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軍, 翟 浩, 王 濤, 李 紅, 王長君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泰安 271000)
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世界性蛀果害蟲之一,蛀食桃樹的新梢和果實,每年發(fā)生多代[1]。近年來隨著果樹栽培面積的擴大,梨小食心蟲在我國許多地區(qū)都有逐年加重的趨勢[2]。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gioni-Tozzetti)]也是為害桃樹的一種重要害蟲[3];嚴重時,整樹布滿介殼,刺吸枝干營養(yǎng),致使樹體生機衰退,枝梢萎蔫,甚至整株枯死[4-5]。兩者已成為桃樹生產(chǎn)較難防治的重要害蟲,目前對其仍然以化學(xué)防治為主,并有不少室內(nèi)和田間藥效試驗研究[6-9]。筆者針對近年來國內(nèi)外殺蟲劑種類的變化,選擇不同類型12種殺蟲劑,對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樹新梢的防效進行對比,同時也對比了對桑白蚧的兼治效果,旨在為果農(nóng)防治梨小食心蟲和桑白蚧科學(xué)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1.1 供試藥劑
試驗藥劑及生產(chǎn)廠家見表1。
表1 供試藥劑及生產(chǎn)廠家Table 1 The pesticides tested and the manufacturers
1.1.2 試驗地
噴霧試驗在泰安市肥城安莊鎮(zhèn)張安村進行。園片地處丘陵,桃、蘋果、梨樹比鄰栽植,自然生草,定期機割。試驗桃園桃樹品種為‘肥城桃’,面積為1hm2,樹齡為7年,主干周長為30~40cm,樹高為3~3.5m,株距×行距為2m×5m,“V”字形整枝,管理水平一般。
供試的12種藥劑,參照廠家標簽推薦的常規(guī)使用濃度,各設(shè)一個濃度處理,試驗藥劑及濃度設(shè)計見表1。試驗連同不噴殺蟲劑對照,共設(shè)12個處理(表1),每7~9株樹為1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fù)4次。除處理1的小區(qū)外(第1次噴藥使用吡蟲啉,第2次、第3次改為滅多威),其他各處理小區(qū)每次使用的藥劑和濃度均相同。試驗以為害桃梢的梨小食心蟲幼蟲作為防治對象,共進行3次噴藥試驗。分別在越冬代(4月28日)、1代(5月31日)、2代(6月22日)成蟲高峰期,選擇無風(fēng)或微風(fēng)天各施藥1次,防治1代、2代、3代幼蟲(不針對桑白蚧;當(dāng)?shù)胤乐紊0昨蛔罴褧r期為:5月10日、8月10日兩代卵孵化盛期)。用機動噴霧器(工作壓力為20~25kg/cm2,噴孔直徑1.2mm,雙噴孔噴霧2.5~3kg/min)全株均勻噴霧施藥。施藥量以葉片反正面均勻著藥,稍有藥滴下淌為度。每株樹用藥液2.5~3.0kg,每667m2用藥液165~200kg。
在噴施試驗藥后20d內(nèi)試驗樹不噴任何殺蟲劑,其他時間所施用的殺菌劑、殺蟲劑相同。2012年上半年降雨稀少,試驗調(diào)查期間(4月28日-9月20日)共降雨277.8mm,與常年比較屬當(dāng)?shù)馗珊的攴荨?/p>
1.3.1 對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樹新梢的防效調(diào)查
每次施藥共做兩次藥效調(diào)查,每小區(qū)調(diào)查中間2株試驗樹。調(diào)查樹在藥前剪除受害新梢,施藥后7d開始,每隔3d調(diào)查剪除一次受害新梢,施藥14d后結(jié)束,記錄受害新梢樹和新梢總數(shù),按下述公式計算累計蟲梢率和防效。
1.3.2 對桃樹桑白蚧兼治效果的調(diào)查
每小區(qū)7~9株試驗樹全部調(diào)查,分別于6月6日、9月20日共進行2次。因目前尚無桑白蚧數(shù)量為害程度的統(tǒng)一分級標準,本試驗調(diào)查觀測桃樹“V”字形每枝干的蚧殼蟲密度,以下述分級標準記錄蟲情級別,即:0級,無蚧;1級,枝干可見蚧體;3級,枝干蚧體零星分布;5級,枝干蚧體稀疏均勻分布;7級,枝干蚧體密集斷續(xù)分布;9級,枝干蟲體密集連續(xù)分布。按下列公式計算各處理小區(qū)的蟲情指數(shù)和防效。
12種殺蟲劑對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梢和對桑白蚧的防效,用“DMRT”法檢驗藥效的差異顯著水平,結(jié)果分別見表2、表3。
表2 不同殺蟲劑對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梢的防治效果Table 2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esticides against Grapholitha molesta
從表2可知:對梨小食心蟲第1代,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啶蟲脒微乳劑3000倍液、1%甲維鹽水劑1500倍液具有較好效果,顯著高于10%蟲螨腈懸浮劑1500倍液。其次為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40g/L螺蟲乙酯懸浮劑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對第2代、3代的防效,總體看各藥劑防效間的差異與第1代相近,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10%啶蟲脒微乳劑3000倍液,1%甲維鹽水劑1500倍液、80%滅多威可溶粉劑1500倍液具有較好防效;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500倍液、240g/L螺蟲乙酯懸浮劑1000倍液仍具較低防效;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雖有一定防效,但不如對第1代防效高,其原因可能與菊酯類藥劑在高溫下藥效會降低本身性能有關(guān)。
