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榮
端午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之一,其民俗事象多姿多彩,諸如賽龍舟、吃粽子、采艾草、飲蒲酒、佩靈符之類,無不充滿生活情趣,同時它們也是一些歷史悠久之民間信仰的載體,頗具人文價值。
眾所周知,古典詩歌至中唐后,題材的日常生活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zhuǎn)的發(fā)展態(tài)勢。不少詩人的生花妙筆,開始重點關(guān)注各種民俗活動。近些年來,學術(shù)界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據(jù)筆者淺陋所見,也可算是五彩繽紛了,無論唐詩宋詞,都有學人檢討它們和民俗之間的關(guān)系。①這方面較具代表性的成果,近年問世的有劉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趙睿才《唐詩與民俗關(guān)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吳邦江《宋代民俗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黃杰《宋詞與民俗》(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等。不過,總體看來,研究者還是宏觀觀照較多,而微觀的個案分析相對較少。有鑒于此,筆者擬擇取兩宋端午詩一個小小的意象—— “續(xù)命縷”來做些解析,謹請諸位方家批評賜正。
“續(xù)命縷”,也稱“續(xù)命絲”、 “長命絲”、“五色絲”、 “長生縷”、 “五色縷”等,說法雖異,所指實一,皆主要是五月端午節(jié)上所系之織物,多纏在臂上或佩之于身。①盛唐詩人褚朝陽《五絲》曰:“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25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42頁中)據(jù)此,則知早期尚有纏之于競渡所用竹枝之上者。有趣的是:此種意象在唐五代端午詩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可謂屈指可數(shù),比較重要的有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之“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1〕、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yīng)制探得魚字》之“愿赍長命縷,來續(xù)大恩余”〔2〕、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之“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3〕、和凝《宮詞百首》(九五)之“平明朝下夸宣賜,五色香絲系臂新”〔4〕等數(shù)例。
但兩宋時期端午詩的寫作,有兩個新的變化:一者從形式看,出現(xiàn)了大量的組詩,特別是端午帖子詞;二者無論是單篇詩作或端午帖子詞之類的組詩,與“續(xù)命縷”同義的同型意象十分常見,簡直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
所謂帖子詞(“帖”又作“貼”),是北宋前期出現(xiàn)的一種新式實用性文體,②最早對這種文體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是明人徐師曾的《文體明辯序說》,近來則有多篇專題論文問世,如任競澤《簡論帖子詞》(《文學評論》2008年第2期,149-154頁)、張曉虹《宋代“帖子詞”始作及作者身份考》(《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73-77頁)、賈先奎《論北宋前期的帖子詞》(《常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69-71頁)等,悉足資參考。多由翰林學士以五七言絕句的形式撰出,主要目的在于慶賀立春與端午,一般用布帛書寫,在宮廷諸閣張掛。其中,用于立春者有春端帖子、立春帖子、宜春帖子、春帖子、春帖、宮中春詞等稱呼,用于端午者則叫做端午帖子或五日帖子。所帖之閣,依據(jù)身份的不同,有帝 (御)閣、后閣、太上皇閣、太皇太后閣、皇太后閣、皇太妃閣、淑妃閣、貴妃閣、夫人閣、太子閣、郡王閣等,作者多為名家高手,如夏竦、晏殊、胡宿、宋庠、宋祁、蘇頌、歐陽修、蘇軾、蘇轍、司馬光、周必大等人,無一不是當時的大手筆。另外,帖子詞的數(shù)量也不小,動輒十幾首甚至幾十首,可知需求旺盛。北宋張公庠《宮詞》(其一○)云:“北斗回杓欲建寅,宮嬪排備立春時。鐫花貼子留題處,只待金鑾學士詩。”〔5〕此詩反映出立春帖子詞深受宮中嬪妃喜愛的情形;岳珂《宮詞一百首》 (其八)又謂:“端辰帖子縷黃金,詞苑題來禁籞深。共道萬方欣解慍,南風已奏舜鳴琴?!薄?〕此乃端午帖子流行宮中之寫照。
