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帆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 徐州221116)
宋詞在當時是以傳唱作為其生存方式和傳播途徑的。那么,宋詞是如何傳唱的?宋代文獻里曾有過一些零星的記載,后人也進行了一些相關(guān)的研究。近幾年,宋詞的傳播研究頗受人們關(guān)注,其中也多會涉及宋詞的傳唱。本文就此進行綜述,以便知其得失,推動該項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一、關(guān)于宋詞傳唱者的研究 宋詞的傳唱主體是樂工歌妓,由于樂工歌妓在古代屬賤民階層,因此較少進入歷史記載。盡管如此,在宋代的一些文獻如沈括《夢溪筆談》、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王辟之《澠水燕談錄》、王灼《碧雞漫志》、葛立方《韻語陽秋》、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癸辛雜識》、《齊東野語》等中還是能找到一些有關(guān)當時樂工歌妓情況的記載。元明清時期的野史筆記如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田汝成《西湖游覽余志》、屈大均《廣東新語》等也有對宋代樂工歌妓的迻錄和考訂,一些詞話如沈雄《古今詞話》、張宗橚《詞林紀事》、馮金伯《詞苑萃編》等也對部分歌妓有所提及,這些文獻記載成為后人研究宋詞傳唱者的基本材料。
真正對宋代歌妓進行深入研究是從20世紀初才開始的。王書奴的《中國娼妓史》[1]一書,在第五章“官妓鼎盛時代”中就有對宋代娼妓的專門論述。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2]一書以朝代分章,對宋代歌妓也有論及。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3]設專章論述了李清照、朱淑真以及宋代其她女性的詞與雜文學。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樂工歌妓研究似乎成為禁區(qū),沒有較大的發(fā)展。
20世紀80年代后,一些宋詞研究者又開始關(guān)注樂工歌妓。吳熊和《唐宋詞通論》在論述詞調(diào)的來源時,特別強調(diào)樂工歌妓的作用,“樂工歌妓以音樂為專業(yè),他們比一般詞人更懂得樂理樂律,有些還能制調(diào)作曲。”[4]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5]一書則專門研究了唐宋時期的歌妓制度,涉及唐宋詞人與歌妓的交往,歌妓在詞樂結(jié)合中的作用,歌妓與詞的創(chuàng)作、傳播及其風格特征等諸問題,并對歌妓自身的創(chuàng)作活動以及對唐宋詞的負面影響方面作了相關(guān)論述。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許多相關(guān)論文,如王兆鵬《宋詞的口頭傳播方式初探——以歌妓唱詞為中心》、劉明瀾《宋代歌妓的演唱與詞樂的發(fā)展》、曹明升《宋代歌妓與宋詞創(chuàng)作及傳播》、徐楓《論宋詞歌妓傳播的特色》;陳中林、徐勝利《論歌妓在宋詞發(fā)展中的作用》、徐輝《論歌妓對宋詞的影響》;李儒俊、江麗娟《宋詞的職業(yè)傳播者——歌妓的產(chǎn)生原因及作用分析》、倪超《唐宋時期歌妓唱詞的傳播范式》、傅才武《文人與詩妓——詩妓在詩詞傳播中的作用探微》、彭福榮《論歌妓對宋詞繁榮的價值》等都對歌妓的類型及唱詞情況有所論及。這些論文中大都指出,演唱宋詞的歌妓有官妓、家妓和市井妓等,她們業(yè)有專精,是宋詞傳唱的生力軍。歌妓不僅刺激了文人的創(chuàng)作,擴大了宋詞的傳播范圍,作為詞樂結(jié)合的中介,歌妓在創(chuàng)造詞調(diào)、提供新聲方面也功不可沒,大大促進了宋詞的全面繁榮。
需要指出的是,宋詞的傳唱者除女性歌者外,還有一些男性歌者,譚新紅在《宋詞傳播中的男聲演唱》[6]一文中介紹了宋代的男歌手,并認為男性歌手的參與歌唱對宋詞風格多樣化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二、對宋詞具體傳唱方式的研究 宋詞是如何演唱的?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張炎《詞源》中略有提及,但語焉不詳。這就導致了后人在這一問題上的迷茫。后來的一些詞話中也經(jīng)常言及宋詞的演唱方法,大多也是泛泛而談。
20世紀以來,人們對詞的演唱方式有了更多的討論。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一書把宋代歌曲的演唱形式分成叫聲、嘌唱、小唱、唱賺及其發(fā)展和鼓子詞五類。[7](P207)《唐宋詞通論》中亦說:“北宋后期開始,歌曲方面出現(xiàn)了嘌唱、唱賺、賺等樂種。”[4](P145)這就意味著宋詞在當時有多種唱法,而其中又以小唱最為流行。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小唱”是從大曲中摘取的令詞或慢曲以及民間流行歌曲的單獨清唱,只有拍板或一二簡單樂器伴奏。而“嘌唱”是“嘌吟說唱”的省稱,乃是諸宮調(diào)的唱法[8](P192),其詞調(diào)是不同宮調(diào)的多種曲調(diào)的聯(lián)套[4](P78)。張鳴《宋代詞的演唱形式考述》[9]一文認為宋詞比較常見的演唱形式有小唱、群唱(群謳、合唱)、歌舞演唱等幾種。群唱和歌舞演唱更多用于娛樂、社交等的場合,其目的主要是娛樂;小唱則除娛樂、應酬等目的之外,涉及較多抒情因素,有更好的抒情效果。
