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防范信用證欺詐法律問題分析

2013-08-15 00:53:41劉長安曹培忠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串通受益人信用證

劉長安,曹培忠

(1煙臺大學;山東煙臺264005;2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泰安271000)

一、信用證欺詐

據(jù)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80%以上的貿易結算都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隨著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這一數(shù)字勢必會繼續(xù)增長。當前,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深入發(fā)展,與之相伴的是國際信用證欺詐問題愈演愈烈。因此,作為對外貿易大國有必要加強對信用證欺詐的理論研究。

(一)信用證

一般來說,信用證是開證人對受益人作出的一種書面付款承諾。但不同國家的具體國情不一,所以不同國家或組織的法律文件對其定義有所不同:

1997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國內信用證結算辦法》第一次對信用證概念做出法律界定,該辦法第2條規(guī)定:信用證是指開證行依照申請人的申請開出的,憑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jù)支付的付款承諾。①

在美國,1995年修訂完成的《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中將信用證規(guī)定為:開證人應開證申請人的請求或者為申請人的原因,向受益人作出的以付款或者給付相應價值的方式兌付單證提示的、滿足第5-104條要求的確定的承諾。[1](P57)

在2006年10月25日,國際商會頒布了《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簡稱UCP600),其中第2條規(guī)定:信用證指一項不可撤銷的安排,無論其名稱或描述如何,該項安排構成開證行對相符交單予以兌付的確定承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信用證界定為:信用證是開證行依照開證申請人的申請開出的,受益人憑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jù)予以兌付的書面承諾。

(二)信用證欺詐

關于信用證欺詐的概念,在國際上至今仍沒有一個具體統(tǒng)一的界定。雖然現(xiàn)在全球經濟呈現(xiàn)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但仍未達到在全球范圍或某一區(qū)域內統(tǒng)一制定或界定信用證欺詐概念的發(fā)展水平,再加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有著不同的具體國情或區(qū)情,更是為在全球范圍內界定一個統(tǒng)一的信用證欺詐概念設置了層層障礙。對此,我們可以援引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在第500號出版物《UCP400與UCP500之比較》中的解釋作進一步的理解:對于信用證這類非銀行業(yè)務的東西,如果國際商會做出統(tǒng)一規(guī)定,將可能引起各國立法機構的異議,而且在實踐中國際商會也無法保證這些規(guī)定會得到各國的一致承認和遵守。[2](P8)

但理論研究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理論界對信用證欺詐的界定主要存在狹義和廣義兩種觀點。狹義的信用證欺詐理論觀點認為:信用證欺詐指信用證受益人在提交單據(jù)方面的欺詐,即賣方故意提供全部或者部分假單證騙取貨款。而廣義的信用證欺詐理論觀點則認為:信用證欺詐不僅包括單據(jù)方面的欺詐,也包括基礎交易中的欺詐。即信用證中相關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交易或者信用證申請人與受益人之間的交易存在欺詐。[3](P4)

本文認為,建立在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理論上可以將信用證欺詐定義為:利用跟單信用證機制中單證相符即予以支付的規(guī)定,提供表面記載與信用證要求相符,但實際上不能代表真實貨物的單據(jù),騙取貨款支付的商業(yè)欺詐行為。[4](P283)

(三)信用證欺詐成因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fā)展,既離不開內因,也離不開外因。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信用證欺詐的出現(xiàn),既有其自身缺陷的原因,又有外部不利條件的影響。對此,信用證欺詐的產生也不例外。

1.信用證欺詐產生的根本原因

當前,信用證之所以能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支付手段,原因在于它最大的一個特征——獨立抽象性。因為它的獨立抽象性,信用證才被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在各國間通用,為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節(jié)省了經濟支付成本并大大提高了各國間的貿易效率。

但也正是因為信用證的抽象獨立性,使其存在著難以彌補的缺陷,為信用證欺詐的發(fā)生提供了足夠空間。因為根據(jù)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原則,信用證交易是一種純單據(jù)化的交易,它獨立于基礎合同,不受基礎合同的影響和制約。因此,銀行只審核受益人所提交單據(jù)的表面真實性,即只要單據(jù)與信用證的要求表面相符,銀行就應予付款。如果期間銀行越過單據(jù)去審查基礎合同,這將嚴重損害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信用證這一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實施欺詐。這不但降低了人們利用信用證進行國際貿易的信心和依賴,而且擾亂了正常的國際經濟、金融發(fā)展秩序。所以,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是信用證欺詐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

