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斌
(安陽工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Plyometrics(超等長訓練)作為提高快速力量能力的訓練手段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前蘇聯(lián),代表人物是Verkhoshansky。1975年Wilt把超等長訓練介紹到了美國,并且加以推廣與應用。80年代中期德國的高豪夫與施密特布萊希爾便開始了對“反射力量”機制以及訓練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芬蘭的科米研究小組從20世紀70年代對拉長-縮短周期(SSC)的機理、疲勞過程與恢復等進行研究,其成員遍布法、德等國家且后續(xù)研究成果頗豐。國外研究文獻表明,超等長訓練還對運動員的靈敏性、跑步經濟性及核心穩(wěn)定力量等競技運動能力有促進作用。目前國內對超等長訓練理論與實踐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本研究在國內外的超等長訓練與負荷監(jiān)控研究文獻分析的基礎上,詮釋超等長訓練的發(fā)展趨勢及理論歧義,激勵學界的理論探索與訓練。
Plyometrics是前蘇聯(lián)的Verkhoshansky博士提高肌肉爆發(fā)力沖擊式訓練法的改良,是從某一高度跳下后再迅速跳起的練習方式。Cavagna等人對拉伸反射提高肌肉彈性能現(xiàn)象進行了相關研究。Zannon認為V.M.Zaciorskiji借鑒了Cavagna等人的研究結果,并首次提出用希臘語“Plyometric”定義這種伴有拉伸反射的練習?!癙lyometric”一詞由詞根plei(plio—)與詞綴metric構成,其中詞根意為增多、增強之意,詞綴則為長度的意思,二者組合在一起實為增強的含義。因此,“Plyometric training”應該譯作增強式訓練才對,與“Plyometrics”可以互相替代使用,我們一般翻譯為“超等長訓練”。徐飛[1]認為,這是國內將 Plyometrics譯為“超等長練習”以區(qū)別其它肌肉運動形式。鑒于超等長練習特點,實踐過程中要求具有力量發(fā)展速率的跳躍至關重要,且限制力作用時間的條件更為重要。超等長練習比較符合體育運動中肌肉爆發(fā)用力的運動特征,因此該方法對于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有著其它訓練手段所無法比擬的練習效果。
SSC(拉長-縮短周期)是對人體一些周期性運動的觀察與實驗探索后得出的,在跑、走、跳躍等諸多典型的周期性肌肉活動中非常普遍。在這種類型的肌肉活動過程中,肌肉先后被拉長-縮短式收縮,Norman等人[2]將肌肉這種非常自然的離心與向心運動聯(lián)合形式稱作拉長-縮短周期。它是Plyometrics方法的生物學基礎,其原理是通過訓練提高神經肌肉的拉伸反射效能,增加肌肉-肌腱組織剛度、彈性能利用率、張力傳遞等,減少能量的額外消耗并提高肌肉的機械工作效率。但是拉長-縮短周期式練習與超等長訓練不是完全等同的,二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其中,Plyometrics是動態(tài)的沖擊式SSC練習,比如訓練實踐中常用的跳深練習,而拉長-縮短周期式練習有高沖擊的練習也有低沖擊的練習,有動態(tài)快速練習也有慢速的練習。此外,還應當認識到,拉長-縮短周期練習的肌肉表現(xiàn)過程并非字面所講的那樣簡單,即拉長階段+縮短階段。實際上,SSC包括肌肉拉長、等長收縮、向心收縮階段,等長收縮是拉長-縮短周期的偶聯(lián)階段,其時間長短與拉長-縮短周期時間具有線性相關[3]。因此,SSC練習的作用效果與等長收縮階段的時間控制高度相關。
Plyometrics與SSC練習本質上相通,其中前者通俗易懂,教練員的實踐操作性強,后者是對現(xiàn)象本質的直觀表達,因此,造成在訓練實踐過程中的用語表達的混用及歧義。
鑒于拉長-縮短周期是最符合競技運動過程肌肉工作特征的活動形式,導致超等長訓練成為提高運動員快速力量能力最為有效的訓練手段之一,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提高耐力性項目的跑步經濟性、靈敏性、核心穩(wěn)定性力量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Robert等人的研究顯示,盡管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與乳酸閾沒有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但是超等長訓練增加了肌肉肌腱的剛度,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跑步經濟性,最終達到提高運動員運動成績的目的。