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舟,蘭永樹,唐光才
(1.瀘州醫(yī)學院附屬中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000;2.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腸系膜上動脈(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是腹主動脈(abdominal aorta,AA)的重要分支,對分布區(qū)域血供起重要作用。由于受腹式呼吸及胃腸蠕動的影響,其解剖走行及變異大。SMA的解剖學資料多來自尸解,由于尸解數(shù)量有限,年齡存在偏差,數(shù)據(jù)來源誤差較大,不能準確反映其實際解剖結構[1]。目前,隨著CT技術的日益完善,MSCTA能清晰顯示SMA及分支[2]。因此,本文應用MSCTA來研究大樣本正?;铙wSMA,以獲得SMA準確的解剖結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2月行腹部CT增強掃描患者中,SMA及其分布區(qū)域無病變影響者共140例,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齡16~81歲,平均52歲。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64層CT機,雙筒高壓注射器(Ulrich medizintechnik),18~22G針頭。檢查前禁食4~6h?;颊呷⊙雠P位,掃描范圍自肝頂至恥骨聯(lián)合水平。掃描參數(shù):管電壓100~120kV,管電流250~400mA,球管旋轉時間0.6s/圈,床速35mm/s,層厚及層距均為5mm,探測器寬度為64×0.625mm,F(xiàn)OV 30cm×30cm,螺距0.984,采集矩陣512×512,顯示矩陣1024×1024。選用非離子型對比劑優(yōu)維顯(370mgI/ml)60~80ml(劑量1.2~1.5ml/kg體質量),經右肘前靜脈團注,流速3.0~4.0ml/s,隨后注射生理鹽水30ml沖刷導管,使用團注跟蹤觸發(fā)掃描。選擇膈肌平面主動脈為ROI,ROI大小為50%主動脈面積,觸發(fā)閾值設為150HU,按設定閾值觸發(fā)掃描,一次屏氣完成全腹部CT掃描,獲取圖像。
1.3 圖像后處理和觀察項目 增強掃描后獲取的原始數(shù)據(jù),采用0.625mm層厚與重建層厚,以標準重建函數(shù)(stand)模式進行重建,獲取的圖像傳送到ADW4.3工作站,應用MPR、VR、MIP對圖像進行后處理,觀察SMA的空間解剖形態(tài)。測量SMA與AA之間的夾角,左腎靜脈(left renal vein,LRV)與十二指腸水平部(duodenum horizontal part,DHP)平面SMA與AA間距,LRV穿越SMA與AA時的管徑與LRV在左腎門的最大管徑。并觀察胰十二指腸下動脈(inf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IPA)、中結腸動脈(middle colic artery,MCA)、右結腸動脈(right colic artery,RCA)、回結腸動脈(ileocolic artery,ICA)、空腸動脈(jejunal arteries,JA)、回腸動脈(ileal arteries,IA)等分支動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13.0軟件,所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對不同性別與不同走行的SMA與AA之間夾角大小的比較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年齡組的夾角大小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0例經CT圖像后處理,均獲得較清晰的血管圖像,能清楚地顯示SMA。
2.1 SMA起始段走行 SMA自AA發(fā)出后通常分2種走行:一種為轉折型(A型),即SMA自AA發(fā)出后向前走行,在LRV水平上下走行,有顯著轉折,然后向腹部下降(見圖1),共80例,占57%,其中以向右下腹部轉折占多數(shù);另一種為徑直型(B型),即SMA自AA發(fā)出后徑直向腹部走行,未見明顯轉折(見圖2),共60例,占43%。
2.2 SMA與AA夾角 SMA與AA夾角范圍為19°~107°,平均為56.6°±24.1°,95%可信區(qū)間為52.6°~60.6°。其中22例<30°,占15.7%;26例>80°,占18.6%;其余92例為30°~80°,占65.7%。男性SMA 與 AA 之間的夾角平均為57.0°±23.7°,女性為56.1°±24.6°。其中小于 30 歲 12例,平均為49.3°±33.1°;30~60歲81例,平均為56.2°±24.6°;61 歲以上 47 例,平均為 59.2°±20.2°。不同性別及不同年齡組的SMA與AA之間夾角大小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MA起始段由于走行不一致,A、B兩型與AA之間的夾角大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525,P<0.05,見表1)。
2.3 SMA與AA之間的距離
