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代漢語》注釋問題芻議——以“寡人是征”眾家注釋為例

2013-08-15 00:42:55惠聯(lián)芳
文教資料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修訂本楊伯峻寡人

惠聯(lián)芳

(金陵科技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38)

在講授《古代漢語》的漢語的過程中,對比不同版本,筆者發(fā)現(xiàn)對某些字詞的解釋大相徑庭,而對這些字詞的理解不同影響到對全文的理解,本文擬從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中“齊桓公伐楚”一文中“寡人是征”之“征”的探討入手,論及如何做好《古代漢語》的注釋工作。

一、“寡人是征”注釋探究

在《左傳·僖公四年》中有一段講道: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的軍隊侵入蔡國,蔡國潰敗后,齊桓公又攻打楚國。楚成王派使臣與齊桓公派出的管仲交涉。管仲想方設(shè)法尋找攻打楚國的借口。管仲講道: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

筆者發(fā)現(xiàn)人們對“寡人是征”中“征”的解釋持不同意見。先將其列舉如下:

1.問,責(zé)問①

2.索?、?/p>

3.問罪③

如果按1、3理解,那么相應(yīng)地,“征”的賓語“是”應(yīng)該解釋為“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這件事。即齊國因楚國未能將“包茅”、“王祭”按時繳納,而“責(zé)問”楚國或向楚國問罪。郭錫良先生這樣解釋“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的意思:

你應(yīng)該納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祭祀用品供給不上,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我有責(zé)任查問這件事。

對于這句話,楊伯峻先生是這樣解釋的:

你不進貢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應(yīng)有的物資,不能漉酒請神,我為此而來問罪。

如果按2理解,那么相應(yīng)地,“征”的賓語“是”則應(yīng)該理解為“包茅”、“王祭”。王力先生沒有連貫地解釋該句話,筆者依照王力先生對個別字句的解釋,將該句串起來加以解釋:

應(yīng)該納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給不上,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我為此來索取它。

筆者看來,這些解釋著眼點不同,不同的解釋,人物的語氣迥然不同。

如依郭錫良先生、楊伯峻先生的理解,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管仲當(dāng)時是帶著教訓(xùn)的口吻講話的,語氣極其強硬:你們楚國為什么無視于周王室,竟然敢不向周王室進貢縮酒的“包茅”?也太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吧。依此語氣推斷,戰(zhàn)爭的爆發(fā)如箭在弦上。齊國將要行使其權(quán)力攻打楚國,已不容商量。他是借索取包茅之名表明即將攻打楚國,索取包茅是虛,攻打楚國是實。

如依王力先生的理解,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管仲當(dāng)時顧左右而言他,語氣較為含蓄:你們楚國沒有向我們齊國進貢包茅,以至于我們現(xiàn)在沒有縮酒的東西,所以現(xiàn)在我來索取它。對于他的這番話,楚國這樣應(yīng)對:“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意即:如果現(xiàn)在將包茅進貢給你,你們齊國按理就不應(yīng)進攻我們楚國了。

那么,究竟哪種解釋更合理呢?

這得從該段史實發(fā)生的背景及當(dāng)時的禮儀制度講起。

首先,從該段史實發(fā)生的背景分析。

在《史記·管晏列傳》中講到該段史實發(fā)生的緣由: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

意即:齊桓公實際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襲擊蔡國,管仲就尋找借口攻打楚國,責(zé)備它沒有向周王室進貢菁茅。

為什么“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成了“伐楚”的導(dǎo)火線呢?

我們應(yīng)搞清什么是“包茅”及其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包茅,即裹束著的青茅草,系周代祭祀用品,用以濾去酒中渣滓。周朝規(guī)定,各諸侯國每年都要向王室進獻一定數(shù)量的包茅。不貢者為不忠,應(yīng)受到嚴(yán)厲的處罰。④可見,包茅是古代重要貢品?!鞍痹跉v史的舞臺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包茅”的進貢與否象征著是否臣服于“包茅”的征收者。周王室用以縮酒的包茅,一直是由楚國來進貢的物品,至少從周成王時(公元前10世紀(jì)前后)開始楚人就向周王朝進貢包茅。如果楚人不供給的話,周天子在祭祀時就得不到包茅來縮灑,而且北方的晉國也無法提供給這種物品。因此,包茅應(yīng)是楚地的特產(chǎn)。⑤歷史上以“包茅不入”為借口發(fā)動的戰(zhàn)爭屢見不鮮。

既然“包茅”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以“包茅不入貢于周室”為借口“伐楚”則合情合理。