Amanda等人以有規(guī)律訓練的非優(yōu)秀長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結果顯示6周超等長訓練也提高了跑步的經濟性。Almeida-Silveira等人通過動物的SSC練習實驗,發(fā)現(xiàn)拉長-縮短周期訓練后老鼠的腓腸肌收縮時間明顯減少、收縮縮短增加、肌肉串聯(lián)彈性成分的柔度(與剛度相反)增加,而且拉長-縮短周期練習可以促使老鼠腓腸肌的快速收縮纖維轉化。此外,超等長訓練也是提高運動員靈活性的非常有效的訓練手段。Hewett等人在跳躍項目女運動員的彈跳練習中,特別強調并通過提高神經肌肉對下肢的控制能力來減少落地應力與增加彈跳高度,結果發(fā)現(xiàn)改善了落地時下肢的不平衡、膝關節(jié)的內收與外展以及提高了肌肉力量,這對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能力與預防運動損傷非常有幫助??偠灾?,超等長訓練不僅僅對提高肌肉的爆發(fā)力有效,而且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其他方面也有促進作用,這有利于拓展超等長訓練的實踐應用范圍。
通常進行力量訓練的負荷強度與負荷量是利用通過器械的重量來控制,而超等長訓練是專項化的力量訓練,其負荷強度易受運動員體型與體重、跳躍高度、動作速度、跳深技巧等因素影響,導致對超等長訓練的負荷控制至今沒有一致性結論。
2.1.1 關于跳深高度的爭議
Allerheiligen等人認為拉長-縮短周期練習的強度是指肌肉與關節(jié)能夠承受的生理上的張力負荷,不是運動員個體的努力程度。超等長訓練的最大優(yōu)勢是發(fā)展練習者的爆發(fā)性快速力量能力,這要求充分利用神經肌肉的拉伸反射與肌肉-肌腱組織的彈性能。因此,跳深高度常作為判斷超等長訓練負荷強度大小的指標,但超等長訓練作為高強度的練習手段,具有很強的專項性、技巧性、個體性特征。若跳深高度過低會因為前負荷太小導致拉伸反射與彈性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反之會發(fā)生保護性抑制,不能完成離心收縮向向心收縮的有效轉換。因此,選擇適宜的跳深高度是超等長訓練負荷監(jiān)控的關鍵性問題和操控性難題。
Verkhoshansky對沖擊式或者跳深訓練的研究最具實踐意義與影響力,他建議0.8米和1.1米是最有效的跳深高度,0.8米以下比較適合青少年或者初學者。此外,他還推薦每周練習2次,每次4×10次彈跳為宜。但是,另外的研究發(fā)現(xiàn)拉長反射對負荷很敏感,當進行140cm超高的實驗時,減少的反射可能是功能上的保護策略,以防止肌肉或者肌腱損傷。對于爆發(fā)力要求較高的項目來說,如短距離跑與跳躍項目,20cm與40cm跳深高度發(fā)展爆發(fā)力的訓練效果較好。而Nick等人對沒有訓練經驗的測試對象進行研究,被試進行20cm、40cm、60cm高度的跳深練習,分析在60cm跳深時沒有明顯的雙腿用力不平衡,因此,以相對較低的高度進行跳深練習更容易出現(xiàn)雙腿用力不平衡的現(xiàn)象。上述說明對于不同的訓練對象,選擇跳深高度的問題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此外,以臺階實際高度作為計算落地沖量也是不準確的,因為跳深者的技巧問題往往會導致實際下落高度的偏差,這一點時常被忽略,應當以著地時的沖量來推算跳深高度較好。
跳深高度對超等長訓練效果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跳深高度常用作評價超等長訓練負荷強度大小的簡易指標,但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公認的科學標準。一般而言,低的快速跳深練習(0.8M)可以發(fā)展練習者的低沖擊的快速力量能量,超過高沖擊(1.4M)的跳深練習對最大力量的發(fā)展增加明顯,但要考慮訓練的安全因素。因此,在實踐中應當根據運動員的實際,循序漸進地個性化安排超等長訓練的負荷強度。
2.1.2 關于跳深的觸地次數(shù)與跳躍頻率
