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虞通之《妒記》引義與性別反思

2013-08-15 00:42:44臺灣梁煌儀
名作欣賞 2013年7期

/ 臺灣_梁煌儀

作 者: 梁煌儀,臺灣政治大學(xué)中國文學(xué)研究所博士?,F(xiàn)任臺灣逢甲大學(xué)中文系副教授,擔(dān)任“大學(xué)語文”、“古典小說”、“唐代經(jīng)學(xué)”、“文獻(xiàn)學(xué)”、《左傳》、《文心雕龍》、《易經(jīng)》等專題之講授與研究。

引言

《妒記》探究傳統(tǒng)社會男尊女卑,性別不平等中兩性婚戀與話語權(quán)問題。傳統(tǒng)男性存情于功名,或得多妻妾;女性則須三從四德,居家相夫教子,而最重守貞、順從,疑忌不萌于心之婦德。然《妒記》所述之妒,儼然現(xiàn)代男女要求婚戀專一,名雖妒而實賢。傳統(tǒng)話語權(quán)亦每每男性主導(dǎo),女聲澌弱;劉夫人力主女性發(fā)聲,與今人訴求兩性話語權(quán)平等不遑多讓。

張愛玲之《談女人》①以對比方式呈現(xiàn)近代男女之行為特質(zhì)及性別(Gender)刻板印象,對女性持諸多負(fù)面評價,雖邇時稱新時代女性而未必賢,如恨較持久、說謊、“畢生挑撥外界誘惑”、“小性兒,矯情,作偽,眼光如豆,狐媚子”、“如果你不調(diào)戲女人,她說你不是一個男人;如果你調(diào)戲她,她說你不是一個上等人”,古今女性相映,足資發(fā)人深省。

現(xiàn)代兩性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及其積漸而成之性別刻板印象又或來自于傳統(tǒng),我輩對古今中外之文化當(dāng)辯證思考,棄其否窳而揚其良善。蓋性別主要由自我經(jīng)社會化建構(gòu)而形成,生理性別影響有限。憑借現(xiàn)代文化陶冶性別“平等”(Egalitrain)、兩性攜手、美美與共之觀念并起而行之性別角色(Gender Roles),龍鳳高翔,則區(qū)宇文明之美境,庶乎其有成也!

虞通之著作吉光片羽

虞通之是南朝劉宋作家,其傳世事跡始附見《南史》:

……又時有虞通之、虞和、司馬憲、袁仲明、孫詵等,皆有學(xué)行,與廣埓名。通之、龢,皆會稽余姚人。通之善言《易》,至步兵校尉。和位中書郎、廷尉,好學(xué);居貧屋漏,恐濕《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濕,時人以比高鳳。②

〔明〕梅鼎祚纂輯《宋文紀(jì)》卷17:“(虞通之)為明帝近臣。入齊,至步兵校尉。”③約卒于齊武帝永明中至末年。④

考虞氏著作,據(jù)〔唐〕魏征等《隋書·經(jīng)籍志》卷33、34、35有《妒記》,〔宋〕領(lǐng)軍長史虞通之《善諫》,〔宋〕黃門郎《虞通之集》;〔后晉〕劉昫等《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卷46錄《后妃記》。⑤今見《世說新語》注與唐宋類書引《妒記》佚文九則外,余均亡失;單篇存《贈傅昭詩》一首,及《為江斅讓尚公主表》《明堂頌》兩文。⑥

依南朝〔梁〕沈約《宋書·百官志》所記,⑦給事黃門侍郎五品,四人,與侍中三品,俱掌門下眾事,秩六百石。侍中四人,秩比二千石,掌奏事,直侍左右,應(yīng)對獻(xiàn)替;法駕出,則正直一人負(fù)璽陪乘。君郊廟臨軒,則黃門郎一人執(zhí)麾。領(lǐng)軍將軍三品,掌內(nèi)軍,步兵校尉四品、長史六品屬之。

《妒記》系我國首部專寫妒婦之志人小說集。沈氏《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傳》卷41:

(王偃)長子藻,位至東陽太守。尚太祖第六女臨川長公主,諱英媛。公主性妒,而藻別愛左右人吳崇祖。前廢帝景和中,主讒之于廢帝,藻坐下獄死,主與王氏離婚。泰始初,以主適豫章太守庾沖遠(yuǎn),未及成禮而沖遠(yuǎn)卒。

宋世諸主,莫不嚴(yán)妒,太宗每疾之。湖熟令袁慆妻以妒忌賜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婦記》。左光祿大夫江湛孫斅當(dāng)尚世祖女,上乃使人為斅作表讓婚曰:“伏承詔旨,當(dāng)以臨汝公主降嬪,榮出望表,恩加典外……投山竄海?!雹?/p>

可知《妒記》原名“妒婦記”,蓋太宗鑒于當(dāng)世妒風(fēng)廣衍,命虞通之作書教化。虞書藉真人實事而潤色敷彩,采正史記傳方式陳述晉世妒婦故事,要言不煩。虞記具史傳屬性,如〔唐〕房玄齡等《晉書·王導(dǎo)傳》卷65,即汲資《妒記》中《丞相曹夫人性甚忌》條;《隋書·經(jīng)籍志二》卷33、〔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藝文志二》卷58亦置此書于史部雜傳類。⑨

