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芹 孫 靜 李秋苓
(山東省平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東 平陰 250400)
痰培養(yǎng)主要針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調查,如細菌性肺炎肺結核、慢性吃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深部霉菌性肺部感染或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感染等。
如分離到結核分枝桿菌、肺炎支原體或深部霉菌,則可確定為該菌與感染有關,如如分離到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則要小心判斷,因為他們亦可能是上呼吸道常在菌。細菌性肺炎可能分離到的細菌菌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科細菌;肺結核可能分離到的細菌:結核分枝桿菌、鳥—胞內分枝桿菌、偶發(fā)分枝桿菌、堪薩斯分支桿菌、瘰疬分枝桿菌、龜分枝桿菌。
1.1 采集標本均應在用藥前,一般以晨痰為好,刷牙,漱口,以除去口腔內大部分雜菌,患者用力自肺部深處咳出的分泌物,吐入無菌容器內,一小時內送檢。
1.2 檢查結核分枝桿菌者,清晨采集得當。如患者咳痰較少,則應采集24小時痰液,結核培養(yǎng)者應連續(xù)三天采集三次晨痰。
1.3 痰培養(yǎng)亦可用氣管穿刺抽取標本,用14號針頭經環(huán)狀與甲狀軟骨膜小心穿刺。
1.4 支氣管分泌物,應有??漆t(yī)師用支氣管鏡雙層套刷直接采集肺部的感染物。雙層導管可保護采集刷不受口腔正常菌的污染,細菌菌落計數法評價標本的細菌量,一般以103CFU/ml為臨界值。菌落計數方法:取標本約0.1 ml直接插入1.0 ml無菌的林格乳酸鹽溶液,再用接種環(huán)取約0.01 ml置培養(yǎng)基,CO2環(huán)境培養(yǎng)過夜后作細菌菌落計數。當平板上生長菌落大于10個時,表示培養(yǎng)陽性有意義。
1.5 支氣管肺胞沖洗液采集方法,亦用支氣管鏡雙層套刷。須灌入生理鹽水,使之達到支氣管、肺泡、再收回,重復數次。目的是將肺泡內分泌物洗出來,標本應用同時作涂片檢查,鱗狀上皮細泡數目≤1%時,表示未受到口腔分泌物污染。菌落計數≥105CFU/ml才具有診斷意義。此法診斷細菌性肺炎的敏感度達100%、特異性亦達100%。厭氧培養(yǎng),診斷厭氧菌引起的肺膿瘍。
觀察痰液的顏變、粘度、有無血絲、濃,如痰呈水樣,明顯是唾液,應拒收。如有顆粒存在,則應注意可能與放線菌及奴卡菌屬有關。
選擇呈血色或銹色的膿樣標本作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
3.1 如診斷為肺炎或標本來自重癥監(jiān)護病房,應在2小時內作出圖片的初步報告。
3.2 一般病人的標本可在當日作出初步報告。
3.3 涂片觀察應細菌的染色、形態(tài)、排列,以及真菌或霉菌的狍子或菌絲。
3.3.1 如發(fā)現許多具有莢膜、矛頭狀排列的革蘭氏陽性雙球菌(有時呈單個、短鏈狀),可能是肺炎鏈球菌,作再作莢膜染色或莢膜腫脹反應。
3.3.2 如發(fā)現許多革蘭氏陽性球菌成簇狀排列,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3.3.3 如發(fā)現許多短而粗的、具有莢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可能是肺炎克雷伯球菌。
