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校園交往空間調查與研究

2013-07-05 07:26:04李文莉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校園空間活動

李文莉

(華東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時代的變革和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轉變,由傳統的教師對學生單向灌輸,向多元化、開放式教育模式轉變。在高校中學生不僅僅要系統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建立合理的理論基礎和科研體系,還要在品德和思想方面獲得適宜的定型,逐步樹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高校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課堂,還是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共享資源、包容開放的空間場所。

由于對交往行為的認識不夠全面,對交往空間理念的了解不夠深入,高校校園交往空間的營造往往不盡人意。本文結合高校交往空間現狀調研,分析交往活動中行為和心理特征,闡明校園交往空間作用的關鍵所在,進而探討交往空間營造的優(yōu)化策略。

1 營造校園交往空間的意義

交往空間可以容納人們交流與溝通活動,是人們獲取知識、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場所,是人們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1]。人們在公共活動中,都不知不覺地處于一個個交往空間當中。高校校園交往活動一般可分為特定性和偶然性兩類。特定性活動是指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類型,如競技比賽、體育活動、文化展示和英語角等。這類活動需要特定的空間功能和環(huán)境,參與者對空間環(huán)境不具備選擇權。偶然性活動只有在學生具備參與意愿的條件下才會發(fā)生,學生具有充分的選擇權利。如散步、坐憩、聊天、駐足、聚會、學習、納涼和曬太陽等等。只有在空間環(huán)境適宜的情況下,學生才會產生參與的意愿,才能激發(fā)偶然性活動。相對于特定性活動來說,偶然性活動同樣重要,其不僅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增加學術、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機會,而且有助于校園人文氛圍的營造[2]。因此,空間環(huán)境質量對交往活動有較大影響。

2 校園交往空間問卷調查

以校園交往空間作為研究對象,走訪了江西省內部分高校,重點對校園設施和建設較為完備的幾所大學展開針對性調查,通過公開問卷的方式收集了大學生對校園交往空間的認識和建議意見,建議和要求。

其中,在對“你最喜歡的校園空間”問卷調查中發(fā)現(圖1),最吸引人氣的校園空間并不是教室、圖書館、中心廣場。學生喜歡的校園空間類型豐富、形式多樣,例如景區(qū)內的小橋、涼亭(圖2)、水榭、湖畔(圖3)、石椅、小徑;建筑之間的綠地和廣場;建筑底層架空空間;廣場中可以坐憩的花壇;生活區(qū)前的休閑綠化;運動場角落的爬梯、雙杠空間。只有在學生喜歡的空間中,才能激發(fā)偶爾性的交往活動,伴隨著思想交流、情感表達等各種各樣故事的發(fā)生,使之成為校園環(huán)境中最具吸引力的空間。因此,校園中交往空間的物質功能較為豐富,營造交往空間往往比多建造幾棟大學生活動中心更有意義。

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400份,收回問卷281份,問卷回收率70%,有效率92%,問卷內容如下:

圖1 學生最喜歡的校園空間問卷調查結果Fig.1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s'most favorite campus space

圖2 小橋和涼亭Fig.2 Bridge and pavilion

圖3 湖畔Fig.3 Lakeside

3 校園交往空間存在的問題

自高校擴大招生以來,學生人數迅速膨脹,校園規(guī)模呈現極速擴張趨勢。同時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學理念的更新,高校校園空間環(huán)境建設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同時根據“你喜歡的交往空間的特征是什么”問卷調查結果(圖4),也反映出高校校園空間在具體使用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3.1 交往空間功能單一

大部分交往空間僅僅提供活動的場地,對人們心理層面的交往需求和交往理念缺乏深入的探究,導致空間功能不夠豐富。例如作為校園交往空間營造重點的中心廣場,是校園空間環(huán)境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高校為了建造校園標識、提升校園形象,通常在校園重要區(qū)域規(guī)劃規(guī)模較大的中心廣場,樹立一系列文化雕塑等等。但是在設計中往往注重的是場地面積,空間尺度較大但內容空洞。沒有貫穿人們心理層面所需的交往需求[3]。雖然在形象上給人以深刻印象,滿足了校園形象展示的需求,但不免造成了空間形態(tài)單一、缺乏生氣,無法激發(fā)學生交往活動的興致。

3.2 交往空間缺乏層次性

交往空間容納的不僅僅是群體活動,還應激發(fā)個體偶然性的交往活動。校園內規(guī)模較大的交往空間可以滿足集體活動的需求,卻難以積攢更多的人氣,其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方面是空間缺乏層次性,沒有考慮個體或小集體單獨活動的可能性。如設計的大面積草坪或硬質鋪地缺乏人性化的設施和小型便利服務點[4];空間沒有相對的限定,缺乏場所領域感等等[5]。導致交往空間人氣的缺失,難以激發(fā)學生偶然性的交往行為。另一面是空間景觀(花草、樹木、水系、小品等)缺乏層次性,景觀視線單一。如樹種種植單一,景致單調;缺少特色小品、構架等值得回憶和玩味的細部設計,無法吸引學生長時間駐足[6]。