為清眉目,茲先擇要列舉兩宋著名文人之端午帖子詞中含有“續(xù)命縷”之同型意象者如次(大致以作者生年先后為序):
表一
歐陽修(1007-1072)1.《端午帖子詞·皇后閣五首》(其二) 更以親蠶繭,紉為續(xù)命絲。第6冊,3808頁2.同上(其三)六宮彩縷爭新巧,共續(xù)千齡奉至尊。同上3.同上(其五)五色雙絲獻女功,多因荊楚記遺風。同上4.《端午帖子詞·溫成皇后閣五首》(其三)彩縷誰云能續(xù)命,玉奩空自鎖遺香。同上5.《端午帖子詞·夫人閣五首》(其三) 深宮亦行樂,彩索續(xù)長年。同上6.《端午帖子·皇帝閣六首》(其二)彩索盤中結(jié),楊梅糉里紅。同上,3909頁7.同上(其六) 自然四海歸文德,何用靈符號辟兵。同上8.《端午帖子·皇后閣五首》(其一)紉為五色縷,續(xù)壽獻君王。同上9.《端午帖子·夫人閣五首》(其一) 繡繭夸新巧,縈絲喜續(xù)年。同上,3810頁10.同上(其五)巧女金盤絲五色,皇家玉歷壽千春。同上王 珪(1019-1085)1.《端午內(nèi)中帖子詞·皇帝閣》(其二)更傳長命縷,寶歷萬年余。第9冊,5994頁2.同上(其七)采絲纏糭動嘉辰,浴殿風生畫扇輪。同上3.《端午內(nèi)中帖子詞·太上皇后閣》(其三) 仙艾垂門綠,靈絲繞戶長。同上,5995頁4.同上(其五)寶縷千祥集,靈符百疫犇。同上5.《端午內(nèi)中帖子詞·夫人閣》(其二)繞臂雙條達,紅紗晝夢驚。同上,5996頁6.同上(其五)進罷采絲三殿晚,萬年枝上亂鶯飛。同上蘇 軾(1036-1101)1.《端午帖子詞·皇太妃閣五首》(其一) 誰知恭儉德,彩縷出親蠶。第14冊,9592頁2.同上(其三) 辟兵已佩靈符小,續(xù)命仍縈彩縷長。同上3.同上(其五) 良辰樂事古難同,繡繭朱絲奉兩宮。同上4.《端午帖子詞·夫人閣四首》(其三)五彩縈筒秫稻香,千門結(jié)艾鬢髯張。同上,9593頁蘇 轍(1039-1112)1.《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閣六首》(其四)飲食祈君千萬壽,良辰更上辟兵繒。第15冊,10054頁2.同上,《太上太后閣六首》(其四) 出磨玉塵除舊廩,捧箱彩縷看新絲。同上3.同上,《皇太后閣六首》(其三) 翕呷霜紈動,闌班彩縷長。同上4.同上(其五)萬壽仍縈長命縷,虛心不著赤靈符。同上孫 覿(1081-1169)1.《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其二) 漢家自有安邊術(shù),不是靈符解辟兵。第26冊,17024頁2.《端午帖子詞·皇帝閣五首》(其一) 窈窕漢宮三十六,齊將彩縷祝坤闈。同上劉才邵(生卒年不詳)1.《端午內(nèi)中帖子詞》(其一)云篆摹仙印,香菰纏彩絲。風回五明扇,日麗萬年枝。第29冊,18867頁曹 勛(1098-1174)1.《端午帖子九首》(其三)辟兵龍印篆神經(jīng),系臂香縈繡色輕。第33冊,21165頁2.同上(其七) 參差臺殿照祥云,迭雪含風彩縷新。同上
周麟之(生卒年 不詳)1.《端午帖子詞·皇太后閣六首》(其六)一歲一添長命縷,擬將萬縷獻慈寧。第38冊,23570頁2.同上,《皇后閣五首》(其二)繞臂長生縷,無非柘館絲。同上,23571頁汪應(yīng)辰(1118-1176)1.《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其五)盤中更進長生縷,卻記親蠶繭館時。同上,23581頁2.《太上皇帝閣端午帖子詞》(其四)君王自進長生縷,細剪菖蒲泛玉巵。同上3.同上(其一○) 此心自與天無間,豈待丹繒始辟兵。同上周必大(1126-1204)1.《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其三)更纏長命縷,仍泛引年菖。第43冊,26813頁2.《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其六)清曉宮中獻彩絲,盤龍結(jié)鳳斗新奇。同上,26814頁3.《端午帖子·皇帝閣》(其四)縷繒采藥謾區(qū)區(qū),誰似君王用意殊。同上4.《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其一)命縷五絲長,菖醪九節(jié)香。同上,26816頁5.《端午帖子·皇后閣》(其三) 筒黍嘗思時獻稑,彩絲系處憶親蠶。同上,26817頁6.《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其三) 丹篆釵符小,朱絲臂縷鮮。同上,26818頁崔敦詩(1139-1182)1.《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詞·皇后閣五首》(其一)剪玉菰筒翠,盤金彩縷長。第48冊,29829頁2.同上(其五)隨時但獻長生縷,當午猶閑競渡舟。同上3.《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其二)采縷盤金麗,香蒲鏤玉勻。