2.信用證欺詐產生的外在原因

首先,在立法方面——國際國內對信用證欺詐的相關立法缺失。目前,國際上并沒有信用證欺詐的統(tǒng)一的專門性立法,國際商會也沒有針對信用證欺詐問題做出具體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因此在國際上的統(tǒng)一立法尚處于空白狀態(tài)。世界各國國內對信用證欺詐這一現(xiàn)象沒有給予足夠重視,除少數(shù)國家作出相關規(guī)定外,大多數(shù)國家沒有相關立法。

其次,在執(zhí)法方面——國際國內對信用證欺詐的打擊困難重重。通過上文,我們得知信用證欺詐立法方面存在嚴重缺失,可以想象對此的相關執(zhí)法將要面臨巨大的困難。因為信用證是當今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的重要國際貿易支付方式,所以對信用證欺詐的打擊將具有廣泛的國際性。因此,在打擊信用證欺詐問題上需要大量的國際合作,但我們將面臨諸多障礙——法律適用問題、司法管轄問題和國際司法協(xié)助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亟待翻越的障礙。

此外,全球范圍內信用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也是信用證欺詐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信用制度建設和發(fā)展水平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較早、資本雄厚,已經擁有了完善的信用體系;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南美、非洲等地區(qū),信用制度建設相當滯后,欺詐極易發(fā)生。這樣,如果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間進行國際貿易,信用證作為一種支付手段則毫無生命力可言。

總之,如果現(xiàn)有的立法缺失給信用證欺詐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執(zhí)法方面面臨的障礙就是信用證欺詐得以成長的催化劑,信用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則是導致信用證欺詐在全球范圍內盛行的良好氣候。

二、信用證欺詐類型

對信用證欺詐行為進行分類,有利于我們更有針對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以維護良好的國際貿易經濟秩序,進而保護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商業(yè)利益。依據(jù)的標準不同,分類就不同。當前主要有三大分類標準:1.根據(jù)信用證欺詐的主體不同,可分為開證申請人欺詐、受益人欺詐、開證申請人與受益人共同欺詐、開證申請人與開證行共同欺詐以及第三方實施的欺詐;2.根據(jù)信用證欺詐的內容不同,可分為單據(jù)欺詐和交易欺詐;3.根據(jù)信用證欺詐的手段不同,可以分為偽造單據(jù)、偽造信證、開立空信用證、轉讓信用證的欺詐和軟條款信用證等。

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第8條規(guī)定:“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存在信用證欺詐:1、受益人偽造單據(jù)或者提交記載內容虛假的單據(jù);2、受益人惡意不交付貨物或者交付的貨物無價值;3、受益人和開證申請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單據(jù),而沒有真實的基礎交易;4、其他進行信用證欺詐的情形。”②由此來看,我國信用證欺詐情形主要包括受益人、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串通、受益人與第三人串通。本文對開證申請人、第三人和銀行(含議付行)能否作為信用證欺詐主體并構成欺詐情形,理論界有很多爭議,故在此不問。

(一)受益人單獨實施的信用證欺詐

在三大類信用證欺詐中,以受益人實施的信用證欺詐最為廣泛,也最為常見。受益人單獨實施的信用證欺詐主要有兩種情形:

1.受益人偽造單據(jù)或者提交記載內容虛假的單據(jù)

這種情形是指受益人在根本無意交付貨物履行基礎合同的情況下,偽造信用證項下的全套單據(jù),利用該單據(jù)向銀行提示,從而騙取銀行付款。因為信用證具有抽象獨立性,銀行不會去審查交易雙方的基礎合同,只審核受益人所提交單據(jù)的表面真實性,只要單證相符,銀行就會予以付款。同時,我們需要注意這里的“偽造”應作法律上的擴大解釋,不僅包括直接假造單據(jù),也包括假冒他人名義簽發(fā)單據(jù)或者注冊虛假的單據(jù)簽發(fā)人進行簽發(fā)。[5](P4~5)

