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祥
(衡陽師范學院 新聞與傳播系,湖南 衡陽 421002)
隨著傳播科技的發(fā)展,媒介版圖的重構,原來涇渭分明的媒介分工越來越模糊不清;新聞生產已不再是由單一的媒介單獨作戰(zhàn)進行的“作坊式”生產,而是真正現(xiàn)代化意義上的跨媒介的融合生產。這就要求我們的新聞人才從兩個方面進行轉型:一是從傳統(tǒng)單一型記者向全能型記者轉型,二是從單純信息生產者向知識生產與管理者轉型[1]。
在這種新的媒介生態(tài)下,新聞傳播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傳播科技在新聞傳播教育中應如何定位?其價值向度如何?未來的傳播科技課程應該如何架構?這正是我們新聞傳播學界需要共同關心和探討的問題。
新聞傳播教育的核心內容包括內容和呈現(xiàn)兩部分,而且內容要比呈現(xiàn)重要,這是學界已有的共識[2]。但在媒介融合時代,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往往容易使人誤以為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比內容本身更為重要。在這種認知下,要問傳播科技究竟是實務,還是理論?隨之而來的答案是實務。
從傳播科技對于內容生產、傳輸流程的影響來看,傳播科技確實是一種實務。首先,傳播科技改變了新聞線索獲取、新聞工作的調派以及新聞制作所需要的時間和作業(yè)方式;其次,內容產品的存在形式更為多樣,可以是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甚至可以同時是這幾種形式的結合體;再次,信息內容的傳輸方式更為多元,可以是紙媒、聲光,也可以是電子。這樣隨著傳播科技的融合,同一信息內容可以表現(xiàn)為不同的產品形式,不同的產品形式也可以表現(xiàn)同一信息內容;同一信息服務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系統(tǒng)進行傳輸,同一系統(tǒng)也可以同時提供多種信息服務內容。
但是把傳播科技僅僅只作為單純的傳播實務的認知實在是令人質疑,因為只有載體沒有內容,是沒有用的。這種認知只是認識到了科技融合對于內容生產流程的影響,沒有看到內容制作者說故事的方式以及信息內容本身也可能因為科技的采用而有所改變。當印刷轉到廣播、廣播轉到電視、軟片轉到電子攝像、再到數(shù)字非線性,傳播科技帶來新聞內容與制作流程改變的同時,往往隱含著牽涉到的不應只是實務,也應該包括理論。以網絡科技為例,新聞制作和信息的傳輸都與過去有所不同;同時對于新聞選擇的價值與動機、新聞真實性的考驗都與過去有極大的差別:從最早注重記者、編輯和新聞決策者作為守門人的守門傾向,都后來認知到科技的自主性、新聞采訪與內容的影響,最后連新聞價值也起了變化,時效性成為最重要的新聞價值;傳播法律和倫理道德這兩個層面也必須重新定位和考慮,尤其是數(shù)字版權、在線毀謗以及個人隱私。所以在這樣的科技背景下記者的新聞專業(yè)能力、理論知識都應予以極大提升。
科技匯流影響的只是單純的傳播實務的片面認知,作用于我們的新聞傳播教育,其結果往往是把傳播科技僅僅作為一種媒介表達的方法,不得不學的課程。最后在教育實踐上的表征只是在十分擁擠的課程架構上再加開一、兩門相關的媒介技術課程。這種將內容與科技二元化的教育哲學,是見木不見林的新聞傳播教育。我們要知道單純的科技能力訓練并不足以因應科技快速變化的時代,而且訓練出來的學生,也只是為了求得一份工作的工匠而已;相反的,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傳播教育訓練的重點應該是建基于這些新媒體科技之下更深入、更基本的理論知識,如此才能走在科技變化之前列。
傳播科技不僅僅只是一種媒介呈現(xiàn)方式而已,當然這并不是說科技作為實務不重要;但是它更是一種理論,一種把概念化的知識與呈現(xiàn)科技相結合的理論,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和優(yōu)化內容生產制作流程,擴充產品傳輸渠道,提高內容產品質量,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同時它也是制作內容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創(chuàng)意、思考、分析的來源。
臺灣新聞學者陳韜文認為新聞傳播教育的作用在于“培養(yǎng)有思考分析能力、有創(chuàng)意、有知識和有表達能力的內容制作者?!保?]按照陳韜文的觀點,新聞傳播教育的課程應該分為三大類:(1)培養(yǎng)思考分析能力的課程;(2)特定范疇知識的課程;(3)利用各樣媒介表達能力的課程。前兩項是屬于通識教育,也就是理論或概念化的課程,除了訓練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外,還包括某些特定領域的陳述性知識,例如: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最后一項則是實務與技術課程。
傳播科技教育的課程不應把科技只當作是技術,在生產流程中科技對內容的影響與理論概念知識同等重要,因此在媒介融合時代我們要從把傳播科技單純地作為實務課程的思維版圖中跳出來,站在實務和理論相統(tǒng)一的高度看待傳播科技,從而增進和擴展新聞傳播教育的內涵。具體來說,未來的傳播科技教育可以從實務性知識、理論概念性知識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這三個向度加以把握:
一是實務性知識。實務性知識包括寫作、采訪、編輯、拍攝、剪輯、設計制作廣告與執(zhí)行公關活動等。對于傳播科技而言,實務性知識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內容的科技呈現(xiàn)方式知識,這部分比較著重于傳播科技的使用,包括非線性剪輯系統(tǒng)、網站架設、網頁設計軟件、排版系統(tǒng)、繪圖軟件、計算機動畫軟件、數(shù)字傳輸、無線傳輸?shù)?。二是?shù)字化信息的管理知識,包括新聞內容的切割、組合、儲存、提取、搜尋以及建構資料庫等。
二是理論概念性知識。理論概念性知識指各種理論知識,包括政治、歷史、法律、經濟、心理、倫理、社會與文化研究等。對于傳播科技來說,其理論概念性知識的內涵所及應該超越呈現(xiàn)科技的本身而廣泛地與其它學科衍生而成的相關理論知識。通過與其他學科理論相結合,從而使傳播科技跳脫經驗操作而非停留于實務層次,在概念上與其它理論齊觀并論,成為新聞傳播理論重要的一環(huán)。傳播科技理論概念性知識包括:一是新聞、傳播學理論課程中有關媒介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如英尼斯關于偏移時間和偏移空間的媒介探討、麥克盧漢關于“地球村”概念的提出、梅羅維茨把情境作為信息等;二是與社會、語言、歷史、法律、倫理等其它社會科學接軌。如利用衛(wèi)星直播科技現(xiàn)場新聞報道再現(xiàn)的新聞真實并非僅是客觀世界的呈現(xiàn),而是一種科技語言的產物,或是科技意念的再現(xiàn),其內容及其所隱含的社會真實均是歷史、語言演變與科技融合的產物,因而得以與文化研究理論中有關傳者、受眾、文本的后設思考產生知識互動。由此可見,從傳播科技的角度分析新聞內容的重要性,在于可藉此連結并延伸其它社會分析,包括對知識、意識型態(tài)、社會關系、權力、以及身份的探索。
三是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著重的是基于科技融合所產生新的內容與經營方式,也即傳播科技與理論概念性知識融合出的另外風貌。在媒介融合時代,內容創(chuàng)意產業(yè)除了原創(chuàng)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由它所產生的附加價值。所以新聞傳播工作者除具有多種媒介技術操作運用的能力外,還應該具備善用科技進行創(chuàng)新的能力。其中包括:對數(shù)字傳播產業(yè)鏈增值環(huán)節(jié)的快速反應能力;對海量數(shù)字化內容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利用的能力;對跨媒體內容定制并擴大其效應的市場運作能力。
在新媒體科技盛行的時代,良好的采訪報道、撰稿、編輯能力雖然仍舊是最根本的專業(yè)技能,但相關新媒體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其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互動性、網絡連結性,與非線性的思考能力。比如,數(shù)字電視多了數(shù)據傳輸與行動內容的商機,創(chuàng)新能力就可以為實務業(yè)創(chuàng)造機會,也提供更新、更好的信息服務給受眾。二是對信息的管理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點比獲得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分析、提取現(xiàn)存信息更重要。以新聞工作為例,一則報道不可以只是在機構里的圖書館里找找數(shù)據,而是多方面搜集背景資料,再經由研究分析而來的報道,這些報道不只是新聞,而是資訊,所以記者必須同時是信息管理者,以全盤觀點來看待信息的使用。三是對傳播科技創(chuàng)新的察覺能力。隨著傳播科技的發(fā)展,未來媒介融合到底融合到什么程度,融合成什么樣子,或是接下來傳播科技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性質,誰也預料不到。像20世紀90年代后期,突然產生一些以前聞所未聞的工作職務,諸如網站管理者、網絡記者和多媒體制作人。這些都要我們的新聞傳播專業(yè)人員具有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敏銳察覺能力,從而才能在未來的激烈競爭洼地中占據高端位置。
對新聞傳播教育而言,重要的不是新舊媒體科技,畢竟寫一篇實體報紙新聞與電子報新聞在本質上差異并不大。新的呈現(xiàn)科技不僅僅只是目前實務課程中的一環(huán),它也是一門有一定理論豐度的概念性課程,沒有必要將新媒體的相關課程訓練獨立出來,或者另外開辟一個新的全新的課程架構。相反地,如果把相關的新媒體技術,諸如在線傳播或是網頁編碼技術,納入現(xiàn)有的傳播或新聞訓練課程,反而更能增加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的廣度和理論深度。所以,在媒介融合時代必須對傳播科技教育進行模式變革,以因應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變化。