同上,29830頁4.同上,《皇后閣六首》(其二)更將長命縷,侵曉奉慈庭。同上5.《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帝閣六首》(其四)采索謾縈長命縷,紫芽安用引年菖?同上,29832頁許及之(?-1209)1.《圣壽閣端午帖子》(其三)繞臂長生縷,當門五色絲。第46冊,28400頁衛(wèi) 涇(1159-1226)1.《皇帝閣端午帖子》(其五)遠人新有約和書,并塞狼煙指日無。圣主憂民軫宵旰,宮中猶綰辟兵images/BZ_137_1965_2295_1988_2317.png。第52冊,32807頁2.《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其三)彩縷新纏臂,靈符穩(wěn)插釵。承平多舊事,閑教小宮娃。同上,32808頁許應(yīng)龍(約1174-1264在世)1.《皇后閣端午帖子》(其四) 辟邪不用符為佩,續(xù)命何須彩結(jié)絲。第54冊,33771頁2.《貴妃閣端午帖子》(其三)丹篆釵符彩縷鮮,承恩侍宴玉皇前。同上真德秀(1178-1235)1.《皇后閣端午帖子詞五首》(其一)何須纏彩縷,金母自千春。第56冊,34855頁2.同上(其三) 三盆繭已繰冰縷,五色絲新織海鮫。同上
按,表中的“長絲”、 “五絲”、 “采絲”、“采縷”、“采索”、“縷繒”,所指其實相同,都是“長命絲”、 “五色絲 (縷/繒/索)”、 “五彩縷(絲)”的省稱;“寶縷”、“靈絲”、“辟兵繒”①(唐)歐陽詢撰、汪紹楹?!端囄念惥邸肪?《歲時中》“五月五日”條引《風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薄拔逶挛迦?,續(xù)命縷,俗說以益人命?!鄙虾9偶霭嫔?,1999年,75頁。則從功能與效果著眼,故稱“寶”、 “靈”云云;“繞臂”乃借代之修辭,是用動作來替代名詞“長命縷”;至于“朱索”、 “朱絲”,表面看與“五色縷”、“五色絲”不合,實際上含義是一樣的,《初學記》卷四《歲時部》下《五月五日》條即引周處《風土記》曰:“造百索系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臂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7〕
除了端午帖子詞外,兩宋文人的個體寫作中也時有用組詩者,如梅堯臣《午日三首》、范成大 (1126-1193) 《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三首》、趙蕃 (1143-1229)《端午三首》、劉克莊 (1187-1269) 《乙卯端午十絕》、文天祥 (1236-1283)《端午感興》(二首)、董嗣杲《江州重午二首》等,其中“長命縷”一類的意象也時有所用,亦擇要列表如下:
表二
“續(xù)命縷”之同型意象在單篇端午詩中則使用頻繁。于此,隨機擇取兩宋作品列表如下:
表三
滕茂實(?-1128)《五日》空尋好句書紈扇,無復佳人系彩絲。……明年此日當何處,風里孤蓬自不知。第 22 冊,14927頁謝薖(1074-1116)《端午即事》 懶檢三閭傳,爭纏五彩絲。第 24 冊,15795頁李綱(1083-1140)《重午》角黍但能娛幼稚,彩絲那得制蛟龍。……逐客有家歸未得,滿懷離恨寄南風。第 27 冊,17573頁朱淑真(生卒年不詳)《端午》縱有靈符共彩絲,心情不似舊家時。第 28 冊,17961頁朱翌(1097-1167)《端午觀競渡曲江》楝花角黍五色縷,一吊湘累作端午。第 33 冊,20824頁姜特立(?-1192?)《重午和鞏教授韻》 屈子沈淵日,年年舊俗忙。佳人夸彩縷,稚子競新裳。第 38 冊,24093頁李洪(生卒年不詳)《午日寓圓果院苦河魚以詩紀節(jié)》浪求醫(yī)國三年艾,空吊沉湘五色絲。第 43 冊,27177頁項安世(1129-1208)《重午記俗八韻》 辟邪釵篆蹙,解厄腕絲紆?!勔蚯?,冞動楚人吁。第 44 冊,27252頁周承勛(生卒年不詳)《端午》安得彩絲十萬丈,東南西北系飄零。第 45 冊,28273頁任希夷(1156-?)《重午日出都門詩》顏羞彩縷紅,鬢與香蒲白。功名來何時,歲月等虛擲。第 51 冊,32098頁韓淲(1159-1224)《五日》 宣和曾帶御書符,荊楚誰言長命縷?第 52 冊,32502頁趙汝回(生卒年不詳)《西湖重午作》像虎空懸青艾束,辟兵難望彩絲靈。憑君一激沅湘水,凈洗中原血鎧腥。第 57 冊,35876頁白玉蟾(1194-1229)《端午述懷》桐花入鬢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第 60 冊,37567頁李 龏(1194-?)《端午日》高門高掛艾天師,玉臂還纏五彩絲。我只一杯昌歜酒,羲皇窗下讀騷辭。第 59 冊,37416頁胡仲弓(生卒年不詳)《端午》畫舸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斗時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第 63 冊,39802頁馬廷鸞(1222-1289)《次韻潔堂五日》 愁心菖歜苦,悲緒彩絲牽。第 66 冊,41423頁