圖4 學生喜歡的交往空間的基本特征問卷調結果Fig.4 Survey result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favorite communication space

3.3 交往空間尺度不適宜

尺度是指物體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與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它不僅與物體尺寸、比例有關系,還受顏色、材質、形式和心理等因素影響。一個空間的舒適與否主要由功能和尺度決定,交往空間除了滿足交往活動的功能需求外,其尺度的把握對空間效果的影響尤為重要。

在大學校園環(huán)境塑造中,空間尺度的設計未充分考慮對學生的行為活動和心理的影響,例如設計高而窄的長廊、過于封閉或缺乏圍和的空間等等,直接影響到空間的舒適度[7]。交往空間尺度的設計需根據空間類型和活動特點,營造和設計自然、夸張或親切等不同尺度的空間和空間要素,滿足不同行為活動和心理的需求。

3.4 交往空間缺乏特色

特色是交往空間最具生命力的要素,它以其鮮明的個性,吸引學生開展各類交往活動。每所院校都有著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yè)特點,對人才培養(yǎng)有著獨特的要求。但高校中心區(qū)域的交往空間形式大同小異,甚至盲目求全求大。雖然大部分學生的活動具有趨同性和規(guī)律性,但是不同院校、不同專業(yè)、不同性格學生的交往活動有不同類型和需求。同時理性和感性需求也對空間也提出不同的要求??臻g形式的趨同和風格特征的缺乏大大降低了空間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3.5 交往空間缺乏統籌布局

連續(xù)不斷、毫無變化的校園空間序列總是給人一種密實的緊迫感,因此序列中需要節(jié)點作為人們行為或是心理上停留的空間場所。交往空間作為校園空間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理解為校園線性空間序列上的片狀節(jié)點,較好地豐富校園空間形態(tài),有助于校園空間序列節(jié)奏感的體現。

大部分校園空間規(guī)劃時,著重考慮道路結構和空間功能的規(guī)劃,例如校園路網設置、建筑功能分區(qū)等。對校園交往空間的考慮往往是整體規(guī)劃之后的補充設計,導致交往空間出現較大局限性[8]。如交往空間集中設置于規(guī)模較大的中心廣場,空間規(guī)模及尺度過大,使用效果不盡人意;交往空間位置設置不當,遠離學生主要活動區(qū)域,無法吸引學生前往;缺乏對交往空間的整體考慮,使其填補于道路或建筑之間的空地,導致缺乏良好的景觀視線。同時各交往空間分布零散,缺乏有機聯系。這些被動的交往空間設計對校園環(huán)境營造有較大影響,不利于校園整體風格的體現,難以建立和諧有序的校園空間序列[9]。

4 校園交往空間優(yōu)化策略

交往空間是大學校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積極創(chuàng)造交往空間在高校環(huán)境育人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交往空間設計中,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4.1 遵循“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指的是以人的基本尺度為依據,從人的心理感知出發(fā),創(chuàng)造滿足人的需求、具有豐富潛在功能的人性化空間環(huán)境。其設計思想意在著力呼喚城市中一度迷失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到環(huán)境心理學、行為科學等學科的應用。

交往空間與其他供人們使用的空間場所一樣,需要考慮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適性。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質,其規(guī)模大小、空間尺度、造型景致都不盡相同。對校園空間的營造應該回歸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和交往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心理及行為特點,把握交往空間的功能組織和形態(tài)設計。

空間形態(tài)設計和行為心理研究是互相制約、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后者更為重要。因此,交往空間的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設計原則,貫穿學生心理層面所需的空間需求和理念,使得校園交往空間更為人性化。

4.2 考慮多樣性交往需求

交往空間應充分考慮學生多樣性的交往需求,在交往空間中營造不同形式的小型交往空間,激發(fā)固定交往空間中發(fā)生多種交往活動的可能,從而為學生提供各類交往活動所需的物質空間和環(huán)境。

例如同濟大學嘉定校區(qū)校園中心廣場——嘉園廣場的設計(圖5),將一個大的中心廣場劃分為若干小型交往空間。經過二次劃分的空間尺度宜人,并巧妙將人性化的設施(如圍和構件、坐憩和遮陰設施)融入整個交往空間的設計中,空間層次豐富,滿足了學生多樣性交往需求,大大提高了交往空間的實際使用效率。因此交往空間應兼顧集體行為和個體行為的特征,賦予更為合理有效的功能組織,從而滿足多樣性交往需求。

圖5 同濟大學嘉園廣場Fig.5 Jiayuan square of Tongji University

4.3 合理的交通組織和空間界定

優(yōu)質的校園交往空間應合理的組織交通空間,避免交往空間與其他空間的交叉干擾,設定合理的空間界定。校園交往空間的設計方法不同于室內建筑空間的設計,用墻體進行空間分隔和界定。其空間形態(tài)是相對模糊的,沒有明確的界線,但它的性質不是將交通空間無限放大。