《妒記》殆逸于趙宋,據(jù)遺存篇什推測,該集以描摹兩晉妒婦抵拒丈夫納妾,限縮丈夫交往為主,旨在勸誡公主及士大夫妻等貴族階層妒悍之習(xí),俾維系父權(quán)社會。文中一改傳統(tǒng)文人多從正面形塑女性,徑自儒家淑訓(xùn)之反面點染其覺醒樣貌,于志人小說中獨樹一幟。

今取現(xiàn)存《妒記》各則首句名篇,羅列如次:

1.《桓大司馬以李勢女為妾》:據(jù)〔唐〕歐陽詢輯、汪紹楹?!端囄念惥邸肪?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5頁,參〔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154引《世說》,《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第751頁;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biāo)注《世說新語·卷下之上·賢媛第十九》第21條注,〔明〕嘉靖間袁褧嘉趣堂重雕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陸游刻本,原版第27頁右;敦煌本殘類書第二種,余嘉錫謂別有所本,非采自《世說》,見余著《世說新語箋疏》轉(zhuǎn)引,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816頁;〔唐〕白居易輯、〔宋〕孔傳續(xù)輯《白孔六帖》卷17,臺北:新興書局影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1969年版,原版第26頁左(總第278頁)。

2.《丞相曹夫人性甚忌》:據(jù)袁本《世說·卷下之下·輕詆第二十六》第6條注,原版第17頁左,參汪校本《類聚》卷35,第614頁;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白孔六帖》卷17,出處同第一條。

3.《謝太傅劉夫人》:據(jù)影宋本《御覽》卷521,第2370頁,參汪校本《類聚》卷35,第614—615頁;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白孔六帖》卷17,出處同第一條。

4.《京邑有士人婦》:據(jù)汪校本《類聚》卷35,第615頁。

5.《泰元中》:據(jù)汪校本《類聚》卷35,第615頁。

6.《諸葛元直妻劉氏》:據(jù)汪校本《類聚》卷35,第615—616頁。

7.《武歷陽女嫁阮宣子》:據(jù)影宋本《御覽》卷758,第3366頁與卷967,第4289頁,參汪校本《類聚》卷86引《妒女記》(即《妒記》),第1470頁;〔北宋〕吳淑注《事類賦》卷26,宋紹興十六年刻本,原版第1頁左—第2頁右。

8.《謝邈茂度妻鄭氏妒》:據(jù)《白孔六帖》卷17,臺北: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原版第27頁右(總第279頁),參〔明〕陳耀文輯《天中記》卷19,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原版第18頁右、光緒聽雨山房本,原版第13 頁左。⑩

9.《晉祖約妻無男》:同前條。?

孤膽英雌存《妒記》

東晉名相王導(dǎo)之行事與功績多載史冊,《世說新語》亦幾以王導(dǎo)為主軸。然王導(dǎo)其人與日常生活則人所鮮知,《丞相曹夫人性甚忌》適足以補其闕軼:

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檢簡,時有妍妙,皆加誚責(zé)。王公不能久堪,乃密營別館,眾妾羅列,兒女成行。后元會日,夫人于青疏臺中望見兩三兒騎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遙見,甚憐愛之,語婢:“汝出問,是誰家兒?”給使不達(dá)旨,乃答云:“是第四、五等諸郎。”曹氏聞,驚愕大恚,命車駕,將黃門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尋討。

王公亦遽命駕,飛轡出門,猶患牛遲,乃以左手攀車蘭,右手捉麈尾,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狽奔馳,劣得先至。蔡司徒聞而笑之,乃故詣王公,謂曰:“朝廷欲加公九錫,公知不?”王謂信然,自敘謙志。蔡曰:“不聞余物,唯聞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王大愧。后貶蔡曰:“吾昔與安期、千里共在洛水集處,不聞天下有蔡克兒!”正忿蔡前戲言耳。

(袁本《世說新語·輕詆》第6條注引)

王導(dǎo)歷仕東晉元帝、明帝、成帝三代,誠東晉政權(quán)之奠基者。成帝咸康四年(338),命王導(dǎo)任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旋改司徒為丞相,由王導(dǎo)擔(dān)綱。其權(quán)勢炙手烜赫,“眾妾羅列,兒女成行”,于時原不足異;直至近代以降,男尊遺風(fēng)仍存,張愛玲《談女人》:“男人可以跟最下等的酒吧間女侍調(diào)情而不失身份——上流女人向郵差遙遙擲一個飛吻都不行”,“女性的生活不像男性的生活那么需要多種的興奮劑,所以如果一個男子公余之暇,做點越軌的事來調(diào)劑他的疲乏、煩惱、未完成的壯志,他應(yīng)當(dāng)被原恕”。世俗以男性放誕為可歆羨之韻事矣。

