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燕
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兒科,云南怒江673400
小兒支氣管肺炎作為小兒時期多見的疾病之一,對患兒的危險大,并且全年可以發(fā)病,發(fā)病常于冬季或初春,發(fā)病小兒的年齡常在兩歲以下,并且半歲的嬰兒發(fā)病率為最高。次疾病屬于急性呼吸道的感染疾病,其癥狀有患兒呼吸過快、咳嗽、發(fā)熱、肺部氣腫以及哮喘等表現(xiàn),嚴重時可引起呼吸衰竭從而導致死亡。因此,該研究于2009—2012年,在該院確診的100例患有支氣管肺炎的小兒病患外加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探討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更好地提高臨床的治療水平,現(xiàn)報道如下。
該院確診的100例患有支氣管肺炎的小兒病患作為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患兒53例,女47例,年齡8個月~7歲,平均年齡3.6歲。將全部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與治療組,每組50例患兒,觀察鹽酸氨溴索治療支氣管肺炎的效果。
100 例患兒分成觀察組與治療組,每組50例患兒。觀察組患兒給予抗感染、抗炎、止咳平喘、退熱、治鎮(zhèn)靜以及吸氧霧化等常規(guī)的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外服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觀察其的療效。將臟器官異常、結核感染以及支氣管疾病等病患排除。6歲以上的患兒注射鹽酸氨溴索2次/d,量為15 mg/次;<2歲的患兒,注射鹽酸氨溴索1次/d,7.5 mg/次在2~6歲的患兒每天注射鹽酸氨溴索 7.5 mg/(次·d);10 d/療程,最后觀察其的療效。
研究治療效果的評定按照WHO制定的有關評價標準,可分成4個等級:痊愈,患兒咳嗽、體溫下降到正常水平、憋喘等好轉或者消失;顯著進步,患兒的咳嗽、憋喘燈癥狀明顯降低,體溫也下降較快;進步,患兒的體溫恢復到正常水平,并且患兒的咳嗽以及啰音、憋喘等癥狀趨于好轉,但仍需一定的時間;無效,患兒的憋喘以及咳嗽、體溫沒有好轉,甚至病情加重的情況。
將軟件SPSS13.0對數(sh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治療組的治愈人數(shù)為20人,顯著與進步的人數(shù)共27人,無效3人,總有效率為94%;觀察組的治愈人數(shù)為16人,顯著進步與進步人數(shù)與治療組一樣,共27人,但無效人數(shù)是治療組的一倍多,為7人,觀察組的治愈率為86%。因此,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病患的治療效果比較[n(%)]
小支氣管肺炎又可稱為小葉肺炎,對小兒的身體健康構成較大的威脅,其發(fā)病多數(shù)是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的。例如,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以及葡萄球菌等有關,這些致病的病菌通常會在呼吸道內(nèi)或者是口腔中常駐,當患兒受到染病、或者是出現(xiàn)昏迷、營養(yǎng)不良以及術后等情況時,患兒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加上呼吸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減弱,導致細菌的侵入與繁殖,最終造成支氣管肺炎。
小兒支氣管肺炎作為小兒多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病變的主要部位是在患兒的肺部毛細支氣管部位,因此還可稱此疾病為“小葉肺炎”或者是“毛細支氣管炎”,一般是通過感冒、病毒侵入、受細菌感染等原因導致的并發(fā)癥。面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哮喘是關鍵,同時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通常以抗病毒為主進行治療,輔助止咳、化痰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變主要是散布于支氣管四周的肺泡。此外,患兒還可引起CO2停留、缺氧、喘憋、氣促、咳嗽、發(fā)熱或者呼吸衰竭燈嚴重癥狀,對嬰幼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2]。
