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華(中山大學 圖書館,廣州 510275)
車王府藏曲本是指清末民初從北京清蒙古車王府流散出來的大批戲曲曲藝文本。1925年暑假前和秋季,孔德學校經(jīng)教務長馬廉之手先后購得車王府舊藏大宗小說戲曲和大批俗抄曲本,并由馬廉出面商請顧頡剛整理,惜因顧頡剛南下廈門、廣州任職,未能全部完成,僅就俗抄曲本之一部分約1400余種2100余冊,編成《北京孔德學校圖書館所藏蒙古車王府曲本分類目錄》(以下簡稱“顧目”), 分兩期刊載于《孔德月刊》第3、4期(1926年底至1927年初),俗抄曲本遂以“車王府曲本”之名廣為人知??箲?zhàn)時期,這批已編目曲本在周作人的主持下轉(zhuǎn)藏北京大學,1950年代孔德學校改為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剩余之車王府藏俗抄曲本229種2345冊盡歸首都圖書館,原首都圖書館館長馮秉文曾就此編寫了《首都圖書館珍藏蒙古車王府曲本目錄》(以下簡稱“馮目”),向世人披露這批曲本。
中山大學圖書館收藏有千余冊車王府藏俗抄曲本,乃顧頡剛在中山大學任教時主持復抄自孔德學校。是車王府藏俗抄曲本乃至全部車王府藏曲本的首個復抄本。這批曲本復抄者為中大精選人員,均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曲本抄錄整齊劃一,書法頗善;文本上與車王府藏俗抄曲本原抄本互為表里,可相互參校,互通有無。1920年代至1930年代,這批曲本部分目錄即屢屢刊載;1960年又在戲曲大家王起先生倡導下編成《中山大學圖書館珍藏〈車王府曲本編目〉》,經(jīng)修訂后,收入《中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目錄》,一直沿用至今。1980年代又據(jù)這批曲本編成《車王府曲本提要》,出版《車王府曲本菁華》系列。以此為基礎論文論著亦紛紛問世,可謂車王府藏曲本中最受關(guān)注部分。然對這批曲本之復抄時間、復抄人員、復抄對象、復抄數(shù)量等,學界一直眾說并舉,且未言依據(jù)。這些問題對于了解這批曲本之傳承歷程、辨別曲本真?zhèn)?、廓清車王府藏曲本范圍均意義重大;另有部分無原抄本之曲目,雖是否為車王府藏俗抄曲本復抄本尚存疑問,但于早期京劇劇本較為匱乏之現(xiàn)狀而言,頗為珍貴。因此,本文將著重對上述問題進行考述。
關(guān)于中山大學車王府藏曲本的復抄時間,學術(shù)界目前尚沒有明確的定論。雷夢水、田仲一成均認為這批曲本是顧頡剛來中山大學之前即已抄好,隨自己南下而帶來的,顧任職中大是1926年4月,也就是說雷夢水認為此批復抄本的復抄時間應在1926年之前。而中山大學學者仇江則認為此批復抄本是“1926年抄錄全份孔德學校所藏車王府曲本”。[1]135苗懷明則更是直接提出此批復本不僅是1926年所抄,而且是在顧頡剛的主持下進行的(詳見引文)。也有學者對以上兩種觀點不贊同,提出了一個模糊的復抄時間,如郭精銳、高默波在《車王府與戲曲抄本》一文中,提出“中山大學語言研究所于30年代復制了一個副本,現(xiàn)藏中山大學圖書館”。[2]269
筆者以為,以上觀點是受資料局限所作的一些推測性意見。中山大學復抄的具體時間在中大圖書館校史資料中亦有跡可循。
1929年2月15日,時任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的李泰初在《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上發(fā)表《設立中大圖書館北平抄書部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一文,明確提到了此次復抄的情況:
各種戲曲、小說(故宮博物院中藏有升平署曲本三十箱,均內(nèi)廷供奉所用真本,其關(guān)于戲劇之檔案在戲劇史上亦甚占重要地位??椎聦W校中藏有極少見之戲曲及小說甚多,本校前年已派人鈔其所藏之蒙古車王府曲本,以種數(shù)過多,至今尚未畢工。)[3]5
據(jù)“前年”一詞,可以確定中山大學復抄車王府藏曲本的時間,是始于1927年的。又1927年4月,顧頡剛離開廈門大學至中山大學任教,到中大后受鄒魯校長所托到江浙一帶購書,直至1927年10月才完成購書返回中大。故從上文記載可知這批曲本的復抄當始于1927年10月后。
又據(jù)“以種數(shù)過多,至今尚未畢工”語,在該文發(fā)表之際,亦即1929年2月,這批曲本的復抄仍未完成。后來的相關(guān)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
