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群
成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還有很多成語與生物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正確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可以幫助我們掌握許多生物知識。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他們對于日常生活的記錄。
當然,還有不少成語和生物學的聯(lián)系相當緊密。古人們常常通過這些生動簡潔、形象鮮明的文字來詮釋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認識。
出處:唐·楊炯《隰川縣令李公墓志銘》:“炯樗櫟庸材,瓶筲小器?!?/p>
意義:樗即臭椿,櫟也稱橡樹,古人多視其為劣材,比喻平庸無用的人。也用作自謙之詞。
其實,臭椿并非一無是處。它的植物特性極適合在石灰?guī)r地區(qū)發(fā)育生長,可作石灰?guī)r地區(qū)的造林樹種。它適應(yīng)性強、萌蘗力強,是山地造林的先鋒樹種,也可用于鹽堿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在印度、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臭椿常作行道樹用,當?shù)鼐用裼H切地稱之為天堂樹。
臭椿的木材可制作農(nóng)具車輛,樹葉可用于飼養(yǎng)天蠶,它的樹皮、根皮、果實皆可入藥,都有清熱利濕、收斂止痢的效果。更為神奇的是,臭椿種子的含油量高達35%,可以榨油或當作飼料,而油菜花種子的含油量也只有40%左右。
櫟屬植物木材,材質(zhì)堅硬,可供制造車船、農(nóng)具、地板、室內(nèi)裝飾之用,栓皮櫟的樹皮還是制造軟木的原料。有些櫟屬植物的種子富含淀粉,可用于釀酒或作家畜飼料,加工后也可供工業(yè)之用或食用。
出處:《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p>
意義:像飛蛾撲火一樣。比喻自取滅亡或不顧一切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標。
人們常用“飛蛾撲火”一詞來形容那些為了某個目標,奮勇向前,毫不畏懼的“勇士”。仿佛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生命。
但其實飛蛾并不是勇士,它也不是真的為了自殺才投火。飛蛾之所以會圍繞著火光“舞蹈”,純粹是昆蟲對外部刺激所作出的反應(yīng),這在昆蟲學上叫做趨光性。飛蛾晝伏夜出,在漆黑的夜晚,它只能將月光當作“燈塔”來判別方向。由于飛蛾的眼睛是由許多單眼組成的復眼,所以它在飛行時,總是能讓月光從一個方向投射到它的眼睛里。當它繞過某個障礙物或迷失方向的時候,只要轉(zhuǎn)動身子,找到原本月光投射過來的角度,它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向。我們將這種行為稱為“天文導航”。
如果曠野上出現(xiàn)了燈火,飛蛾就分辨不清哪個是月亮,哪個是燈光。因此,它們就會把燈火誤認為是月亮,靠著假“月光”來辨別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它一飛過燈火,就會發(fā)覺燈火射來的角度改變了,便把身體扭轉(zhuǎn)過來,直到燈光以原來的角度投射到眼里為止。月亮距離地球十分遙遠,飛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飛行。但燈火距離飛蛾很近,此時飛蛾仍按本能使自己同光源保持著固定的角度,于是只能繞著燈火不停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直到精疲力盡而死去或投入火中。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意義:比喻清新的詩文,也比喻女性的艷麗動人。
芙蓉怎么會“出水”呢?要知道,很多動植物在漢語中存在同名、多名的現(xiàn)象。通常我們所說的芙蓉是指木芙蓉,它生長在地上。而在這個成語中,芙蓉其實指的是荷花。荷花有很多“藝名”,譬如扶渠、朱華、水花、澤芝、紅菡萏、君子花、六月春、藥藕草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曾有人統(tǒng)計過,古往今來,對于荷花的不同稱呼不下30余種。在《離騷》和《楚辭》中,作者就將荷花稱為“芙蓉”和“夫容”,這就是“出水芙蓉”中“芙蓉”的出處。
還有不少人將荷花、蓮花、睡蓮三者混為一談。其實荷花所指的植物種類是很明確的,就是蓮科蓮屬的荷花。而蓮花除了常常作為荷花的同義語外,有時還指睡蓮科睡蓮屬的睡蓮。而荷花和睡蓮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分辨它倆并不難,荷花是挺水植物,花和葉都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和花都浮在水面上。
出處:《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p>
意義:此“桂林”并非地名,而是指桂花林。這個成語的表面意思是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郤詵的自謙語,后稱譽他人才學出眾。
金秋十月正是桂花長滿枝頭的時候,大家可以去仔細地觀察一下桂花樹?;蛟S你只能看見桂花,卻看不到桂子。但你千萬不要以為桂花不會結(jié)果,其實桂花也像其他植物一樣長有孕育種子的果實,只不過只有特定品種的桂花樹才會長有果實。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次年4月果熟。在南方,桂花結(jié)果十分普遍,人們通常利用果實播種來繁殖桂花樹。而地處桂花自然分布區(qū)域的北緣,氣溫相對偏低,結(jié)果現(xiàn)象也就相對較少。桂樹的果實可以入藥,有化痰、生律、暖胃、平肝的功效。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p>
意義: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一方而使另一方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草”怎么會“驚蛇”呢?眾所周知,耳是聽覺器官,可蛇的耳結(jié)構(gòu)與人的不同,它沒有外耳孔、外耳道、鼓膜,不能感受空氣中聲波的刺激,所以聽不到任何聲音。但蛇對棲息物體傳導的振動,如人或其他動物的腳步,極為敏感。利用蛇的這種特性,進入深山叢林的探險者們常用棍子敲擊路上的草木以驅(qū)蛇避害。
天文導航:利用對自然天體的測量來確定自身位置和航向的導航技術(shù)。由于天體位置是已知的,測量天體相對于導航用戶參考基準面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就可計算出用戶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導航系統(tǒng)不需要其他地面設(shè)備的支持,所以是自主式導航系統(tǒng)。不受人工或自然形成的電磁場的干擾,不向外輻射電磁波,隱蔽性好,定位、定向的精度比較高,定位誤差與定位時刻無關(guān),因而得到廣泛應(yīng)用。
打草驚蛇:這個成語也是三十六計之一,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不可輕敵冒進,應(yīng)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