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晉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教學質(zhì)量管理與保障部,遼寧 大連 116023)
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先決條件。目前,一般高校中真正能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鳳毛麟角。一名合格的雙語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外語聽說能力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將兩種語言中的知識、文化有機融合并傳遞給學生。雙語教學不是學習英語,而是使用英語來學習專業(yè)知識,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應達到和中文授課相同的目標。雙語教學不僅僅是用英語進行教學,而是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加工、設計、組織、安排,帶領學生用外語進行專業(yè)課的學習。
有學者做過一項調(diào)查[1],調(diào)查對象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商學院大三第一學期的學生,問卷問題“你認為下面哪一類教師對雙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影響最大?”四個選項為:A 外教、B 海歸教師、C 原來的外語教師改為專業(yè)課教師、D 有較好外語基礎的專業(yè)教師。其中,選擇A 的比例占30%,選擇B 的占40%,選擇C的占10%,選擇D 的占20%??梢钥闯?,大多數(shù)學生傾向于A和B(占70%),即有國外背景的教師更能上好雙語課。目前各高校的實際情況往往都是后兩者,一部分是經(jīng)過簡單專業(yè)培訓的英語教師,這些老師盡管具備較強的英文能力,但專業(yè)知識不系統(tǒng);另一部分是專業(yè)教師,但是大多英語聽說能力欠佳,口語發(fā)音不純正,詞匯量較少。
在雙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基礎決定了雙語教學的深入程度。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實行雙語教學并非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對于一個班來講,有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強,完全可以適應雙語教學的進度;有的學生英語能力中等,通過自身努力也有可能適應雙語教學;對于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英文授課對他們來說是有困難的。學習者自身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如果教師忽略這種差異,不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更會耽誤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雙語課就成了事倍功半、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同一份問卷中,“你認為學生的英語水平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學習雙語專業(yè)課?”選擇A 不用通過四級的占10%,選擇B 需要通過四級的占60%,選擇C 需要通過六級的占20%,選擇D 六級以上的占10%??梢钥闯龆鄶?shù)學生認為要學好雙語專業(yè)課,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瓣P于開展雙語課程的時間安排方面,你認為什么階段開設雙語課效果更好?”選擇A 一年級的占10%,選擇B 二年級的占20%,選擇C 三年級的占60%,選擇D 四年級的占10%。綜上,我們可以盡量將雙語課安排在大二下學期或大三。因為經(jīng)過兩年的英語和專業(yè)課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在掌握雙語課程上更具優(yōu)勢。
很多學者認為要開展雙語課,就必須使用外文教材。因為選擇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保證讓學生領略到國外原汁原味的東西,包括專業(yè)詞匯的使用、專業(yè)內(nèi)容的表達、西方的專業(yè)教學思路和對知識的認知程序等。在選擇原版教材方面,目前存在兩方面的困難:一是原版教材價格昂貴,基本都在幾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這樣的價格學生難以承受;二是原版教材的專業(yè)術語多,信息量大,章節(jié)編排與國人認知習慣有較大不同,增加了學生理解教材的難度。
師資隊伍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最核心因素。雙語教師必須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外語語言功底,并要具有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任課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定期探討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參與雙語教學交流,及時總結經(jīng)驗,不斷提高個人的雙語教學水平。學??梢酝ㄟ^選派教師出國進修,招聘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員來校任教,或邀請國外學者來承擔學時較短的雙語教學活動。有條件的高校亦可以組建雙語教學團隊,設立雙語教學項目,鼓勵和推廣雙語教學科研成果。
參加雙語教學課程學習的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我國高校大學生目前的英語狀況依然處在不怕讀寫、怕聽說的“啞巴英語”階段。為此,一方面要加強公共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外語水平和應用能力,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英語視聽說等必修課,進行強化訓練;另一方面可以針對選修雙語課的學生,以上課、講座、觀賞英語影片等形式開展各種英語活動,增加鍛煉口語的機會,提高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積極性。
雙語課程對師生雙方都是一種挑戰(zhàn),因此在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上要秉承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隨著學生接受程度的提高再慢慢增加難度。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嘗試在課堂上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輔助學生理解的圖片或案例,采用啟發(fā)式、小組討論式教學,增加課堂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多說、多練、多思考、多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
對于高新技術領域國際適用性較強的課程,直接引進或選用國外原版教材比較合適。選用外文原版教材時要多進行一些比較,盡量與我國專業(yè)特點相匹配,要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難度適宜。
要找到適合的國外教材并不容易,因為國內(nèi)高校的教學方式、思維習慣與國外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目前高校雙語教材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是在參考國外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選編英文教案,或鼓勵高水平的教師自主編寫,開發(fā)具有獨立知識產(chǎn)權的多媒體教學配套軟件。高教出版社已經(jīng)自主研發(fā)并出版了部分學科的英文教材,國內(nèi)一些重點大學也陸續(xù)推出了一批適合中國學生學習的雙語教材。
學校的大力支持對推動雙語教學意義重大。雙語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計算工作量、發(fā)放課時酬金等方面,學校要有一定的激勵政策。同時,學校要給予一定的經(jīng)費支持,用于資助教師及學生復印課程資料。為雙語教師開辦“英語口語、聽力培訓班”,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雙語教學研究項目立項等,也都可以作為激勵雙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雙語教學是本科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育國際化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全國各高校都在積極進行雙語教學探索。雙語教學還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抓住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核心因素,共同提高雙語課教學質(zhì)量。
[1]邵際樹.影響高校雙語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分析和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0,08:40-41.
[2]李雪茹.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 提高雙語教學質(zhì)量[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4:92-94.
[3]覃慶國.提高雙語教學質(zhì)量的調(diào)查與策略思考[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S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