2.3.1 LRV平面SMA與AA間距 LRV水平SMA與AA的距離為4.0~34.6mm(見圖3),平均(13.51±6.48)mm,95%可信區(qū)間為(12.42~14.59)mm。A型走行的SMA與AA夾角及間距均大于B型(t=10.843,P<0.05,見表1)。
2.3.2 DHP平面SMA與AA間距 DHP平面SMA與AA間距范圍為(4.2±36.7)mm,平均為(13.09±6.17)mm(見圖4),95%可信區(qū)間(12.06~14.12)mm。DHP平面A、B型SMA與AA之間的距離及夾角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449,P<0.05,見表1)。表明DHP平面B型走行的SMA與AA夾角及間距均小于A型。
2.4 LRV穿越SMA與AA時管徑與LRV在左腎門的最大管徑 LRV穿越SMA與AA時管徑范圍為(2.0~13.5)mm(見圖5),平均為(5.60±1.91)mm,95%可信區(qū)間為(5.28~5.92)mm;LRV在左腎門最大管徑范圍(5.6~13.7)mm,平均為(9.97±1.47)mm(見圖6),95%可信區(qū)間為(9.73~10.22)mm。A、B型LRV在SMA與AA之間的管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945,P<0.05,見表1),而LRV在左腎門的最大管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45,P>0.05,見表1),表明SMA徑直走行時LRV在SMA與AA之間的管徑小于轉折走行,而LRV在左腎門的管徑與SMA走行無關。但A、B兩型LRV在左腎門最大管徑與LRV穿越SMA與AA時最小管徑的比值(見表2)經卡方檢驗,χ2=6.747,P=0.00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SMA呈B型走行時LRV穿越SMA與AA時管徑較小。
表1 轉折型(A型)、徑直型(B型)腸系膜上動脈的相關解剖數(shù)據(jù)
表2 轉折型(A型)、徑直型(B型)左腎靜脈在左腎門最大管徑與左腎靜脈最小管徑的比值比較 例(%)
2.5 SMA的分支 VR、MIP清晰顯示SMA及其分支動脈(見圖7~9),不同個體之間分支數(shù)量存在差異。本組140例SMA分支范圍為7~19支,平均12支;小于10支38例(占27.1%);11~15支89例(占63.6%);16支以上13例(占9.3%)。主要起自于SMA左側壁,分布于JA和IA,以ICA為界,ICA之前為JA,之后為IA,JA約2~7支,IA約4~14支,ICA均見顯示,且大多為1支。IPA從SMA發(fā)出,常為1支,較細小,部分顯示不佳。
SMA是腹部消化道最重要的血液供應來源,供應范圍從十二指腸上部到橫結腸中部的腸管,由于受腹式呼吸及胃腸蠕動的影響,其解剖走行變異大。早期對SMA的大體解剖研究[3]表明,SMA在腹膜后間隙的位置比較固定。通常在T12和L2椎體之間的腹主動脈前壁發(fā)出,起點大約低于腹腔干動脈10mm,位于胰腺后方,向前下進入腸系膜根部。SMA的主干較長,通常先于胰頸體交界處的后面下行,再與腸系膜上靜脈伴行,在胰頸下緣和十二指腸之間穿出。向下跨越DHP進入小腸系膜根部,經4~5級分支供血于空腸、回腸、回盲部、闌尾、盲腸、升結腸和橫結腸,末端與ICA吻合。
本組資料表明,SMA主干在腹膜后下移中通常分2種走行:一種為SMA自AA發(fā)出后向前走行,在LRV水平上下走行有一轉折,然后再向腹部右側或左側下行,即轉折型;另一種為SMA自AA發(fā)出后徑直向腹部下降而未見走行明顯轉折,即徑直型。無論是轉折型還是徑直型,對走行其內的LRV及十二指腸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對于SMA與AA之間夾角大小的研究,目前報道較多,其中陳志新等[4]通過對41例SMA正常者總結報道為47.7°±18.3°,楊澤宏等[5]通過對134例SMA正常者總結報道為49.8°±26.2°,李若坤等[1]通過對54例SMA正常者總結報道為69°±14°;而本組140例結果平均為56.6°±24.1°,95%可信區(qū)間為52.6°~60.6°;僅與詹勇等[6]對 52例的測量結果58.4°±21.8°,95%可信區(qū)間(52.0°~64.50°)相接近??梢?,SMA與AA之間的正常夾角大部分文獻報道均存在差異。可能原因:①與SMA走行分類及樣本量的選擇有關,本研究SMA 2種走行其測量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轉折型夾角平均為72.9°±17.2°,明顯大于徑直型的34.3°±9.9°。②可能與測量方法有關,選擇不同的測量方法對夾角的影響較大,因此,較準確的測量標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或形成統(tǒng)一標準。而對于在LRV平面SMA與AA之間的距離,本研究測量結果為(13.51±6.48)mm,與劉江濤等[7]對123例正常人測量結果(15.6±7.7)mm相接近,因此可以作為正常人參考標準。同時本研究表明,SMA與AA夾角與年齡、性別無關,與文獻報道[4]相符合,因此SMA對走行其內的十二指腸與LRV在男女各年齡段均可產生壓迫癥狀,而其中徑直型是導致十二指腸和LRV壓迫產生臨床癥狀的潛在誘因。A、B 2種走行SMA與AA之間的夾角大小對LRV水平、DHP平面SMA與AA間距及LRV穿越SMA與AA之間時的管徑均起到決定作用。
