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辰,王治江
(河北聯(lián)合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尤利西斯》(Ulysses)是愛爾蘭現(xiàn)代主義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該書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歷來被譽為天書、奇書?!都~約時報》的書評作者約·科林斯曾于當年評價這部曠世奇書,“100 個人中沒有10 個人能讀完《尤利西斯》”。至于讀完這部傳奇著作的具體人數(shù),我們雖然無從得知,但是喬伊斯這位意識流小說大師用近百年的時間證明了他的非凡才能和這部偉大著作的生命力。在西方,對于《尤利西斯》的研究堪比國內(nèi)的“紅學”熱潮。喬伊斯對人類心靈的探索,正如美國批評家艾德門·威爾遜所說,的確“代表了人類意識的一個新階段”。這位地位堪比語言大師莎士比亞的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把語言運用的靈妙、神秘;同時,他更是一位古今中外少有的作家,公開表明自己故意在作品中增添神秘感和難度,從而讓后人們?nèi)ヂ剿?、研究,作者的匠心獨運和寫作手法上的高超可見一斑。如今,《尤利西斯》已被譯成德、法、日、美等多國語言在全世界流傳,有關對它的研究、爭議更是從未間斷。在中國,由于翻譯家們的辛勤努力,中國讀者們在20 世紀末亦能看到它的漢譯本,得以讓我們領略它的風采,開始這場奇幻之旅。其中爭議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兩種譯本分別是蕭譯本(蕭乾、文潔若譯)和金譯本(金堤譯)。
小說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主人公,苦悶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廣告推銷員利奧波德·布盧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之內(nèi)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jīng)歷。小說通過大量運用細節(jié)描寫和意識流手法來構建了一個交錯凌亂的時空,語言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書中大量使用語言變體,加上意識流的文體,這些都無疑給譯者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本文將從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兩個方面對蕭乾和金堤兩個譯本進行對比研究。
可讀性是指作品適合于閱讀的程度。可讀性不等于易讀性,特指某種寫作風格的產(chǎn)物??勺x性通常用來形容某種書面語言閱讀和理解的容易程度——它關乎這種語言本身的難度,而非其外觀。影響可讀性的因素包括詞句的長度,以及非常用詞的出現(xiàn)頻度[4]。多方面的研究顯示,容易閱讀的文本可以增進理解程度,強化閱讀印象,提高閱讀速度,并讓人堅持閱讀。在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考慮到譯本的可讀性,也就是說譯者承擔著使作品靠近讀者的任務,使譯文通順可讀。
由于《尤利西斯》原著艱澀難懂,這就要求譯者在對作品有一個深刻而客觀的理解的基礎上,在翻譯時把文體、語法、語義等等考慮進去,給讀者呈現(xiàn)一個具有可讀性的譯文。當然,譯文的可讀性是要同原文的結構、風格大體一致的。否則就會導致一些問題,比如,為了把原文譯成通俗易懂的作品,而把作者獨具匠心設置的“障礙”都一一解釋清楚,那么譯文便失去了原來的美感,這與“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是相違背的。翻譯本身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即根據(jù)原文創(chuàng)造出譯文的活動。在英漢翻譯中,譯出語與譯入語這兩種語言間存有很大的差異,因而使譯文具備最佳的可讀性絕非輕而易舉之事,評價譯文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可以從譯文的詞匯層面,句子層面等方面進行研究。
在《尤利西斯》的原文中有很多晦澀的詞語,特別是作者自己編排的一些詞匯,也有很多不符合語法的句子,穿插使用的多國語言等等。這些巧妙的“障礙”都是作者故意為之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其作品永恒不朽,更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的思緒、情感,揭示人物內(nèi)心。如原文中作者自造的一個詞匯——“endlessnessnessness”,這是對布盧姆想象情人瑪莎的歌聲天籟一般,猶如一只高空飛翔的鳥兒,使他神魂顛倒,不能自拔的描寫。原詞本該是endlessness,作者通過在詞尾重復添加-ness 詞綴,想以此形式描繪出布盧姆腦海中聲音的回蕩、飄渺,以及他對情人瑪莎的想入非非,甚至是二人之間的纏綿不休,更加體現(xiàn)出小說人物的內(nèi)心起伏狀態(tài)。在蕭譯本和金譯本中分別被譯成了,“綿綿無絕期,無絕期,無絕期…”和“無窮無盡無盡無盡…”在可讀性上,兩譯本均展現(xiàn)了作者的本意圖,把難詞簡化,原文雖然是一個詞,但根據(jù)內(nèi)在含義,譯者通過增補詞匯使其更可讀性,同時,也保持了與原文結構的統(tǒng)一,精神的傳承。
