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平水韻】淵源的辨析
——兼與《辭源》【平水韻】條目編纂者商榷

2013-11-14 13:44:10馮寶哲
對聯 2013年7期
關鍵詞:平水韻禮部平水

●馮寶哲

詩聯界使用平水韻大約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但是令人十分納悶的是,平水韻因何而得名? 最初的編撰者是誰? 學術界至今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 有說是平水人王文郁者,有說是平水人劉淵者,還有對孰王、孰劉存疑者。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先劉后王者,《辭源》(一九九八年版,下同)關于【平水韻】的條目解釋即有此論?,F節(jié)錄如后:【宋以前韻書,依據切韻分韻為二百零六部,為了便于作詩葉韻,在二百零六部中或注獨用、同用等字。宋淳祐間江北平水劉淵增修《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始盡并同用之韻為一百零七部。其書今已不存。但元初黃公紹《韻會舉要》(此處當為《古今韻會》。 《韻會舉要》實無其書,可能是編纂者的疏誤,有一書名曰《古今韻會舉要》,系元熊忠著, 作者因認為黃公紹的《古今韻會》太繁,而著此書。請參閱《辭源》【古今韻會舉要﹂條目解釋——筆者注)即據此分類。 同時金人王文郁有《新刊平水禮部韻略》,并上聲迥、拯為一百零六部。 為元以來作近體詩者押韻的依據,沿用至今,舊稱平水韻。 】這一段話敘述了韻部歸并的演變過程,由二百零六部,而一百零七部,再一百零六部,似乎順理成章,無懈可擊。 但是我們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宋淳祐間的壬子年,即公元一二五二年,其時金末帝已于公元一二三四年為蒙古人所滅,金亡已十八年,何來同時金人? 或曰此【同時】是指大的時代背景,即十三世紀的大概念,此說似也不通,因為該條目解釋給人的印象是王文郁是在劉淵一百零七韻部的基礎上并迥、拯為一百零六部的,即劉先王后。 那么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細考王文郁所編之《新刊平水禮部韻略》,刊于金正大六年,歲在已丑,其時為一二二九年,早于劉淵的【壬子新刊】二十三年,說前人并后人的迥、拯二韻,豈非咄咄怪事! 這樣看來先劉后王之說顯然站不住腳。歷史是不能顛倒的,平水韻的源頭不是宋人劉淵,而應該是金人王文郁。

王文郁第一次將原用的二百零六韻部簡化合并為一百零六部, 其在我國詩詞發(fā)展史上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 王文郁是在總結前人用韻經驗的基礎上才完成歸并的, 否則將無法解釋唐朝及北宋的詩人用韻為何大體能與平水韻吻合這一事實。 我們還應注意王文郁所編《新刊平水禮部韻略》中的【新刊】與【禮部】諸字,書名冠有【新刊】字樣,說明有所因襲,并非王文郁首創(chuàng),因為早于王書五十三年即金大定十六年(公元一一七六年)平陽人毛麾就曾編有《平水韻》,但只見于書目并未流轉下來, 雖然我們無法弄清二書之間的異同關系,但可以肯定【新刊】在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了毛書的。另外注明【禮部韻略】, 則說明這是屬于官方刊印的韻書,應當說是王文郁按照金朝功令而制定的官韻,是科舉應試的工具書,其在當時的權威性是可以想見的。 至于為何稱【平水韻】?筆者認為,這與王文郁、劉淵甚或毛麾是否是平水人沒有關系,如果說通用了幾百年并經多個朝代當局審定的官韻,竟以初編者的籍貫冠名, 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實上【平水韻】名稱的出現,既不在劉淵時代,也不在王文郁時代,如前所述,早于劉書的七十六年前毛麾就編有《平水韻》了?!镀剿崱钒l(fā)端時,劉淵很可能還未出世哩! 之所以冠名【平水韻】,這與最初出版時的地名有關,據《辭源》【平水】條目解釋:【水名。(亦應加注金時縣名——筆者注)在山西臨汾縣西南。…… 汾水南于平水合,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 金時于平陽府設經籍所,有官吏主持,印行書籍,所刻書籍稱【平水版﹂】。 由此可知毛麾、王文郁都是金代主持經籍所的官吏,他們所主持修訂的韻書以【平水】冠名也就不足為怪了。

那么,對《辭源》【宋淳祐間江北平水劉淵增修《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始盡并同用之韻為一百零七部。 其書今已不存】的釋義應當怎樣理解? 筆者認為,這里有三個疑問需要弄清: 一是江北與平水有何牽連? 是否為歸屬關系? 這二者與劉淵之間又有何聯系? 二是《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的【新刊】二字說明劉淵的增修必有藍本,那么,原刊又是什么呢? 經官方認可并經禮部頒發(fā)的【壬子韻】,因何原因改稱【平水韻】? 三是為什么被一部分學者尊為平水韻鼻祖的劉淵所編的韻書竟至失傳?其實用性究竟如何?