唯曹夫人“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檢簡,時有妍妙,皆加誚責(zé)”,令人嘆訝?!矟h〕孔安國等撰集、〔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本命解》卷6載七出之條:不順父母、無子、淫僻、嫉妒、惡疾、多口舌、竊盜,俱可出妻。?七出大抵出自夫族之角度,并考慮其利益。

傳統(tǒng)社會男尊女卑,居優(yōu)勢之男性輒留意功名,一夫眾妻妾;而片面約飭女性三從四德,賢即不妒,妒即可休,性別差異綦為懸殊。兩性相處上,男性擁有自主與妻妾環(huán)立之威權(quán),曹夫人竟敢攖其鋒者,魏晉風(fēng)度尚通脫,吾人目為人文自覺、女性覺醒之時代。?尤其兩晉南北朝,門閥士族統(tǒng)治之政治體制益形鞏固;并于巨室間,以及與皇室間倚仗婚姻聯(lián)結(jié),構(gòu)筑堅勁之大家世族,貴族女性社會地位以為支撐焉。?虞記秉妒則不賢而冠以“性甚忌”,性別不平等有以致之也。

王導(dǎo)不能長久忍受曹夫人之禁阻,遂密營行館,眾妾成群。當(dāng)元會日,曹夫人“于青疏臺中望見兩三兒騎羊,皆端正可念”,欣愛之情,溢于言表。由給使始知是第四、五等諸郎后,造次間“命車駕,將黃門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尋討”。王導(dǎo)乍聞納妾之事泄露,為顧及顏面,爭先逃離。

作者影寫王導(dǎo)懼內(nèi)又做賊心虛之窘迫形象,用“飛轡出門,猶患牛遲”鏤繪其內(nèi)心悚仄;復(fù)細(xì)致描狀雙手動作,更“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狽奔馳”,渲染衷情遑遽。此等細(xì)節(jié)描寫,揶揄嘲諷,極其生動傳神。蔡謨與王導(dǎo)性情不合,素有積怨,假此事機,以男尊視角謂朝廷賞賜其九錫,“不聞余物,唯聞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爾,真堪發(fā)噱,亦睹王導(dǎo)之虛矯。

《桓大司馬以李勢女為妾》稱言南郡主:

桓大司馬以李勢女?為妾?;钙弈峡ぶ鲀炊剩患粗?。后知,乃?拔刀率數(shù)十婢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前梳頭,發(fā)垂委地,姿貌絕麗。乃徐下地結(jié)髻,斂手向主曰:“國破家亡,無心以至今日。若能見殺,實猶生之年。”神色閑正,辭氣凄婉。主乃擲刀前抱之曰:“阿子!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奴!”?遂善遇之。其事互見袁本《世說·賢媛》第21條。《世說》標(biāo)舉桓溫妻明帝女南康長公主賢,臆由于放下“妒”刀,立地成“賢”;虞通之列入《妒記》,或緣其妒火,拔刃相向,不符儒家賢則不妒之則。

(汪校本《類聚》卷18引《妒記》)

南郡主得曉桓溫已于平蜀(347)后以李勢女為妾,氣勢洶洶欲伐之,詎料為李女所感服。魏晉南北朝人流行長發(fā)高髻,烏黑亮麗,李女正自“發(fā)垂委地,姿貌絕麗。乃徐下地結(jié)髻”。不寧唯是,南郡主將斫李女,而能“神色閑正,辭氣凄婉”,以“國破家亡,無心以至今日”,雖死猶生應(yīng)之。其不吝為國而亡,楚楚可憐,撼人心扉。南郡主欣賞李女之氣韻風(fēng)神,不由心生性別角色認(rèn)同,憐憫其國家傾覆、不能主宰個人命運、屈從為妾之至慟,“主乃擲刀前抱之曰:‘阿子!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奴!’”終呈現(xiàn)善待李女之反差結(jié)局。

王導(dǎo)夫人、桓溫妻攻討夫妾,雖捉刀,作勢而已,側(cè)重于表現(xiàn)獨有丈夫、無容侍妾之妒情。彼等無畏乎殞墜傳統(tǒng),以維護一己權(quán)益,膽識可嘉,并影響后代女性之自我警醒。

袁本《世說新語·賢媛》第23條亦例及劉夫人:“謝公夫人幃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暫見,便下幃。太傅索更開,夫人云:‘恐傷盛德。’”?謝公(320—385)劉夫人止節(jié)謝安觀伎,維系其非禮勿視之風(fēng)規(guī),遂有賢名。

謝太傅劉夫人,不令太傅有別房寵。公既深好聲色,不能全節(jié),遂頗欲立妓妾。兄子及外甥等微達(dá)其旨,乃共諫劉夫人,方便稱《關(guān)雎》《螽斯》有不妒忌之德。夫人知諷己,乃問:“誰撰《詩》?”答曰:“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乃相為耳,若使周姥傳?,應(yīng)無此語也?!?/p>

(影宋本李昉等:《太平御覽》卷521引《妒記》)

