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中國傳媒大學 傳播研究院,北京100024)
2006 年,時任南京市市委宣傳部部長的葉皓,在長期處理不斷發(fā)生的政府危機事件中,在因各類危機事件和常態(tài)事件而不斷與媒體打交道的過程中,在吸取了各類應對媒體的經(jīng)驗教訓后,首次提出了“政府新聞學”的概念,提煉出了政府工作人員應對媒體的各種技巧,并由此出發(fā),創(chuàng)立了政府新聞學。在本文中,筆者將分三個部分論述,對政府新聞學進行一些思考。
其一,政府新聞學的誕生背景分析。葉皓認為政府新聞學的誕生背景是媒介事件時代,筆者則認為是高危機時代的到來。高危機時代的到來,不斷考驗著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它促使相關政府工作人員如葉皓等,開始探索危機事件中,政府應對媒體的技巧和策略。然而,這些所謂技巧和策略的探索,還只停留在“術”的層面,尚不能稱之為一門學科。
其二,以葉皓在其《政府新聞學案例:政府應對媒體的新方法》一書中,所提及的一個案例——安徽“紅頂商人”事件為例,分析指出葉皓所提出的政府新聞學并不能真正解決類似的政府危機。其所提供的各種應對媒體的技巧,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政府解決問題,危機的解決還應該從危機自身出發(fā)。
其三,筆者將進一步提出對政府新聞學的四點質(zhì)疑。
從2003年的非典開始,各類危機事件頻發(fā),無論是社會性事件如非典事件、3·14事件,企業(yè)事件如三鹿毒奶粉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還是個人事件如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孫志剛事件等,這些越來越多地和政府掛鉤,許多個體事件和企業(yè)事件,轉(zhuǎn)變成政府危機事件,一再地考驗著政府的媒體應對能力和危機事件處理能力。為什么這些社會事件、企業(yè)事件、個人事件,紛紛轉(zhuǎn)化為政府危機事件呢?
美國學者羅森豪爾特指出,危機事件是對一個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價值和行為準則架構(gòu)構(gòu)成嚴重威脅,并且在時間壓力和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事件。危機事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危機事件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2)危機事件涉及更多公眾的利益;(3)危機事件的破壞性更大、更廣;(4)危機事件具有一定的政治性;(5)危機事件的傳播效果具有累積性。顯然,任何危機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再加上,從政府的角度來說,無論什么樣的危機,政府由于其公共管理部門的特殊性,其在危機事件中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是處理各類危機事件的主體;2)危機事件中政府的言行備受各方關注;3)危機事件的不確定性要求政府不斷更新信息;4)危機事件是政府培養(yǎng)和提高公信力的契機。
危機事件的上述特性與政府在危機事件中的一些特點,使得無論是個人危機事件還是企業(yè)危機事件,其一旦發(fā)生,都在一定程度上與事件所涉的各級政府、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危機事件的突發(fā)性、時間的緊迫性,使得其具有非常高的新聞價值。所以危機事件一發(fā)生,媒體必然爭分奪秒地介入,進行報道。如上文所說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孫志剛事件,正是由于危機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與眾多百姓的利益息息相關,所具有的極高的新聞價值等,使得媒體爭相介入,最終轉(zhuǎn)變?yōu)檎奈C事件。
在葉皓看來,如果沒有媒體的介入,孫志剛事件只是一個個人事件,不可能轉(zhuǎn)化為政府事件。也許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葉皓認為:“我們正處在媒體事件時代。所謂媒體事件,既包含突發(fā)事件,也包含常發(fā)事件。這些事件雖不一定因媒體而起,但都是因媒體而放大了事件影響力,使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彼J為,媒體事件時代,政府新聞學應運而生。
但筆者認為,并非媒體事件的不斷發(fā)生,導致了政府新聞學的誕生。而是高危機時代,各類危機的頻繁發(fā)生,使得政府面對空前的危機。再加上技術的進步,民眾文化素養(yǎng)和媒介素養(yǎng)的提高,知情權(quán)的覺醒等,一再考驗著政府的危機事件處理能力和媒體應對能力。另外,作為政府官員尤其是政府宣傳崗位的官員,缺少基本的媒介素養(yǎng),面對媒體表現(xiàn)拙劣,頻出雷人之語。
筆者認為,是高危機時代的到來,給政府的公共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挑戰(zhàn),促使葉皓等人開始探索政府妥善處理各種常態(tài)非常態(tài)危機的方法。只是他的側(cè)重有所偏頗。他以為妥善處理好與媒體的關系,就能夠解決危機。寄希望于處理好與媒體的關系,就相當于處理好了危機。如果那樣就能夠解決危機的話,那2003年的非典,所有的媒體都在政府的明示或暗示下,集體失語,努力掩蓋事實真相,結(jié)果如何呢?2003年,政府讓媒體與自己保持了一致。然而,結(jié)果卻是謠言滿天飛,民眾對政府、對媒體都非常失望。
顯然,我們解決危機,還得立足于危機本身的處理,而非技巧性地利用和拉攏媒體。
