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佳良
(樂山師范學院 文新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1936年2至5月,郭沫若接連創(chuàng)作了4篇歷史小說:《楚霸王自殺》(2月28日)、《中國的勇士》(3月4日)、《司馬遷發(fā)憤》(4月26日)、《賈長沙痛哭》(5月3日)。在談到這些小說創(chuàng)作原因時郭沫若曾如此說道:“這兒的幾篇說不上典型的創(chuàng)作,只是被火迫出來的‘速寫’,目的注重在史料的解釋和對現(xiàn)世的諷喻……”一些學者將這里的“火迫”理解為“青年朋友對于郭沫若創(chuàng)作的渴望和催促”。近來有學者指出:“這兒的‘火迫’當與日本的‘二·二六’政變有關?!庇捎?0世紀30年代日本叛亂頻繁,所以很少有人了解日本“二·二六”政變的真正意義:“在大多數(shù)西方人看來,那次叛亂不外乎是極端民族主義者制造的又一次大屠殺,而了解其意義的人屈指可數(shù)。但蘇聯(lián)人卻了解,這主要是因為左爾格,他正確地推測到這次叛亂將導致向中國擴張。”由于郭沫若是了解這次叛亂意義的“屈指可數(shù)”的人之一,所以他在自己的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了非常濃厚的憂患意識:既憂祖國之多難、又嘆民生之多艱,還哀個人之窮途。本文將從以上三個方面對郭沫若1936年的歷史小說進行分析,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多災多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虎視眈眈: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整個東北地區(qū),并于1932年成立“滿洲國”;1935年發(fā)動華北事變,侵略勢力深入華北地區(qū),至1936年華北許多地區(qū)已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勢力范圍。中國國內,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動當局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共產黨進行多次圍剿。對這一現(xiàn)狀,郭沫若在自己的歷史小說中多有反映。
在《楚霸王自殺》中,郭沫若指責項羽企圖憑借武力統(tǒng)一中國,結果不但害了自己,還“害了中國,害了天下的百姓”。這與北伐戰(zhàn)爭結束后蔣介石采取的政策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企圖憑借武力消滅雜牌部隊,結果卻造成中國連年的軍閥混戰(zhàn)。小說還借讀書人之口指出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現(xiàn)實:“現(xiàn)今天下的人還在水火里面,北方的匈奴尤其在跳梁……”此處“北方的匈奴尤其在跳梁”很明顯指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大肆侵略。
《賈長沙痛哭》體現(xiàn)了郭沫若對中國內憂外患的高度關注。小說中郭沫若多次寫到中國內憂外患問題,并借賈生之口指出中國“內患隨時有爆發(fā)的可能,外患沒有一天的止息”的現(xiàn)實狀況。為強調這一現(xiàn)狀,作者還特別把賈生時代的局勢和30年代的中國國情加以聯(lián)系,并作詳細說明:“當時的中國和現(xiàn)在的雖然隔了兩千多年,情形卻差不遠。中國的內部是封建割據(jù)的形勢,各國的侯王擁著大兵互相傾軋,并隨時都在企圖著想奪取中央的政權。外部呢?廣東的南越還沒有統(tǒng)一,北方時常受著匈奴的壓迫,那時的匈奴的氣焰真真是高到不可思議,好像隨時都有并吞中國的可能。”外敵入侵已使中國深陷戰(zhàn)火,內部殘殺更讓祖國滿目瘡痍。郭沫若對此種狀況深感痛心,他在小說中如此寫道:“就這樣在強敵的憑凌之下,中國人在內部自相殘殺,而一些朝中的官員也在努力粉飾太平——這樣的情形,是不是足以令人流淚呢?”這些話可以說是郭沫若真實的心聲。
在《齊武士比武》中,郭沫若對國內軍閥擁兵自重,相互傾軋,勇于內戰(zhàn)的行為作了有力諷刺。小說寫了齊國的東郭武士和西郭武士平時盡管“好勇斗狠”,“臨到國家危殆的時候卻不肯去打仗,他們都逃起了難來”。不期而然在海邊相遇后便比試酒量,并且用對方的肉作自己的下酒菜:“你在我的身上切一片肉來沾點鹽水做下酒菜吃,我在你身上切一片肉來沾點鹽水做下酒菜吃。”“酒還沒有喝完,兩邊的勇士同在海岸上倒下了”。小說最后補充了兩個細節(jié)“忠實的狗們替他們行了葬禮”,“狗們的下落呢?后來通同被燕國的士兵所屠食了?!甭?lián)系中國時局,該小說的寓意十分明顯:“旨在抨擊蔣介石等國民黨軍閥,怯于外敵,不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而勇于內戰(zhàn),具有十分明顯的諷刺意義?!?/p>