1929年1月1日至3日,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開展覽會,同年1月5日《國立中山大學日報》刊載《本校語史研究所展覽會紀益》(以下簡稱“《紀益》”)一文,對此進行報道,并于復抄以來首次提到車王府藏曲本:
第三室為“善本圖書部”,案上陳有宋元明刻本,名人教授稿本及抄本等。又孔德學校所藏蒙古車王府人曲本鈔本,共600余冊,亦頗可貴。[4]
1929年1月30日,《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刊載《本部所藏善本圖書目錄》,文后附有《轉(zhuǎn)鈔孔德學校所藏蒙古車王府曲本目錄》(以下簡稱“善本目錄”)。此目全串貫部分與“顧目”曲目順序完全一致,只是缺少121種121冊,而此121冊,在顧目中乃集中于三處而非零散分布,極可能是當時尚未完成復抄或完成復抄尚未運回中大的部分。
1929年2月1日,《民俗》又刊載《蒙古車王府曲本鈔本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該文只刊載了全串貫的曲目,所載曲目數(shù)量和順序與“顧目”之全串貫完全一致,共472種472冊。兩目錄互補有無,共收錄車王府藏曲本484種711冊,其中戲曲全串貫472種472冊,總講10種10冊,鼓詞2種229冊。
這484種711冊與展覽中提到的600多冊車王府藏曲本數(shù)量極為接近。筆者以為,在1929年初,車王府藏曲本完成復抄并已運回中山大學者,即此400余種700余冊。此后,車王府藏曲本的復抄工作再未見記載,因此其完成的時間目前尚無確切定論。但我們不妨以完成部分推測:自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耗時一年三個月,完成車王府藏曲本484種711冊,較之中山大學圖書館現(xiàn)藏車王府藏曲本,這批曲目種數(shù)、冊數(shù)均不到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以此計算,要完成1510種2000余冊車王府藏曲本的復抄,需三到四年的時間,因此,中山大學車王府藏曲本復抄的完成,當在1931年左右。
如前文所述,這批曲本是在顧頡剛的主持下復抄的,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與“顧目”一致者頗多,“善本目錄”與“目錄”均與“顧目”也保持高度相似,以致顧頡剛的女兒顧潮認為它們分別為“顧目”的一部分。[5]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山大學車王府藏曲本乃是以“顧目”為依據(jù)進行抄錄,“顧目”開首之“全串貫”即為最早復抄并完成部分。
又,中山大學圖書館的車王府藏曲本為顧頡剛組織人復抄一事雖無疑問,具體的復抄人員,卻一直不為外界所知。這在李泰初《計劃》一文中也有交待:
本校語言歷史研究所代主任顧頡剛教授現(xiàn)適赴北平,報請校長聘為圖書館北平抄書部主任。又本校于前年曾委吳碧澄君為北平抄書書記,管理鈔寫車王府曲本事。辦理年余,尚屬勤奮,擬請校長委為鈔書部事務員,管理該部事務。[3]3
顯然,1927年至1929年,中山大學抄錄車王府藏曲本一事具體由吳碧澄負責,且因其工作出色,故欲聘為中山大學圖書館北平抄書部事務員,繼續(xù)負責復抄圖書之工作。這是目前關(guān)于此次復抄人員的唯一記載。
如上文所述,中山大學車王府藏曲本復抄本,主要以顧頡剛目錄為依據(jù)復抄。學界通常以顧頡剛目錄為首批購入曲本之全部,因此關(guān)于中山大學復抄車王府藏曲本的數(shù)量,學界有兩種觀點。其一,部分抄錄了孔德學校的車王府藏曲本。少年時代就在琉璃廠舊書坊工作的雷夢水提出:“這批曲本,后經(jīng)顧頡剛錄鈔部分副本,攜至廣州中山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6]日本學者田仲一成也贊成雷夢水的觀點,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最初整理這份資料的顧頡剛請人復抄了戲曲類和說唱類(子弟書、鼓詞)部分,并隨著自己南下赴任而帶到了廣州的中山大學”。[7]其二,全份抄錄了孔德學校的車王府藏曲本。中山大學學者仇江認為此批復抄本是“1926年抄錄全份孔德學校所藏車王府曲本”;[1]郭精銳、高默波也提出“中山大學語言研究所于30年代復制了一個副本,現(xiàn)藏中山大學圖書館”;[2]苗懷明也認同這一觀點:“1926年,在顧頡剛主持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根據(jù)孔德學校所藏抄制了一部副本?!保?]