根據(jù)葉皓在《政府新聞學案例:政府應對媒體的新方法》一書中的介紹:“2003年6月19日,《中國經(jīng)營報》記者范利祥寫了一篇報道——《安徽‘紅頂商人’調(diào)查》,報道了安徽蕪湖公務員中,領導干部違規(guī)兼職泛濫成災。200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與中共中央組織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對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yè)兼職進行清理的通知》,要求‘對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yè)兼職進行一次集中清理,要求各省區(qū)市黨委、中央各部位、中央國家機關按照通知要求,抓緊進行清理工作,并于4月底以前將清理情況以書面形式分別報告中央紀委和中央組織部’。之后,新華社記者朱玉于2004年2月1日赴安徽蕪湖調(diào)查采訪,朱玉數(shù)次打電話給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希望能夠當面采訪他,但是都遭到了拒絕。2004年2月22日,朱玉拋出了一枚重彈——《權(quán)力財力集于一身 安徽蕪湖‘紅頂商人’成群》,從解剖小麻雀發(fā)現(xiàn)大問題,直指蕪湖‘紅頂商人’問題?!保?]安徽蕪湖“紅頂商人”頃刻間成了違背中央政策的典型,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葉皓認為,正是在媒體連篇累牘的追蹤報道下,安徽蕪湖成為眾矢之的,最后導致了當時兼任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的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很長一段時間,詹夏來成了“紅頂商人”的代名詞。他認為,如果2003年安徽蕪湖“紅頂商人”事件發(fā)生時,已經(jīng)有了政府新聞學,采取政府新聞學所提及的各種應對媒體的技巧和策略,事件不會發(fā)展到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地步。
然而,筆者認為,“紅頂商人”事件本身是政府公職人員違規(guī)、違法的行為,是一個消極的負面事件,這類事件往往具備很高的新聞價值,必然成為媒體追逐報道的焦點。該類事件的性質(zhì)本身就決定了其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會成為社會和百姓關注的焦點,成為媒體追逐報道的對象。而并非媒體有意與政府過不去。
所謂的應對媒體的技巧、策略,應該是用來推動危機事件向一個理性、正確的方向發(fā)展,而不是用來掩飾政府的錯誤以及個別政府公職人員的瀆職行為的。畢竟,無論如何掩飾,是非問題是沒辦法改變的。無論詹夏來如何去與媒體打交道,其違法、違規(guī)行為仍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寄希望于通過政府新聞學,將不可改變的違法、違規(guī)事實,黑白顛倒,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合理的。
監(jiān)督政府是媒體作為“第四權(quán)利”的應有之義。新聞記者作為媒體監(jiān)督的執(zhí)行者,應勇于揭露事實,尋求社會關注,從而解決問題。而不是被政府新聞學所說的各種技巧所蒙蔽,將各種關于政府的負面報道扼殺在搖籃中,成為政府“粉飾太平”的工具。
葉皓在《政府新聞學:政府應對媒體的新學問》一書中,提出政府新聞學的基本建構(gòu)主要有三部分:1.基礎理論:重新認識媒體;2.核心策略:“政府新聞議程”的設置;3.操作方法:應對媒體的具體手段。
首先,我們來看其基礎理論:重新認識媒體。重新認識媒體是一種學術理論嗎?顯然不是,它是指一種對待媒體的態(tài)度。其次,其核心策略是政府新聞議程。議程設置理論來自于傳播學,是傳播學中的經(jīng)典理論,而非新聞學理論。
葉皓說:“我們認為,政府新聞學就是從行政主體的角度出發(fā),研究當代政府如何應對媒體、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媒體的社會功能的一門實踐性科學?!保?]從他的這句話來看,筆者認為,將政府新聞學歸為行政管理學或者公共關系學的一部分,或許更為合理。
新聞學提倡媒體要發(fā)揮其社會功能,尤其是監(jiān)督社會的功能。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在其1948年發(fā)表的《大眾傳播、通俗口味和有組織的社會行動》一文中,特別強調(diào)了大眾傳播的三種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社會規(guī)范強制功能,即大眾傳媒通過將偏離社會規(guī)范和公共道德的行為公之于世,能夠喚起普遍的社會譴責,將違反者置于強大的社會壓力下,從而起到強制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作用[3]。
換言之,筆者認為,政府新聞學指導政府公職人員如何對付媒體,如何控制和利用媒體,甚至可以說是指導政府官員如何蒙混媒體。而新聞學則教導新聞從業(yè)者如記者們,如何通過各種技巧、手段,想方設法地從政府口中套取真實的信息,指導記者通過各種方式,從不愿意說出真相、不愿意滿足民眾知情權(quán)的政府官員口中,挖掘更多的有效信息。這豈不是相當于利用新聞學的理論,既指導政府如何糊弄媒體,又指導媒體工作者學會如何應對政府。政府和媒體的博弈中,到底誰會勝利呢?
矛和盾的故事,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政府新聞學將研究的重點聚焦于政府如何應對媒體,我們是否可以將政府和媒體當作新聞學的“矛”和“盾”,在矛和盾的戰(zhàn)爭中,到底是矛更厲害,還是盾更勝一籌呢?
