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單軍/ZHOU Ting,SHAN Jun
自2000 年起,倫敦肯辛頓花園的蛇形畫廊開始每年邀請一位世界著名建筑師為其設計主館東側的臨時展亭,于每年6-10 月間向公眾開放。扎哈·哈迪德(2000)、奧斯卡·尼邁耶(2003)、阿爾瓦羅·西扎(2005)、庫哈斯(2006)、弗蘭克· 蓋里(2008)、讓· 努維爾(2010)、彼得·卒姆托(2011)等一系列建筑大師都已得到在這660m2的草坪上創(chuàng)作一件實驗性作品的機會,也為肯辛頓花園帶來一個個驚艷的夏天。2012 年,蛇形畫廊臨時展館的設計委托給瑞士建筑師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ㄒ韵潞喎QH&D),并與藝術家艾未未一同合作。4 年前北京奧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設計團隊在倫敦奧運之年再聚首。
“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工作對任何人、任何地點都是基礎的和可理解的,也就是說它們穿越了意識,穿越了文脈和文化的層疊,直抵知覺?!?/p>
——雅克·赫爾佐格
縱觀歷年蛇形畫廊臨時展亭,不難發(fā)現(xiàn),建筑大師大多傾向于用新穎的造型進行建筑空間的塑造,而H&D 在項目構思之初,就“直覺希望回避一個似乎不能回避的問題:建造一個實體”[1]。他們希望以另一種方式,一種隱遁無形的方式來表達此地具體有形的真實。最終他們選擇了一個半地下、無圍合的展亭方案(圖1、圖2):下沉約1.5m,至地下水位線;不規(guī)則柱支撐起一片圓盤屋頂。此“圓盤”無疑成為整個建筑的亮點。它是由鋼板圍合而成的圓形淺水池,在臨蛇形畫廊主館的西面切掉約60 度弧線的月牙(圖3),盛裝著約10cm 厚的水層,飄浮于地面上1.2m 左右高度,正好位于人的胸前,讓你能真實地接近它、感受它。正如一片明鏡,盛載著倫敦的廣闊藍天,“它占用了一塊土地,還以一片天空”[1]。H&D 說他們挖了一個“水坑”,或者說是一口“井”,落在這片土地上的雨水都將被盛接,成為建筑的一部分。眾所周知,倫敦是一座偏愛雨水的城市,展亭的設計同樣是對倫敦多雨的城市性格的回應。
從蛇形畫廊主館走過去,或許你不一定能輕易地發(fā)現(xiàn)它,或者意識不到這里有一個展亭。劃過你眼角的只是飄浮的一片明鏡,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大地上的一片天空和微風下水的漣漪。它用消隱的體量承接著此時此地自然中的真實氣息,建筑與環(huán)境彼此映襯、交融、滲透。
1 展亭西側效果(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Serpentine_Gallery)
表1 展亭主要指標
展亭內(nèi)部柱子及坐椅、臺階的投影線錯綜復雜,似乎是雜亂無章的隨意切分(圖3)。其實背后經(jīng)過了大量復雜的工作,有趣的是一切竟出于偶然。當?shù)鼗_挖將至地下水位線時,H&D 發(fā)現(xiàn)了電信電纜以及之前展亭的殘留基礎等構件,讓他們意識到這里真實地經(jīng)歷了如許多次的建造。于是他們希望與過去銜接,以建筑的方式表達時間的延續(xù)。所以,他們開始了考古學家般的工作,仔細考察鑒別每一個殘留構件,圓的、窄長的、點狀的等等,與前11 個展亭分別對位。最終生成的12 棵柱子之中,其11 棵分別是之前11 個展亭中一棵柱子的復原或延伸,再加2012 年H&D 新加的一棵(圖4)。而坐椅及地面高低層次的分隔均依據(jù)于“考古遺跡”,比如平面西南側的斜長凳下即是穿過基地的電信電纜管道。這份遵從偶然的理性生成了一個無序編織的圖案,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獨特的空間景觀,而且是無論如何刻意創(chuàng)造都無法實現(xiàn)的。H&D 稱之為一份“偶然的禮物”(actually a serendipitous gift)[1]。
同時,偶然的分割也成就了靈動活躍的空間。人們在其中可坐可倚可躺,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和角度??梢哉f,人們在其中發(fā)生著過去11 年內(nèi)在此發(fā)生的動作和姿態(tài),“以一種不甚精確的方式進行著在之前11個亭子里的體驗”[2](圖5、圖6)。