MSCT由于具有強大的后處理功能,為腸系膜血管成像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血管三維重組不僅清晰、立體顯示腸系膜血管全貌及與鄰近結構的解剖關系,而且方便、直觀,在近似于活體動態(tài)下研究人體內部血管結構,顯著優(yōu)越于傳統(tǒng)尸解,更能準確反映SMA在人體生理狀態(tài)下的改變,特別是SMA與周圍組織結構關系,包括SMA起始段走行、夾角及變異,對臨床尋找因SMA形態(tài)結構改變而發(fā)生病理基礎的病因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同時由于研究價格較低,且不受人群偏差的影響,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人體血管解剖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報道[8-12]中,對腹部血管的圖像后處理均采用多種技術,如MPR、VR、MIP等。本組對SMA采用MPR、MIP、VR 3種后處理技術。其中MPR是將原始掃描圖像疊加,沿一定方向重新組合得到的任意方向的二維圖像與原始影像相近,可作為診斷依據(jù),因此在二維圖像上顯示SMA與AA夾角尤為準確,本文徑直型SMA與AA夾角的測量均在MPR上進行。MIP能顯示血管的狹窄、擴張、充盈缺損及區(qū)分血管壁上的鈣化,缺點是不能對深度關系進行編碼,立體感較差,但通過繞軸旋轉觀察也能反映血管結構的深度關系。VR是利用像素投影過程中的所有CT值,不同CT值的組織以不同顏色及透亮度顯示在一幅圖上,選擇適當模式及閾值能使表面與深部結構同時立體地顯示,血管空間關系分明,立體感強,易于辨認,對SMA及其分支顯示具有重要優(yōu)勢;缺點是不能顯示自身管壁的情況,同時閾值調大,血管會變得斷續(xù)、不光滑。本研究所有VR選擇的CT閾值均為102HU,在各種旋轉角度下均可清晰顯示SMA形態(tài)及分支毗鄰關系,空間解剖形態(tài)逼真,對研究血管具有顯著優(yōu)勢。
總之,活體SMA的解剖結構復雜,通過MSCTA對SMA正常解剖結構的研究,不僅可以彌補解剖上對SMA認識的不足,而且對觀察因活體SMA解剖變化而導致的臨床病理改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1 MIP顯示腸系膜上動脈(SMA)轉折走行及夾角測量 圖2 MPR顯示SMA徑直走行及夾角測量 圖3 左腎靜脈(LRV)平面SMA與腹主動脈(AA)間距測量 圖4 十二指腸水平部SMA與AA間距測量 圖5 在SMA與AA間測量LRV 圖6 在左腎門測量LRV 圖7 VR顯示SMA與周圍血管 圖8 VR顯示SMA主干及分支血管 圖9 MIP顯示SMA及分支血管
[1]李若坤,強金偉,廖治河,等 .多層螺旋CT腸系膜動脈造影的三維解剖學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8,26(5):521-524.
[2]滕陳迪,黃崇權,張麗敏,等 .多層螺旋CT腸系膜血管成像的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8,23(12):1347-1350.
[3]許傳斌,唐發(fā)功.腸系膜上動脈的正常CT解剖學研究[J].中國局解手術學雜志,2003,12(1):8-9.
[4]陳志新,張漢國,梁立華,等 .腸系膜上動脈夾角的CT解剖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2):150-151.
[5]楊澤宏,陳建宇,王東燁,等 .腸系膜上動脈夾角測量對“胡桃夾”綜合征的診斷探討[J].中國CT和 MRI雜志,2008,6(1):23-25.
[6]詹勇,向子云,鄭彬,等 .腸系膜上動脈起始段CT解剖及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20):2734-2736.
[7]劉江濤,楊立,肖越勇 .胡桃夾綜合征及其相關解剖的多層螺旋CT研究[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6,12(3):192-195.
[8]袁振國,周存升,徐卓東,等 .腹腔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的螺旋CT血管造影初探[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9,33(5):335-337.
[9]張龍江,包顏明,宋光義,等 .多層螺旋CT腸系膜上動脈血管成像的初步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2,17(4):293-295.
[10]王界斌,王敏君,肖香佐,等 .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病變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江西),2009,10(7):86-88.
[11]Rieker O,Duber C,Neufang A,et al.CT angiography versus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assessment of aortoiliac occlusive[J].AJR Am J Roentgenol,1997,169:1133-1138.
[12]郭蕓,付玉存,魏里,等.256層CT腸系膜血管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2,1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