《毛詩正義·卷第一·關(guān)雎·毛詩序(小序)》:“《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風(fēng)之始也,所以風(fēng)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薄睹娬x·卷第一·關(guān)雎》首章:“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编嵐{:“言后妃之德和諧,則幽閑處深宮貞專之善女,能為君子和好眾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謂三夫人以下?!?鄭解“淑女”為“三夫人以下”,乃指三夫人、九嬪;眾妾,指世婦、女御。因后妃之德和諧,不嫉妒,三夫人、九嬪皆化后妃之德,亦不嫉妒,故能為君子和好眾妾之怨者?!睹娬x·卷第一·螽斯·小序》:“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盵21]傳統(tǒng)婚姻之重要目的在于“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故《關(guān)雎》鄭箋、《螽斯·小序》重言不妒忌,“聞子有賢婦,華堂詠《螽斯》”[22]也。然而,“謝太傅劉夫人,不令太傅有別房寵”,有違儒家經(jīng)典定義賢婦應(yīng)備不妒之行,故采入《妒記》。

《謝太傅劉夫人》一則對理解中國文化中,略由男性發(fā)言,男性恒掌握話語權(quán)之性別角色頗具啟發(fā)性,全文揭示婦女對于話語權(quán)之另類思維?!吨苣稀肥占芡醭陛犇戏街T國之詩,當(dāng)非周公所作。謝安之侄兒及外甥有意以周公盛名,諷勸劉夫人反對謝安納妾之舉。劉夫人將計就計,以此二詩為男子周公所作,又由男性詮釋婦女不妒男子妻妾庶多之德,自為男子著想;若由周公夫人解說,當(dāng)無婦女不妒之語,則婦女不妒屬不合理之男性話語從可知矣。劉夫人言語并非鄙陋,未審誰撰《詩》,曾慧黠破解對方用意,維持自我尊嚴(yán),確有足多者。

《妒記》與《談女人》今義闡抉

我國首位妒婦已出現(xiàn)于公元前552年,《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其子皆諫其母。”[23]基于兩性愛情之排他性,嫉妒(Jealous)本人類所共有之心理,無論女男,弗能外是矣。則希冀婚戀忠誠,非因他人勝賢于己而記恨之妒忌,于兩性關(guān)系間,有其價值存焉,曹夫人、劉夫人、南郡主妒妾之意義寓于是。

更有甚者,傳統(tǒng)社會性別不平等,既允男性妻妾羅列,專鶩功名;又倡女性應(yīng)三從四德,閫內(nèi)助夫,此許一偏之要求,妒婦難免產(chǎn)生。是以傳統(tǒng)對女性一則施予倫理教化,望企內(nèi)化而成其自覺規(guī)范,與外顯行為之鵠的;一則通過反面評價——“禮教認(rèn)妒忌是婦人的惡德,悅夫是婦人的本分”,俾遏扼無數(shù)欲言事之女性。傳統(tǒng)婦女于婚戀生活既如是黜抑,曹夫人輩只身力抗父權(quán)社會,力爭個人摯愛與身份,依稀體現(xiàn)當(dāng)代男女要求婚戀貞一之旨。與其二三其德,小三、小四紛繁,孰若婚戀靡貳,全心全意相守候之為愈也。

愛情與婚姻建立于兩性身份自由、人格獨立,及地位平等之基礎(chǔ),逮近代方有之。故南郡主謂“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奴”,其語尚崇夫權(quán),直默許桓溫?fù)碛懈鄼?quán)利,自不必苛責(zé)。先前南郡主向李女而非桓大司馬拔刀,誅討對象舛誤,王丞相曹夫人亦復(fù)如是。乃悟抵抗不平等者未能正確警覺,自無以蕩滌其非義,斯乃時代之局限,確亦無可厚非。

物換星移,今時兩性日漸平等矣!“有時并肩相愛憐,得成眷屬都有緣”,此固有情人所夙夜欣企者。設(shè)若情猿變心,事主無為輕心姑息也。蓋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第二性》有云:“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寧可是逐漸形成的。在生理上、心理或經(jīng)濟上,沒有任何命運能決定人類女性在社會的表現(xiàn)形象。決定這種介于男性與閹人之間的所謂具有女性氣質(zhì)的人,是整個文明。”[24]波娃剖訴女人可以有選擇權(quán),而選擇須奠立于深刻自覺、具足勇氣,以及自信與努力,故而兩性婚戀平等之契機,甫砥于成。其言警策,毋忽哉!且任一國民理應(yīng)平等享有尊嚴(yán)、自由與人權(quán),并受法律與聯(lián)合國人權(quán)宣言、兩國際公約保障,兩性平等即其中一環(huán)。縱使各國實施程度不一,然文明國家無不翕然效之,寢以成風(fēng)。

傳統(tǒng)社會性別不平等亦見諸社會參與,猶女聲孤微,而男性話語充耳,洋溢楮墨。[25]4世紀(jì)謝太傅劉夫人獨具慧眼曰:“若使周姥傳,應(yīng)無此語也?!敝徽Z片言諶顯露劉夫人力求女性話語權(quán);男女聲對治,宛然今人訴求兩性話語權(quán)平等耳!西蒙·波娃《第二性》引17世紀(jì)女性主義者保玲欠爾語云:“所有男人寫關(guān)于女人的書都應(yīng)加以懷疑,因為男人的身份猶如在訟案中,是法官又是訴訟人?!盵26]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人類成長歷程中,現(xiàn)代兩性傾佇渴望獨立、自由、平等,企盼進入社會主流,實現(xiàn)自我話語權(quán),則美美與共,兩性對話焉可或缺?

