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玉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高校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是高等學校教育理論、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及數據庫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綜合運用。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激增,對學生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傳統(tǒng)人工管理模式的種種弊端,學生管理要想提高效率,就需要改進管理方法,增強信息化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全面、細致、人性化的服務。
我校學生工作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針對學生管理現狀和學生管理基本制度,將學生工作信息化的建設思路確立為“以各種媒介為平臺,以學校數字化校園為推進,以學生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為依托,創(chuàng)造性開展教育、管理、服務等工作,推動實現學生工作規(guī)范化、科學化、人性化”,通過整合多種資源,大大提升學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真正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學生工作QQ群——搭建在常用網絡聊天工具平臺基礎之上,由學校對各系、各系對各班設立專門的群,以群消息的方式實現信息發(fā)布、傳達信息、匯報工作的目的。飛信工作群——手機是廣大同學和教師應用最為廣泛的通信工具,具有隨時隨地保持通信的特色,搭建了飛信通知平臺,保證與學生干部的24小時溝通。博客交流——每一個團支部都有博客,通過博客形式跟學生交流分享思想。學生之間互通有無,廣泛交流。
在使用班級QQ群、飛信群、專題博客的基礎上,不斷嘗試使用新的網絡平臺,創(chuàng)建微博、倡議各班級建立微信群。這些網絡平臺形成了學生工作信息交流的立體體系,實現了點對點直接交流,確保教師方便、及時地聯系每位學生,信息交流暢通無阻。
學校積極推行數字化校園建設,探索建立完善的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校園卡集餐卡、水卡、機房上機卡、圖書借閱證、報到注冊、發(fā)放補助、醫(yī)療繳費、教學樓門禁、宿舍樓門禁、會議簽到等功能為一體,方便快捷。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根據一卡通進行選課、空余教室查詢、成績查詢等,降低了學校管理成本,為學生提供了方便。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學校自主研發(fā)了學生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平臺既靜態(tài)地記錄了學生的基本信息、在校各種表現和學生大學期間的成長經歷;又能動態(tài)地管理學生的學籍變動和獎懲情況;同時又能實現隨機查詢等功能,為學生管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平臺分為兩級用戶即學生處和各系,學生處和系級用戶都包括新生報到、公寓管理、獎勵管理、懲罰管理、資助管理、學籍異動、學生綜合管理六大模塊。在學生處登陸的頁面中可以實現對于學生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詢操作,并可以實現excel報表的導出與導入,可以按照學號、姓名、班級進行具體查詢和模糊查詢,針對新生可以進行導入添加公寓、獎懲等信息,未報到者則可以刪除出數據庫。對于畢業(yè)生,根據畢業(yè)年份進行篩選進入畢業(yè)生庫,保留畢業(yè)生信息,便于新生的報到和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處理工作。
在系級用戶下面,功能相對簡單,需要實現方便的人機交互,在新生報到中能夠查詢本系的新生報到情況,能夠修改學生的報到標注是或者否,能夠導出本系的新生信息;在公寓管理中能夠實現修改本系學生的公寓情況,查詢本系學生的公寓情況;在獎懲中能夠查詢本系的獎懲情況,可以添加獎勵信息,不可以添加懲罰信息,在資助中只能添加本系學生的資助情況和查詢本系學生的資助情況;在學籍異動中只能是查詢本系學生學籍異動的情況;在學生綜合管理中可以查詢本系學生的基本信息和綜合信息,這也是本系統(tǒng)的最大目的——能讓學校更加方便地管理大量的學生信息。(圖1)
各模塊都針對具體的學生工作設計了功能與權限,力求覆蓋學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動實現了學生工作按照流程辦理,按照網絡要求辦理,所有的學生基本信息,可以通過學生綜合管理模塊進行導出和查詢,保證了學生在校期間所有情況都能全面反映,通過以上功能實現,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學生管理工作更科學、更規(guī)范,為學校管理和其他部門的有關工作提供了便利。
