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嚴華 黃軍章 陸永光 陳麗媛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嚴重影響人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的已經(jīng)廣泛開展并成為冠心病最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然而介入治療副作用也成為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作為心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在冠心病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其自身的臨床特點[1,2],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的腎功能損害的研究還不多[3]。本文對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相關性研究介入治療(126例)與非介入治療(10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對腎功能損害,有利于有效預防、減輕及消除介入治療對腎功能損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采用介入治療126例,其中男67例,女59例;平均年齡(63.7±18.6)歲;其中采用非介入治療104例,其中男53例,女51例;平均年齡(65.2±15.9)歲。治療前2組患者的腎功能均正常。
1.2 診斷標準 冠心病診斷標準:冠脈狹窄以病變最嚴重處估計,狹窄程度根據(jù)美國心臟病學會標準評價,內(nèi)徑減小大于50%為顯著狹窄,評估左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及右冠狀動脈狹窄情況,根據(jù)上述血管顯著狹窄支數(shù)記作0~3支病變,左主干顯著狹窄記為2支病變,單支或以上冠脈顯著狹窄為冠心病。糖尿病的診斷符合1999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同時符合冠心病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3 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入院后第2天測定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非介入治療組患者采用CT確定冠脈狹窄度和支數(shù),介入治療組患者使用冠脈造影確定冠脈狹窄支數(shù)。在治療過程每天檢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以72 h內(nèi)Scr上升超過44.2μmol/L或濃度與基線相比升高25%以上用來判斷是否發(fā)生腎功能損害的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數(shù)據(jù)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用LSD,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冠脈狹窄情況比較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治療組的冠脈單支狹窄人數(shù)是32例,冠脈狹窄度為(51.32±11.18)%;非介入治療組的冠脈單支狹窄人數(shù)是57例,冠脈狹窄度為(37.26±10.67)%,介入治療組的冠脈單支狹窄人數(shù)顯著地小于非介入治療組(P<0.05),冠脈狹窄度顯著地大于非介入治療組(P>0.05)。介入治療組的冠脈雙支狹窄人數(shù)46例,冠脈狹窄度為(47.36±10.32)%;非介入治療組的冠脈雙支狹窄人數(shù)是38例,冠脈狹窄度為(31.22±9.67)%,介入治療組的冠脈雙支狹窄人數(shù)和冠脈狹窄度都顯著地大于非介入治療組(P>0.05)。介入治療組的冠脈三支狹窄人數(shù)48例,冠脈狹窄度為(32.31±9.20)%;非介入治療組的冠脈雙支狹窄人數(shù)是9例,冠脈狹窄度為(23.31±8.12)%,介入治療組的冠脈雙支狹窄人數(shù)和冠脈狹窄度都顯著地大于非介入治療組(P>0.05)。介入治療組平均冠脈狹窄支數(shù)(2.14±0.68),平均冠脈狹窄度(53.36±12.17)%;非介入治療組平均冠脈狹窄支數(shù)(1.68±0.55),平均冠脈狹窄度(31.22±9.67)%,介入治療組的冠脈平均狹窄支數(shù)和平均冠脈狹窄度都顯著地大于非介入治療組(P>0.05)。見表1。
2.2 治療前血脂,F(xiàn)PG和HBA1c的比較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治療組的血清總膽固醇(TC)為(5.12±1.05)mmol/L,三酰甘油(TG)為(2.21±1.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2.97±0.8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1.21±0.31)mmol/L,F(xiàn)PG為(8.12±0.58)mmol/L,HbA1c為(8.92±2.8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非介入治療組的 TC為(4.98±1.12)mmol/L,TG為(2.34±1.15)mmol/L,LDL-C為(3.10±0.97)mmol/L,HDL-C 為(1.18±0.27)mmol/L,F(xiàn)PG 為(8.63±0.71)mmol/L,HbA1c為(9.10±2.12)%。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介入治療組與非介入治療組的TC、TG、LDL-C、HDL-C、FPG 和 HbA1c都沒有顯著地差異(P >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冠脈狹窄情況比較±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冠脈狹窄情況比較±s
組別 單支冠脈狹窄度(%)例數(shù)雙支冠脈狹窄度(%)例數(shù)三支冠脈狹窄度(%)例數(shù) 平均狹窄支數(shù) 平均冠脈狹窄度(%)介入治療組(n=126) 51.32±11.18 32 47.36±10.32 46 32.31±9.20 48 2.14±0.68 53.36±12.17非介入治療組(n=104) 37.26±10.67 57 28.15±9.53 38 23.31±8.12 9 1.68±0.55 31.22±9.67