要解決這三個疑問, 不應該忘記南宋半壁江山的特殊環(huán)境。先說第一個問題,江北與平水乃是兩個不同的地域。 江北并非泛指長江以北, 這就如河北并非泛指黃河以北一樣,它是專有所指的,按《辭源》【江北】條目解釋,應指【長江下游以北地區(qū)。古代一般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近代專指江蘇長江北部一帶?!坑謸掇o源》【淮南】條目解釋: 【唐有淮南道,宋有淮南路,治所都在揚州。】可見宋時的江北即指今江蘇揚州一帶。而平水卻在今山西臨汾附近,為河東地區(qū)。按照《辭源》【河東】條目的解釋【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qū)為河東。 】一在江蘇,一在山西,兩地相隔,何至千里,不僅沒有任何歸屬關系, 而且各為其主, 江北屬南宋管轄,平水先屬金人轄區(qū),金亡后又屬蒙古人統(tǒng)治。 那么劉淵與這兩個地域又有什么牽扯? 以當時的情況來推測, 似乎應該理解為劉淵是在江北的平水人, 其籍貫或出生地是金轄的平水, 其供職的地方卻在南宋的江北,也可能【壬子韻】就是在江北揚州刊印的。

再說第二個問題,《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是由劉淵增修的,它的底本是什么呢?按照《辭源》【禮部韻略】條目的解釋為:【韻書名。 宋景德四年丘雍戚綸所定,今已存。祐景四年丁度重修,改名《禮部韻略》五不卷。 此為科舉程式之書…… 后紹興三十二年毛晃表進所撰《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五卷…… 現存《禮部韻略》即紹興增修本】。它的出版時間應為公元一一六二年, 即南宋高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劉淵增修新的《禮部韻略》當以前朝毛晃的《互注禮部韻略》為依據,這是情理之必然。 至于【壬子韻】與【平水韻】的關系,目前尚無確切的證據資料。 清人錢大昕在所著《十駕齋養(yǎng)新錄》一書中曾認為【淵竊見文郁書,刊之江北?!坑胸飧`之嫌,我以為這種議論有點道理。不過筆者寧愿設想劉淵此乃無奈之舉: 劉淵是平水人,他接觸王文郁的《新刊平水禮部韻略》應是近水樓臺,而且深受其影響,故南宋皇帝要他增修《禮部韻略》,他除了以毛晃的【互注韻】為底本外,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王文郁的【平水韻】,特別是王文郁把二百零六韻部刪繁就簡合并為一百零六部,其實用價值也當為劉淵所深知, 于是他便想效法王文郁而對【互注韻】進行歸并。 但是這樣明目張膽搬用金朝官韻的做法,在當時是很難獲得社會認同的。 畢竟金朝與南宋是爭斗了一百多年的冤家, 除了小朝廷求和茍安以外,面對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滿目瘡痍、國仇家恨使朝野間愛國志士的民族情感相當強烈, 照搬【平水韻】自然會招來劇烈的抵制,于是劉淵只好采取暗渡陳倉的辦法,表面上不提【平水韻】,甚至為了表示區(qū)別,將其中上聲的迥、拯兩韻分開,于是便成了一百零七韻,是為《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成了南宋最后修訂的官韻。 我們姑且簡稱為【壬子韻】。 至于【壬子韻】何時改稱【平水韻】,查遍史料,目前尚未找到依據。 這就足以說明把劉淵作為【平水韻】的創(chuàng)始人是多么牽強了。 劉淵增修的分明是《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怎么到后來被人移花接木直接變成【平水韻】了呢? 須知,劉淵當時絕不會提【平水韻】,如果要提豈不變成了模仿抄襲拾人牙慧,照搬敵對者的官韻為自己的官韻嗎? 這是會被人視為【叛逆】的。但是先進文化的傳播是不受轄域歸屬限制的, 并且還可能沖破人們的心理防線,潛移默化使之甘愿接納。【壬子韻】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它比原用的二百零六韻部確實簡單好記,使用方便,于是便獲得了公眾的認可,也可能有人已察覺到【壬子韻】與【平水韻】之間的端倪,于是干脆就將【壬子韻】稱為【平水韻】,但是出于民族情感可能是夷夏之防的原因,卻不愿捅破心靈窗戶上的一層薄紙, 絕口不提其為金人王文郁所編,正是基于這種原因,在詩歌文史領域占統(tǒng)治地位的漢族知識分子便以南宋為宗,將錯就錯,因為劉淵是平水人而把【平水韻】的源頭,即歸并舊韻部的功勞記到了劉淵名下。