2.受益人交付貨物不符基礎合同要求

(二)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串通實施的信用證欺詐

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串通實施的信用證欺詐也主要分為兩種情形,但是它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欺詐的對象都是銀行;欺詐的目的都是騙取銀行款項。

1.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沒有真實的基礎交易

此種欺詐情形,主要表現(xiàn)為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自始至終沒有發(fā)生真實的基礎交易,即沒有簽訂真實的基礎合同,而是二者串通簽訂虛假的基礎合同。這類欺詐,一般情況下申請人會充分利用銀行授信機制,用虛假的基礎合同向銀行申請開證,然后由受益人向銀行出示事先已與申請人串通準備好的虛假單據(jù),由于銀行只對所提交單據(jù)的表面真實性進行審查,所以受益人就會輕而易舉地把銀行的錢財騙到手。

2.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利用先前真實基礎交易重復交單

這種信用證欺詐情形,主要表現(xiàn)為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先前發(fā)生過一定的真實的基礎交易,但該交易結束后,雙方相互串通利用先前真實的基礎合同,由申請人繼續(xù)向銀行申請開證,受益人繼續(xù)向銀行出示單據(jù),如此反復,從而騙取銀行錢財。

這類信用證欺詐近幾年在我國時有發(fā)生,比較典型的案件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與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分行信用證欺詐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與安徽安糧國際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證糾紛案和寧波——上海澳新銀行融資大案等。

2018 “13 Impressionen aus CHINA”,Galarie Djesany Weserstr.11·柏林

(三)受益人與第三人串通實施的信用證欺詐

受益人與第三人串通實施的信用證欺詐,主要包括受益人與承運人串通和受益人與其他第三人串通兩種情形。

1.受益人與承運人串通實施信用證欺詐

這類欺詐在海事欺詐中尤為常見,由受益人與承運人利用提單的物權屬性——交貨憑證,互相串通進行欺詐。第一種情形,不存在真實的基礎交易的情況下,受益人要求承運人開立與信用證款項相符的虛假單據(jù),從而實施欺詐;第二種情形,存在一定的基礎交易,但所交付貨物或者交付貨物的時間、地點與基礎合同不符,受益人仍要求承運人開立符合信用證款項要求的單據(jù),即通過預借提單、倒簽提單或者用保函換取清潔提單的方式進行欺詐。

2.受益人與其他第三人串通實施信用證欺詐

其他第三人是指除承運人以外的獨立第三人。受益人與其他第三人互相串通,分工實施欺詐:一般先是由第三人主動聯(lián)系開證申請人,然后第三人作為中介幫助開證申請人與受益人發(fā)生基礎交易,而后由受益人利用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進行欺詐。

三、信用證欺詐危害

自21世紀以來,信用證逐漸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漸已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qū)之間進行國際貿易的重要結算支付方式,具有了國際認可性、通用性和依賴性。但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信用證欺詐時有發(fā)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勢,它所帶來的災害應引起我們注意。

(一)損害國內外投資者的商業(yè)利益

對投資者來說,進行經濟貿易往來,信用是至關重要的。信用證是一種對信用水平要求較高的國際貿易支付手段,如果合作方經常利用信用證進行欺詐,那將使投資者遭受巨大的損失,并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商業(yè)利益。從長遠來講,信用證欺詐使投資者面臨較高的商業(yè)投資風險,其將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投資興趣、信心和力度。

(二)阻礙一國對外經貿的發(fā)展步伐

一個國家的對外開放水平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該國家的整體信用水平。當前,全球經濟呈現(xiàn)出一體化和區(qū)域化發(fā)展的趨勢,如果一個國家建有完善的信用體系,那么它將非常容易引進大量外資發(fā)展本國經濟,加強本國與世界其他各國的經濟聯(lián)系,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如果在這個國家里代表一定信用水平的信用證,欺詐問題時有發(fā)生,那么它將嚴重影響本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fā)展,甚至在這股大潮中“逝去”。

