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燕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600)
集束化護理在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中的效果分析
邵春燕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600)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在放射性口腔火中的實施及其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科2011~2012年收治的頭頸部腫瘤66例按治療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集束化護理,觀察兩組在放療第7周末口腔黏膜損傷例數(shù)。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于放療后第7周末口腔黏膜炎損傷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集束化護理可以減輕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保證患者治療的順利進行。
集束化護理;放射性口腔炎;護理
集束化護理是指一組護理干預措施,首先作為預防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一種方法引入ICU[1]。而放射性口腔炎是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放射性口腔炎不僅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還可能引起治療中斷,甚至放棄放射治療,因此對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將集束化護理策略引用到頭頸部腫瘤患者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中,起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收治頭頸部腫瘤32例為對照組,其中女8例,男24例,平均年齡67.28歲,2012年收治頭頸部腫瘤34例為實驗組,其中男25例,女9例,平均年齡70.24歲。所有病例均確診為頭頸部腫瘤,采用德國西門子直線加速器常規(guī)分割照射,常規(guī)劑量200cGy,每周5次,7周左右完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治療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我院制定的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護理常規(guī)執(zhí)行,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成立集束化??谱o理小組,小組成員通過查閱有關(guān)放射性口腔炎的相關(guān)文獻,通過Meta(Meta analysis)分析,總結(jié)提取了一系列有循證基礎(chǔ)的護理措施,最終確定防治放射性口腔炎集束化護理措施,并將所有措施及執(zhí)行時間、頻率制定成一份集束化護理清單。
1.3 評價標準
根據(jù)RTOG急性損傷分為5級。0級:無變化;1級:黏膜充血可有輕度疼痛,無需止痛藥;2級:片狀黏膜炎,或有炎性出血清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藥;3級:指融合性纖維片狀黏膜炎,可伴有重度疼痛,需用麻醉藥;4級:黏膜潰瘍、出血、壞死[2]。分別于放療第3周末,第7周末評定兩組患者口腔黏膜炎損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放療后第7周末,兩組患者口腔黏膜炎損傷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放療第7周末兩組患者口腔黏膜炎損傷及疼痛程度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在放療第7周末,采取了集束化護理的實驗組以1、2級口腔炎為主,而對照組則以2、3級口腔炎為主。
3.1 心理護理
放射治療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放射治療的目的、意義,配合要領(lǐng),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并告知患者放療中的一些不適或反應只是暫時的,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2 口腔評估
每日常規(guī)監(jiān)測口腔pH值,觀察并記錄記錄口腔衛(wèi)生狀況、口腔黏膜反應程度、出現(xiàn)的時間、發(fā)生的部位及轉(zhuǎn)歸。了解患者的放療劑量,從而可以預見可能出現(xiàn)的副反應,以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3.3 口腔衛(wèi)生指導
由于射線導致口腔自潔能力下降,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功能下降,出現(xiàn)口干、牙齦萎縮,咽喉燥痛及口腔感染等,因此有研究表明口腔衛(wèi)生狀況及口腔面部的免疫功能是放射性口腔炎發(fā)生的重要因素[3]。指導患者放療前積極治療口腔炎,填補淺度的齲齒,深度齲齒或殘根除牙時,采用無張力縫合,休息1~2周開始放療。每天對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指導患者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刷牙至少90s,牙刷就選擇外形小,表面光滑的軟毛刷,刷牙時,牙刷的毛面與牙齒成45°,縱向刷洗牙齒。每次進食后漱口(用鼓腮和吸吮交替動作進行,每次1~2min,以清除松動的牙垢)。
3.4 口腔功能鍛煉
為預防張口困難,指導患者行張口叩齒練習,使口腔黏膜與皮壁處充分進行氣體交換,破壞厭氧菌生存環(huán)境,防止口腔感染。張口練習:指把口張大最大限度,堅持每天200次左右或口含圓形塑料瓶防止咀嚼肌及周圍組織的纖維化[4]。同時為了預防頸部活動受限,鼓勵患者做頸部前、后、左、右旋轉(zhuǎn)運動。