關(guān)于包裝廢物方面,德國推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二元回收系統(tǒng)”,即在已有生活垃圾回收體系基礎(chǔ)上重新建立一套包裝廢物回收系統(tǒng),即“綠點公司”。它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對包裝廢物的回收和處理走向市場化和產(chǎn)業(yè)化道路,既保障了包裝廢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又降低了零售商、制造商和包裝商們的投入?!岸厥障到y(tǒng)”的成功應(yīng)用,促使德國近幾年的包裝廢物綜合回收率始終維持在75%以上。

張愛玲《談女人》由近代男女之性別刻板印象措筆,文章來源有二,其一始自觀覽奧涅爾(Eugene O’Neill,1888—1953)《大神勃朗》戲劇后,感喟良多。奧涅爾通譯奧尼樂、奧尼爾等,美國戲劇家,[27]為美國民族戲劇之奠基人,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其二起興于《貓》:“西方人稱陰險刻薄的女人為‘貓’。新近看到一本專門罵女人的英文小冊子叫‘貓’。”

張愛玲揭露女人之劣根性及女人對異性、婚姻、家庭、人生之真實感觸,[28]代表女性知識分子之愛情觀、婚姻觀、金錢觀、道德觀。文中對女性迭見負(fù)向評騭,如恨較持久、信口編故事、女人主觀品評男子、多疑、女人間難交友,她們有較多隱瞞、不認(rèn)錯、推諉責(zé)任、自治能力低,壞女人比壞男人壞得徹底。雖稱新時代女性而未必賢:

女人往往忘記這一點:她們?nèi)康慕逃裏o非是教她們意志堅強,抵抗外界的誘惑——但是她們耗費畢生的精力去挑撥外界的誘惑。

女人的確是小性兒,矯情,作偽,眼光如豆,狐媚子。(正經(jīng)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聰明的女人對于這些批評并不加辯護,可是返本歸原,歸罪于男子。

若是者曷耶?《談女人》嘗探討其成因:“在上古時代,女人因為體力不濟,屈伏在男子的拳頭下,幾千年來始終受支配,因為適應(yīng)環(huán)境,養(yǎng)成了所謂妾婦之道?!弊怨拍凶鹋?,男性取得政經(jīng)地位,女性須依附于男性而生活。男子縱然妻妾成群,女子亦須守一從夫,即妾婦之道;抑或運用各種手段,以爭寵取悅于男性。女人之缺點既為社會環(huán)境所致,“然則近代和男子一般受了高等教育的女人何以常常使人失望,像她的祖母一樣地多心,鬧別扭呢?”張愛玲謂幾千年余弊,非須臾間可蠲革也。

張愛玲不獨揭弊,確亦有臻于淑女之法。一則教育應(yīng)回歸原意,棄舍妾婦之道,培養(yǎng)神性成分——“廣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女人“代表四季循環(huán),土地,生老病死,飲食繁殖……女人縱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里面卻有一點‘地母’的根芽??蓯鄣呐藢嵲谑钦婵蓯邸!盵29]經(jīng)由教育,“在某種范圍內(nèi),可愛的人品與風(fēng)韻是可以用人工培養(yǎng)出來的,世界各國各種不同樣的淑女教育全是以此為目標(biāo)”。

張愛玲以地母象征人母,地母神孕育、安置萬物,猶女性具生育與撫養(yǎng)能力,傳承胤嗣,并影響女性特質(zhì)之形成?!洞笊癫省分械啬钢蜗螅骸耙粋€強壯,安靜,肉感,黃頭發(fā)的女人,二十歲左右,皮膚鮮潔健康,乳房豐滿,胯骨寬大。她的動作遲慢,踏實,懶洋洋地像一頭獸。她的大眼睛像做夢一般反映出深沉的天性的騷動。”希臘地母神蓋亞(Gaia)系生命女神,乃大地、眾神、人類、世間生靈之始祖,亦萬物之所歸。其形象為體態(tài)豐盈之主婦。我國女媧似之而有同異,人頭蛇身,摶黃土造人,又置婚姻、煉五色石補天與作笙簧。傳統(tǒng)文化中地母娘娘則稱“后土娘娘”或“后土夫人”,主宰大地山川、五谷生長,并保護土地與生殖萬物。地母娘娘源自“后土神”,《左傳》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盵30]地母娘娘約宋朝納入道教。漢族務(wù)農(nóng)為生,后土信仰甚古。