但齊國攻打楚國,為什么要·找·借·口呢?因為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一個國家若無緣無故地進攻另一個國家,便要受到諸侯的指責(zé),更重要的是“夫禮、樂、慈、愛,戰(zhàn)所畜也”⑥,也就是說,禮、樂、慈、愛,這是作戰(zhàn)所應(yīng)當(dāng)事先具備的。雙方交戰(zhàn),其成敗由很多因素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缺失則很有可能導(dǎo)致戰(zhàn)爭的失敗。郭丹先生說:《左傳》另一重要的思想傾向是對理智的崇重。春秋之時,禮崩樂壞,禮教的一統(tǒng)天下被打破,各種“非禮”的思想盛極一時。《左傳》對各種思想的反應(yīng)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在“禮”的思想上,卻表現(xiàn)出強烈的保守與復(fù)古傾向。⑦作戰(zhàn)作為重要的一環(huán),也表現(xiàn)出對“禮”的信奉。因此,如憑空討伐別國,則不符合“禮”。因此,不能憑空討伐別國,也就是說討伐別國是需要理由的。有時,這種理由是站得住腳的,如《左傳·莊公十六年》中:

十六年,夏,諸侯伐鄭,宋故也。⑧

意即:莊公十六年夏季,各諸侯聯(lián)軍進攻鄭國,這是由于鄭國入侵宋國的緣故。

但有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總是想方設(shè)法地尋找借口,即使有時尋找的借口非常荒唐也在所不惜。

如:《左傳·隱公九年》中:

宋公不王,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絕宋使。⑨

再如,《左傳·莊公十六年》中:

鄭伯自櫟入,緩告于楚。秋,楚伐鄭,及櫟,為不禮故也。⑩

意即:鄭厲公從櫟地回到國都,沒有及時通知楚國。秋季,楚國進攻鄭國,到達櫟地,這是為了報復(fù)鄭厲公對楚國不恭敬沒有及時通知的緣故。

再如,《左傳·僖公元年》中:

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

意即:秋季,楚國人進攻鄭國,這是由于鄭國親近齊國的緣故。

再如,《左傳·僖公四年》中:

秋,伐陳,討不忠也。?

意即:秋季,齊國和江國、黃國進攻陳國,這是為了討伐陳國對齊國的不忠。

其次,從春秋時期的禮儀制度分析。

春秋時期,春秋列國,盟會頗繁,使臣會說話不會說話,不但關(guān)系榮辱,而且關(guān)系利害,出入很大,所以極重辭令。?尤其是在戰(zhàn)場上,雙方對峙時,外交辭令使用的妥當(dāng)與否更是生死攸關(guān)。

西周及緊接其后的春秋時期,宗法制度最為典型,最為嚴(yán)密。在周王室統(tǒng)治下,盡管各諸侯國具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但先民們都奉行著共同的道德準(zhǔn)則,遵從著共同的典章制度和禮儀,使用共同的雅言,同樣受著《詩》、《書》、樂舞的文化熏陶。這種社會因素潛在地對說話者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那時的外交辭令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言談的目的在于“昭禮”,那么言談時就要懂禮、行禮。說話要“慎辭”(見《襄公·二十五年》),要“文而有禮”(見《襄公·三十一年》)。合于禮的,講求說話技巧的,就會受到贊揚。比如鄭人子羽就稱贊魯國的叔孫穆子說話“絞而婉”,稱贊宋國的左師“簡而禮”(見《昭公·元年》)。他們因言辭恰切、簡潔、委婉而又彬彬有禮而受到贊揚。子產(chǎn)也稱贊過子太叔“美秀而文”,稱贊子羽“善為辭令”(見《襄公·三十一年》)。相反,不懂禮、不善文辭的人就遭人恥笑和詛咒。比如:齊國的慶封、宋國的華定既不懂禮,又不能用賦詩對答,因此受到魯國的叔孫穆子和叔孫舍的批評(見《襄公·二十八年》和《昭公·十二年》)。?

《襄公·三十一年》中:

十二月,北宮文子相衛(wèi)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過鄭,印段迋勞于棐林,如聘禮而以勞辭。文子入聘。子羽為行人,馮簡子與子大叔逆客。事畢而出,言于衛(wèi)侯曰:“鄭有禮,其數(shù)世之福也,其無大國之討乎!《詩》云:‘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禮之于政,如熱之有濯也。濯以救熱,何患之有?”