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加劇及國民黨反動政府連年發(fā)動反革命內戰(zhàn),人民生活極端困苦,不但生活水平極差,而且生命安全難以保障。在廣大農村農民饑寒交迫與外出逃亡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逃荒饑餓致死者各地都有:“據(jù)統(tǒng)計,自1931年至1936年,全國各地因災荒而死人數(shù)達6988067人?!睂τ趹?zhàn)爭給人民帶去的深重災難,小說中多有體現(xiàn),《楚霸王自殺》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小說開篇,郭沫若就寫道:“四周沒有人跡,連飛鳥也不見一只。周圍的村落因近來的戰(zhàn)事人都逃光了,耳目所及的田野內看不出一縷炊煙,聽不出一句雞鳴。”作者用寥寥數(shù)筆,把因戰(zhàn)爭帶來的頹敗、蕭條景象以簡單的畫面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人留下深刻的蕭條凄涼之感和強烈的震撼,突出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巨大的破壞性。戰(zhàn)爭面前,生命的脆弱變得尤為真實可感。百姓對戰(zhàn)爭有強烈的恐懼感,聞戰(zhàn)風而逃,因此項羽所到之處只見“沿途的村落都是逃光了的”景象??梢哉f這些都是郭沫若想到百姓的厭戰(zhàn)心理和連連戰(zhàn)火下艱苦的生活,才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來的。
對于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沉重災難,郭沫若把自己的人本主義觀寄托在讀書人身上,擲地有聲地問:“老百姓這兩年來的苦難是該什么人來負責?”這強有力的質問體現(xiàn)了他對人民疾苦的關心和同情。他認為項羽那種只顧個人,不顧及天下蒼生之苦的行為不但把他害了“也害了中國,害了天下的百姓。”因此他一針見血地說“只顧自己的權勢,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的人,是走著自殺的路!”郭沫若忠實于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司馬遷的評價顯然是中肯的,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又不乏片面性,因此并沒有找到項羽失敗癥結所在。郭沫若的剖析顯然超越了司馬遷的高度,站在人民為本的立場將歷史人物的命運放在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對只顧個人利益,不管人民死活的自私行為進行了有力鞭笞:“怎么怪得天呢?天是不說話,項王名下是這個天,漢王名下也是這個天。但是老百姓卻要說話”。郭沫若這種對人民同情的憂患意識,以不吐不快的譴責形式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真實震撼之感。
郭沫若同樣站在人民的立場,借讀書人之口高呼統(tǒng)治者要心懷人民,為人民謀福利,這樣才能得到人民擁護:“只要你把你目前的這種仁心,能夠推廣出去,真真正正把天下的人打救起來,真真正正把還在水深火熱中的天下的老百姓放在你的念頭上,以你的雄才大略專于用來濟世救人,我看不要說天,什么人都會幫著你的,江東的父老也一定會幫助你的。”郭沫若站在人民的立場規(guī)勸項王:天是不起作用的,只有把仁心推及人民,顧及百姓感受,體諒百姓苦楚,救民于水火,才能得到人民幫助。
因遭蔣介石國民黨當局通緝,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化名吳誠,懷著“孤孤單單地離開了我很不情愿離開的祖國”的沉重心境登上日本郵船“盧山丸”,開始了他在日本的又一個十年的羈旅生活。盡管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間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直受著“刑士”、“憲兵”監(jiān)視的他卻內心苦悶:“‘我是中國人’這樣激憤和民族情緒是他十年一刻未曾淡漠的?!???匆妵艺幬M?、民族正陷危急,自己滿腔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內心的苦悶愈加濃郁。此類心情在歷史小說中表現(xiàn)得異常強烈。
《司馬遷發(fā)憤》是根據(jù)司馬遷《報任安書》推演而成。郭沫若用自己的內心情緒來表現(xiàn)司馬遷的心理世界,“注入了個人身世之感,借主人公的高潔志行反遭屈辱縲紲之苦來抒發(fā)作者內心的憤懣”,“是《豕蹄》中最能表現(xiàn)郭沫若當時的精神世界的一篇小說”。司馬遷發(fā)憤著書時,好友任少卿來訪,好友相見難免推心置腹,因此他把“心坎中最深處的話”講給了朋友聽:“哼,我就是專意為要完成我這部書啦,在我這部書未完成之前,我是什么都可以忍受的?!笨梢姶藭r司馬遷的內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著書立說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郭沫若用文學語言把司馬遷心中的憤慨發(fā)泄了出來:“我這是永遠不朽的書。有權勢的人能夠在我的肉體上實施腐刑,他不能夠腐化我的精神上的產品。我要和有權勢的人對抗,看我們的生命那個更長,我們的權威那個更大,我們對于天下后世人那個更有功德”這是司馬遷的獨白和不向權勢低頭的正氣歌,吶喊出了他內心積壓已經的苦悶。郭沫若的心境和司馬遷又是何其相似。1932年完成《金文叢考》后,郭沫若在書的標題背頁曾題下這樣幾句:“大夫去楚,香草美人。公子囚秦,《說難》《孤憤》。我遘甚惡,媿無其文。爰將金玉,自勵堅貞”在此郭沫若表明自己雖同樣和先賢身處窘境,卻不能有“大夫”和“公子”那樣的成就而感到慚愧。這里雖沒提及司馬遷,但分明是作者以身處困厄的先賢仍發(fā)憤努力取得非凡業(yè)績的事跡為榜樣的心境寫照,并以此“自勵堅貞”。