鑒于超等長訓練跳深高度的選擇受訓練對象、訓練狀態(tài)、競技能力等的影響,其負荷量也是如此。肌肉由拉長向縮短轉換的速率取決于身體質心的最大高度、水平速度、體重、個體努力以及肌肉承受負荷的狀態(tài),以腳觸地的次數(shù)計算負荷量比較方便,若腳觸地30次為一組,那么練習3組即為90次。另一方面,而拉長-縮短周期練習之所以能增加肌肉工作的機械效率,跟收縮階段的肌肉工作效率與拉長-縮短轉換的時間長短關系密切,要保證縮短階段肌肉的工作效率,轉換時間應<0.5s。但是,腿的剛度主要由髖關節(jié)剛度、膝關節(jié)剛度、踝關節(jié)剛度決定,隨著跳躍頻率的增加,決定性因素開始由膝關節(jié)剛度向踝關節(jié)剛度轉變。于是,不同的跳躍頻率將發(fā)展肢體不同部位的剛度與相應肌群的肌肉力量。研究顯示,在進行快速SSC練習時地面接觸時間閾值以0.2s為宜,且2.2跳/s是比較合適的彈跳頻率。每個人都有適宜的跳躍頻率,若頻率過低,地面接觸時間長且彈性能利用率就低,耗能也將增加;若頻率過高,地面接觸時間短且肌肉預拉長作用不明顯。Chu[4]依據運動員的訓練經驗提出了用超等長訓練腳觸地次數(shù)確定負荷量的方法(見表1),Baechle等人[5]則依據運動員的體重情況對超等長訓練的腳觸地次數(shù)進行量化(見表2)。上述實踐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依據,但實際操作時還要依據運動員的訓練狀態(tài)、身高、年齡、負荷強度等選擇觸地次數(shù)與跳躍頻率。
表1 基于運動員訓練經驗的超等長訓練量變化(單位:腳觸地次數(shù))
表2 基于運動員體重的超等長訓練量(單位:腳觸地次數(shù))
2.1.3 關于跳深負荷安排的技巧問題
選擇練習強度與負荷量時,應根據運動員的競技發(fā)展需要、個性特點、年齡、訓練狀態(tài)等因素來確定。Walsh M等人的研究指出,讓男運動員從20cm、40cm、60cm的高度進行跳深練習,每一個運動員被告訴兩點要求,即跳的盡可能高與快,結果發(fā)現(xiàn)在所有的參數(shù)中,跳深技巧的控制能力比跳深高度有更大的影響。而對于不同負重超等長的練習而言,無負重超等長練習優(yōu)先發(fā)展膝關節(jié)肌肉快速力量;較低負重超等長練習可有多種效果,髖關節(jié)肌肉起主要作用,有利于發(fā)展下肢肌肉絕對力量和爆發(fā)力;而大負重時主要動用髖關節(jié),有利于具有較大貢獻度的髖關節(jié)肌肉絕對力量的發(fā)展。因此,對運動員下肢目標肌群進行負重超等長訓練時,要考慮到負重大小與動作策略的關系。此外,也有研究認為傳統(tǒng)跳深練習的效果要好于負重跳深練習,所以發(fā)展肌肉爆發(fā)力時負重超等長訓練的負荷安排應該謹慎。Sankey等人通過周期訓練組、恒定負荷組、控制組的超等長訓練負荷強度效果對比實驗,數(shù)據顯示只有周期組在觸地時間與反應力指數(shù)指標上表現(xiàn)出訓練前后的顯著性,說明周期組的超等長訓練效果最好。Luebbers等人采用4周大強度超等長訓練恢復4周與7周大強度超等長訓練恢復4周兩種訓練方案,不僅都提高了縱跳成績也還增加了無氧功率。因此,教練員與運動員在實踐過程中應當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地增加超等長訓練的負荷,應當注意其他抗阻力量訓練的周期化訓練安排。特別是像跳深練習這樣的超等長訓練手段,一直被認為是高沖擊的大強度練習,所以訓練安排非常重視訓練的安全性。于是,提高超等長訓練的安全性應當考慮練習者的年齡、體重、力量儲備基礎、訓練經歷、損傷情況、彈跳練習場地、練習頻率以及恢復等。另有研究指出,當上肢的最大臥推力量(1RM)達到自身體重的1-1.5倍時,進行上肢的超等長訓練才不容易造成損傷。
綜上所述,完成跳深動作的技巧、負重、負荷節(jié)奏等都會影響短期與長期訓練目標的實現(xiàn),如果超等長訓練負荷安排不當,發(fā)生損傷的風險將增大。因此,超等長訓練需要詳實籌劃,否則將事倍功半。
不同的評價目標需要選擇不同的評價指標,如果要評價超等長訓練在成績提高中的作用,強度指標可以選用力量發(fā)展速率、反應力量指數(shù)、起跳階段力發(fā)展速率、肌電等;如果評價運動員康復前后超等長訓練的負荷強度,可以選擇地面應力、關節(jié)應力、落地穩(wěn)定時間以及肌電等指標。美國的體能訓練專家在這些方面有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Jensen& Ebben[6]以 NCAA等級為I級的6名運動員作為測試對象,縱跳、46cm與61cm跳深、抱膝跳、單腿跳等練習后,發(fā)現(xiàn)離心收縮力量發(fā)展速率(E-RFD)、地面應力峰值、GRF/BW、膝關節(jié)應力(K-JRF)、K-JRF/BW等指標在各種練習條件下具有顯著性。但是,作者同時也認為由于樣本數(shù)量較小,結論明顯存在與前人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地方。Ebben等人認為RSI(指跳躍高度除以腳與地的接觸時間)是用來評價跳深成績的經典指數(shù),但存在練習類型與性別間的差異。RSImod(指用跳躍高度除以起跳的時間)作為修正后的反應力量指數(shù),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超等長練習,但不適合有較大負重的超等長練習。盡管RSI常被用來比較運動員的超等長工作能力與監(jiān)督超等長訓練的提高水平,但是教練員應當進行不同高度的一次性測試最好,盡量避免同一高度的RSI反復測試,否則誤差會較大。同時,作者還首次提出用超等長訓練著地期間身體穩(wěn)定的時間(TTS)來評價超等長訓練水平,但可靠性較低。Ebben等人進一步對著地穩(wěn)定時間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不太適合單獨用于評價超等長訓練的負荷強度,可以反應機體姿勢動態(tài)穩(wěn)定與平衡的控制能力,也可以鑒別運動員對某一練習的熟練程度。