3.3.4 如發(fā)現革蘭氏陽性分枝桿菌,應懷疑為放線菌或奴卡菌,如肉眼見到硫磺顆粒,則可能性更大,應作抗酸染色,并接種專用培養(yǎng)基。
3.3.5 如發(fā)現革蘭氏陽性的酵母菌或其他霉菌,應接種培養(yǎng)基進行分離。
3.4 革蘭氏染色涂片的結果僅為假設性診斷,快速做出初步報告,并以培養(yǎng)方法證實。
3.5 痰標本接種前還應作白細胞和上皮細胞的檢查,用革蘭氏染色涂片以低倍鏡觀察并計數中性粒細胞及鱗狀上皮細胞,當鱗狀上皮細胞數><25/LPF時應重新送標本。
4.1 漂洗法將膿樣痰倒入盛有生理鹽水及玻璃珠的試管中,充分振搖,然后用接種壞接種標本。
4.2 痰溶劑處理法
4.3 消化—去污處理法
5.1 按《微生物學手冊》要求接種相應的培養(yǎng)基
5.2 常規(guī)的痰培養(yǎng)基
5.2.1 一個雙盤平板:一半是苯乙醇瓊脂(內含粘菌素和萘啶酸),另一半是EMB或MAC瓊脂。
5.2.2 一個血平板:并貼0.04單位的桿菌肽紙片,如懷疑肺炎球菌時,可再貼5ug/片奧本托欣紙片。
5.2.3 一個巧克力平板。
5.2.4 每個平板均按分段劃線法,將標本中的細菌分離出來。5.2.5 孵育在35℃5%CO2環(huán)境中。
6.1 第二天觀察各種平板,并記錄細菌生長的數量及菌落形態(tài)。
6.2 每一種生長菌以多量、中量、少量和極少量表示之。(第一區(qū)>10個,第二區(qū)<5個為少量;第一區(qū)>10個,第二區(qū)>5個為中量;第一區(qū)>10個,第二區(qū)>5個,第三區(qū)>5個為多量)。
6.3 作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
6.4 具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桿菌科細菌、或綠膿假單胞細菌等快速生長菌,可立即做快速藥敏實驗。
6.5 按需要做生化試驗,亦鑒定細菌。
6.6 有可能的話第二天就可發(fā)出最后報告。如疑金黃色葡萄球菌—做血漿凝固酶實驗,如疑銅綠假單跑菌—氧化酶實驗,如疑大腸埃希氏菌—靛基質試驗,肺炎鏈球菌—膽汁溶菌、奧本托欣實驗。
6.7 第三天可報告常規(guī)痰培養(yǎng)的結果 寫出菌名并標出生長的菌量、以數量多寡排列。例如:主要生長菌為 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量;流感嗜血桿菌,多量;奈瑟菌屬細菌,少量。報告多量生長菌的藥敏結果。
6.8 只有當培養(yǎng)生長菌數量為多量時到中量時才有可能為致病菌。
6.9 痰培養(yǎng)可能有1~3種報告,臨床醫(yī)師可依據臨床癥狀及涂片結果判斷作出何種為真正的致病菌。例如肺炎鏈球菌生長速度較慢,可能被生長速度快的細菌所掩蓋,培養(yǎng)結果僅供參考,很可能被忽略掉,如先觀看直接涂片,可以反映標本中各種細菌的真實數量。
痰培養(yǎng)經常會有錯誤發(fā)生、至少能得到很準確的結果,其原因有:
7.1 收集標本的人員不明了必須采集新鮮、深部咳出的痰液。
7.2 沒有迅速將標本送到實驗室,檢驗人員沒有立即處理標本。
7.3 痰標本受到口咽處正常菌群的污染。
7.4 難以決定所分離到的菌種何者確實與肺部感染有關,因痰培養(yǎng)很少得到純培養(yǎng)。曾經有人報告肺炎鏈球菌菌血癥的患者痰標本中有45%培養(yǎng)不出現肺炎鏈球菌。
7.5 痰標本不能作厭氧培養(yǎng)。
7.6 痰液標本作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 作結核分枝桿菌檢查的實驗室應具備生物安全柜,操作室的消毒設施必須安全,沾有分枝桿菌的接種環(huán)不能直接在火焰上消毒,任何廢棄物必須滅菌后棄之,任何時候應防止感染自己或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