新聞學強調(diào)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其目標是追求客觀事實,追求新聞自由以及對政府和民眾的監(jiān)督。而政府新聞學的服務群體為政府公職人員,其目標是追求掌控和利用媒體,讓媒體在政府的可控范圍內(nèi)運作。前者努力追其新聞自由,力求擺脫政府控制,而后者想方設法要控制前者,二者的博弈往往使得我們在危機事件發(fā)生時,忙于博弈而忽視了去解決危機本身。
筆者認為,政府新聞學基本等同于政府官員媒介素養(yǎng)教育。政府新聞學是“術”而非學?;蛘哒f,政府新聞學所研究的內(nèi)容,可以成為新聞學、行政管理學或公共關系等學科的一部分,其提出的所謂“新眼光——認識媒體;新意識——重視媒體;新思維——借助媒體;新技巧——引導媒體;新態(tài)度——善待媒體”是有一定道理和作用的,但是,尚不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政府和政府公職人員在處理各類危機事件當中,頻出雷人之語、頻現(xiàn)雷人行為的更深層原因在于其沒有真正樹立為民服務的思想;遇到危機,首先想到的是隱瞞而非公開信息,將媒體、百姓和政府,人為地對立起來,造成了民眾對政府的刻板印象,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利器只有掌握在為民服務的官員手中,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在政府官員整體素質(zhì)亟待提高之際,教會其如何應付媒體,往往更多地是讓真相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長此以往,政府與公眾、政府與媒體的關系,只會越來越僵化、越來越對立。福建“黃金高”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福建省連江縣原縣委書記黃金高在其各項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各項利益,其間收受他人賄賂等折合人民幣500多萬元。當發(fā)現(xiàn)有關部門開始著手查處他時,居然“惡人先告狀”,給人民網(wǎng)寫了一封《為何防彈衣隨我六年》的親筆信,試圖利用媒體,爭取輿論同情,把自己打造為“防腐英雄”,寄希望于通過媒體,給有關部門制造壓力,避免被調(diào)查。試問,如果黃金高不懂得如何利用媒體,他又如何能想出這樣一出“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的戲碼呢?試問,如果出現(xiàn)越來越多“黃金高”這樣的政府官員,如果出現(xiàn)越來越多懂得如何利用和控制媒體,卻只是為自己謀私利,而非服務百姓、服務大眾的官員,那社會將會變成一番怎樣的景象?
葉皓認為,如今的社會,政府時時刻刻在面對各種常態(tài)和非常態(tài)的危機,因此有必要設立專門的政府新聞學。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面對如今的高危機社會,不單單是政府時刻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危機,企業(yè)、學校、個人等,都面臨著各種危機: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導致了三鹿集團的破產(chǎn)倒閉;富士康連跳事件,給富士康也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類似這樣的企業(yè)危機事件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
對于學校來說,近年發(fā)生的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教授論文剽竊事件,各個高校基本每年都會發(fā)生的各類自殺、他殺和其他負面新聞,如最近發(fā)生的復旦學生被投毒事件等,再如曾經(jīng)引發(fā)全國轟動的幼兒園砍殺事件,引發(fā)全社會關注的校車安全事故等,這些都凸顯了學校危機的頻繁發(fā)生。那么,是不是因為這些企業(yè)危機、學校危機頻頻發(fā)生,我們就應該設立企業(yè)新聞學、學校新聞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凸顯。如貧富分化、仇富心理、仇官心理、報復社會,社會化和城市化過程當中所發(fā)生的拆遷問題等不斷凸顯。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深,加之民眾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和對社會公平、公正的追求,這些都給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危機處理能力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依靠所謂的政府新聞學提出的一些技巧,或者說,依靠簡單的政府控制和利用媒體,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危機發(fā)生的深層社會矛盾的。甚至某種程度上說,政府新聞學的提出,只能讓大家更加逆反,讓媒體更加想方設法擺脫政府的約束。因為,在一個對政府的“刻板印象”已經(jīng)形成的今天,不單單是民眾對政府缺少信任,媒體對政府同樣缺乏信任。在這個時候,國家和政府不立足于如何改善社會生活、解決社會矛盾,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應對媒體上,筆者認為,那顯然是舍本取末、本末倒置,只會讓社會和媒體對政府抱持一個更加謹慎和質(zhì)疑的態(tài)度。
有學者曾說:“政府新聞學”的本質(zhì),即是“政府法治學”。遏制權(quán)力,依然需要法律法治,需要制度安排[4]。只有建立完整的信息公開制度,并完善監(jiān)督機制,提高官員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官員真正樹立為民服務意識,建立服務型政府,才能真正杜絕各類官員的雷人、雷語事件的發(fā)生,也才能真正化解社會危機。
[1]葉皓.政府新聞學案例:政府應對媒體的新方法[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11-17.
[2]葉皓.政府新聞學:政府應對媒體的新學問[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32.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03.
[4]徐迅雷.從刑拘記者說到“政府新聞學”[J].民主與科學,2010(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