首先,整合課程設置。媒介融合下的傳播科技教育不再是過去那種以單一媒介劃分的各自獨立的傳播教育,而是以網站、音視頻、掌上媒體及傳統(tǒng)紙媒多種媒介科技進行融合的教育。不論是所謂的報紙新聞學或者廣電新聞學還是網絡新聞傳播方向的學生,都要接受紙媒、廣電、網絡和新媒體的傳播科技課程。在媒體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可以把紙媒課程作為初級課程,廣電課程作為中級課程,網絡與新媒體課程作為高階課程。每一級別的課程設置都設有相應的學分,不管什么專業(yè)的學生,只有達到基本學分才能算合格。
其次,融合教學體系。新聞傳播學雖然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整個新聞的生產包括新聞策劃、采訪、寫作、拍攝、剪輯、編輯、設計、制作、評論等一系列流程。一件較好的新聞作品應該包括這一系列流程的工作過程中都應該有很好的銜接與表現(xiàn)。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新聞傳播教學過分強調媒介呈現(xiàn)方式,而忽視了內容本身,沒有很好地把理論和實務銜接起來。編輯、拍攝、制作與設計得再好,如果沒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和深度的內容,那么也很難打造出一個優(yōu)秀的、高品質的新聞成品。一個完整的包括新聞信息采集、寫作、編輯、審查和播發(fā)新聞生產流程,不僅僅在于傳播科技呈現(xiàn)方式的嫻熟運用,同時傳播科技的概念性知識也必定蘊涵其中。傳播科技教學體系的內容應由擔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老師依據新聞生產流程共同架設,然后按照課程計劃加以執(zhí)行,以免出現(xiàn)理論和實務脫節(jié),或者過分強調實務而忽視理論的情況發(fā)生。
再次,革新教學方法。跨媒介科技的生產運作方式不僅僅需要職業(yè)化的技能,同時還需要有很好的人際協(xié)調、統(tǒng)籌調控的能力。為了使學生適應未來的多媒體工作環(huán)境,必須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傳統(tǒng)純粹的課堂走出來,讓課堂成為“媒體”。一是新聞傳播的教學,尤其有關傳播科技的教學,應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操作平臺,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媒體的工作環(huán)境中。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輪流扮演媒體生產流程中的不同角色,以記者來說,每周必須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新聞,包括文字稿、新聞圖片和視頻新聞;編輯工作則編排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或者及時更新新聞網頁,其中包括構思版面樣式,完成編排,以及預提下期企劃;報道主任工作則包括梳理新聞線索,召開采編會議,修改整體報道規(guī)劃,決定采寫內容,初步決定頭條新聞;執(zhí)行副總編則密切配合報道主任,完成新聞刊播前的工作,決定新聞成品出線工作;總編則負責最后審稿及出線,并負責媒體內部縱向與橫向聯(lián)系工作。
通過上述教學模式的變革,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能在實際的職場中融合聲音、影像、文字、照片、圖表、動畫,交迭使用這些不同組件所產生的立體傳播效果,就像擁有各種管弦樂器的交響樂團,能譜出各類的交響樂章。另外新聞傳播教育不只是要培養(yǎng)實務人才,也希望能培養(yǎng)出具有社會擔當?shù)男侣剛鞑ト?。例如面對新科技帶來危及專業(yè)倫理的現(xiàn)象,我們應該提供建議,幫助學生避免犯錯。其中一個方式就是讓學生對新科技帶來的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以及適當?shù)奶幚砟芰?。如果我們能在傳播科技的教學過程中指出網絡技術給新聞內容的品質帶來的種種麻煩,再針對這些現(xiàn)象提出建議,等到學生進入職場,也許他們的所學就能減少血腥暴露的畫面、不正確的信息。透過這種教學模式變革,傳播科技教育就可脫離以往過于實務導向的教學取徑,發(fā)展出具有多元理論層次的教學模式。
[1]李紅祥.媒介融合下新聞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J].文教資料,2012(4):145-146.
[2]Dennis,E.E.,Meyer,P.,Sundar,S.S.,Pryor,L.,Rogers,E.M.,Chen,H.L.,&Pavlik,J.(2003).Learning reconsidered: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Communications,convergence and the curriculum.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57):292-317.
[3]陳韜文.傳播教育的知識結構問題:思考分析與實務技術訓練之間的張力[J].(臺灣)新聞學研究,1999(59):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