因此,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一些簡易指標可以被用來監(jiān)控訓練的進度與效果,如利用觸地時間(contact time)神經肌肉工作能力的改善情況與力量的提高,用RSI檢查跳深成績,用TTS評價運動員的核心穩(wěn)定性能力,而且還可以利用評價指標優(yōu)化訓練方案。lanagan與Comyns[7]兩位博士就利用地面接觸時間與反應力指數(shù)指標對超等長訓練實踐過程的優(yōu)化進行了詳細論述,并提出改善快速SSC的4步訓練法(見圖1)。
圖1 提高快速SSC的四步訓練法
目前,主要是綜合應用了運動學、動力學、表面肌電、生化指標等技術手段,測試超等長訓練的疲勞過程與恢復。研究顯示,高強度的反彈練習后通常會導致接觸時間增加30%,大強度的SSC練習后,最大肌電和肌力至少6天才能恢復。
關于力竭性SSC練習的疲勞雖然類似于單純的離心練習,但是有更復雜的影響因素存在,因為作用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負荷內容要素復雜,包括機械方面、能量代謝方面、神經系統(tǒng)方面等多因素制約。SSC練習的疲勞與能力恢復過程明顯地出現(xiàn)雙峰趨勢,也就是說力竭性的SSC練習后會有一個功能的急劇下降,然后的幾個小時內會有一個短暫的恢復,接下來還會有一個持續(xù)2-3天的下降階段。因此,在這種恢復延遲而且不同因素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肌肉功能與剛度調適容易受到干擾,而且成績表現(xiàn)、神經激活、新陳代謝或者纖維結構的間接指標等的變化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在恢復過程中,中樞與外周神經的調節(jié)和肌肉收縮的機能障礙之間存在著潛在的偶聯(lián)因素。S.Kuitunen等人[8]的研究結果就說明這一點,彈跳、跳深(35cm)、跳深(55cm)中,膝關節(jié)剛度分別減少了29%、31% 與34%,呈顯著性差異。練習后2小時,踝關節(jié)剛度也表現(xiàn)出類似趨勢,跳深35cm與55cm時踝關節(jié)剛度分別降低22% 、27% ,隨后關節(jié)剛度恢復需要近一周的時間。研究還發(fā)現(xiàn),練習后2小時,EMG指標參數(shù)總體上恢復到正常水平,但肌肉力量仍不能完全恢復。數(shù)據顯示,練習后剛體的下降或許是中樞與外周疲勞導致的,而延長持續(xù)性下降可能是外周疲勞或肌肉損傷的結果。
力竭性SSC練習后的功能急性下降和2小時后的短暫恢復可能是能量代謝的變化與超微結構損傷的共同作用結果,隨后的延遲性恢復可能是損傷后炎癥機制表現(xiàn)。Armstrong[9]也認為急性效應結果主要與超微結構損傷、興奮-收縮解偶聯(lián)、能源物資的消耗三個因素有關;延遲性效應階段包括自然適應階段(練習后3-4小時)、吞噬階段(練習后1-3天)、機能重建階段(4-6天)(見圖2)。Horita等人[10]通過對健康人員進行斜坡彈跳運動(3min)來誘發(fā)疲勞,測試練習前、練習后2小時、2天的50cm跳深成績,同時監(jiān)測膝關節(jié)運動參數(shù)、肌電圖、剛度、血清CK等指標。發(fā)現(xiàn)膝關節(jié)活動先是表現(xiàn)出快速的恢復后再下降,但跳深成績持續(xù)下降、血清CK濃度持續(xù)增加,這與SSC練習后肌肉傷情的發(fā)展有聯(lián)系。持續(xù)時間長但可逆轉的超微結構損傷作為疲勞與恢復評價的指標,是離心型肌肉活動的特點決定的。SSC練習的量與強度愈大,練習后肌肉興奮與收縮障礙愈大,能量代謝的疲勞會阻止肌肉損傷與加速中樞疲勞。運動員表現(xiàn)出快、慢疲勞兩種類型區(qū)別,或許與運動員的肌纖維類型有關。
圖2 SSC練習后延遲性效應階段變化過程
綜上所述,練習導致的疲勞程度與持續(xù)時間依賴于SSC練習的類型,且疲勞過程與恢復具有階段性特征。疲勞的表現(xiàn)為成績與神經肌肉系統(tǒng)機能下降、肌肉超微結構變化等現(xiàn)象。盡管人們對神經系統(tǒng)的激活與抑制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對肌梭的本體感覺和高位中樞興奮與抑制的變化還需要深入研究。
