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 瓊(中國礦業(yè)大學銀川學院 銀川 750011)
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后,我國大多數(shù)上市公司在其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采用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然而,因為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會計實踐的支持,許多企業(yè)對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使用往往不如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那樣得心應手。同時由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其提供的信息質量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也給企業(yè)的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管理決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因而,本文通過對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來分析公允價值的運用是否能夠切實提高我國資本市場上的會計信息質量,這對于研究我國如何進一步制定和改進公允價值計量規(guī)范十分重要。
公允價值是在公平市場中形成的價格,由于絕對公平的市場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所以在應用上往往通過活躍市場下的市場價格計價與非活躍市場下的模型估價兩種方法來進行替代,因此該計量屬性存在以下兩個弊端:
第一,模型估價代替公允價值不符合公允價值定義。當不存在活躍市場時,利用模型估價來替代公允價值所估計出來的價值不符合公允價值定義。從公允價值概念來看,其實質是一種市場價格,是一種符合一定條件的市場形成的價格,所以不論估價模型設計多么完備,都不會得出公平市場上交易雙方所認可的價格,最終會背離公允價值內涵。
第二,非正常市場下公允價值計量不公允。公允價值要求使用活躍市場的報價來計量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其會計計量的準確度依賴于市場的活躍程度,市場價格形成的公允程度是該價格能否切實反映資產真實價值的關鍵影響因素。隨著國際經濟環(huán)境日趨動蕩,當市場處于泡沫或是危機時,市場價格的公允度和市場的活躍程度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市場處于泡沫時期時,金融市場由于過多的泡沫存在,其資產價格往往大幅高于資產的賬面歷史成本,從而使得資產價值被市場非理性地高估,這種情況下企業(yè)的公允價值計量結果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指標將大幅下降。而在市場發(fā)生金融危機之后,由于市場價格低于資產實際價值,定價功能出現(xiàn)偏差,企業(y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將被大量低估,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反映的真實度同樣大打折扣,容易對此時缺乏信心的投資者產生誤導。而且在危機時期,金融市場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相關的金融工具和產品缺乏有效而活躍的市場環(huán)境,對資產的計量不得不采用估值模型進行估價。這種情況下,對于估值模型中的參數(shù)的選取往往存在很大的挑戰(zhàn),這種估值嚴重依賴于估值人的知識和經驗水平,極易對市場信息帶來不必要的干擾,惡化經濟形勢,這種情況下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價值的可靠性往往較為低下,難以反映真實信息。
由于公允價值存在以上可能的弊端,因此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付諸實施后,通過實證研究來考察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效果對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依照新會計準則,我國上市公司必須在2007年之后遵循新的會計準則對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編制。本文便依照這個背景,以2007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財務披露數(shù)據及其股價為樣本,并以2004-2006年以及2008-2009年的數(shù)據為參照來驗證這些上市公司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前后的財務披露數(shù)據的信息質量。為了保證研究的準確性,本文在數(shù)據分析前進行了數(shù)據清洗,通過剔除數(shù)據缺失的公司、因各種因素停牌的公司以及ST公司等噪聲數(shù)據之后得到了一個較為合理的研究樣本,如表1所示。
表1 公允價值與財務信息質量研究樣本量表2 滬深股市每股股價、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表3 股票價格模型的變量偏相關分析結果表4 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對股票價格回歸的檢驗結果
通過對2004-2009年的樣本數(shù)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的每股股價四項主要指標—均值、方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水平四大指標在該區(qū)間的基本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如表2所示,每股凈資產指標由負數(shù)快速而大幅度地上升為正,出現(xiàn)了一個急劇的上升,而在2007-2008年出現(xiàn)些許回落,但依然保持為正,而2009年則跌落至負數(shù),而每股收益在2004-2006年呈現(xiàn)大幅度上升,2007-2009年呈現(xiàn)小幅度下降。由此可知,2004年到2006年期間我國股票市場較為低迷,市場情緒悲觀,各個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化幅度較小,大多數(shù)公司普遍出現(xiàn)了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小幅下降的趨勢。這種現(xiàn)象說明該階段的股價受到每股凈資產與每股收益的影響較小,而受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和宏觀狀況的影響很大。因而,在這個階段,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將使得每股凈資產與每股收益對股價的解釋能力很低。2007年過后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一個股價逐漸非理性攀升的階段,該階段各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均處于不斷上升之中,而在之后的2008年隨著市場理性的回歸,股價有所回落,而2009年我國證券市場股價重新上揚。在這階段,我國證券市場股價的變動與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每股凈資產指標和每股收益指標對市場的股價具有一定的解釋能力。