在宋詞的演唱過程中,拍板起著重要作用。吳熊和、施議對、朱謙之等都曾談到拍板對唱詞的重要作用,如朱謙之在《中國音樂文學史》中就指出詞是依拍而唱的,又由當時拍板的重要性推斷當時的唱法,“似亦非嚴限按譜直歌,兼許人停聲待拍,使聲字悠揚,待拍子經(jīng)過而后轉(zhuǎn)腔,這便謂之‘善過度’。”[7](P207)魏新民對“善過渡”進行了專門的探討,認為聲腔和吐字是互為表里關(guān)系的。[10]那么,聲與字究竟是如何搭配的,劉堯民認為是“每一個‘聲’要變成一個‘辭’”[11](P26),即一字配一聲,而任半塘先生則認為“古樂所謂一字一律,亦僅限于譜之體如此,并不限于聲之用為然”[12](P178)。筆者認為任先生的說法更為可取。
學術(shù)界歷來都認為詞是依樂而填,依曲定體,所“倚”之曲有穩(wěn)定而特定的句數(shù)、句式的格律,這決定了該詞調(diào)也應有特定的平仄、片、韻等格律,歌唱自然應該是依據(jù)樂調(diào)來唱。而洛地先生在《詞樂曲唱》[13]一書中則認為,文人化的律詞的唱與曲子的唱是不同性質(zhì)的兩類唱:律詞是“以樂傳辭”,而曲調(diào)的唱則是“以文化樂”。洛先生認為律詞的唱較之曲子而言,在平仄格律,句數(shù)、句式、以及用韻等方面都有更嚴格的要求。而“以樂傳辭”的律詞只是依據(jù)音樂確定的體制,在其可以容納的“腔幅”內(nèi),無所謂句式、平仄格律之說;只有音樂上無固定旋律的“以文化樂”的曲子,才需要固定的句式、平仄格律作為填詞的依據(jù)。所以洛地先生認為,一般情況下“依調(diào)填詞”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秦德祥不同意洛地先生的看法,他提出“詞唱”的特點是“定中有變”,“詞唱”的詞曲配合方式是“依字聲行腔”為主、兼含“以樂傳辭”的因素。秦認為洛地先生只肯定了詞調(diào)歌唱無固定旋律即“變”的一面,而忽視了兼含“以樂傳辭”即“定”的一面,有失全面。[14]
另外,錢錫生在《論唐宋詞的吟誦傳播》[15]一文中對唐宋詞口頭傳播的另一形式——吟誦作了相關(guān)介紹,探討了吟誦的具體方式、特點以及吟誦效果等諸問題。錢認為吟誦傳播雖然比不上歌唱傳播動人,但有簡捷、方便、通俗等特點,這是歌唱傳播所不能及的。而詞樂失傳之后,吟誦對詞的傳播作用則更為重要。譚新紅在《宋詞傳播方式研究》[16]一書中誦讀一節(jié)也論及誦讀的原因、主體及對象、場合及傳播效果等問題,認為誦讀沒有音樂的限制,傳播更為深入和廣泛。
三、傳唱對宋詞發(fā)展的影響 近年來,從傳播學的角度研究宋詞較為流行,出現(xiàn)一大批論文和著作,其中較多談及了傳唱對宋詞的影響。
首先,宋詞的傳唱影響了宋詞的風格,使其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王兆鵬《宋詞的口頭傳播方式初探——以歌妓唱詞為中心》、楊海明《妙在得于婦人——論歌妓對唐宋詞的作用》、劉明瀾《宋代歌妓的演唱與詞樂的發(fā)展》、傅滿倉《詞臣老筆佳人口——論歌妓與婉約詞風》、謝穡《論宋詞的傳播媒介——歌妓》等文認為宋詞“重女音、尚婉媚”的特點與歌妓的演唱密切相關(guān),由此形成了詞華艷婉約的特色,造成了“軟美”詞風。而宋代手抄、印刷的出現(xiàn)又打破了歌妓傳唱對唐宋詞的決定性影響,使宋詞成為男性詞人自我抒情言志的長短句,從而在“婉約”之外更添“豪放”一家。
其次,由于宋代詞的廣泛傳唱,大大擴大了詞的傳播范圍。莫凡在《宋詞的傳播與宋代文化空間》一文中提到,宋詞因其獨特的傳播內(nèi)容和傳播方式盛極一時,“成為整個社會階層上至皇帝、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雅俗共賞、繁極一時的文化盛事”[17],大大豐富了宋代的文化空間。劉洪生《唐詩與宋詞的傳播藝術(shù)》、龍建國《唐宋詞與傳播》、王永煒《歌妓拓廣宋詞傳播范圍的研究》等論著均認為,不同歌妓在不同場合的演唱,會導致詞作傳播范圍的不同。在官妓、家妓、市井妓共同承擔宋詞傳播任務的情況下,宋詞的傳播范圍得以極大的拓廣。
再次,宋詞傳播方式的改變也影響了宋詞發(fā)展的方向。劉光裕、郭術(shù)兵《論傳播方式的改變對唐宋詞的影響》[18]一文認為歌妓作為是宋詞傳播的中介,影響和制約了宋詞抒寫的內(nèi)容、協(xié)律的特點、藝術(shù)風格和審美特征。隨著社會、政治情況的變化和印刷技術(shù)的發(fā)展,宋詞從口頭傳播轉(zhuǎn)向書面?zhèn)鞑?,傳播媒介的改變引發(fā)了宋詞一系列的變化。