為了避免人流交通對交往空間的影響,其空間形態(tài)的界定至關重要的??臻g界定可以利用綠化、小品、鋪地、設施、構造設施等介質,同時設定合理的比例,從而維持交往空間的通透性,使其與周圍環(huán)境相融合,吸引人們在此駐足。界定介質的形態(tài)、比例的不同變化可創(chuàng)造出多樣的不同空間氛圍,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覺。如在空間凈高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面或幾面圍合實體高度的降低,空間會變得更加通透。同時避免出現不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尺度的空間比例。

圖6 宿舍區(qū)特色雕塑——商鼎Fig.6 Dormitory feature sculpture——Ding of Shang Dynasty

4.4 營造場所精神

場所精神是一個場所的象征和靈魂,它能使人區(qū)別場所與場所之間的差異,喚起人們對一個地方的記憶。整體校園環(huán)境的場所精神可以從校園歷史淵源、學科特色、時代氣息等方面把握。而具體到局部的交往空間和空間環(huán)境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空間類型、活動類型、學生專業(yè)等方面綜合把握交往空間內涵。如通過空間的形態(tài)設計、尺度把握、色彩暗示、鋪裝處理、特色小品設置(圖6)等,強化空間主題,升華交往空間場所精神。

4.5 結合校園整體規(guī)劃

校園交往空間的設計應遵循整體設計的原則,整合地景學、建筑學等相關學科,引入城市規(guī)劃理論作為指導方法。各交往空間既要相對隔離,避免使用過程中的相互干擾,又要保持聯系,形成協調有序不可分隔的整體環(huán)境氛圍。規(guī)劃時可采用軸線布局和點、線、面有機組合的方法進行空間組織,形成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圖7)。

校園交往空間還應結合自然景觀和校園環(huán)境提出設計方案,有助于自我風格特征的形成。如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qū),利用地勢高差,設計仿古羅馬建筑風格的下沉式廣場(圖8)。階梯層層而下,圍和出中心舞臺,是舉辦大型活動的最佳場所。階梯上種植各種景觀花草,綠地高低錯落,營造出適宜坐憩的小型交往空間。身處其中感受到古羅馬廣場凝重的歷史感和校園的人文氣息,為新校園增添了人文底蘊,成為西南政法大學標志性符號之一。

圖7 同濟大學嘉定校區(qū)景觀分析圖Fig.7 Landscape analysis chart of Jiading Campus

圖8 西南政法大學羅馬廣場Fig.8 Roma square of SWUPLUniversity

校園交往空間還應結合校園空間序列節(jié)點設置。序列節(jié)點是指校園空間環(huán)境的交叉、轉折處,是形成校園有機整體的關鍵部分。序列節(jié)點具備人流集中和疏散的交通條件,空間可見性和可達性高、可參與性強。因此可在此設置多樣的交往空間,如公共綠地、小型廣場、小品雕塑和坐憩設施等等,開展多樣性交往活動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高整體校園空間活力。

總而言之,交往空間的設計是建立豐富、協調、有序校園環(huán)境的關鍵所在,需要在設計階段納入校園整體規(guī)劃當中。

5 結語

高校教育場所不僅局限于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內,已延伸至校園的各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公共場所中。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相互影響,優(yōu)質的校園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社會新型人才的必備條件。因此,在校園交往空間設計中,需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指導原則,考慮學生多樣性交往需求,設定合理的交通組織,結合校園整體規(guī)劃,構筑多層次、富有生命力的交往空間。

[1]揚·蓋爾.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22-48.

[2]劉薏.淺談大學校園中交往空間的塑造——以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為例[J].江蘇建筑,2011(3):4-6.

[3]林玉蓮,胡正凡.環(huán)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150-168.

[4]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M].尹培桐,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8:142-167.

[5]沈國堯.大學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理論探討[J].建筑學報,1991(3):56-61.

[6]約翰·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guī)劃與設計手冊[M].朱強,俞孔堅,王志芳,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154-182.

[7]向嵐麟,朱克勤.外部空間中邊緣空間的形態(tài)構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35(6):248-253.

[8]張靜,周雪峰.探索校園建筑的環(huán)境適應性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36(1):174-176.

[9]陶燕.校園環(huán)境中的線性空間構成——以華東交通大學南區(qū)校園為例[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1,28(4):65-68.

猜你喜歡
校園空間活動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空間是什么?
創(chuàng)享空間
三八節(jié),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校園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滿校園
開心校園
爆笑校園
上蔡县| 涞水县| 吉林市| 霸州市| 会理县| 胶州市| 嘉峪关市| 若羌县| 洪洞县| 东安县| 库尔勒市| 松阳县| 沙雅县| 南阳市| 仁化县| 罗甸县| 宁都县| 文成县| 五大连池市| 遂宁市| 延津县| 吴江市| 洛浦县| 遵义县| 驻马店市| 成都市| 新昌县| 昆明市| 商都县| 金堂县| 溧阳市| 玉溪市| 乐清市| 水富县| 平谷区| 安远县| 临沧市| 油尖旺区| 英吉沙县| 石嘴山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