一則須勇于負(fù)責(zé),不能全然怨咎男子:“女人當(dāng)初之所以被征服,成為父系宗法社會的奴隸,是因為體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體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不曾為禽獸所屈服呢?可見得單怪別人是不行的?!迸藨?yīng)斷絕《談女人》引《貓》作者所謂不負(fù)責(zé)任之作為:“她們要人家把她們看得很嚴(yán)重,但是她們做下點嚴(yán)重的錯事的時候,她們又希望你說‘她不過是個不負(fù)責(zé)任的小東西’?!迸砸税l(fā)揮主體能動性,改變觀念與行為,謀求經(jīng)濟、人格及婚戀自主,“意志堅強,抵抗外界的誘惑”,摒棄“現(xiàn)代婚姻是一種保險”的念頭,假以時日,或有盡除積習(xí)之時也。何況今日已非“女人大半總是在戶內(nèi)持家看孩子”或“活動范圍有限”,淑女化成之契機指日可待。

發(fā)揚“主體自由”或“自我”反思乃為人之根本。就女人言,張文以為“以美好的身體取悅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yè),也是極普遍的婦女職業(yè),為了謀生而結(jié)婚的女人全可以歸在這一項下。這也毋庸諱言——有美的身體,以身體悅?cè)?;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悅?cè)耍鋵嵰矝]有多大分別”。由前三句示人貶意,可推論以思想悅?cè)酥酝谝陨眢w,蓋意謂喪失主體自由。心者,身之主也,唯有經(jīng)濟自足,建立主體自由、思想獨立方為根本之道。知識分子寧清貧自樂,閹然媚于世而濁富且貴,豈不愧哉![31]

他道:“女人物質(zhì)方面的構(gòu)造實在太合理化了,精神方面未免稍差……”

若是女人信口編了故事之后就可以抽版稅,所有的女人全都發(fā)財了。

女人與狗唯一的分別就是:狗不像女人一般地被寵壞了,它們不戴珠寶,而且——謝天謝地!——它們不會說話!

女人們真是幸運——外科醫(yī)生無法解剖她們的良心。

此類話語又以特稱命題為全稱,“比較上女人是可以一概而論的,因為天下人風(fēng)俗習(xí)慣職業(yè)環(huán)境各不相同,而女人大半總是在戶內(nèi)持家看孩子,傳統(tǒng)的生活典型既然只有一種,個人的習(xí)性雖不同也有限”,其判斷有待揆酌;尤以今昔變遷,社會進步,現(xiàn)代生活形態(tài)龐雜非一矣。另梁實秋《女人》稱女人愛說謊、善變、愛哭、多嘴、膽小、聰明;《男人》述男人臟、懶、饞、自私、言不及義,二文針砭部分社會現(xiàn)象,可參看。[35]

梁實秋譯美國阿迪斯·惠特曼(Ardis Rumsey Whitman,1905—1990)《什么使得一個女人令人難忘》與張文相與為犄角,言令人難忘之女人毋須力求表現(xiàn)其為女性,或刻意引起男人注意等洵然。惜又云“只是要你在和她一起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你是一個男人”[36],則類乎我國傳統(tǒng)男乾剛、女坤柔之迷思。尚有不可以不一言者,美國海倫·費雪(Helen Fisher,又譯海倫·費希爾,1945—)《第一性》副標(biāo)題“女人的天賦正在改變世界”,謂男女組織思維之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源于天生腦部構(gòu)造差異;[37]或其他以男女天生有別為主導(dǎo)者如約翰·葛瑞(John Gray,又譯約翰·格雷,1951—)《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38]屬于“本質(zhì)論”(Essentialism)。顧“Gender”之促成,以“反本質(zhì)論”(Anti-Essentialism)主張自我經(jīng)社會化陶鑄而日就月將,生理性別之影響實有限為得也。

結(jié)論:兩性比意,其利斷金

現(xiàn)代社會多元化,信息日新月異,傳統(tǒng)觀念屢逢質(zhì)疑。傳統(tǒng)性別差異雖有其歷史意義,于今末俗相沿、不合現(xiàn)代化之處比比可見;重以今人剩有訛誤之性別刻板印象,積習(xí)難返,咸有礙性別角色之健康發(fā)展。茍任令性別優(yōu)越感、偏見或歧視存在,虞其壓抑兩性特質(zhì)之發(fā)揮。

傳統(tǒng)性別角色以為男女各具不同特質(zhì),工具取向之男性化特質(zhì),較講究目標(biāo)導(dǎo)向,有進取心、邏輯觀念,與富活動性,適合工作者、管理者;情感表達(dá)性之女性化特質(zhì),較能照顧人、溫柔,有愛心,適合照顧者、服務(wù)者,于是男女尊卑、外內(nèi)之別成焉。世異時移,此際迥非曩時男主外,重事業(yè);女主內(nèi),偏感情或家庭可堪儔倫??茖W(xué)研究且證實男女并備工具性與感情性特質(zhì),兩性宜就主客觀因素,妥適發(fā)展自我特質(zhì)與性別分工,乃能成功扮演性別角色,如魚得水。然則男女馳騁職場勝似風(fēng)鵬,婚戀圓滿恍沐春風(fēng)可期,“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亦不足以盡其善狀也!