漢語和英語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異,,比如,英語的句子是從屬結構,而中文的句子是并列結構;英語注重語法,而漢語注重語義;英語多使用被動語式,而漢語則多用主動表被動等。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須要根據(jù)目標語的句法特征做一些調(diào)整和改變,如調(diào)整語序、化復合結構為簡單結構等。例如:
原文:—Thanks,old chap,he cried briskly.That will do nicely.Switch off the current,will you?[1](p.2)
蕭譯本:“謝謝啦,老伙計,”他精神抖擻地大聲說?!靶U好。請你關上電門,好嗎?”[7](p.36)
金譯本:—謝謝,老伙計,他興致勃勃地說。很不賴。關上電門吧,勞駕![6](p.4)
原文的英語句式是一個祈使句的反義疑問句,在英語中常用反義疑問句表示強調(diào)。這是Mulligan讓Stephen 把門關上的請求,原文用will you 反問表示一種禮貌性請求,是委婉的要求。英語中的祈使句省略了主語“你”或“你們”,蕭譯本把省略的主語譯出來,使句子內(nèi)容的指代性更強了,對于反義疑問的部分也用了跟原文一樣的問句形式來表示請求,更符合漢語言的表達習慣。相比之下,金譯本在形式上是與原文相對應的,沒有譯出主語,但是句末用的嘆號不符合原文的禮貌性請求的語氣,顯得過于命令化。
英國學者Katie Wales 把喬伊斯稱為“自莎士比亞以來最偉大的語言駕馭者”(Wales,1992:1)[2]。喬伊斯賦予《尤利西斯》的語言是千變?nèi)f化的,書中不僅存在作者有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型詞匯,更有多種語言穿插使用的現(xiàn)象,作者在這部小說里加入了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德語、梵語等多種語言,語言種類如此交織在一起,這就要求譯者不僅要熟悉英語,更要知曉一些他語言,以及作者用這些“異”語言的目的。例如,在第一章里,當Stephen 要離開在海灣里游泳的Buck Mulligan 和Haines 時,作者用拉丁文引用了送終祈禱文片段,
Liliata rutilantium.
Turma circumdet.
Iubilantium te virginum.[1](p.27)
兩譯本對此語碼的處理是完全不同的,金譯本選擇了用保留原句再加注進行翻譯的方式,蕭譯本則選擇了直接翻譯,即
飾以百合的光明的
司鐸群來伴爾,
極樂圣童貞之群[7](p.25)
然后又加注表明“原文是拉丁文”的方式。這種直接呈現(xiàn)漢語的方式更有利于讀者閱讀。由于拉丁文屬于原作品的非主導語言,特別是在屬于譯者非擅長使用或研究的語言的前提下,保留原句的形式,則會使譯文的可讀性降低。
如果說譯文的可讀性側重譯文本身的通順流暢,那么譯文的可接受性則更側重讀者的反映,即讀者是否能夠通過譯文理解原著的基礎上,認可并接受譯者的翻譯方式,諸如在詞匯的選擇上,形式的變化上,以及文化的傳播上等等[5]。但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以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尤利西斯》譯本”,讀者的意見和反映對譯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眾所周知,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堪稱“天書”,由此可見它并不歸類于通俗易懂的的小說范疇;小說伊始被送給各位文學大家欣賞的時候,也是褒貶不一——弗吉尼亞·伍爾芙認為它“粗俗、不堪入目”,法國詩人克洛代爾竟把作者簽名的贈書退還給了喬伊斯,紀德說它是“冒牌名作”…可見它并不是被廣泛接受的,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