統(tǒng)觀上文所列諸詩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么一種規(guī)律:由于端午帖子詞是公共寫作 (受眾是特定的公眾人物——皇帝及其他皇室成員),所以,詩人的眼光是向上的,他們使用“續(xù)命縷”等意象時,頌上 (或曰歌功頌德)便成為最突出的主題,無論北宋或南宋,大體如此,僅有極個別的詩作,如歐陽修《端午帖子詞·溫成皇后閣五首》 (其三)、許應(yīng)龍《皇后閣端午帖子》 (其四)、孫覿《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其二)、真德秀《皇后閣端午帖子詞五首》(其一)等少數(shù)作品,含有一定的諷諫之意,對“續(xù)命縷”所謂的“續(xù)命”功能表示了懷疑,①按,這種懷疑,盛唐詩人也偶有表示,如萬楚《五日觀妓》即謂:“誰道五絲能續(xù)命,卻令今日死君家?!薄度圃姟肪?45,335頁下。進而強調(diào)修德才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根本方法。但個體寫作 (以單篇詩作為主,組詩相對說來數(shù)量要少很多),因詩人的眼光是向下的,故而更加突出個體生命的悲涼體驗,甚至含有某種深刻的人性反思,尤其在南宋時期,忠臣遷客的意識特別強烈,比如李綱、朱翌、姜特立、李洪、項安世、周承勛、趙汝回、胡仲弓、馬廷鸞等,雖然也用了有關(guān)“續(xù)命縷”的典故,卻重在借屈原之事來抒發(fā)家國情懷,痛思歷史興亡之因。不過,詩人們究竟總結(jié)出什么,則人言人殊,且總的基調(diào)是越發(fā)悲涼。對此,宋末元初趙友直《端午》語言最為簡潔,心態(tài)最為復雜,詩曰: “節(jié)遇端陽日,蒲觴滿自斟。興懷多感舊,吊古漫成吟?!薄?〕
我們在前一節(jié)列舉了宋代端午詩的兩大類型:一是以端午帖子詞為代表的公共寫作,二是抒發(fā)個人情懷為主的個體寫作。前者運用“續(xù)命縷”等意象時,多符合端午民俗之喜慶、辟邪、納祥、祈愿等主題,故從用典角度言,多屬正用。而后者更關(guān)注個體的生命感受,即便用到“續(xù)命縷”等意象,也多為反用。究其成因,筆者以為與創(chuàng)作場合的不同密切相關(guān)。
眾所周知,我國現(xiàn)代民俗學建立伊始,就確立了眼光向下的研究視角,主要關(guān)注的是下層社會和民間生活,但實際上,重要的政治人物對某些民俗的發(fā)展與傳播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張勃女史就以政治領(lǐng)袖李隆基與民俗事象節(jié)日的關(guān)系為例,指出今后的民俗學研究在眼光向下的同時,應(yīng)該眼光適度向上,即在關(guān)注民俗于民間運作邏輯的同時,也要看到社會上層、國家政策在民俗傳承和變遷中的重要作用。②參張勃《中國民俗學研究應(yīng)該“眼光適度向上”——從李隆基與節(jié)日的關(guān)系談起》,《民族藝術(shù)》2009年第2期,28-34轉(zhuǎn)119頁。其觀點頗有啟示意義,就本文所討論的端午帖子詞而言,至少上層社會或曰中央政府所起的作用是至關(guān)重要的。有趣的是,宋代端午帖子詞的主題范式,可說在一定程度上和唐玄宗重視端午民俗有關(guān)。其《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之序有云:
律中蕤賓,獻酬之象著;火在盛德,文明之義燀。故以式宴陳詩,上和下暢者也。朕宵衣旰食,輯聲教于萬方;卜戰(zhàn)行師,總兵鈐于四海。勤貪日給,憂忘心勞;聞蟬聲而悟物變,見槿花而驚候改?!峦补?,香蘆角黍;恭儉之儀有序,慈惠之意溥洽。諷味黃、老,致息心于真妙;抑揚游、夏,滌煩想于詩書。超然玄覽,自足為樂,何止柏枕桃門,驗方術(shù)于經(jīng)記;彩花命縷,觀問遺于風俗。感婆娑于孝女,憫枯槁之忠臣而已哉?嘆節(jié)氣之循環(huán),美君臣之相樂,凡百在會,咸可賦詩?!?〕
細繹此序,可知玄宗皇帝重視端午的目的主要有三點:一是發(fā)揚光大端午民俗的兩大傳統(tǒng),即個人方面的祈福 (如長生)避邪功能與社會倫理方面的忠 (以屈原為代表)、孝 (以曹娥為代表③宋代以后,關(guān)于端午起源的傳說,占主流者是屈原說。)觀念;二是確立了節(jié)慶宴會詩的創(chuàng)作主題是歌功頌德。這點,玄宗皇帝“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呻帕甲阍仯P化可還淳”以及當時參與宴會的大臣張說的“愿赍長命縷,來續(xù)大恩余”等詩句,便有充分的表現(xiàn)。而前舉 (參表一)諸兩宋端午帖子詞,與此“頌上”傳統(tǒng),應(yīng)該說是一脈相承。三是融合了某些道教因素,雖說具體措施如何,史書闕載,但序中所說“黃、老”、 “方術(shù)”云云,無疑和道教有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何況道教還是唐王朝的國教呢!