因傳統(tǒng)性別刻板印象長期且普遍彌漫于社會各角落、各階層,歷來男性常獲得較多歷練工具性特質(zhì)之機會。邇來,社會現(xiàn)代化突飛猛進,女性之文化素質(zhì)提高、政治參與日增、經(jīng)濟獨立,女性角色與行為形態(tài)丕變,各行業(yè)中女性精英紛紛崛起。其表現(xiàn)工具性特質(zhì)之亮眼者,觸目皆是,又往往視男性毫無遜色,足驗吾說不誣。美籍阿迪斯·惠特曼一文深入闡述感情性特質(zhì),謂有感應(yīng)而熱情;人格完整及內(nèi)心充實;流露溫柔、關(guān)切,與為人犧牲之愿心;聰明有智慧;心地善良;引發(fā)潛能,使人實踐其優(yōu)長之女人令人動容,實則男人亦然。

總之,當(dāng)代性別角色朝向兩性平等,男女當(dāng)協(xié)力同謀而各有其社會地位,逐一消弭性別刻板印象之誤區(qū);兩性話語交流共鳴,而又各擅勝場,要以自致其身之特質(zhì),善盡社會角色以求自愜而已。此等進展確為歷史之歸趨,吾等唯有戮力以赴耳!

①張愛玲:《談女人》,《流言》,上海:街燈出版社1945年版,第82—95頁,下同。

②〔唐〕李延壽:《南史·文學(xué)列傳·丘巨源傳》卷72,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1770頁。其校勘記引張森楷《南史??庇洝罚^仲明即《南齊書·王智深傳》所附之袁炳叔明也;炳字避唐諱而去,仲、叔未知孰是,同書,第1793頁。《南齊書》記虞通熟稔職官典籍,或疑即虞通之,見〔梁〕蕭子顯《南齊書·百官志》卷16,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311頁。

③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原版第11頁右。

④虞通之卒年之推估,見田喜梅:《虞通之〈妒記〉研究》,山東大學(xué)中國古代文學(xué)碩士論文2009年,第6頁。

⑤〔唐〕魏征等:《隋書·經(jīng)籍志二》卷33載《妒記》二卷,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978頁;《經(jīng)籍志三》卷34載宋領(lǐng)軍長史虞通之《善諫》二卷,同書,第1007頁;《經(jīng)籍志四》卷35載宋黃門郎《虞通之集》十五卷、梁二十卷,同書,第1074頁?!埠髸x〕劉昫等:《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卷47載虞集作五卷,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2068頁;《經(jīng)籍志上》卷46載《后妃記》四卷,同書,第2006頁。林正三曾論虞通之生平與著作,見所撰《虞通之〈妒記〉研究》,中國古典文學(xué)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xué)》第十四集,臺北:學(xué)生書局1997年版,第309—311頁。

⑥虞通之:《贈傅昭詩》,較早收錄于〔唐〕姚思廉:《梁書·傅昭傳》卷26,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393頁;〔唐〕李延壽:《南史·傅昭傳》卷69,同注2,第1469頁?!稙榻瓟伦屔泄鞅怼份^早收錄于〔梁〕沈約:《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傳》卷41,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1290—1292頁;〔唐〕李延壽:《南史·王藻傳》卷23,同注2,第619頁,二書有??庇?,《表》亦見〔清〕嚴(yán)可均輯:《全宋文》卷55,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第545—547頁,嚴(yán)書甄錄異文而未及之。《宋書》《南史》未題《表》之作者,〔唐〕徐堅等編《初學(xué)記·駙馬第七》卷10始署名虞通之,北京:中華書局影司義祖校點清乾隆古香齋巾箱本1962年版,第249頁;錢鍾書亦謂:“蓋《記》《表》為一事而發(fā),且出一人之手也。所刻畫諸狀,每導(dǎo)夫后世院本小說之先路?!币娖洹豆苠F編》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324頁;然自《南史·王藻傳》上、下文觀之,《記》明言虞作,《表》言使人為之,則其說可疑?!冻鯇W(xué)記》亦題《明堂頌》為虞通之作,見《初學(xué)記·明堂第六》卷13,第330頁,唯不知徐氏依據(jù),此姑依《初學(xué)記》,俟諸來哲爾!

⑦〔梁〕沈約:《宋書·百官志》上、下,卷39、40,同注6,第1238—1248頁、第1261—1264頁。

⑧〔梁〕沈約:《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傳》卷41,同注6。

⑨〔唐〕房玄齡等:《晉書·王導(dǎo)傳》卷65,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1752—1753頁;〔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藝文志二》卷58,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版,第1486頁。

⑩《魯迅全集》第8卷收錄《妒記》前七則,見魯迅先生紀(jì)念委員會編:《魯迅全集》20卷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3年版,第475—478頁;《謝邈茂度妻鄭氏妒》條為田喜梅所新輯,同注4,第23—24頁。

