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國民性眾說紛紜,討論歷久彌新。作者以其獨特視角,認為國民性并非一成不變,政治制度、社會結(jié)構(gòu)為塑造國民性的主要因素。
國民性,指的是一國國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其實,像中國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國民性格是千差萬別的,許多時候并不能單純地以一兩個或幾個詞匯去概括它。不過,在這些因人而異的差異背后,卻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乃本國大多數(shù)國民身上所共有的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國民性。
對于中國國民性的劣根性,近百年來,有諸多大師級人物在研究和批判它,例如梁啟超、魯迅、胡適、柏楊、龍應臺等。他們對此進行了手術(shù)刀式的精妙解剖,并且都有極其精到的評判,曾給國人帶來空前的震撼。時至今日,讀上述諸公之論,仍受益匪淺。
不過,這些大師在論及此類國民性的時候,多數(shù)是點出其特點,談?wù)撈湮:?,舉事實擺道理,引出發(fā)人深省之吶喊,但卻很少去論述形成這類國民性的原因,從源頭上斷其根。
“今天中國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答案。當今中國是古代中國的延續(xù),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社會,也是由歷史塑造的?!痹凇吨袊鴩裥匝葑儦v程》一書中,學者張宏杰以“專制制度的演變導致國民性格大倒退”為主要論點,穿越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先秦甚至是三皇五帝開始論述,及至秦始皇創(chuàng)建秦朝,再由漢、魏晉、唐、宋乃至明、清各朝,逐一詳解,講述中國各個朝代國民性的演變歷程,最終論證出當代中國國民性種種劣根性的根源,實乃歷朝歷代專制制度長期作用下所結(jié)出的惡果。
從書中的論述可知,國民性并非一成不變的,從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國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樣,飛流直下,越來越惡化。春秋時代中國人單純淳樸;唐代人雄健陽光,有尚武精神;進入明清之后,流氓氣越來越重。尤其是經(jīng)明清兩朝的壓制,使國民性飽受封建專制的無情打壓摧殘,逐漸演變成具有貪生、怕死、趨利、避禍等自私自利特性的國民性。
可見,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塑造本國國民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好惡取舍對于其國人來說,具有風向標作用。一個國家采取什么樣的制度,在一定時間之后,必將會投射到本國的國民性上。在獨裁專制的制度之下,不論是普通國民還是高官大吏,人人自危,誰都隨時可能會因言或行獲罪,突遭不測,所以人人都慎言慎行,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或“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不講究規(guī)則法治,極端自私自利的社會信條奉為行事的座右銘。在這種政治體制之下,社會倫理、人的社會性格也會隨之發(fā)生壞的變異。
作者在書中還通過歷史事實,有力地抨擊了所謂“因為國民素質(zhì)太差,所以不足以推行民主制度”的論調(diào),指出只有讓制度先行,大膽邁出第一步,在實踐中訓練,才能切實有效地提升國民素質(zhì)(國民性),使民主制度越來越成熟。而不是反過來,先等國民素質(zhì)夠格了,才來推行民主制度。這類研究,有助于民眾從理論上破解這類似是而非的謬論。
一個社會,如果不通過完善的制度設(shè)計,制約和監(jiān)督統(tǒng)治階級,那么統(tǒng)治階級必將會因為缺乏制度的制約和監(jiān)督,率先敗壞社會風氣,從而帶動普通民眾的社會品德也隨之墮落。與其抱怨普通民眾素質(zhì)太低并“怒其不爭”,不如去推動制度的革新,將公權(quán)力關(guān)進籠子里,從而使其不僅無法敗壞風氣,而且還必須帶好風氣,最終使國民性得到改觀,逐漸趨于正向。
所以說,改造國民性,必須先從改革制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