運用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明顯,該研究資料中,治療組的治愈人數(shù)為20例,明顯高于觀察組的16例,兩組患兒在顯著進步與進步人數(shù)的人數(shù)同為27例,但是在治療無效人數(shù)方面,治療組有3例,而觀察組高達7例,治療組與觀察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4%與86%。對小兒支氣管肺炎而言,給予鹽酸氨溴索進行注射治療療效顯著,對患兒出現(xiàn)的痰液分泌異常、以及排痰功能出現(xiàn)障礙、患有急性呼吸道或者是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兒,特別適用。與此同時,可促使患兒支氣管的粘液分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加快患兒呼吸道中黏膜表面的活性物質(zhì)較好地發(fā)揮保護的功能,減少對患兒臟器的損傷。
將鹽酸氨溴索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療效明顯,并且治療的時間縮短、緩解患兒的癥狀。未應用鹽酸氨溴索之前,隨著嬰幼兒支氣管肺炎的進展,部分紅細胞以及肺泡中的上皮細胞以及細、中支氣管與四周的肺泡腔中均出現(xiàn)中性粒的細胞,隨后中性粒細胞將會滲出增多的濃液,患兒的肺組織出現(xiàn)充血、滲出炎性液體,病灶相互融合,并且呈片狀的分布,最終形成支氣管肺炎,加重了患兒的病情。當為患兒注入鹽酸氨溴索之后,患兒肺部炎癥的程度明顯下降,咳嗽次數(shù)下降,有效抑制了病情的蔓延與發(fā)展,療效顯著。
運用鹽酸氨溴索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不僅療效顯著,而且還可改變患兒體內(nèi)分泌物中漿液的比例,有效減少黏液的滯留與黏度、激活氣管纖毛的功能,促進痰液的順利排出。一方面小兒的氣管比較狹小,加上軟骨較為柔軟,并且彈力組織缺乏、支撐的作用力很弱,因此,在收到感染后,肺組織與肺泡充血、水腫,當分泌物增加時,造成呼吸道出現(xiàn)阻塞。鹽酸氨溴索能夠有效的祛除痰液、并且消除患兒氣道中的分泌物,進一步激活患兒肺泡中II型的上皮細胞,進而可產(chǎn)生活性物質(zhì),對清除痰液、潤喉道、以及降低患兒肺泡的表面張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能夠改善肺部的通氣以及呼吸情況,對患兒的氣管起到松弛的作用,確保氣道的通暢,最重要的是使強力霉素、紅霉素以及頭孢呋辛等抗生素的濃度增高,提高殺菌的能力、縮短治療的時間,利于患兒早日康復[3]。
患兒經(jīng)過及時有效地治療之后,醫(yī)護人員與家屬應該做好預防病癥的對策,重視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醫(yī)護人員與家屬應該要細心地護理小兒,確保房間的空氣保持清新、流通,經(jīng)常開窗換氣;室溫控制在18~20℃為宜,常給患兒拍背、翻身,并進行體位的變換,以便有效地減少患兒肺部的瘀血、促進身體恢復健康;飲食應該以易消化、營養(yǎng)的食物為主。此外,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較好的耐受特點,對于患兒胃部出現(xiàn)的輕微灼熱、或者是惡心、嘔吐以及消化不良以及過敏等現(xiàn)象應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對于鹽酸氨溴索與紅霉素、阿莫西林、強力霉素以及頭孢呋辛等抗生素共同協(xié)同進行治療,能夠提高抗生素在患兒肺部組織的濃度、增加抵抗力,并且與其它的治療藥物合用而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也較少[4]。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運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患兒的咳嗽與痰量明顯減少,能夠較好地改善患兒的呼吸道的功能;緩解并縮短治療的病程,患兒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并且不良反應也較少。因此,應值得在臨床領域推廣、應用,更好地控制支氣管肺炎疾病,促使小兒較好地恢復身體健康。
[1] 陳春秀.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8):52-52.
[2] 周云建.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14):173-174.
[3] 劉亞東,伍茵.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34例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9,38(10):1246,1267.
[4] 劉玉艷.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炎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1中旬刊):491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