切合當時的大背景: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興起,新時代對儒家思想的回歸和訴求等等。雖然《孔子》此次嘗試并不是十分完美,但也給電影界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多拍些具有民族特色和關注精神層面的影片,做到一種文化的回歸,力求價值體系的重新構建。
《孔子》這部電影,雖然與外國優(yōu)秀的人物傳記片《巴頓將軍》《甘地傳》等相比,人物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都有所欠缺,未能實現(xiàn)最初的創(chuàng)作初衷,但卻鼓勵著中國電影在這個方向上不斷嘗試,以期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上做出更多有益探索。因而,在觀賞《孔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對其中蘊含的儒家思想和傳統(tǒng)文化給予關注,并從中汲取有益的養(yǎng)分,重構當今的精神文化價值體系,制作出更多具有精神內(nèi)涵的影片,對我國電影產(chǎn)業(yè)做出文化和市場的重塑和定位,并結合時代精神進行創(chuàng)新,重塑中華民族的形象,使國家真正強大起來。
欄目責編:黎 莉
注釋:
①王 濤:《孔子“禮”的思想內(nèi)涵及其當代價值》,《理論學刊》,2007年版,第102頁。
②③陳開先:《孔子仁學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孔子研究》,2001年版,第47-49頁,第51-55頁。
1.才 穎,孫小韻:《電影〈孔子〉對孔子思想的現(xiàn)代解讀》,《四川戲劇》,2010(4)。
2.孫 鑫:《從電影〈孔子〉重新審視孔子人物形象的塑造》,《藝術科技》,2012(3)。
3.賈磊磊:《三種目光中的儒家世界——影片〈孔子〉的視點分析》,《當代電影》,2010(3)。
4.胡玫,賈磊磊:《遙望千年的歷史影像——胡玫訪談》,《電影藝術》,2010(2)。
5.王一川:《〈孔子〉與中國文化巨人的影像呈現(xiàn)》,《當代電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