唐玄宗還是我國節(jié)日放假制度化的關(guān)鍵人物,其開元七年 (719)令首次以比較完整的法律形式規(guī)定了相關(guān)制度的實施,其后的開元二十五年令又進一步強化了有關(guān)條例,趙宋于此,則在繼承的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日本學者丸山裕美子已做了較為詳細的比較,據(jù)其研究,無論是唐代的開元七年令、開元二十五年令,還是宋代的天圣令、天豐令,端午節(jié)官員都可以休假一天?!?0〕易言之,自唐玄宗開元七年以后,端午就是國家法定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
據(jù)前揭張說、竇叔向有關(guān)長命縷的詩句,知自玄宗始便有朝廷在端午日御賜大臣續(xù)命縷的做法,①按,后來也有賜衣之舉,如杜甫《端午日賜衣》曰:“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蕴祛}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睓?quán)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采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則謂:“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裙映體鮮?!贝朔N措施,在宋代更上升為禮的層面,成了一種制度,所賜物事,內(nèi)容更豐富,《宋史》對此多有記載,如卷119的“端午粽子”,卷153的端午“時服”,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吳自牧《夢粱錄》卷3所記雖為南宋都城臨安的端午盛況,卻也足資參考,曰:
五日重午節(jié),又曰“浴蘭令節(jié)”,內(nèi)司意思局以紅紗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于中,四圍以五色染菖蒲懸圍于左右?!瓋?nèi)更以百索彩線、細巧鏤金花朵,及銀樣鼓兒、糖蜜韻果、巧粽、五色珠兒結(jié)成經(jīng)筒符袋,御書葵榴畫扇,艾虎,紗匹段,分賜諸閣分、宰執(zhí)、親王。兼之諸宮觀亦以經(jīng)筒、符袋、靈符、卷軸、巧粽、夏橘等送饋貴宦之家。如市井看經(jīng)道流,亦以分遺施主家。所謂經(jīng)筒、符袋者,蓋因《抱樸子》問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佩赤靈符掛心前,今以釵符佩帶,即此意也?!淙照强穸菲G,梔艾爭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為然,雖貧乏之人,亦且對時行樂也?!?1〕
據(jù)此,我們特別要注意者有三點:一者端午是普天同樂的節(jié)日,此即歐陽修《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 (其二) “宮闈九重樂,風俗萬方同”、〔12〕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后閣六首》(其五)“民間風俗疑當共,天上清高定爾無”〔13〕所顯示的公共狂歡吧。二者皇帝常常賜予重要官員以端午禮物,如百索彩線 (即續(xù)命縷)、艾虎之類。三者道教也積極參與了相關(guān)的民俗活動。關(guān)于這一點,似有多說幾句的必要。
宋真宗與唐玄宗一樣也是個狂熱的道教徒,大中祥符元年他將道教天書及圣祖降世的日子御定為法定節(jié)日,如正月三日為天慶節(jié),六月六日為天貺節(jié),七月一日為先天節(jié),十月二十四日為降圣節(jié)……節(jié)日期間官員放假,諸州建醮斷屠,中書、親王、節(jié)度、樞密、三司以下至駙馬都尉,則要求他們:“詣長春殿進金縷延壽帶、金絲續(xù)命縷,上保生壽酒?!辈ⅰ案挠绲碌睿n百官飲,如圣節(jié)儀。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涂銀結(jié)續(xù)命縷、緋彩羅延壽帶、彩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14〕結(jié)合胡宿《夫人閣端午帖子》(其八)之“續(xù)命由來宜彩縷,辟邪相向佩靈符。夏鈞調(diào)樂長生酒,歲歲宮中祝圣圖”〔15〕,則知真宗賜續(xù)命縷與保生酒的舉措,其后成了宮中端午節(jié)的常態(tài)。
關(guān)于端午民俗的道教淵源,除了前文所及葛洪之《抱樸子》外②前揭諸端午帖子詞,“靈符”意象經(jīng)常與“續(xù)命縷”等意象同時出現(xiàn)。此不復贅舉。,清人又找出了《西京雜記》,《釋名疏證補》卷4釋“長命縷”時引其文曰:“取彩絲就北斗星求長命?!薄?6〕如果其說不誤,則知《正統(tǒng)道藏》所收宋初蜀中道士所作《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jīng)》③按,二經(jīng)俱見《道藏》第11冊,346頁上-349頁下,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又,二經(jīng)篇幅悉短小,尤其是后一部,僅三百來字,無論抄寫講誦,都很適用。展示的北斗保生延命信仰,其源甚古。