?《晉祖約妻無男》條為田喜梅所新輯,同注4,第23—24頁。

?日本寬永15年(明崇禎11年,1638)風(fēng)月宗智翻刻本,原版第11頁下—第12頁上;《四部叢刊初編》景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刊本,原版第13頁右(總第71頁)。

?如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币娝睹缹W(xué)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頁。

?關(guān)于兩晉貴族女性之社會地位,見《賢妒論——兩晉南北朝婦女形象及婦女觀研究》,華東師范大學(xué)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第19—30頁。

?影宋本《御覽》卷154引《世說》“妹”作“女”,與此合。袁本《世說·賢媛》第21條“女”作“妹”。

?據(jù)袁本《世說·賢媛》第21條注引《妒記》“南郡主”下有“兇妒,不即知之。后知,乃”補。

?袁本《世說·賢媛》第21條注引《妒記》作“阿子!我見汝亦憐”;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白孔六帖》卷17引《妒記》無“阿子”,作“我見猶憐”;影宋本《御覽》卷154引《世說》作“阿姊!我見汝不能不憐”,作“姊”是,四庫全書本《類聚》卷18引《妒記》同。徐震堮以為“阿子”似是親昵之稱,然不知其確義,見所撰《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376頁;余嘉錫謂乃晉人呼兒女之詞,見其《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816頁。

?袁本《世說新語·卷下之上·賢媛第十九》第23條,原版第27頁左。

?汪校本《類聚》卷35引《妒記》“傳”作“撰詩”。

?見〔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dá)疏、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卷第一·關(guān)雎·毛詩序(小序)》,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頁;《毛詩正義·卷第一·關(guān)雎》首章鄭箋,同書,第22—25頁。

[21]見《毛詩正義·卷第一·螽斯·小序》,同注19,第43頁。

[22]〔宋〕蘇軾著、〔清〕馮應(yīng)榴輯注、黃任軻等校點:《蘇軾詩集合注·答李邦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3頁。

[23]〔周〕左丘明傳、〔晉〕杜預(yù)注、〔唐〕孔穎達(dá)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左傳正義·卷第三十四·襄公21年》,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版,第974頁。

[24]西蒙·波娃:《第二性》,陶鐵柱譯,臺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頁。

[25]參見王志敏:《成長中的話語權(quán)分析——解讀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名作欣賞》2012年第9期。

[26]西蒙·波娃:《第二性》,桑竹影等譯,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頁。

[27]李文華:《尤金·奧尼爾晚期戲劇中聲音的運用》,《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第13—17頁。

[28]劉靜靜:《淺談女人的“劣根性”——讀〈談女人〉有感》,《時代文學(xué)》2012年4月上半月,第214—215頁。

[29]吳坷:《女性立場與張愛玲的文學(xué)追求》,西南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第24頁。

[30]〔周〕左丘明傳、〔晉〕杜預(yù)注、〔唐〕孔穎達(dá)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左傳正義·卷第十四·僖公15年》,同注22,第376頁。

[31]張瑞以為張愛玲的《談女人》可以概括為兩個異性的“談女人”:前面部分講述的是《貓》的作者無名氏對女人的觀點;后面部分講述的是張愛玲本人對女人的看法,此部分是從女性的角度談女人,才是敘述的主體……她解剖了女人的不幸根源——“不愿抗?fàn)?、甘愿為奴”的思想,寄托了自己對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以及內(nèi)在地蘊涵了對知識分子思想啟蒙失效的譏諷。見《女人的不幸與知識分子的悲哀——論張愛玲的〈談女人〉》,《時代文學(xué)》2012年2月上半月,第221頁。

[32]Macoby, E., & Jacklin, C.(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3]Frodi,A.,Macaulay,J., & Thome,P.R.(1977).Are women always less aggressive than men? A re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Bychological Bulletin,84,634-660.

[34]McMahon, F. & McMahon (1982).Psychology.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35]《談女人》《談男人》二文,見梁實秋著、劉天華等編選《梁實秋散文》第1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9年版,第42—45、46—49頁。

[36]〔美〕阿迪斯·惠特曼:《什么使得一個女人令人難忘》,原載于1963年6月《讀者文摘》第23卷第2期,梁實秋譯:《實秋雜文》,臺北:大林出版社1977年版,第141頁。

[37]〔美〕海倫·費雪:《第一性:女人的天賦正在改變世界》,莊安祺譯,臺北:先覺出版社2000年版,第8頁。該書原由New York :Random House,c. 1999年出版。

[38]〔美〕約翰·葛瑞:《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柯清心譯,臺北:天下文化2000年版。

德庆县| 伊宁市| 靖宇县| 襄城县| 郯城县| 麻城市| 岳普湖县| 双流县| 和顺县| 凤城市| 遵义市| 焦作市| 黔江区| 蓝田县| 托克逊县| 鄂伦春自治旗| 普格县| 叶城县| 东丰县| 忻州市| 合作市| 安塞县| 远安县| 五台县| 宜君县| 金溪县| 清流县| 宜兰县| 开封县| 新民市| 梁山县| 松原市| 牟定县| 金山区| 六盘水市| 汾阳市| 九寨沟县| 潢川县| 聊城市| 容城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