(三)破壞全球經濟金融的良好秩序

全球信用證欺詐問題時有發(fā)生,它反映的是全球各國信用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狀態(tài)。各國信用體系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更大。因為信用證具有國際性,所以信用證欺詐問題的出現(xiàn)更加劇了這一現(xiàn)狀。如果處理不好信用證欺詐問題,將會嚴重破壞全球良好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甚至會帶來全球性的經濟災難。

此外,信用證欺詐問題也給信用證的自身發(fā)展帶來了阻礙。我們知道當前信用證欺詐不斷發(fā)生,這將會嚴重影響人們對信用證的信心,降低人們對信用證的依賴性。長此以往,信用證最終會失去人們對它的認可,失去在全球的通用性,其生命將面臨終結。對人們而言,將失去一種重要的國際貿易支付方式,同時國際貿易效率也會隨之大大降低。

四、信用證欺詐防范措施

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總額在全球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相應地,信用證欺詐對我國的危害在范圍上不斷擴大、程度上日益加重,并在形式上呈現(xiàn)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面對信用證欺詐,我們應給予及時適當?shù)乃痉ň葷?,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前我們最需要做的還是應該從源頭上預防信用證欺詐的發(fā)生。特別是,國際商會在2006年10月25日頒布的《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簡稱UCP600)仍沒有對信用證欺詐問題做出任何具體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防范信用證欺詐對我國來說具有相當?shù)木o迫性。而當前,防范信用證欺詐最有效的方式莫過于從根本上解決其獨立抽象性所帶來的巨大缺陷,而克服這一缺陷最有利的手段又莫過于通過開證申請人和開證銀行兩大主體建立多層防范體系。

(一)開證申請人的防范措施

開證申請人在實踐中,一般為進口商(買方)。資信的好壞直接影響交易的成敗,對防止信用證欺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面對比較普遍的出口商(賣方)詐騙形式,進口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對受益人的資信調查

在進行交易前,一定要通過網絡、商會、駐外機構、專業(yè)性的咨詢機構或者其他渠道對貿易伙伴展開資信調查,徹底了解交易對象資信情況、經營狀況、資金能力、履約程度等具體信息,以避免交易帶來的風險。

2.注意貿易術語的適當選擇

在與受益人(出口商)進行國際貿易時,開證申請人(進口商)可依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馁Q易術語。如FOB貿易術語,開證申請人可將租船訂艙、貨物保險等交易選擇權掌控在自己手中,使自己在交易中處于主動地位。比如,當進口商自行租船運輸貨物時,可以選擇與之經常合作且信譽良好的船運公司,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受益人與承運人串通實施信用證欺詐。

3.注重對交易貨物的核查檢驗

開證申請人在貨物運輸?shù)娜魏苇h(huán)節(jié)都不能忽視對交易貨物的檢驗。在裝運前,對交易貨物的檢驗,可要求受益人出具由權威機構簽發(fā)的檢驗證書或者委派相關人員到貨運港口親自檢驗;在運輸途中,應隨時關注船舶航行情況,以便面對突發(fā)事件時,迅速做出相應的應急處理;到達目的港后,組織相關人員及時查收貨物,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指出,不給出口商留有任何實施欺詐的機會。

(二)開證銀行的防范措施

銀行遭受信用證欺詐的風險主要來自自身審單不嚴、受益人、受益人與開證申請人合謀以及受益人與第三人的勾結等。③面對如此廣泛的風險來源,銀行在從事信用證業(yè)務,任何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疏忽,必須謹慎對待,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1.嚴格規(guī)范授信機制,加強對申請人和受益人的資信調查

開證行要不斷完善授信機制,并統(tǒng)一貫徹授信制度。為防止各種信用證欺詐,銀行首先應加強對開證申請人的資信進行調查,以確定申請人有良好的信譽和付款能力,也可要求開證申請人提供足額擔保,同時也要通過各種渠道對受益人進行資信調查。必要時銀行應建立企業(yè)資信檔案,以便切實掌握進出口公司的資產狀況、流動資金及資產負債率等,以降低銀行所承擔的風險。