更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兩部道典的授經(jīng)主尊是太上老君,而受經(jīng)對象恰恰是天師張道陵;既然《夢粱錄》卷3謂端午節(jié)皇宮所賜道教畫像是天師像④按,項安世《重午餉菜楚俗也,鄧撫幹以詩來謝,次韻答之三首》(其一)“大家朱書亭午時,小家艾人張?zhí)鞄煛?《全宋詩》第44冊,27322頁)、劉克莊《乙卯端午十絕》(其七)“門有艾天師”(同前,第58冊,36427頁)中的“天師”,正是《夢粱錄》卷3所云用菖蒲草之類所雕刻的天師像。,筆者不妨大膽推斷,它們極可能就是宮觀在端午節(jié)中宣講或贈與信眾的道典。事實上,兩部道典所宣揚的主旨與諸端午帖子詞確有不少相同之處,比如經(jīng)中“子孫保榮盛”、 “長保亨利貞”、“保家保國”之類,與許及之《圣壽閣端午帖子》 (其一)之“有德天同壽,無為日更長。每逢端午節(jié),雙上萬年觴”、其三之“繞臂長生縷,當門五色絲。榴花看結(jié)子,葉葉在孫枝”〔17〕的寓意,不正相合么?此外,北宋真宗時著名道士張君房編《云笈七簽》卷37引《三洞奉道科》曰:“五月五日,為續(xù)命齋。”〔18〕則知道教自唐以來在端午節(jié)便行齋法,既然名“續(xù)命”,那定會有“續(xù)命縷”、“長命絲”等物事之用了。
王欽若奉宋真宗之命撰集的道典《翊圣保德傳》卷上,則載有真君所傳九種結(jié)壇之法,曰:
上三壇則為國家設(shè)之:其上曰順天興國壇,凡星位三千六百,為普天大醮……其中曰延祚保生壇,凡星位二千四百,為周天大醮,法物儀范降上壇一等;其下曰祈谷福時壇,凡星位一千二百,為羅天大醮?!腥龎瘎t為臣寮設(shè)之:其上曰黃箓延壽壇,凡星位六百四十;其中曰黃箓臻慶壇,凡星位四百九十;其下曰黃箓?cè)バ皦残俏蝗倭氯龎瘎t為士庶設(shè)之:其上曰續(xù)命壇,凡星位二百四十;其中曰集福壇,凡星位一百二十;其下曰卻災(zāi)壇,星位八十一。所用儀范,量有等差?!?9〕
此處壇法雖分三等九品,但每一等中至少有一品的主旨是長生思想,只是稱名有別而已,或曰“保生”,或曰“延壽”,或曰“續(xù)命”,究其本質(zhì),則毫無區(qū)別。難怪真宗皇帝對諸王公大臣參加齋醮時要賜予金絲續(xù)命縷、保生壽酒之類,是想取得名實相符的奇效吧。
此外,南宋釋志磐《佛祖統(tǒng)紀》卷43指出王欽若奉詔撰《翊圣真君傳》:“其間論佛,最為失義,如《翊圣》云‘諸天萬靈,仙眾梵佛,悉來朝上帝’。夫佛為三界師,為天中尊。……明知天帝所以奉佛也。今傳言佛來朝帝,甚為無狀?!m欲尊天而卑佛,適所以誣天而慢佛也。戒之哉!”〔20〕志磐法師護教之情固可理解,但這其實說明了另一更有意義的歷史問題,即宋真宋與其大臣們也有融合二教的努力,只是其中心點在于以道統(tǒng)佛罷了。對此,佛教方面并非全是反對的聲音,如北宋法演禪師 (?-1104)端午上堂時有語錄曰:
師云:“急急如律令!”進云:“也待小鬼做個伎倆?!睅熢疲?“鐘馗嚇你。”乃云:“今日端午節(jié),白云有一道神符也,有些小靈驗,不敢隱藏,舉似諸人。一要今上皇帝太皇太后圣躬萬歲,二要合朝卿相文武百官州縣寀寮常居祿位,三要萬民樂業(yè)雨順風調(diào)。”〔21〕
此處端午祝愿對象之三等分類,不正表明佛教對前述道教壇法是有所認同的嗎?若從字面推斷,祝語的主旨可分別對應(yīng)上壇之“延祚保生”、中壇之“黃箓臻慶”及下壇之“集?!?、 “卻災(zāi)”。而且,“急急如律令”與“鐘馗”,同樣是道教語詞,對此,法演弟子佛果克勤 (1063-1135)端午說法時,亦有承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7曰:
上堂云:五月五日天中節(jié),萬祟千妖俱殄滅。眼里拈卻須彌山,耳中拔出釘根楔。鐘馗小妹舞三臺,八臂那咤嚼生鐵。敕攝截,急急如律令!〔22〕
克勤把道教的“鐘馗”、佛教的“那咤”等同視之,蓋二者皆降妖伏魔、驅(qū)邪滅鬼之神也。
若追溯佛教重視端午說法的緣由,我們認為最重要有原因有二:一者佛教尤其是密教 (密宗)與道教一樣,都十分重視信眾現(xiàn)實利益的訴求,諸如延命長生、福祿富貴之類,且多以儀式壇法為宣教工具;①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蕭登福先生的系列專著,如《道教與密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道教術(shù)儀與密教典籍》(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等,可參看。另,上文所說對端午等節(jié)日放假實行制度化的玄宗皇帝,則對道教、密宗都極為崇信。二者密教經(jīng)典中也有“續(xù)命法”②續(xù)命法的核心是續(xù)命神幡。其法出自藥師類經(jīng)典,用于祈禱藥師如來,有延命增壽之效,故稱。玄奘法師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即說:“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zhuǎn)讀此經(jīng),燃七層之燈,懸五色續(xù)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大正藏》卷14,407頁中)而續(xù)命神幡的性質(zhì)其實和續(xù)命縷相當,同樣有延生、解厄、禳災(zāi)等功用。、《續(xù)命經(jīng)》③關(guān)于佛教方面的《續(xù)命經(jīng)》,今存多為敦煌寫本,其思想來源之分析,可參拙撰《〈佛說續(xù)命經(jīng)〉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71-79頁)。另,道教之續(xù)命類經(jīng)典,篇幅短小者除了上文所說《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jīng)》外,尚有《太上元始天尊說續(xù)命妙經(jīng)》(《道藏》第1冊,874頁中),而其本身就是佛、道思想混合的產(chǎn)物。,特別是“五色縷 (絲/綖)”的功用,與“續(xù)命縷”完全相同。茲舉數(shù)例密教經(jīng)文如下:
1.題為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jīng)》卷12曰: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此諸鬼神別有七千以為眷屬,皆悉叉手低頭,聽佛世尊說是藥師瑠璃光如來本愿功德,莫不一時舍鬼神形,得受人身,長得度脫,無眾惱患。若人疾急厄難之日,當以五色縷結(jié)其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結(jié),令人得福?!?3〕
《灌頂經(jīng)》卷12,實即《藥師經(jīng)》之異本。此處經(jīng)文,強調(diào)的是五色縷的除厄與福功能。所謂五色縷之五色,據(jù)《陀羅尼雜集》卷7,是“青黃赤白黑”?!?4〕其所系部位,最常見者是“臂”與“項”,唐阿地瞿多譯《佛說陀羅尼集經(jīng)》卷4即云:“若罪障重者,用五色縷一咒一結(jié),如是結(jié)成一百八結(jié),系病者項,或系臂上,罪障消滅,病即除差?!薄?5〕疑端午“續(xù)命縷”系手臂的做法,即源出于此。
2.隋阇那崛多譯《如來方便善巧咒經(jīng)》曰: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斷一切病,當取五色縷結(jié)其咒索。……若護自身令安隱者,咒水一百八遍,散于四方,結(jié)其界場,取五色縷結(jié)咒索帶行?!?6〕
此所言“界場”,也就是壇場 (道教同之),五色縷之類,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法物 (器物)之一。
3.唐一行大師記《大毗盧遮那成佛經(jīng)疏》卷5則曰:
次當作金剛線法。凡作綖,當擇上好細具縷,香水洗之極令清凈,令潔凈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縷。當用五如來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辦諸事,真言總加持之。造漫荼羅綖亦爾。五如來色者,謂大日佛加持白色,寶幢持赤色,花開敷持黃色,無量壽持綠色,鼓音佛持黑色。阿阇梨先自取綖三結(jié),作金剛結(jié),用系左臂護持自身。次一一為諸弟子系臂,如是攝受弟子,則入漫荼羅,是離諸障難也。……五色綖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是故名為修多羅。〔27〕
此則把五色縷在壇場中的重要性提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因為五色代表的是五如來,是如來五智,是佛法之根本,因此,它可以成辦任何事情。
此外,五月五日又是密教煉制藥品和驅(qū)邪滅蠱最有效的時日之一,《龍樹五明論》載:“凡人得之化作大仙藥者,五月五日,取牛黃大如雀子,干姜四兩,麻八兩,黃芩一兩,大黃五兩,甘草二兩?!薄?8〕“若人欲作此法時,于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五色綖,諸咒一返作一結(jié),如是十返作十結(jié)?!薄?9〕“五色綖”者,即五色縷也。綜言之,端午時節(jié),若把藥、咒及五色縷結(jié)合在一起,則密法最有成效。釋集成等編宋代曹洞宗高僧釋正覺 (1091-1157)說《宏智禪師廣錄》卷4謂:
上堂云:五月五日天中節(jié),百草頭上看生殺。甘草黃連自苦甜,人參附子分寒熱。熏蕕難昧雙垂爪,滋味那瞞初偃月。圓明了知心念間,摩訶迦葉能分別?!?0〕
此則說明諸師善知藥性。
兩宋時期的佛教叢林,一直十分重視端午節(jié)。朝廷方面也常利用這一天舉行相關(guān)法事,《翻譯名義集》卷5載:“徽宗皇帝,崇寧三年重午日嘗迎請釋迦佛牙入內(nèi),祈求舍利感應(yīng)。隔水晶匣,出如雨點,神力如斯,嘉嘆何已,因以偈贊?!薄?1〕真德秀《皇后閣端午貼子詞五首》(其四)則謂:“貝葉新傳寶藏經(jīng),圣心端為福群生。從今物自無疵癘,安用桐君紀藥名?!薄?2〕無論迎請佛牙,還是新譯佛經(jīng),因了端午這一特定的節(jié)日氣氛,被賦予的政治意義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另外,寺院端午之情狀,在時人詩作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蘇軾《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從子由在酒局》曰:“一與子由別,卻數(shù)七端午?!殧y三子出,古剎訪禪祖。”喻良能《端午至太平寺》說:“客里逢端午,僧廊雨氣涼?!R蒲傾美酒,笑入醉中鄉(xiāng)?!薄?3〕章謙亨《祖教寺》 (其二)則謂:“客過端陽欣采艾,僧嫌破衲懶縫針。杯中蒲酒休辭醉,目斷青山有遠心?!