現在再說第三個問題,應該承認,劉淵在增修【壬子韻】的過程中,移植了【平水韻】, 也許在與時俱進上具有一定意義,但是如果把他尊為【平水韻】的鼻祖則不符合歷史事實。如前所述,前邊還有王文郁甚至還有毛麾,他們都應是【平水韻】的先驅。劉淵所編的【壬子韻】之所以【其書今已不存】, 劉淵本人的經歷在史界也【生平不詳】,這些都說明,【壬子韻】的實用價值遠不能與【平水韻】相比,【平水韻】在實踐中代替了【壬子韻】。 于是宋末陰時夫所撰的《韻府群玉》在分韻時即恢復了【平水韻】的原貌,將一百零七部中上聲的迥、拯二部合而為一,又成了一百零六部。 據《辭源》【韻府群玉】的條目解釋為:【宋末陰時夫撰,二十卷,收字八千八百二十,分韻一百零六部, 為分韻集錄典故詞藻的類書…… 金元押韻之書現存者以此書為最古, 后來科舉考試詩賦押韻即遵用為標準, 清《佩文韻府》及通行的《詩韻》,皆以此書為藍本。 在這種情況下,【壬子韻】便漸為人們遺忘,最后竟至失傳了, 連劉淵的生平以后也無人能詳。 這就充分說明了【平水韻】是經過歷史考驗的,而【壬子韻】則曇花一現。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平水韻】是因最初在平水出版而得名,其最初的編撰者是王文郁。 對于這一點,《辭源》【韻書】的條目解釋中已講得很清楚,這一段話是: 【金人并《廣韻》、《集韻》二百零六韻為一百零六韻,即平水韻】。 雖然沒有指明具體編撰者是誰, 但是其所指金人就只能是王文郁,而不會是南宋的劉淵。

筆者之所以大量運用《辭源》的有關條目解釋來推論《辭源》【平水韻】條目解釋的舛誤,并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是想反映出《辭源》作為閱讀古籍的工具書,其在古典文史研究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實用價值與參考價值。 其中九萬七千多個條目乃是無數學者嘔心瀝血的結晶, 是辭書編纂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們自應格外尊重。但是,金無足赤,學無止境,怎么能夠要求一個容納一千一百三十萬字的浩瀚工程能夠不出一點疏漏呢? 其中個別條目釋義的錯謬乃是在所難免的事, 完全可以理解,筆者對此并不大驚小怪。 對【平水韻】的釋義提筆為文予以商榷,目的還是為了《辭源》更臻完善,務請閱者諒察。

猜你喜歡
平水韻禮部平水
七律 ? 致自己(平水韻)
當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7:47:20
元代禮部尚書任職考略
《黑圖檔》所見盛京禮部祭祀管理的職能
蘭臺世界(2021年5期)2021-12-28 02:37:03
大學生歸鄉(xiāng)扶貧有感(平水韻)
詩選刊(2020年12期)2020-12-03 13:58:18
紹興市柯橋區(qū)平水鎮(zhèn)中心幼兒園幼兒作品發(fā)表
銀幕內外(2020年5期)2020-11-25 02:42:59
五絕·平水 四支韻游王桃園賞桃花(外一首)
陶山(2019年2期)2019-12-15 20:52:00
《梨花思夢》七絕(組詩)
天邊的云詩詞四首
金朝禮部宗教管理方式芻議
史學集刊(2019年2期)2019-03-26 01:01:30
金代平水縣相關問題考辨
史志學刊(2018年4期)2018-09-04 09:22:14
宁晋县| 奇台县| 龙岩市| 施秉县| 清原| 横山县| 新龙县| 苏州市| 永胜县| 北川| 开阳县| 马鞍山市| 葵青区| 台州市| 石屏县| 海晏县| 乌兰察布市| 红桥区| 庆元县| 塔河县| 南陵县| 乐清市| 四子王旗| 金溪县| 通许县| 广德县| 凌源市| 工布江达县| 河津市| 河北省| 江津市| 林西县| 江油市| 克东县| 龙陵县| 绥棱县| 五河县| 化州市| 彰化县| 法库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