前蘇聯(lián)的Verkhoshansky博士對超等長訓練的負荷安排問題,提出了復合式訓練的觀點。20世紀80年代后期,超等長訓練學者將這設想發(fā)展成為復合訓練(即CT),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采用肌肉收縮速度較慢的、對抗較大阻力的練習之后,隨即進行阻力較小且收縮速度較快的練習[11]。Fatouros等人通過對超等長練習、舉重力量練習及二者的組合練習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舉重力量練習與超等長訓練組合應用,對跳躍能力與爆發(fā)力的發(fā)展效果好于兩種練習手段的單獨使用。研究發(fā)現(xiàn),與其它形式的超等長訓練和抗阻力量訓練組合應用相比,復合訓練的訓練效果,在某種情況下效果更好。建議復合訓練的量與強度是2-3次/周,避免隔日同一肌群的練習;每次練習2-5復合組,共2-8次重復的抗阻練習和5-15次的超等長練習;復合組間休息2-10分鐘,動作練習組間休息3-5分鐘,且抗阻練習后應可能快地進行超等長練習<30s。也有建議抗阻力量訓練與超等長訓練的間歇3-4分鐘比較合適,而且強調此訓練方法比較適合較高水平的運動員。Fletcher等人[12]對高爾夫運動員進行了為期8周的自由抗阻與超等長復合訓練,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桿頭速度與擊發(fā)距離指標顯著性增加。實驗對象90分鐘/2次/周,每次自由抗阻訓練3×6/8次與超等長訓練3×8次。其中,自由抗阻訓練開始時完成3×6次,當能夠完成3×8次時,重量增加5KG;超等長訓練要求盡可能模仿?lián)]桿擊球動作,且以最大速度出手。同時強調,復合訓練中的配對練習應選擇那些具有專項性的單關節(jié)、多關節(jié)及全身性的抗阻練習,超等長練習應與專項的生物力學特征相同。鑒于復合訓練在實踐中表現(xiàn)的優(yōu)越性與理論匱乏,研究的發(fā)展還應該繼續(xù)遵循不同專項、年齡、性別、強度等條件下的復合訓練效果,逐步完善其科學理論基礎。
新世紀以來水中超等長訓練(APT)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理論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成熟的訓練理論有待時日。水中進行蹲跳練習時的沖擊力峰值低于陸上,其肌肉向心收縮的峰力值卻高于陸上。因此,水環(huán)境為跳躍練習提供了理想的外界環(huán)境,較高的練習強度匹配較小的地面沖擊力,降低了傷害危險。水中超等長訓練可以提供與陸上超等長訓練同樣的訓練效果,是較好的替代性訓練手段。不過由于水環(huán)境的特殊性,APT練習會產生更少肌肉疼痛引起的訓練后效應,且較適合康復人群與老年人的訓練模式。
圖3 在陸上與水中不同練習的蹬地時地面反作用力峰値比較
但是,也有水中超等長訓練效果不理想的報道。Donoghue等人在1.3米深的水中進行超等長練習實驗(見圖3),發(fā)現(xiàn)著地階段的沖擊力峰值、沖量、力發(fā)展速率分別下降33% -54%、19% -54%、33% -62%,但是上述動力性參數(shù)的變化也會受到水深、身高、體成分、著地技巧以及上肢姿勢等的影響。Miller等人用沒有訓練經驗的普通健康成人作為實驗對象,在胸部深與腰深的水中進行2次/周,共6周的超等長訓練,結果發(fā)現(xiàn)無顯著差異。Arazi等人讓青年籃球運動員在水中與陸上進行超等長訓練,運動員下肢最大力量、36.5米與60米沖刺、動態(tài)平衡四項指標訓練前后對比,兩種訓練方式無顯著差異。
雖然APT在康復領域具有顯著療效,但在競技運動訓練實踐中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對快速力量能力的發(fā)展效果缺乏實證。理論上APT可以彌補傳統(tǒng)的超等長訓練在安全方面的不足,但是APT與傳統(tǒng)超等長訓練如何進行優(yōu)勢互補和銜接的研究還鮮有報道,不同水深、跳深高度、個體特征等條件下的APT的研究更少。APT在競技、健身、康復醫(yī)療等領域的應用具有廣闊前景,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廣泛研究,形成科學的、系統(tǒng)的、全面的理論體系。
(1)Plyometrics對于發(fā)展快速力量特別是爆發(fā)力與反應力量具有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盡管SSC練習與Plyometrics在生物學原理上具有一致性,但二者練習手段上還是存在一些細微的區(qū)別需要注意,并且在功能上都已超出了傳統(tǒng)的力量訓練范圍,對其他競技能力的發(fā)展也顯示出特殊的效果。