展亭沒有外圍護結構,所以說其表皮已經(jīng)擴展至建筑內(nèi)部。實際上,H&D 表皮的驚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材料全方位特性的理解和運用。無論是多明萊斯葡萄酒廠的“石籠”、巴塞爾鐵路信號塔的銅罩,還是在法蘇霍茲體育場、埃伯斯沃德技術學院圖書館、尼克拉工廠等諸多項目中廣泛使用的絲網(wǎng)印刷玻璃、混凝土及聚碳酸酯板等等,均得益于對材料的創(chuàng)造性構造。H&D 認為,“材料對確定建造的視覺結構有幫助,并為建筑的物質(zhì)存在性提供自身依據(jù)”,需要去“研究材料。我們要與材料世界打交道,我們盡量去弄懂物質(zhì)是什么、材料意味著什么,我們可以怎么使用它以增強其特殊的性質(zhì)”[3]。在臨時展亭項目中,H&D 選擇了軟木(圖8)。
軟木以優(yōu)質(zhì)的橡樹或栓皮櫟的樹皮為原材料,質(zhì)地輕軟,富有彈性,同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防潮、吸音、絕緣、耐磨等性能,是優(yōu)質(zhì)的室內(nèi)裝修材料。而H&D 在此利用得更是淋漓盡致,從臺階到地面到柱凳桌椅,全面統(tǒng)一,渾然一體。展亭以軟木的天然本色與大地融合,以其溫暖柔軟的手感和樹木的自然味道歡迎著人們,尤其還有地面上散布著的“蘑菇凳”(圖9),讓人聯(lián)想起葡萄酒瓶塞,更給空間增添了些許俏皮可愛的親和力。雨水的灑落也是默默的,很快便鉆入軟木的縫隙中,留下干凈清晰的影子(圖10)。H&D 曾表示“對直接的物理和情感的沖擊更感興趣,如單薄的聲音和花的香味”,他們“希望造一個能夠喚起感覺,而不是具體的這樣那樣想法的建筑。我們的圖像不是敘述性的,它們不像哥特教堂中的敘事玻璃墻一樣僅僅具體地指這個或那個”[3]。所以,相信展亭的這份親和是H&D 所預設的,德梅隆在接受臨時展亭開幕式上的采訪時稱“建筑必須與所有感官進行對話”(speaks to all your senses)[4]。他們調(diào)動了人們的視覺、觸覺、嗅覺和聽覺,并將一切感觀通過建筑呈現(xiàn)出來。
2 展亭鳥瞰(圖片來源:Jim Stephenson攝)
3 展亭頂視及平面
4 展亭柱的確定(圖中12個色塊所示)(3.4 圖片來源:http://www.herzogdemeuron.com/)
5 展亭東南角入口(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6 展亭西北角(圖片來源:Jim Stephenson攝)
7 展亭方案模型(圖片來源:http://www.herzogdemeuron.com/)
8 軟木臺階(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圓盤屋頂?shù)牟讳P鋼是組成展亭的另一種材料。12棵異形柱支撐著圓盤屋頂,柱與頂完全直接地毫無細枝末節(jié)地撞在一起(圖11),體現(xiàn)的是不同材質(zhì)之間干凈純粹的碰撞,鋼和軟木剛柔相接。整座展亭即可依這兩種材料清晰地分為地上地下兩個層次。“圓盤”的不銹鋼為銀灰色,約15cm 厚,和10m 半徑的尺度對比顯得十分輕薄,加上出挑深遠,以及靜水的鏡面效果,有人稱之為“飄浮的光盤”。沒有水的時候,這里可以“當做舞池或者就簡簡單單的是公園里懸浮著的一個平臺”[5];而雨水滴答的時候,這里便是雨的舞臺,呈現(xiàn)著大自然的節(jié)奏和韻律,雨之共舞?!翱梢哉f這個建筑不是單時單地的,而是有著時間性、氣候性的”,“無論我們用什么材料建造建筑,我們主要在尋找一種建筑和材料之間的特殊的相遇。材料可以定義建筑,同樣,建筑可以展示它的構造,使得材料‘可見’”[3]。
H&D 最知名的標簽莫過于“表皮大師”,或許起初在某些人看來這個稱謂并不值得炫耀??虏嘉饕凇蹲呦蛐陆ㄖ分屑刺岢霭呀ㄖ澐譃轶w量、表皮和平面這3 個要素,稱之為給建筑師的3 個備忘,認為“體量被表皮包裹……建筑師的任務是使包裹體量的表皮生動起來,防止它們成為寄生蟲,遮掩了體量并為他們的利益而把體量吃掉”。顯然,H&D 正是遵循這樣的觀點,一路堅持,用一個個實踐作品的成功效果向人們展示和倡導著建筑立面所原本具有的表意性,并獲得了時代的認可。普利茲克建筑獎評委會委員艾達·路易斯·胡克斯泰德(Ada Louise Huxtable)即評價稱“他們通過探求新的處理方法和技術來變換材料和表皮,把現(xiàn)代主義的簡單元素精煉化”。對于建筑表皮和功能,赫格佐格曾用衣服和身體的關系進行比喻,“人們用各自的衣服與身體展現(xiàn)了豐富,甚至迥異的社會面貌。用建筑來比喻的話,人的身體就像建筑功能,每個人按照不同的要求穿適合自己的衣服,就像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建筑表皮一樣。而衣服與建筑表皮一樣是公共和私密的交接面”。同時他們認為,“建筑的表皮總應該與建筑內(nèi)部發(fā)生的事相連接。至于這種連接如何發(fā)生就是建筑師的事情了。這種連接可能意味著將材料和建筑結構結合在一起,也可能是將它們分開,甚至可能是有意圖地將其切斷”[3]。所以,即便是頗受質(zhì)疑的內(nèi)表脫離也是“有意圖的切斷”,H&D 青睞的并不是某種形式主義。正如拉菲爾·莫內(nèi)歐(Rafael Moneo)這樣評論H&D 的勃蘭登堡工業(yè)大學圖書館,“建筑師的意圖不在于表皮和體量的外包裝,而是對于形式的探索,引導我們將這個形式作為一個活色生香的內(nèi)部生活的邊界去理解?!?/p>