(一)開發(fā)設計學生思想動態(tài)調查問卷,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監(jiān)測調查。隨著經濟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尤其是移動網絡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現在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思維、處事等各方面均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思想非?;钴S,絕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使用網絡學習和生活。因此,如何利用網絡技術加強學生思想引領是學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我們有效開展學生工作的前提。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就相當于占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陣地。今年,學校組織專門人員開發(fā)了學生思想動態(tài)調查問卷網站,設計了一系列網上問卷,其中包括學生思想動態(tài)調查問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調查問卷、基本生活情況調查問卷和大學生學習狀態(tài)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深入調查了解學生情況,及時發(fā)現了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后續(xù)的工作中及時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工作,并據此撰寫了分析報告,達到教育與引導學生的目的。
(二)以“紅色驛站”為平臺,拓展黨支部建設的覆蓋面。黨員培養(yǎng)與管理是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在部分系由學生黨員搭建的學生支部網站“紅色驛站”黨員學習交流平臺并已經成功運行,該平臺包括公告、論壇、成果展示、規(guī)章制度、組織簡介、IT前瞻、友情鏈接共六個模塊,能夠實現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學習、交流以及在線考試,能夠很好地開展黨員的教育、管理與學習,還可以記錄每名黨員成長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們逐步成熟的心路歷程,也是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的重要平臺。這種網絡學習的形式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覆蓋面廣、形式靈活,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性和主人翁意識。通過網絡平臺黨支部還可以近距離了解每名黨員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支部中存在的隱患,促進支部健康發(fā)展。
(三)以各項學生服務工作為創(chuàng)新點,做好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
1、招生信息化。為了保證新生報到方便快捷,學校將學生入學時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生源地、籍貫、身份證、準考證等個人基本信息整理,通過數據庫處理后快速分班。各系根據這些信息通過網絡平臺確認新生報到與否,讓新生班主任掌握應有的學生情況,便于班級管理。
新生入學錄取通知書上印有二維條形碼。為了快速統(tǒng)計新生報到率,為每個系配備了一把掃描錄取通知書的條碼器,以準確篩選未報到的新生。
2、心理教育信息化。自主研發(fā)了心理健康測評軟件。通過信息化手段為高校師生進行心理知識普及、心理測量、建立心理檔案、開展心理咨詢、輔助科研分析、建立心理危機預警干預體系、實現心理咨詢中心工作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管理。將UPI量表應用于系統(tǒng),平臺化的功能設計為:系統(tǒng)基于互聯網、局域網設計,運行于校園網。學生用學號登陸校園網客戶端即可進入操作,簡單輕松,系統(tǒng)將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分開進行,既滿足在學校心理咨詢室、局域網和因特網上同時進行個人或團體測評,又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就業(yè)工作信息化。學校建立了專門的就業(yè)服務網,發(fā)布就業(yè)信息,方便廣大同學查閱。通過飛信等方式,向學生廣泛發(fā)布就業(yè)信息。此外,還建立了專門的就業(yè)測量室,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對自身的興趣、愛好、價值觀進行探索,對職業(yè)環(huán)境進行探索,做好人職匹配。學生還可以通過就業(yè)測量室與用人單位進行面對面的招聘,通過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為就業(yè)信息化提供了便利。
4、資助工作信息化。資助工作上報信息繁多,學校將VF數據庫應用于資助信息的上報,通過數據導出和導入功能,將原本由學生填寫的姓名、身份證號、學號等信息由學籍庫導出并鎖定,避免了學生自己填寫容易出現眾多的問題,既節(jié)省了時間,也減少了差錯率。上報時轉化為EXCLE即可。同時,將資助工作與學生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相結合,及時導入數據,方便查詢個人受資助信息。
學生工作的信息化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進行資源整合,借助多種技術手段來完成。高等學校相關部門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提高資源利用率,使基本研究成果能夠廣泛推廣和應用,真正體現其實用價值。
[1]李文明等.高校學生工作信息化研究[J].高教研究,2007.4.
[2]蒲蓬勃等.高等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索[J].高教高職研究,2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