2.完善內部操作規(guī)程,注重對各銀行開證環(huán)節(jié)的風險控制

銀行應不斷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規(guī)范操作流程。銀行可對系統(tǒng)內不同級別銀行開證規(guī)模的權限予以明確規(guī)定,建立相應的分級審批制度,并規(guī)定各級分行的風險余額。只有管理好開證規(guī)模,銀行才能更好地控制開證環(huán)節(jié)的風險。在開證的風險控制方面,我們應尤其注重對遠期信用證的把關,對其必須落實足額保證金或采取同等效力的擔保措施,以防止他人利用遠期信用證進行非法融資。

3.組織相關專業(yè)培訓,提高從業(yè)人員的反信用證欺詐意識

作為銀行應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信用證業(yè)務知識的學習,比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或者實務人員開展講座研討,并注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更新,從而不斷提高從業(yè)人員的業(yè)務素質。相關從業(yè)人員應做好本職工作,認真負責審核,必須嚴格堅持“單證一致,單單一致”的原則。

此外,作為開證銀行還應該加強與監(jiān)管部門的協(xié)作,密切與其他國際組織的聯(lián)系和業(yè)務往來。比如可以參加國際先進單證中心,實現(xiàn)單證的集中審核,也便于與其他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防范信用證欺詐。

五、結語

當前,世界經濟呈現(xiàn)全球化和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信用證在全球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作為全球重要的新興經濟體——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利用好信用證這一重要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以不斷提高在全球國際貿易中的比例,是一項復雜巨大的工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信用證欺詐,面對信用證欺詐,應做到預防為主、司法救濟為輔,把防范永遠放在第一位。當然,這還需要借鑒英美國家的一些成功經驗,同時也離不開國際間的友好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信用證欺詐問題,維護好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秩序,同時也為解決全球性信用證欺詐問題做出作為全球最大發(fā)展中國家應有的貢獻。

注釋:

①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第4條第5項的規(guī)定,《國內信用證結算辦法》應屬于業(yè)務方面的部門規(guī)章,具有法律約束力。

②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③因本文對信用證欺詐的類型的劃分,不包含開證申請人以及開證申請人與銀行(議付行)的互相串通,故在此討論開證行風險來源時不予涉及。

[1]美國法學會,美國統(tǒng)一州法委員會(李昊,劉云龍,戴科,高圣平譯).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評述(第2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鄭傳敬.論我國信用證欺詐的認定及其立法規(guī)制[D].安徽大學,2012.

[3]王靖靖.論UCP600新規(guī)則下信用證欺詐的法律問題[D].山東大學,2011.

[4]郭瑜.國際貨物買賣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5]高延文.信用證欺詐之司法救濟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5.

猜你喜歡
串通受益人信用證
論惡意串通的立法問題
第二受益人是受益人嗎
中國外匯(2020年24期)2020-11-28 00:58:29
惡意串通與債權人撤銷權解釋論的三維意蘊
法大研究生(2020年1期)2020-07-22 06:05:30
可轉讓信用證下第二受益人面臨的風險及規(guī)避
法制博覽(2020年1期)2020-02-25 13:30:44
遠期遠付信用證及其索匯操作
中國外匯(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國內信用證轉讓風險控制
中國外匯(2019年16期)2019-11-16 09:27:48
轉讓信用證項下受益人比例剖析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8
再現(xiàn)信用證溢短裝之爭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6
我國政府采購中串通投標行為法律規(guī)制的路徑
法制博覽(2018年6期)2018-01-23 00:48:50
練就信用證修改審核的“火眼金睛”
中國外匯(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38
潼南县| 贵定县| 托克托县| 独山县| 石棉县| 菏泽市| 屯留县| 云龙县| 盐山县| 弋阳县| 东源县| 闸北区| 蒙阴县| 陆河县| 周口市| 长顺县| 比如县| 开阳县| 兴宁市| 夏津县| 台山市| 东阳市| 循化| 壤塘县| 潼关县| 普安县| 东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民市| 黔江区| 汤原县| 南华县| 东海县| 无锡市| 华蓥市| 手游| 瑞昌市| 长宁县| 海口市| 邹城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