通讀這兩種譯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譯者均在書中作了注釋,其中以歷史注和典故注居多,其次是一些專業(yè)領域的詞匯知識和一些特殊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解釋。翻譯加注可以有效地傳遞原文化,特別是民族特有的文化,如果不加注,讀者就會不知所云,在接受上也會有困難。兩譯本相比較而言,蕭譯本加注更多一些。雖然蕭乾先生本人是不贊成在文學作品中加注的,認為加注是對閱讀的一種干擾,可是面對《尤利西斯》這樣特殊的一部作品,也只有加注才能方便廣大讀者理解、接受。(蕭乾,文潔若,1994:21)兩譯本中均不乏加注釋的例子,例如在原文第二章,斯蒂芬在課上跟孩子們猜謎語,孩子們猜不出就問老師答案是什么,斯蒂芬說答案是“The fox burying his grandmother under a hollybush.[1](p.32)對于這個謎底,兩譯本的注釋不完全相同,金譯本給出的注釋為“這是愛爾蘭的一個取笑謎語的謎語,意思是說有些謎語是無法猜的,但一般把謎底說成狐貍埋葬自己的媽媽,斯蒂汾改說奶奶,顯然與當時的思想狀態(tài)有關?!保?](p.43)金堤先生對謎底進行了解釋,指出了原文中是用grandmother 一詞代替了mother,對于不熟悉愛爾蘭文化的中國讀者來說,這樣的解釋還不夠清晰,讀者還會有很多疑問。而在蕭譯本中,注釋就非常清楚明了,即“這個謎語見P.W.喬伊斯著《我們今日在愛爾蘭所說的英語》一書。斯蒂芬把詞語改得簡練了,而且因?qū)ζ渫瞿赣兄摼胃?,故把原謎底中的‘母親’改為‘奶奶’。原來的謎語和謎底是:我猜謎,猜個準兒:/昨晚我看見了啥/風兒刮,/公雞打了鳴。/天堂那些鐘,/敲了十一點。/我可憐的靈魂,/該生天堂啦。(謎底:狐貍在冬青樹下埋藏它的母親)”[7](p.102)蕭譯本不僅給出了謎語的全部,也解釋了為何斯蒂芬要改換原謎底的詞語,這樣,相對于讀者的異文化和作者的改動之意就能更好地為讀者所接受。
每一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貫穿了很多愛爾蘭民族的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而這些文化對于中國讀者就是陌生難理解的,由于缺少這種認知語境,譯者在翻譯時就需要通過給譯文加注釋的方式來彌補這種文化空缺[3]。上文提到的愛爾蘭謎語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此外,兩譯本的加注方式也大相徑庭,蕭譯本采取的是集中注釋,金譯本則是腳注。相比之下,腳注更加方便閱讀,也能節(jié)省閱讀時間,而集中注釋到文外則會讓讀者把譯文翻來翻去,影響閱讀質(zhì)量,不利于讀者把篇章的前后連貫起來。在譯文加注的形式上,前一種無疑更利于讀者所接受。
翻譯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思維過程,它是一個對原文理解、譯語組織以及表達的過程。同時,翻譯過程也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無論一個譯者多么嚴格遵守翻譯原則,多么精通兩國語言,只要是當一種語言被譯成另一種語言落實在書面上,這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也就是說,譯文想要真正完全地、徹底地做到錢鐘書先生所提到的翻譯“化境”之說是非常難做到的。正如金堤先生認為他的譯作是“小花”(音同“小化”),只能做到“盡可能”地忠誠于原著一樣。(金堤,2000)因為兩種語言植根于的背景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尤利西斯》這樣一部把語言運用地如此淋漓盡致的小說,因此,譯者在面對文本時不得不把很多問題考慮在內(nèi),比如原作者實際上說了些什么、作者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作為譯者該怎么說、譯者所說的是否就是作者說的和所意味的,如何在原著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有限的前提下譯出讀者能廣泛接受的作品等等。譯文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是相輔相成的,可讀性是可接受性的前提,可接受性又是可讀性的目的。二者在翻譯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譯者不斷地在譯文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方面進行提高,使譯文不斷地接近原文,從而真正譯出高水平的作品,為世界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
[1]James Joyce,Ulysses,Yilin Press,1996.
[2]Wales Katie,The Languages of James Joyce,1992.
[3]袁履莊.翻譯加注很有必要[J].上??萍挤g,2004.(3):27-28.
[4]孟憲英.譯文可讀性的翻譯策略[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5]司繼濤,言志峰.譯文可接受性的提高及其在翻譯中的地位[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1).
[6]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Z].金堤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7]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Z].蕭乾,文潔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