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
(冕寧縣回龍中學校 四川 冕寧 615600)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力資源流動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紛紛涌入城市務工。由于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發(fā)達城市高昂的教育費用、務工父母無暇照顧子女等各種原因,外出務工人員不得不將子女留在原籍,交由家中老人或是親戚代為照管,從而在農村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一般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戶籍所在地,由爺爺奶奶、親戚或其他人代為撫養(yǎng)的,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
四川冕寧縣回龍中學校位于冕寧縣回龍鄉(xiāng),距縣城18公里。全校共有18個教學班,學生1048名,其中留守兒童584名,占全校學生總數(shù)的56%。由于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缺席,且思想上、教育上、心理上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管理,使得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內心封閉、性格懦弱、行為孤僻、逆反等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希望向父母傾訴并得到父母的有效引導,但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導致遇到這類問題的兒童找不到傾訴對象而不得不將自己的“心事”長期積壓在心里。長此以往,這些兒童對外部世界極其缺乏信任感,對學校的老師、同學甚至家人也產生戒備心理,害怕與人交往,害怕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留守兒童缺少父母對其生活和學習上的關心、關愛,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缺乏安全感,再加之部分外出務工父母把子女交由親屬代為照管,致使孩子在心理上滋生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總覺得自己要比別人低一等。部分留守兒童在校期間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怕做錯事、說錯話而受到老師、同學責備。時間一長,這些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就產生了一種自卑感。
部分留守兒童正值青春期,平時缺少父母的管教,加之祖父母的溺愛,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尤為嚴重。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喜歡盲目尋找其他精神支柱,容易出現(xiàn)結交社會上不良人員、抽煙、喝酒、逃學、打架、和家里人“對著干”等現(xiàn)象。
種種問題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社會化理論認為,家庭是個體出生后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家庭是一個最重要的初級群體,在這個群體中,通過與家庭成員進行面對面直接的互動,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在其中得以形成。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兒童的順利社會化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撫慰感;正向的親子溝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見,內化父母的規(guī)則與期望,避免孩子產生不良行為。但是在父母雙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況下,任何臨時監(jiān)護人都難以代替雙親的角色和職責,更難以發(fā)揮雙親的監(jiān)管和教育功能,無法在子女需要獲得關愛時給予支持,也無法在犯錯時給予指正,農村留守少年兒童從某種程度上就成為事實上的“孤兒”或“單親”兒童。留守兒童群體中,接受隔代教育(即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擔任臨時監(jiān)護人)不占少數(shù),這些老人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由于缺乏時間和能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大多局限于祖輩在吃、穿、玩上的“三好”關懷,而沒有受到父母從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真正關心,更不能很好地與父母維系親情、溝通思想、接受鼓勵。多數(shù)父母以為為孩子添置幾件衣服,交清孩子所需的教育和生活費用就是對子女的關愛,他們很少從孩子的心理上去和子女進行溝通,不了解子女內心真正需要什么。這就致使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認為父母不會關心自己,和父母的關系永遠是那么遙不可及,折射出父母對子女教育問題的忽視以及子女與父母之間親情的缺失。
學校作為兒童繼家庭之后社會化的第二個主要場所,擔負著教書育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兒童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礎的重任。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和學校集體生活的溫暖來彌補親子關系的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形成的消極影響。而一般的鄉(xiāng)村中學,教學工作占據(jù)了學生絕大多數(shù)在校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校期間受到思想教育和與老師開展交心談心的機會被減到了盡可能少的程度。越是落后的地區(qū),學校對學生心理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越有限。如果缺乏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感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品德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甚至把留守兒童看成包袱,只會加速將留守兒童推向歧路和深淵。目前,對留守兒童心理及思想教育問題的解決,不管是從職能上還是從現(xiàn)實工作中,相當大一部分農村中學的力度不大。
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上,而忽視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一般生活在較為偏遠落后的鄉(xiāng)村,很難進入媒體的視野,更缺少話語權和代言人,留守兒童問題就難以成為政府的政策議題。
留守兒童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他們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其身心處于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面臨著種種心理危機和挑戰(zhàn)。由于長期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缺少感情交流,缺少親情呵護,加上臨時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不力,留守兒童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的異常。同時,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督,有些留守兒童生活散漫,自控力和自覺性較差,自律意識不強。有的在同學中拉幫結派,尋求勢力支持,辦事魯莽,不善思考,再加上兒童自身心理的不穩(wěn)定性和善于模仿性,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因此,留守兒童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教育,也是伴隨人一生的終身教育。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溝通和對子女的教育將對子女個性、人格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來說,更應多給子女理智的、親切的關愛,使孩子在離開父母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父母可以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了解和詢問子女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傾聽子女的心聲,幫助其解決困難和煩惱,對子女身上的缺點加以引導和糾正,積極鼓勵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融入學校大集體,使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在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上,各類學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努力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留守兒童特別的關心和愛護。學校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兒童專項檔案,對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等個人情況進行跟蹤記錄;盡可能地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幫助他們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性格;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師生交心談心,讓教師了解和掌握留守兒童心理狀況,以預防和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并將問題徹底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引導留守兒童度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地方應重點做好在優(yōu)化留守兒童入學環(huán)境、降低入學門檻、簡化入學手續(xù)等方面的工作,確保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探索建立留守兒童監(jiān)護體系,組織“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特別是要對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給予救助;抓好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從源頭上切斷部分學生進網吧、賭博場所的途徑;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宣傳作用,動員全社會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來。
綜上所述,家長和社會都應該充分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有利于培養(yǎng)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活動,將家庭、學校、社會三股力量匯集在一起,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1]吳霓,丁杰,唐以志等.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J].教育研究,2004,(10).
[2]唐添翼.構建“理想+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教育體系[J].民族教育研究,2008,(04).
[3]高慧斌.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研究略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