3.5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熱量、富含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的食物,忌食粗硬、辛辣刺激性以及過熱、過冷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勸慰患者戒煙酒,每天飲水2500mL以上,如放射性口腔炎達Ⅲ度,進流質(zhì)飲食。
3.6 放射性口腔炎的癥狀治療
①放療最初,0-I度放射性口腔炎指導患者三餐后,睡前根據(jù)每日測定的口腔pH值,選擇合適的漱口液,pH值6.5~7.5時,選擇呋喃西林溶液漱口,每天6~8次。pH值<6.5選擇2.5%蘇打水漱口,pH>7.5時選擇硼酸溶液,并指導漱口的正確方法:為舌頭上下、左右、前后反復攪拌,每次含漱時間>3min。②II度以上患者主訴有疼痛不適感時,在上述漱口液的基礎(chǔ)上,采用食道合劑與康復新聯(lián)合含漱。飯前口服食道合劑,具體成分為20%甘露醇250mL,減輕黏膜水腫,鹽酸的卡因10mg有利止痛,VB125mg營養(yǎng)神經(jīng),促進黏膜上皮修復及潰瘍愈合,慶大霉素80萬U可以殺滅口腔中的革蘭氏陰性菌,地塞米松10mg能減輕局部黏膜的滲出、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及白細胞浸潤等炎癥反應。在飯后1~2h則指導患者含漱康復新液10mL,含漱3~5min后慢慢咽下,半小時內(nèi)避免進食、進水,每天2-3 次。康復新是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從美洲大蟾中提取有效藥用成分的純天然棕色制劑,其主要成分WHF,具有促進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環(huán),消除炎性水腫,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修復潰瘍創(chuàng)面的功效,且有增加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5]。③出現(xiàn)潰瘍癥狀時,可外涂西瓜霜、錫類散、蒙脫石散等黏膜保護劑。
4.1 集束化??谱o理成員在本專科工作5年以上具有一定臨床經(jīng)驗和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的護理人員組成。所有人員除需掌握過放射性口腔炎相關(guān)知識外,還需掌握規(guī)范疼痛評估方法、良好的護患溝通技能、專業(yè)的健康宣教知識,從患者入院至患者放療結(jié)束由指定的護理小組成員提供全程、無縫隙化的護理。
4.2 患者口腔衛(wèi)生的狀況,漱口及張口練習,頸部活動是否有成效,取決于護理人員健康宣教的效果。健康宣教中可采取圖文并茂,現(xiàn)場演示,個人或集體講授等多次并舉的措施來提高護理措施的落實。對于口腔衛(wèi)生指導,飲食護理等可采用講授、發(fā)放小冊的方法,但是一些需要患者每天練習的措施,護理人員必須先演示,直至病員完全掌握為止。宣教中要采取互動、循序漸進的方式,避免填鴨式的講解,每次宣教完畢,都要再次反問或請患者演示,了解宣教的效果。
4.3 實施集束化護理措施過程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要求護理人員重視患者的主訴,當患者的主訴與觀察的癥狀不在同一分級時,以患者的主訴為主,及早使用止痛藥,以減輕患者不適。
4.4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頭頸部腫瘤放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口腔黏膜上皮分化細胞直接損傷,伴隨著口腔上皮基底層細胞的消減,免疫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而產(chǎn)生的炎性過程[6],它受放射劑量、放射方式、機體免疫力以及口腔衛(wèi)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臨床已有一系列預防和減輕口腔黏膜炎相關(guān)報道。而集束化干預是一種有效的醫(yī)療護理方向,它在強調(diào)“指南”“常規(guī)”的實施過程中,將一組通過循證的護理措施捆綁在一起,使分散的治療護理方法歸納、整合、系統(tǒng)化,不僅可以相互彌補,還可以發(fā)揮疊加效應[7]。因此采取集束化護理預防放射性口腔炎更具優(yōu)勢。同時集束化護理的實施則可使護理工作標準化、制度化、科學化,使各級護士都能采取正確的措施護理患者。
[1] 唐弘蘭,陸啟琳,張梅.集束化護理在PICC導管維護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1,12(10):18-19.
[2] 殷蔚伯,古銳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2版.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08.
[3] 刑志偉,趙欣然,姜恩海,等.40例頭頸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致放射性口腔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7,34(3):216-217.
[4] 章海英.白介素-Ⅱ治療放射性口腔炎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2012, 20(11):63.
[5] 李葉琴.益口漱口液加康復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 口腔炎的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0,9(4):80-81
[6] 張洪燕.奧克噴對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作用的護理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1):3563.
[7] 張海英,沈梅芬.破裂動脈瘤術(shù)后病人腦血管痙攣的集束化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22-323.
R473.78
B
1671-8194(2013)25-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