表3 不同種類殺蟲劑對桃樹桑白蚧的防治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pesticides against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從表3看出:第1次調(diào)查,240g/L螺蟲乙酯懸浮劑1000倍液、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對桑白蚧具有較好防效;其次為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第2次調(diào)查,240g/L螺蟲乙酯懸浮劑1000倍液防效優(yōu)異,顯著高于其他各藥劑;其次為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另外,第1次噴施吡蟲啉,第2、第3次噴施滅多威的處理也表現(xiàn)較好防效。兩次調(diào)查,10%啶蟲脒微乳劑30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1%甲維鹽水劑1500倍液、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性粒劑8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均較低。
梨小食心蟲是一種群體量大,世代多且重疊嚴重的鉆蛀性害蟲。成蟲將卵產(chǎn)于正在生長的嫩梢頂部,給藥劑防治帶來極大難度,這也是一般藥劑防效表現(xiàn)不好的重要原因。3次施藥氯蟲苯甲酰胺、啶蟲脒、甲維鹽、滅多威均表現(xiàn)出較好防效,認為與藥劑具有莖葉滲透活性和向頂端的輸導(dǎo)性能有關(guān)。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對梨小食心蟲第1代防效優(yōu)于對第2、第3代防效,這可能與越冬代成蟲發(fā)生較為整齊,施藥時期準確,菊酯類農(nóng)藥屬低溫系數(shù)藥劑(即在低溫表現(xiàn)較好效果)等原因有關(guān)。本試驗沒有對各藥劑防治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果的效果進行調(diào)查,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試驗過程中各小區(qū)雖不在防治桃樹桑白蚧適宜時期連續(xù)噴施了3次同樣藥劑,但兩次調(diào)查螺蟲乙酯對桑白蚧防效最好;其次為高效氯氟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毒死蜱。毒死蜱被認為是當(dāng)前桃園防治蚧殼蟲的較好藥劑,在本試驗中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的原因,可能與其殘效期較短,施藥時期不當(dāng)有關(guān)。桑白蚧具有較多的天敵種類,如桑盾蚧恩蚜小蜂[Encarsia beriosei(Howard)]、紅點唇瓢蟲(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等,對其群體數(shù)量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兩次調(diào)查,啶蟲脒、滅幼脲、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的防效為負值,明顯低于對照,4種藥劑是否對桑白蚧天敵有較大殺傷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合分析認為:防治梨小食心蟲為害桃梢,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10%啶蟲脒微乳劑3000倍液、1%甲維鹽水劑1500倍液、80%滅多威水溶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效果好于其他試驗藥劑。240g/L螺蟲乙酯懸浮劑1000倍液對梨小食心蟲防效不好,但其對桑白蚧的防效突出??梢钥闯觯认x苯甲酰胺、啶蟲脒、甲維鹽雖對梨小食心蟲防效較好,但本試驗發(fā)現(xiàn),這3種藥劑對桑白蚧的防效較差,在預(yù)防梨小食心蟲的同時可能會導(dǎo)致桑白蚧為害加重,其作用機理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1] 陜西省果樹研究所,西北農(nóng)學(xué)院.果樹病蟲及其防治[M].西安:陜西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0:114-116.
[2] 何超.梨小食心蟲性誘干擾及無害化防治技術(shù)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2008.
[3] 魏治鋼,趙莉,楊森.桑白蚧的研究進展[J].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0,47(2):334-339.
[4] 俎文芳,劉秀英,茆振川.桃樹桑白蚧發(fā)生規(guī)律及危害特性研究[J].河北果樹,2004(6):9-11.
[5] 孫永秦.桃樹桑白蚧[J].北方園藝,2003(3):81-81.
[6] 蔡明飛,沈健,仵均祥.不同殺蟲劑對梨小食心蟲卵和成蟲的室內(nèi)防效[J].果樹學(xué)報,2010,27(4):636-640.
[7] 張勇,宮永明,王宏偉,等.35%氯蟲苯甲酰胺防治梨園梨小食心蟲試驗[J].中國果樹,2010(2):30-31.
[8] 禹明甫,楊留成,呂義坡,等.6種殺蟲劑防治桃桑白蚧田間藥效試驗及評價[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7,35(31):9969-9970.
[9] 金立平,郝寶峰,胡新勝.展著劑提高毒死蜱對桑白蚧成蟲防效的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15(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