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紅,黃邵娟
(安徽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人稱指示語是體現(xiàn)言語活動中的參與者或其他相關角色的語言符號。它是在人際語義的語法化層面上表現(xiàn)出表達的規(guī)約性,是一種既定程式,同時,又具有開放性特征[1],受多種因素制約,呈現(xiàn)出靈活性、不穩(wěn)定性和偏離常規(guī)的非規(guī)約性。發(fā)話人借助于這種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規(guī)約性與非規(guī)約性并存的矛盾特征,不斷構建、協(xié)商與受話人之間的身份關系,達到特定的交際目的。 那么,交際雙方如何借助人稱指示語達到交際目的,實現(xiàn)其人際功能?在特定語境中,這種使用對身份構建會產生何種影響?本文以語言順應論為框架,旨在分析話語交際中交際雙方如何通過人稱指示語的非規(guī)約使用,實現(xiàn)雙方的身份構建并體現(xiàn)人稱指示語的交際意義。
交際中必然存在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再現(xiàn),以及與身份匹配的語言形式,反過來,語言選擇能體現(xiàn)身份地位等各種非語言因素[2]。會話過程中,會話人是如何通過語言選擇實現(xiàn)身份構建,不同的身份要求對語言選擇選擇又會產生何種影響?國外學者對此研究頗豐,針對會話中的身份構建,Pavlenko等[3]著重分析了不同語境(多語)中身份的構建、調整問題,De Fina[4]等及Deborah[5]分別論述了日常會話、家庭會話中如何呈現(xiàn)與構建個人身份,Richards& Keith[6]則探討了機構會話中職業(yè)身份的構建問題。
近幾年來,國內學者對會話或語篇中身份構建也進行了實質性分析。莫莉莉[7]對話語語境中語言方式選擇與身份構建關系進行了探究;李成團[8]發(fā)現(xiàn)發(fā)話人在間接陳述和直接沖突中,受禮貌原則和權勢原則驅使,通過變換指示語來定位自我和對方,構建會話雙方身份;袁周敏[9]指出稱呼語的選用和轉換是交際主體身份協(xié)商的結果;趙永青等[10]分析了演講中參賽選手對評價資源的選擇如何促成他們在比賽中的作為競技者和勸說者的二重身份構建。
上述研究從不同側面觸及身份構建的語言形式與策略,但對于會話人如何根據語境,選擇指示語協(xié)商、構建身份的探討仍有待深入。袁周敏[11]指出,自稱語的選用是說話人順應性選擇的結果,是為凸顯某一特定身份進行語用身份構建的語用行為。語言順應論揭示了各個層次語言發(fā)生的機制,提供了一個探討任何語用現(xiàn)象的理論框架[12]。交際語境中,會話者凸顯某一特定身份是因交際需要順應性選擇的結果,而人稱指示語的選用則是實現(xiàn)語用身份構建的語用策略。本文的研究正是以語言順應論為基礎,對特定語境中人稱指示語非規(guī)約使用進行分析,重在揭示交際雙方是如何順應語言和語境,動態(tài)構建自我和他人身份,從而實現(xiàn)彼此雙方身份再現(xiàn)。
Verschueren[13]從語言功能縱觀的角度提出了語言順應論,是對語言現(xiàn)象在其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認知、社會、文化等要素的縱觀。該理論認為:語言使用的過程是語言使用者在某種意識程度上受語言內部和外部的因素所驅動,在語言結構每一個可能的層面上連續(xù)不斷的進行強制選擇的過程。這種選擇是強制性的,包含語言形式和語言策略的選擇。選擇總會引起或伴隨其他待選項目。語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語言使用中做出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協(xié)商性。變異性作為一種語言特征,限定了選擇的可能范圍;商討性是指所有的選擇都不是機械的、或者按照形式——功能間的固定關系作出,而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完成;順應性指能夠讓語言使用者從一系列范圍不定的可能性中進行可協(xié)商的語言選擇,以逼近交際需要到達的滿意位點。
人稱指示語的選擇不僅是一種語言形式,更是一種語用策略。會話中,交際雙方通過選擇人稱指示,構建彼此特定身份,凸顯其特征,取得交際效果。