究竟是全份還是部分抄錄?這首先要弄清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的數(shù)量及其具體曲目與孔德學校車王府藏曲本有何關(guān)聯(lián)。筆者據(jù)“顧目”、“馮目”及中大圖書館“編目”、“善本目錄”統(tǒng)計得出,中山大學圖書館共有車王府藏曲本1510種,孔德學校共有車王府藏曲本1656種(詳見表1),兩者明顯不一致。
表1 孔德學校與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匯總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比較曲目,筆者發(fā)現(xiàn),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與孔德學校未編目部分沒有重復,而與“顧目”重復者極大:與“顧目”完全一致者為1398種,其中戲曲746種,曲藝652種;“顧目”有29種為中山大學圖書館所無,其中戲曲類23種(總講6種,全串貫12種,戲詞5種),曲藝類6種;中山大學圖書館另有113種,除105種是否為車王府藏曲本尚未可知(詳見后文)外,亦有7種為“顧目”所無,其中戲曲類1種,曲藝類6種(詳見表2、表3)。經(jīng)筆者查證,此36種曲目,原抄本現(xiàn)均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
表2 “顧目”有載而中大圖書館未藏者
表3 中大圖書館有載而“顧目”無者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斷定,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抄錄了顧頡剛目錄亦即北京大學車王府藏曲本之絕大部分,同時亦有少部分為顧目所無。
上文已經(jīng)提到,中山大學圖書館車王府藏曲本中,有105種曲目為孔德學校車王府藏曲本所無,具有重要價值,故在此作專門介紹。
這批曲本與中山大學藏車王府藏曲本用紙、筆跡、格式及裝訂方式完全一致。但有50種(上表中之前50種),未見同名曲目;其余則在車王府藏曲本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名曲本。將同名曲目分別與中大、北大、首圖車王府藏曲本比較,發(fā)現(xiàn)車王府藏曲本劇名下均帶有“總講”“全串貫”字樣,這105種曲目則均無總講、全串貫字樣,且內(nèi)容、唱詞也有或大或小的差異。但從曲本特點看,當與車王府藏曲本為同時期曲本,為早期京劇劇本。
這批曲本究竟來源何處?前引北平抄書部計劃書第11條關(guān)于小說戲曲部分的復抄計劃中,明確提出準備復抄故宮升平署之曲本,筆者曾懷疑此即北平抄書部復抄故宮本,但通過將這部分曲本與故宮珍本戲曲同名曲目進行核對,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并不一致,故否定了這一推測。因此,這批曲本究竟是否為車王府藏曲本,源出何處,目前尚不得而知。
經(jīng)過搜集整理、考證,中山大學之車王府藏曲本之詳細情況終于得以理清。中大這批曲本是于1927年至1930年代初,在顧頡剛主持下,復抄自孔德學校;并依顧頡剛已整理出的“顧目”順次復抄,其中有少部分“顧目”收錄而中大未曾復抄,另有少部分“顧目”未收而中大已復抄;另中大藏有90余種復抄本,未見原抄本,亦非“顧目”所有,是否為車王府藏曲本與其他原抄本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可確定為早期京劇劇本。中山大學之車王府藏曲本的披露,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清中期早期京劇劇本匱乏之不足。
[1]仇江.車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A]//車王府曲本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2]郭精銳、高默波.車王府與戲曲抄本[A]//車王府曲本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泰初.設立中大圖書館北平抄書部計劃[A].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1929,(2、3、4合期):5.
[4]佚名.本校語史研究所展覽會紀益[N].國立中山大學日報,1929-01-05.
[5]顧潮.顧頡剛年譜[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453.
[7]雷夢水.車王府抄藏曲本的發(fā)現(xiàn)和整理[A]//學林漫錄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107.
[8]田仲一成.關(guān)于車王府曲本[A]//黃仕忠譯.車王府曲本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287.
[9]苗懷明.北京車王府戲曲文獻的發(fā)現(xiàn)、整理與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