表2 治療前血脂、FPG和HbA1c比較±s
表2 治療前血脂、FPG和HbA1c比較±s
組別 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FPG(mmol/L)HbA1c(%)介入治療組(n=126) 5.12±1.05 2.21±1.45 2.97±0.87 1.21±0.31 8.12±0.58 8.92±2.81非介入治療組(n=104)4.98±1.12 2.34±1.15 3.10±0.97 1.18±0.27 8.63±0.71 9.10±2.12
2.3 治療后腎功能損害情況的比較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治療組有46例患者的Scr較造影前升高,其中29例符合腎功能損害診斷標準,發(fā)生率為23.0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非介入治療組的4例患者的Scr較治療前升高,發(fā)生腎功能損害例數(shù)為2例,發(fā)生率為1.92%,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介入治療組的腎功能損害發(fā)生率顯著地大于非介入治療組(F=15.894,P=0.061),見表3。但是經(jīng)過積極的對癥治療后,二組患者的腎功能損害情況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最后腎功能都恢復正常。見表3。
表3 治療后腎功能損害情況的比較 例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質(zhì)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zhì)沉著在冠狀動脈內(nèi)膜上堆積形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些斑塊逐漸增多造成冠狀動脈管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產(chǎn)生心絞痛,形成冠心病。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免疫功能紊亂、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胰島功能減退等而引發(fā)的水、電解質(zhì)、蛋白質(zhì)、糖、脂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3,4]。冠心病和糖尿病都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的已經(jīng)廣泛開展。雖然介入治療過程中的造影劑一直都在不斷地改良,但因造影劑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卻頻頻發(fā)生。國外研究顯示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發(fā)病率在11%左右,高?;颊?原有的腎臟疾病、造影劑使用過量、持續(xù)低血壓、心功能不全、血容量降低、高血壓、高齡和糖尿病腎毒性藥物聯(lián)合使用等)甚至高達30%至40%[5],是引起院內(nèi)獲得性腎功能損害的第三大因素,前二大因素是腎毒性藥物和腎灌注減少。本研究顯示,在126例行冠狀病介入治療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術后有46例患者的Scr較造影前升高,其中29例符合腎功能損害診斷標準,發(fā)生率23.02%,比國外報道略低。經(jīng)過積極的對癥治療后,介入治療組和非介入治療患者的腎功能損害情況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最后腎功能都恢復正常。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機制十分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其發(fā)病機制,認為可能原因有:(1)造影劑引起的氧自由基損傷和細胞凋亡。造影劑可顯著地降低腎小管細胞的生物活性,使細胞內(nèi)產(chǎn)生的氧自由基明顯增多,降低抗氧化酶(如SOD)的活性,同時還使細胞的應激反應和脂質(zhì)氧化也明顯增強[6]。(2)造影劑對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直接毒性作用。造影劑的電解質(zhì)和高張性可形成管型,阻塞腎小管,另外水溶性的造影劑在腎小管中被高度濃縮,增加了造影劑的毒性,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溶酶體增多、空泡樣變性和壞死。造影劑的高滲性還可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DNA斷裂,使細胞死亡[7-9]。(3)腎臟血流動力學的變化。造影劑注射后,引起腎臟入球小動脈的擴張,然后通過高滲性利尿作用和RAS系統(tǒng)引起腎血管長時間收縮,使腎臟髓質(zhì)血液向皮質(zhì)分布,引起腎臟細胞的缺血性損害和壞死[6]。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與造影劑使用劑量密切有關,但二者無明確的閾值關系,低至20~30 ml的造影劑也可引起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因此其并不存在造影劑的絕對安全劑量。Cigarroa等[8]推薦的最大造影劑用量公式為:5 ml×體重(kg)/Scr(mg/dl),一般用量不超過300 ml。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增100 ml造影劑,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風險增加12%[9]。造影劑使用量超過300 ml是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10]。Laskey等[11]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使用的造影劑劑量超過肌酐清除率的3.7倍時,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般發(fā)生在使用造影劑后的72 h內(nèi),個別患者發(fā)生在96 h后[11]。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在24~48 h內(nèi)迅速下降,血肌酐水平在3~5 d達到高峰,此后又逐漸下降,7~15 d內(nèi)恢復到基線水平。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發(fā)生后,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延長、醫(yī)療費用支出明顯上升,并且使患者的院內(nèi)病死率顯著上升,且發(fā)生遠期不良事件也會相應增加。Solomon等[5]對294例患者1年的隨訪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患者的遠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是冠心病非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患者的兩倍多。