Pavlenko[3]等認為:身份是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給一個特定的社會集團提供的社會的、話語的和敘事方面的選項,個體和群體訴諸于它,以自我命名、自我定性,并以此爭取社會空間和社會特權。Brewer &Gardner[14]認為有必要區(qū)分三種層次的身份表征:個體表征,人際表征和群體表征。個體表征指的是個體層面具有區(qū)分功能的獨特的自我身份概念; 人際表征則是關系自我,代表著與其他顯著社會成員的交往和角色關系而形成的自我概念; 群體表征則源自顯著社會群體的自我概念。Norton[15]指出,身份是指一個人如何理解他與世界的關系、那種關系是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中建構的、以及這個人是如何理解未來所具有的各種可能性。由此可見,身份不僅是現(xiàn)存的,而且還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是一個動態(tài)建構的過程。話語在身份建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構成知識、社會關系和社會主體特征的確立[16]。
由此可見,身份具有動態(tài)性和多重性特征,身份的構建可以通過交際中的話語來實現(xiàn)。身份構建的過程就是話語交際者選擇表達人際意義的話語資源,實現(xiàn)人際意義,取得人際目的的過程。
會話中,發(fā)話人如何選擇不同的話語(人稱指示語)來構建、彰顯特定身份,取得會話效果?語言的變異性、商討性和協(xié)商性為人稱指示語的選擇提供了表達空間,而身份的多重性、動態(tài)性特征則為其變換奠定了情境基礎。人稱指示語一般包括第一人稱(指發(fā)話人),第二人稱(指聽話人)和第三人稱(指說話人和聽話人之外的人或物)。但在實際交際中,作為交際主體的發(fā)話人和聽話人會根據交際需要突破特定的數(shù)和人稱的限制,出現(xiàn)人稱指示語的非規(guī)約性用法。下文將結合真實語料,從四個方面具體分析會話者如何順應性選擇和變換人稱指示語,突破和構建身份,達到交際目的。
1)Let’s (me) give you a hand!
2)……在回答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我們(我)將參照現(xiàn)有的主要語用理論,評價它們滿足全釋條件的方方面面及其存在的問題……(陳新仁2001)
3)你們(你)這樣亂搞可不行!
4) 你(你們)大國敢不仁,我(我們)小國就敢不義。
5)咱(咱們)晚上去沃爾瑪唄?
上述1)~5)例,利用英漢語中人稱的單復數(shù)形式實現(xiàn)人稱指示語的變異選擇。語言的變異性為人稱指示語的選擇提供了語言前提,而身份的多元性和建構性特征為其選擇奠定了客觀基礎。我們將根據適時語境對各例進行分析,揭示說話者如何、為何變化人稱指示,實現(xiàn)交際身份建構。
1)~3)借用一、二人稱復數(shù)形式指代單個的發(fā)(受)話者,即在體現(xiàn)中將單個的發(fā)(受)話者編碼為復數(shù)形式。在1)這種隨便的口語體中,發(fā)話人選擇復指us而非單指me來定位提供幫助的自己,避免了同時使用you與me,造成對立,同時構建了受話人身份,即發(fā)話人和受話人是一體的,縮進了雙方的心理距離;2)出現(xiàn)在正式語體的論文中,發(fā)話人用“我們”自稱,將自己與文章讀者置于同一立場,構建雙方的平等身份,表達了謙虛親密之意,使受話人(讀者)很容易接受作者觀點;3)是發(fā)話人對單個受話人某種不恰當行為的一種不滿或訓斥,發(fā)話人選用復指“你們”而非單指“你”,將聽話者身份定位在“亂搞那一類人”這個群體之中,為受話人構建了新的群體身份,避免與受話人的直接沖突,使指稱和批評間接、委婉化,更易于聽話人接受。這種將單個發(fā)(受)話者編碼為復數(shù)形式的用法順應了交際者的心理需求和交際需要,是順應語言結構和語境的共同結果,使交際效果更加明顯。
4)~5)借用單數(shù)形式指代指代多個受話人或發(fā)話人,即在體現(xiàn)過程中將多個發(fā)(受)話者編碼為單數(shù)形式。4)常見于口號和標語,發(fā)話人選擇單指來替代復指,突出了你(大國)、我(小國)之間的身份對立,讀起來朗朗上口,對聽眾號召力更強;5)見于日??谡Z體,選用 “咱”而非咱們來稱呼交際雙方,構建了雙方親密無間、一體化的身份特征。這種單指借代復指的用法使得句式簡潔,韻律感足,同時拉近了心理距離,增強了說服力,是順應語音結構、交際語境以及交際心理順應的結果。
6)咱(你)媽啥時候到?