(2)Plyometrics的作用效果關鍵是負荷的監(jiān)控問題,而跳深或者彈跳的高度、負重與否、腳觸地次數(shù)與時間、彈跳速度、彈跳動作技巧等是核心因素,因此在制定訓練實踐方案時必須予以重點考慮。
(3)CT與APT作為傳統(tǒng)Plyometrics的發(fā)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均有突破性進展。復合訓練較水中超等長訓練有較早與更為系統(tǒng)的研究,但是二者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需要結合不同項目、對象與負荷條件等開展相關研究,逐漸完善Plyometrics實踐與理論體系。
[1]徐飛.對Plyometrics問題的再探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1):50 -54.
[2]Norman.Electromechanical delay in skeletal muscle under normal movement conditions[J].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1979,106(3):241 -248.
[3]Gehri.A comparison of plyometric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vertical jump ability and energy production[J].Strength and Cond,1998,12(2):85 -89.
[4]Chu D.Jumping into plyometrics[M].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1998.
[5]Thomas R.Baechle.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M].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2000.
[6]Jensen.Quantifying plyometric intensity via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J].knee joint,and ground reaction forces.J.Strength Cond.Res,2007,21(3):763-767.
[7]Eamonn P Flanagan.The Use of Contact Time and the Reactive Strength Index to Optimize Fast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Training[J].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08,30(5):32-38.
[8]S.Kuitunen ,J.Acute and prolonged reduction in joint stiffness in humans after exhausting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exercise[J].Eur J Appl Physiol,2002,88(1):107 -116.
[9]Armstrong R.B.Initial events in exerciseinduced muscular injury[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0,22(4):429-435.
[10]T.Horita,P.V.Effect of exhausting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exercise on the time course of mechanical behaviour in the drop jump possible role of muscle damage[J].Eur J Appl Physiol,1999,79(3):160-167.
[11]Steve Fleck.Complex training[J].NACA Joural,1986,8(6):66-68.
[12]Fletcher,I M,M.Hartwell.Effect of an 8- week combined weights and plyometrics training program on golf drive performance[J].JStrength Cond Res,2004,18(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