《賈長沙痛哭》寫了愛國志士賈誼懷才不遇、積憤成疾,郁郁而終的悲劇。郭沫若把自己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寄托在了賈誼身上。賈誼在洛陽家中奄奄一息時,作者讓他在幻覺中和精神先驅屈原相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賈生向屈原傾訴心中悲痛“……我沒有一刻不在為天下大局作想?!易约河辛艘稽c好的想法,便立即表白出來……”據(jù)筆者統(tǒng)計在此段內心獨白中共用了51個省略號。從表現(xiàn)力來講,省略號比長篇大論更具表達內心苦悶與悲慟的強度與深度,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大篇幅的內心獨白,加之以具有無限表現(xiàn)力的省略號,二者合用,極易引發(fā)內心深處的共鳴,表現(xiàn)力達到無以加復的地步。這是賈生報國無門的悲痛,又何嘗不是郭沫若借賈生之口說出自己的心聲!為此郭沫若還特地引用了賈誼的《陳政事疏》中“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于一縣之眾,甚為執(zhí)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試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請必系單于之頸而治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命。”這被作者認為是最早的“國防文學”,同樣也是作者借賈誼獻給當局的“治安策”和抗日請纓檄文。同樣郭沫若也把自己的思想賦予了屈原,他借屈原勸賈誼“你千萬不要學我,我從前也是和你一樣,受過蚊虻的患害的,我終竟敗北了,自己跳了水。你應該自己振作起來,不要自承認敗北。天下贊成你的人很多,……你應該把他們領導起來作安內攘外的工作。”歷史上的屈原見楚國宗廟被毀,便以身殉國,并不具這種永不言輸?shù)木?。郭沫若?936年所作的《屈原時代》中,也對屈原提出過詰難:“他既有自殺的勇氣,為什么不把當時的民眾領導起來,向秦人作一殊死戰(zhàn)?”經過論證,郭沫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屈原真真是那樣的實際家,秦楚爭霸真真是未知鹿死誰手?!闭恼轮?,郭沫若自始自終都未承認屈原是一個“實際家”,在小說中卻讓屈原有了實際家的思想,實際上體現(xiàn)了郭沫若希望所有愛國者都能夠付諸行動的想法。
郭沫若在歷史小說中體現(xiàn)的憂患意識,是他心憂中國、胸懷人民的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他一直有心報國,見祖國內亂愈演愈烈,日寇入侵日漸加強,報國之情更加強烈。但是,國民黨的通緝令使他的報國愿望受到嚴重阻礙,滿腔的報國熱情便化為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憂慮,歷史小說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便“成了作者觀念和情緒的表現(xiàn)物,成了傳達作者理性思考的工具”。日本“二·二六”政變發(fā)生后,郭沫若深知祖國“處在國難嚴重的時代”,所以他此時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充滿了憂患意識。
注釋:
①收入1947年10月上海海燕書店版《地下的笑聲》時改題為《齊勇士比武》,《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沿用此名。
[1]郭沫若.從典型說起[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2]秦川.郭沫若評傳[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
[3]廖久明.“便是鬩墻的兄弟應該外御其侮的”——略談郭沫若1936年的三件事[J].郭沫若學刊,2005(4).
[4][美]約翰·托蘭:日本帝國的衰亡[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
[5]郭沫若.楚霸王自殺[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6]郭沫若.賈長沙痛哭[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7]郭沫若.齊武士比武[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8]轉引,中國近代經濟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7.
[9]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A].王利器.史記譯注(1)[M].陜西:三秦出版社,1988.11.
[10]郭沫若.跨著東海[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蔡震.“去國十年余淚血”(上)——郭沫若流亡日本的心路歷程[J].郭沫若學刊,2006(3).
[12]黃侯興.論郭沫若的歷史小說[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2.6.
[13]郭沫若.司馬遷發(fā)憤[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14]郭沫若.屈原時代[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15]魏紅珊.郭沫若歷史小說與表現(xiàn)主義[J].郭沫若學刊,2006(3).
[16]郭沫若.致陶亢德(1936年X月X日)[A].黃淳浩.郭沫若書信集(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