7)(課堂上)老師:我們(你們)班期末考試共有22人優(yōu)秀,占27%。
8)(針對個別貪玩的學生)老師:要記住,我們(你)是學生,我們(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9)丈夫對妻子:看看你(我們/咱們)兒子干的好事!
10)----In what way is he peculiar?
----I don’t know----it is not easy to describe----nothing striking but you (I) feel it when he speaks to you (me).(Jane Eyre: Chapter 11)
6)~8)中,受話人借用第一人稱指稱來指稱受話人,即在體現(xiàn)過程中將第二人稱編碼為第一人稱。6)中,發(fā)話人詢問的是受話人母親,卻選用第一人稱咱,建構了與受話人平等的親密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交際的有效進行。7)~8)中,發(fā)話人選擇我(們)來指稱受話者,突破了原有的教師身份,構建了與受話人之間的身份平等,拉近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使受話人覺得發(fā)話人(老師)與自己同為一個整體,更有利于人際互動。由此可見,受話人采用第一人稱指稱受話人,通過構建雙方的平等親密身份,順應交際雙方的心理需要和情境需求,達到交際的目的。
9)~10)中,受話人借用第二人稱指稱第一人稱,即在體現(xiàn)過程中將第一人稱編碼為第二人稱。9)中,兒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丈夫卻用不包含自己的你來指稱他們雙方共同的兒子,意在突顯妻子的母親身份,模糊自己的父親身份,拉開與受話人(妻子)與參與者(兒子)的心理及社交距離,讓受話人覺得兒子的不當行為自己確實難逃其責。10)中,簡?愛初到桑菲爾德府,費爾法克斯太太向其描述主人羅切斯特的性格,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卻選用第二人稱來指稱自己,意在從受話人的角度,傳達主人這種難以琢磨的性格對誰都一樣。若采用第一人稱指稱,就使得這種陳述主觀化特征明顯,同時也拉大了與受話人的距離,弱化了交際效果。
10)(Secretary to another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boss)We (He) are in a bad mood today.
11) (針對某一經常曠課學生)李老師:李老師(我)的課真的那么糟糕么?你怎么總是逃他(我)的課?
12)Roger Chillingworth: Would you, therefore,that your physician (I) heal the bodily evil? How may this be, unless you first lay open to him(me) the wound or trouble in your soul? (The Scarlet Letter: The Leech and His Patient)
13)I heard him in a blubbering tone commence the tale of how “that nasty Jane Eyre” (I) had flown at him like a mad cat.(Jane Eyre: Chapter 4)
10)~13)中,發(fā)話人用第一人稱來指稱與話語間接參與者,用第三人稱(人稱代詞或指稱名詞)來指稱自己,即在體現(xiàn)過程中將第三人稱編碼為第一人稱,將第一人稱編碼為第三人稱。10)中,秘書跟受話人提及老板(第三者)的情況,選擇了包含自己在內的we,拉近了自己與權勢一端(老板)的身份距離,順應了第三者(老板)的面子需求,減輕對其負面面子的沖擊。11)中,發(fā)話人在交際語境中選擇了職業(yè)身份名詞“李老師”和第三人稱代詞“他”指稱自己,是其順應語境和語言結構的結果,是語言結構和語境的雙重順應。這里的第三人稱自稱是發(fā)話人借以客觀化的手段來描述,使受話人達到對自己狀態(tài)或者情感的認同。12)中,奇林沃思選擇“醫(yī)生”來取代“我”,顯然是為了突出職業(yè)身份,淡化個人的角色,以引誘牧師坦言其靈魂的邪惡,達到折磨牧師的語用目的。13)中,簡?愛借助表兄約翰的稱呼自己的名詞that nasty Jane Eyre來指稱自己,用客觀化的方式將當時情形直接呈現(xiàn)給受話人(讀者),以期獲得受話人的情感趨同,亦是語言結構與語境相互順應的結果。
14)甲:后來順溜把敵人拖住了嗎?