9 “蘑菇凳”(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10 雨后展亭一角
11 展亭內(nèi)部(10.11 圖片來源:Jim Stephenson攝)
和H&D 許多其他作品一樣,這里也沒有多么驚人的姿態(tài)、沒有復雜的曲線和新奇的空間,然而不同的是這里似乎也沒有多么時尚的表皮。但正是沒有時尚表皮的刺激干擾,僅以其消隱和質(zhì)樸,這座展亭同樣達到了直擊人心的效果,我們可以重新理解H&D 的建筑表皮?!拔覀兿胍粋€亭子盡可能地獨立于我們自己的語匯、經(jīng)驗和口味的形式。我們對象征或反諷并不感興趣。我們享受于此時此地的愉悅?,F(xiàn)實的、直接的”[2]。所以H&D 對表皮的強調(diào)并非刻意奪人眼球的粉飾或裝扮,而是出于對建筑本源的思考,以具有特定意義和內(nèi)在邏輯的表象感觀與此時此地的場所環(huán)境對話,是一種親和的甚至迎合人的方式,而不是單調(diào)冷漠的。他們希望通過建筑帶給人們“直接的物理和情感的沖擊”,而不是“貼個標簽”1)告訴你“這樣那樣的想法”。這種追求直觀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同樣表現(xiàn)在H&D對傳統(tǒng)的淡漠上?!拔覀儾粫閭鹘y(tǒng)的缺失感到悲傷,因為它提供了建筑上新的、在以前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沒有永恒的價值這樣的東西。時間就是現(xiàn)實;時間是工程的一部分。時間的改變并不很快,但是它有著恒定的不可見的規(guī)律”[3]。也許正是沒有過多的包袱,H&D 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表達更直接的真實效果上,創(chuàng)造穿越意識和文脈的直抵知覺的建筑。
以蛇形畫廊主管朱莉安· 佩頓(Julia Peyton-Jones)對臨時展亭的評價作為結尾:“這不是一個向建筑師自己致敬的大家伙,他在向所有人表達尊重”[6]。
注釋:
1)赫爾佐格曾指出“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書一樣被閱讀;它也不像畫廊里的畫一樣有致謝名單、標題或標簽什么的。我們的建筑的力量在于觀者看到它時的直擊人心的效果。”參見參考文獻[3]。
[1]Herzog &de Meuron,Ai Weiwei.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EB/OL].2012 [2013-5-17].http://www.herzogdemeuron.com/
[2]Jay Merrick.Memories of the far pavilions:A sneak preview of this year's offbeat addition to Hyde Park[EB/OL].2012 [2013-5-17].http://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 art/ features/
[3]大師系列叢書編輯部.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與思想[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4]Pierre de Meuron.Architecture is a discipline that speaks to all your senses[EB/OL].2012 [2013-5-17].http://www.dezeen.com/2012/10/04/
[5]The 2012 Serpentine Gallery summer pavilion–in pictures[EB/OL].2012 [2013-5-17].http://www.guardian.co.uk/artanddesign/gallery/2012/may/31/
[6]Ai Weiwei Serpentine Pavilion A Sublime Masterpiece[EB/OL].2012 [2013-5-17].http://www.artlyst.com/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