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香港美食中有一種奇怪現象:以“乳”為上。
豬,有烤乳豬;鴿,有炸乳鴿;鴨,有貝貝鴨;雞,有童子雞,連食海鮮,也有象鼻蚌仔、鮑魚仔、龍蝦仔等。
為什么香港美食會挑那些小的、未成熟的當作食材?一般以為,以“乳”為上,緣由離不開三個字,一曰“嫩”,二曰“鮮”,三曰“香”。
比如貝貝鴨,顧名思義是一種已長大但未成年的鴨。端上桌時,雖已切成塊,但仍拼成一個鴨形,中間是長長的脖頸連著頭,擺放在一個長腰盆中,仿佛是整只雛鴨躺在那里。貝貝鴨被制成醬紅色,肉塊并不多,挑一塊入口,香嫩中帶有甜味,與成年鴨的口感迥然不同,全然沒有那種牽絲攀藤,扯不斷、嵌牙縫的不快感。
不過,我卻以為,以“乳”為上,恐怕其中還應有一層文化方面的涵義。
比如烤乳豬,在香港就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物,有“鴻福齊天”、“招財進寶”、“萬事大吉”等好彩頭。每逢吉慶、盛典場合,必然會有整只烤乳豬上席。在很多香港酒樓飯店的菜譜中,烤乳豬不再被稱為烤乳豬,而是被冠以各種各樣的吉祥美名,諸如“金豬喜慶”、“金豬納?!薄ⅰ傍欉\高照”、“鴻運當頭”等,以至于陌生客人弄不清楚這究竟是道什么菜。
而周身被烤得金黃色或金紅色的乳豬,既有型,又如藝術品,那眼睛一般已被換成紅櫻桃,顯得炯炯有神,自然烘托出一種吉慶、莊重的氣氛。
按香港習俗,每年春節(jié)過后,公司的開工儀式上要祭天拜神,預祝新的一年萬事順意,大吉大利。此刻必定會在供桌上盛放各種菜肴酒水,其中肯定少不了整只的烤乳豬,仿佛寄托著祭拜者們對于神靈世界的一派虔誠,對于來年好運的真誠寄望。
在香港的結婚儀式上,頭道菜必定是烤乳豬,屆時只見燈光齊暗,侍者們排隊進場,每人手捧整只烤乳豬上席,而那豬眼已被換成紅色小燈,在黑暗中顯得特別光亮,猶如一串小紅燈燭進場,予喜慶之中增添了幾分神秘。民間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沒有金豬不嫁女?!?/p>
烤乳豬也是許多年來廣東人乃至香港人祭祖的重頭戲,幾乎是家家都少不了的應節(jié)之物。用乳豬祭完先人之后,親戚們便會大快朵頤。
當然,平時也可食用烤乳豬,不過,那已不是整只的,而是被切成一小方一小方的,風味與口感自然也大大不如整只當場切開的好。
乳豬要多大才合適?一般以為不能過小,也不能過大,以出生45~60天、重量4~5千克者為宜。過小則皮薄肉少,口感差,制不成美味佳肴了。
品嘗乳豬,一觀形,二吃皮,三吃肉。形,要造型完整,顏色金黃,火色均勻,皮光油亮,不焦不糊;皮,要香脆酥松,厚薄適度,不硬不僵,易嚼易化;肉,要肥瘦適宜,清香鮮嫩,色澤潔白,不厚不薄。
皮,是烤乳豬的精華。如何才算好呢?一般以為外皮應似麻皮,上有凸起之麻點,脆中帶松,入口易化;而不能脆中帶僵,咬不開,嚼不透,那就有點掃興了。
乳豬上桌一般會配有一種甜味醬,也可配白砂糖,蘸著吃,襯托出乳豬的香脆酥嫩。
烤乳豬,究其歷史,至少已有幾千年之久,開創(chuàng)于黃河流域。西周時已有烤乳豬,不過被稱為“炮豚”,并被列為“八珍”之一。在南北朝時,已由著名農業(yè)科學家賈思勰將烤乳豬記入《齊民要術》之中,并且夸贊道:“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即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鼻蹇滴跄觊g,烤乳豬又成為宮廷名菜,是滿漢全席中的一道主要菜肴。久而久之,烤乳豬也傳到各地,成為廣州乃至香港一道最著名的特色菜。
不過,歷史也喜歡作弄人。不知為何,烤乳豬這道名菜在中國北方不予保留,或者雖有保留而不夠盛行,反而在珠江流域的香港大放異彩,以至于人們一直以為這是南國奇珍、粵菜精華、香港名作。
食品與生活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