乙:你(他)一個人槍法再準,本事再大,能托得住人家一個團嗎?(《我的兄弟叫順溜》)
15)Yes, Mrs.Reed, to you (her) I owe some fearful pangs of mental suffering.But I thought I forgive you(her),for you(she) know not what you(she) did: while rending my heartstrings, you(she) thought you(she) were only uprooting my bad propensities.(Jane Eyre: Chapter 3)
16) “Now for the hitch in Jane’s(your)character”, he said at last, speaking more calmly than from his look I had expected him speak, “the reel of silk has run smoothly enough so far”.(Jane Eyre: Chapter 27)
17)有的人(你)就是不講信用,說好的事情又反悔。
18)李三:老伙計?二十多年了,他們(你們)可給我漲過工資?什么都改良,為什么工錢不跟著改良呢?(《茶館》)
14)~15)中,發(fā)話人用第二人稱指稱指示交際間接參與者,將第三人稱編碼為第二人稱。14)中,乙用“你”來指稱談論對象順溜,將受話人與談論對象置于同一個身份層級,以便受話人站在談論對象的角度上去思考,縮進了二者的心理距離,使發(fā)話人觀點更易為受話人認可;15)是主人翁簡?愛的一段心理獨白,她用二稱you來指稱其舅母里德夫人,突破里德夫人的權勢身份,將里德夫人放在與“我”平等對立的一邊,是以對話的形式將發(fā)話人的看法直觀呈現(xiàn)給受話人(讀者),更能喚起讀者的共鳴。
16)~18)中,發(fā)話人用第三人稱指稱受話人,即將第二人稱編碼為第三人稱。如16),羅切斯特用姓名指稱替代your,似乎將Jane與受話人區(qū)分開,拉開二者的空間距離,構建了受話人的兩重身份(聽話人和Jane),維護了受話人的面子,順應了受話人的情感需求;17)中“有的人”指代“你”,由于說話人礙于面子,不好直說,靠這種方式委婉地提醒、告誡對方;18)選自《茶館》記賬先生李三和掌柜媳婦王淑芬的對話,李三在抱怨掌柜沒有給自己漲工資,可是又顧及到尊卑,不想和掌柜有直接沖突,就使用“他們”一詞,主觀上將受話人與談論對象擱置在不同的身份層面,增加受話人與談論對象的空間距離。“他們”一詞的使用,巧妙地回避了李三和茶館掌柜媳婦的正面交鋒,是順應社交世界和語境的共同結果。
人稱指示語的選擇以順應論為語用理據,并以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選擇的順應性特征。語言的變異性、協(xié)商性和順應性為人稱指示語的選擇提供了表達前提,言語交際者個體角色的多重性及同一角色稱呼的多樣性使稱呼語具備靈活變通的可能性。本文以語言順應論為理論框架,從第一、二人稱內部單復數(shù)的借代所指及第一、二、三人稱的交叉互指等方面探討了發(fā)話者如何并為何不斷變換指示語進行語用身份構建, 并從微觀上傳遞了其情景性身份特征,指出:人稱指示語的選擇和使用是會話者有意識進行動態(tài)順應選擇的過程,是語境和語言結構相互順應的結果。當然,上述對人稱指示的探究只是在特定語境下做出的分類。語言使用受到語境的制約,對人稱指示的非規(guī)約使用傳達的弦外之音,應結合具體語境做出具體分析,以便更好了解語言的順應性、動態(tài)性選擇的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人稱指示語的選用對建構不同身份產生的影響。
[1]陳治安,彭宣維.人稱指示語研究[J].外國語,1994,(3):28-34.
[2]冉永平.指示語選擇的語用視點、語用移情與離情[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5):331-337.
[3]Pavlenko,Aneta & Blackledge,Adrian.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M].Multilingual Matters,2004:19.
[4]De Fina,A.D.Schiffrin & M.Bamberg.Discourse and Identity [M].Cambridge: CUP, 2006.
[5]Deborah,Tannen,Shari Kendall & Synthia Gorden.Family Talk:Discourse and Identity in Four American Famil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Richards,K.Languag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M].Palgrave:Macmillan,2006.
[7]莫莉莉.話語中的角色轉變與身份構建[J].寧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1):79-82.
[8]李成團.指示語選擇的視點定位與身份構建[J].外語教學,2010,(5):15-19.
[9]袁周敏.稱呼語的身份標記功能的元語用考察[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63-267.
[10]趙永青,陳婧,黃滔,秦麗莉.基于評價系統(tǒng)的EFL演講者話語身份構建研究[J].外語教學,2012,(2):22-26.
[11]袁周敏.自稱語的語用身份建構:作為語用行為的順應[J].外語教學,2012,(5):32-35.
[12]陳新仁.試論語用解釋的全釋條件.現(xiàn)代外語,2001,(4):378-389.
[1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9:55-56.
[14]Brewer MB,Gardner W.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1):83-93.
[15]Norton B.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Gender,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Longman,2000:5.
[1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