考慮到影響證券市場的股價變動的因素很多,因而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變量與目標變量—股價的相關性研究必須對其他變量進行一定的假設和限制。依照FELTHAM-OHLSON股權估值模型,本文采用偏相關分析方法,通過固定其中一個變量的取值而重點分析另一個變量對模型目標變量—每股股價的影響程度,得到的結果如表3所示。
從該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從2004年到2009年,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的股價水平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指標是正偏相關的,同時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相關系數(shù)多數(shù)小于股價與每股收益的相關系數(shù)。根據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股價與每股收益、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相關系數(shù)均滿足0.0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要求,這說明股價與二者的相關性是符合顯著性假設的。
分析2007年數(shù)據可以發(fā)現(xiàn)該年股價與每股收益的相關系數(shù)為0.489,比之前三年間的最大值0.417增長了0.072,與此同時每股凈資產和股價的偏相關系數(shù)為0.309,比前3年的最大值0.272增加0.037。而過后的2008年和2009年,雖然股價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的相關系數(shù)均有些許下降,但該階段相比2007年以前的數(shù)據總體還是處在上升之中。
由此本文認為,我國企業(yè)采用新會計準則之后,股價與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的相關性正穩(wěn)步增加。2004-2009年期間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每股股價和每股收益的相關性可以通過顯著性檢驗,由此本文認為可以采用這三個變量建立回歸模型從而對其相互的相關性進行量化分析。
在我國證券市場2004-2009年的數(shù)據中,每股股價指標和每股收益指標以及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而為了量化這種相關性程度并有效地理解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本文建立了一個回歸模型,通過FELTHAMOHLSON股權估值模型的應用,以市場上的股票價格為因變量,建立分別以每股凈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為自變量的回歸方程,并借助SPSS統(tǒng)計工具的建模計算得到一個具體的回歸模型。
表4中β1為每股收益指標與每股股價指標的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shù),β2代表每股凈資產與每股股價的回歸系數(shù),β0則代表回歸方程中與相關性無關的常數(shù)項,n表示各個年度區(qū)間內研究樣本中的樣本數(shù)目。
通過表4中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回歸模型中的回歸系數(shù)的顯著性概率P均等于0,從而滿足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股價與每股收益的相關程度比每股凈資產更為顯著。其中,通過對回歸結果的歸納可以發(fā)現(xiàn),2004-2006年間在每股凈資產指標的催動下每股股價隨著時間逐步下跌,而之后因為同樣的原因股價又在2007-2009年逐步上漲。而2004-2007年間每股凈收益作為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其作用正逐步增大,而在2008-2009年之后每股凈收益的解釋能力有所下降。
總體上說,2004-2006年每股股價與兩個自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均較小,即在該區(qū)間每股凈資產和每股凈收益對于股票價格的解釋能力較弱。2007年我國證券市場的每股收益與每股凈資產的回歸系數(shù)增加幅度較大,其中每股收益的回歸系數(shù)變化較大,表明我國證券市場股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國上市公司利潤水平的影響,而這種關聯(lián)程度的增幅應當歸因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復蘇以及新會計準則實施后會計計量方法的改變。而且,雖然每股凈資產回歸系數(shù)和股價的關聯(lián)程度相對較小,但是在考察的區(qū)間內也一直穩(wěn)步上升。從2004-2009年的數(shù)據來看,回歸模型的R2并沒有像假設中預想的那樣呈現(xiàn)逐年增大的趨勢,從2005-2007年是逐年增大的,而且變化還比較顯著;2008-2009年較2007年有所下降但相比2004-2006年有所增大的。從上述分析可知,R2并沒有逐年增大的趨勢,而是在總體上具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但變化特征不是很明顯。
通過本文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說明使用新的會計準則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使用使得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對每股股價的解釋能力比起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正式在會計準則中使用之前有所增強。
具體來說,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使用改變了每股股價指標與每股凈資產、每股股價和每股收益之間的相關程度,從而使得回歸方程中的相關系數(shù)出現(xiàn)變動。而隨著數(shù)據中在新準則使用后公允價值推廣范圍的擴展和使用程度的加深,這兩個主要的解釋變量對于每股股價的解釋能力均有所提高,相關程度有所增加,從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和財務披露信息的質量也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相關統(tǒng)計回歸模型和偏相關分析方法的使用,對我國股票市場的數(shù)據進行了分析從而考察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其研究結果表明: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作為可以解釋股價波動的指標變量,在借助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之后,其解釋能力得到了加強,與股價的相關性有所增加,因而可以認定公允價值的引入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增加了財務報表等財務報告信息的相關性,從而使得這些信息能夠有效地反映企業(yè)經營活動的本質,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有用信息。
1.張鵬.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下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局限性研究[D].青島大學,2009
2.馬彥杰.論公允價值財務報告模式的構建[D].西南財經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