大意是,十二月,北宮文子陪同衛(wèi)襄公到楚國去,這是由于在宋國結(jié)盟的緣故。經(jīng)過鄭國,印段到棐林去慰勞他們,依照聘問的禮儀,而使用慰勞的辭令。文子進入國都聘問。子羽做行人,馮簡子和太叔迎接客人。事情完畢以后文子出來,對衛(wèi)襄公說:“鄭國講究禮儀,這是幾代的福氣,恐怕不會有大國去討伐他吧!《詩》說:‘誰能耐熱,不去洗澡。’禮儀對于政事,好像天熱得要洗澡一樣。洗澡用來消除炎熱,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

由此可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否遵守禮儀決定著一個國家能否在各諸侯國中建立威信,禮儀猶如潤滑劑,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具體到“寡人是征”中,如果“征”解釋為問罪,那么齊國進攻楚國的動機未免太赤裸裸了,亦與春秋時期的禮儀規(guī)范相違背。

綜上所述,我認為王力先生的解釋更切合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及禮儀制度。

二、古代漢語的注釋問題

古代漢語的注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不能單純地依靠字典。

在古代漢語中,同一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不同的涵義,因此我們在給古籍作注時,如果一味套用字典中的注釋,不聯(lián)系上下文或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包括政治、軍事、禮儀等方面),則或百思不得其解,或貽笑大方。正如袁行霈所說:“掌握語言首先靠字典、辭典,然而字典、辭典的解釋只是字詞的訓(xùn)詁,不可能把它的滋味告訴讀者。一般的注本也不過是注出詞義、典故。隱藏在語言深層的情韻,附著在詞語之上的色彩,未必能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得到。只有通過自己大量的閱讀,反復(fù)玩味,才能逐漸體會。”?

譬如:

郤至曰:“楚有六間,不可失也?!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p>

字典中“間”的義項舉不勝舉。如果一一排除,則費時費力。那么,該如何探尋該詞的含義呢?要準(zhǔn)確地解釋該詞,應(yīng)該聯(lián)系上下文。

甲午晦,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于軍中,而疏行首。晉、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執(zhí)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欒書曰:“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郄至曰:“楚有六間,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惡,王卒以舊,鄭陳而不整,蠻軍而不陳,陳不違晦,在陳而囂,合而加囂。各顧其后,莫有斗心;舊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p>

大意是,郤至指出楚國的六個最為致命的破綻,正是有了這六個破綻,晉國在與楚對壘時,必勝無疑。因此,“間”應(yīng)該解釋為“可乘之機”、“破綻”、“漏洞”等。

在古代漢語字詞的注釋中,除了做到正確之外,還需做到精確而完善地表達意思,講清來龍去脈。

譬如:

郭錫良先生將汪琬的《傳是樓記》“間命工木為櫥”中“間”解釋為“隔些時候”,可謂做到的“精確而完善”。如果我們查字典,則會找不到與郭錫良先生的這種解釋完全一樣的義項。當(dāng)然,也有一些義項與此類似,但如果套用在該句中則不合適,因其不會精確地表達意思。

再如:

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孟子·梁惠王上》)

該句中“發(fā)”時如果解釋為“發(fā)放”,雖然正確,但不完善,因為這個解釋沒有解釋清楚“發(fā)放”什么?完善的解釋應(yīng)為“發(fā)放倉糧賑濟災(zāi)民”。

在《古代漢語》字詞的注釋中,有的采取意譯的方法,令人搞不清這種譯法的來龍去脈;有的采取直譯的方法,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對于理解全文的意思,收益不大。因此,應(yīng)該將直譯與意譯結(jié)合起來,只有這樣,方可使人既搞清了字詞的字面意思,又對其有深層的理解。

注釋:

①郭錫良,等.古代漢語(修訂本).商務(wù)印書館,1999,第1版:135.

②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中華書局,1999,第3版:14.

③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290.

④周文柏主編.中國禮儀大辭典.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2:436.

⑤后德俊.楚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稿.湖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0:165.

⑥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2009:236.

⑦郭丹.左傳國策研究.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8,第1版:30.

⑧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202.

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65.

⑩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20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2009.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2009.

?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春秋三傳.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70.

?胡明揚,金天相,等著.漢語言文化研究.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10,第1版:265.

?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概論.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第1版:117.

猜你喜歡
修訂本楊伯峻寡人
呂相絕秦之“寡君”“寡人”
讀書(2024年4期)2024-04-16 04:59:20
《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shù)》(修訂本)
敦煌學(xué)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28
攘雞
“客氣”詞義的源流演變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1:13
編輯部的故事
《論語譯注》與《傅佩榮譯解論語》版本比較欣賞
《論語譯注》注釋商榷三則
寡人之于學(xué)習(xí)也
當(dāng)網(wǎng)絡(luò)語變成文言文
才智(2014年3期)2014-04-29 00:44:03
库车县| 钟祥市| 鄂州市| 九江市| 资兴市| 阿克| 衡阳市| 金湖县| 汨罗市| 和硕县| 大兴区| 肃宁县| 滨州市| 墨玉县| 多伦县| 静安区| 赣榆县| 汝州市| 兖州市| 济宁市| 福安市| 敦化市| 洛浦县| 鱼台县| 家居| 扶余县| 金昌市| 云阳县| 昆山市| 贡觉县| 沂水县| 靖州| 仲巴县| 汝阳县| 习水县| 肇源县| 石首市| 遵义市| 息烽县| 武威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