最后,由于歌妓演唱的需要,還直接孕育了歌本的誕生。宋代的《家宴集》、《尊前集》、《金奩集》以及部分詞人專集《子野集》、《樂章集》等,都是作為歌妓的唱本存世的。曹翠、史默琳《詞體的娛樂功用與宋代應歌型詞集選本的關(guān)系》、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等論著都認為,正是由于歌妓唱本的保留及詞集的編選工作,才使詞得以長久流傳。無論是口頭傳播還是文本傳播,歌妓的介入都對宋詞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對宋詞傳唱研究的思考與展望 從總體來看,近些年來對宋詞的傳唱及其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在逐步升溫。在詞與音樂的關(guān)系問題上,可以說已經(jīng)取得了較多研究成果。在歌妓與宋詞的關(guān)系方面,也論述的更為深入,顯現(xiàn)了這一領(lǐng)域的新生力量。當然,這些年來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1.目前所見文獻都是文人的記載,樂人的紀錄很少,再加上傳唱本身是實踐性很強的藝術(shù),所以宋詞傳唱的研究的確有難度。當然,這也是其魅力所在。這其中不乏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nèi)ネ诰?,比?文人與歌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微妙關(guān)系、一首詞流傳時間一般多久、宋代的音樂文化氛圍又是如何等等諸多問題都等待我們?nèi)ミM一步思考,去做合理的解釋。
2.應進一步細化史料的搜集工作。宋詞中關(guān)于傳唱的詞話史料比較繁雜,記載難免會有一些分歧,考證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目前宋詞實證性的史料工作相對欠缺,再加上史載的幾百首被傳唱的宋詞與兩萬多首宋詞相比較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歷來研究者對此問題也只能是泛泛而談,籠統(tǒng)的概述宋詞傳唱的整體情況,對具體問題卻很少下筆,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史料的不斷考證中予以完善。
3.應拓寬視野,進行跨學科、多角度的對比分析。在研究過程中,除了對被傳唱的詞作之間的關(guān)系加以關(guān)照外,還可以對宋詞中未被傳唱以及以其它口頭傳播方式傳播的詞作進行對照分析。此外,綜合文化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種學科,將詞的傳播放到都市文明中去深層次考察,以多元傳播的角度再現(xiàn)宋詞發(fā)展的文化空間,能夠補充傳統(tǒng)一元模式研究的不足,這一方面也有待于進一步深入。
[1]王書奴.中國娼妓史[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4.
[2]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
[3]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4]吳熊和.唐宋詞通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5]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6]譚新紅.宋詞傳播中的男聲演唱[N].光明日報,2003-11-12.
[7]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施議對.詞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9]張鳴.宋代詞的演唱形式考述[J].文學遺產(chǎn),2010,(2).
[10]魏新民.宋代歌唱藝術(shù)成熟的標志——“善過渡”[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9).
[11]劉堯民.詞與音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12]任半塘.唐聲詩·上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洛地.詞樂曲唱[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14]秦德祥.“詞唱”的逆時追探——兼與洛地先生商榷[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3).
[15]錢錫生.論唐宋詞的吟誦傳播[J].蘇州大學學報,2007,(4).
[16]譚新紅.宋詞傳播方式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17]莫凡.宋詞的傳播與宋代文化空間[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1,(2).
[18]劉光裕,郭術(shù)兵.論傳播方式的改變對唐宋詞的影響[J].齊魯學刊,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