目前,預防和治療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術前要充分評估患者發(fā)生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風險,盡量降低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率。對介入治療后易發(fā)生腎功能損害的中高危險冠心病患者,又必須進行介入治療者,在手術前應進行造影劑充分水化,已被證實造影劑充分水化可以顯著地減少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作為介入治療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病機理還未完全清楚,其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關鍵在于預防。作為醫(yī)務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和重視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盡量選用等滲或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避免短時間內(nèi)大量及重復使用造影劑,圍手術期停用腎毒性藥物,對中高?;颊?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使用造影劑前進行充分水化,減少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10-12]。本研究通過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非介入治療腎功能損害情況進行了研究,顯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后,其腎功能損害率明顯高于介入治療的患者,但是其腎功能損害在治療一段時間內(nèi)完全恢復正常。提示我們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這類容易發(fā)生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要嚴格掌握介入治療適應證,術前充分評估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風險,術后監(jiān)測腎功能,及早發(fā)現(xiàn)介入治療后腎功能損害,采取相應防治措施,使患者更加受益。
1 Zhang L,Zuo L,Xu G,et al.Community-based screening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populations older than 40 years in Beijing.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1093-1099.
2 陳崴,王輝,董秀清,等.廣州市城區(qū)普通人群中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研究.中華腎臟病雜志,2007,23:147-151.
3 何東,明黃,軍章,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80例冠狀動脈造影的特點分析.廣西醫(yī)學,2012,34:463-464.
4 郭蘭中,張路霞,王曉剛,等.浙江省某鄉(xiāng)村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研究.中華腎臟病雜志,2007,23:152-156.
5 Solomon RJ,Mehran R,Natarajan MK,et al.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nd Long-term adverse events cause and effect,Clin J Am SocNephrol,2009,4:1162-1169.
6 張翩,倪兆慧,王玲,等.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多中心調(diào)查.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214-218.
7 吉俊,丁小強,許迅輝,等.低滲非離子造影劑對冠狀動脈介人診療術患者腎功能影響的前瞻性研究.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388-392.
8 Cigarroa RG,Lange RA,Walliams RH,et al.Dosing of contrast material toprevent contrast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Am J Med,1989,86:649-652
9 鄭萍,陽維德,羅秀鋒,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分析.廣西醫(yī)學,2009,31:202-203.
10 Marenzi G,Lauri G,Assanelli E,et al.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Coll Cardiol,2004,44:1780.
11 Laskey WK,Jenkins C,Selzer F,et al.Volume to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io.J Am Coll Cardiol,2007,50:584.
12 鄺日禹,覃輝,曾鳳蘭.冠心病國產(chǎn)藥物洗脫支架術后再狹窄的觀察.廣西醫(yī)學,2011,33:1068-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