薄?4〕從詩意可知,在寺院同樣要飲菖蒲酒,①酒多是招待俗客之用,僧人自己多用茶,有時也可僧俗共話茶禪之道,如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謂:“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浄筵……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薄度卧姟返?4冊,9282頁。真是應(yīng)了曾豐《端午家集》(其一)那句“未能全免俗”的詩啊!而佛教的某些習俗,也可和端午相結(jié)合,比如放生。②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閣六》(其五)即說:“舟楫宣呼招屈處,禽魚鼓舞放生中。”《全宋詩》第15冊,10054頁。
現(xiàn)在回過頭來審視兩宋王室所用的端午帖子詞,則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寫作方式其實與佛道兩教的續(xù)命法、續(xù)命齋 (壇)一樣,都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儀式化。
所謂儀式化,其最基本的特征有二:一曰等級制,二曰意象使用的程序化。
茲先說第一點,其突出表現(xiàn)是帖子詞的數(shù)量一般是與所奉對象的地位成正比,即先上地位高者,數(shù)量也多,反之則后上,數(shù)量亦逐次減少,此與前引《翊圣保德傳》卷上“所用儀范,量有等差”的精神完全一致。比如夏竦端午帖子詞,具體分為御閣 (皇帝)12首、皇后閣7首、郡王閣、淑妃閣各4首;王珪《端午內(nèi)中帖子》分為皇帝閣、太上皇后閣各12首,皇后閣10首,夫人閣9首;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的分布情況是皇帝閣、太皇太后閣、皇太后閣各6首,皇太妃5首,夫人閣4首;周麟之《端午帖子詞》則為太皇后閣、皇帝閣各6首,皇后閣5首;崔敦詩《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詞》則是皇帝閣6首、皇后閣5首。諸如此類,不復繁舉。而某些帖子詞表明:皇家過端午節(jié)時似有持齋之舉,如夏竦《御閣端午帖子》(其六)說:“太官角黍迎嘉節(jié),上圣齋居襲美祥。金闕鑒觀真緒遠,永延鴻慶庇多方?!薄?5〕晏殊《端午詞·升王閣》(其二)則曰:“織組文繒載舊儀,晨朝丹扆奉天慈。六齋清素來多福,歲歲今辰侍宴私?!薄?6〕我們雖不清楚所持齋法是道教還是佛教,但無論哪種齋法,參加儀式的對象,都有等級之分。
次說第二點意象使用的程序化,這主要指端午帖子詞使用的民俗意象比較固定和集中,而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就是續(xù)命縷等同型意象。比如,夏竦《御閣端午帖子》12首,其中6首用到了此類意象;《皇后閣端午帖子》7首則有4首用之;《郡王閣端午帖子》、《淑妃閣端午帖子》各4首,則分別有2首、1首用之 (具體詩句見表一,共13次)。再如歐陽修《端午帖子詞·皇后閣五首》3首用之,《端午帖子·夫人閣五首》則2首用之。蘇軾《端午帖子詞·皇太妃閣五首》3首用之,真德秀《皇后閣端午帖子詞五首》2首用之??鋸堻c說,詩人們創(chuàng)作端午帖子詞時首先想到的民俗意象便是“續(xù)命縷”之類,因為它們既可祝愿皇家自然生命的綿長,也可祝福社稷的綿長。
與“續(xù)命縷”之類同時出現(xiàn)在端午帖子詞而比較集中的是“靈符”類意象 (包括金箓、長生箓、靈篆、珍符、瑞符等同型意象)。比如,夏竦27首端午帖子中有7首使用了此類意象,胡宿32首中6首用之 (8首用“續(xù)命縷”類意象),蘇軾27首中2首用之 (4首用“續(xù)命縷”類意象)。有的則把“續(xù)命縷”、 “靈符”二類意象等而視之,如晏殊16首帖子詞有6首同用了兩類意象,汪應(yīng)辰30首中則各有3首用之。更多的情況,則是二類意象對舉出現(xiàn),如表一所列諸詩人,大率如此。但在個體寫作中,雖說兩類意象各自出現(xiàn)的頻率也較高,對舉的次數(shù)則少得多 (參表三)。
個體寫作所體現(xiàn)的情感色彩,則要復雜得多,“頌上”主題比較少見。為了更好地說明相關(guān)問題,筆者擬先對同一作家相同題材的詩作進行對比,茲舉二家為例:
一者晏殊共有16首端午帖子,全是“頌上”之作,無非歌功頌德,慶幸自己生逢太平盛世之類。有趣的是,在同一題材的作品中,他也有1首個體創(chuàng)作《端午作》,曰:“汩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猶自吊湘累。靈均未免爭瓊糈,卻道蛟龍畏色絲?!薄?7〕若把它和前引《端午詞·升王閣》(其二)比較一下,則知作者的情感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向。其間“色絲”指“五色絲”,乃用典,據(jù)梁吳均撰《續(xù)齊諧記》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qū)曲忽見一士人,自云“三閭大夫”,謂曲曰: “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鼻榔溲浴=裎逶挛迦兆黥?,并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8〕
顯而易見,晏殊詩的立意全據(jù)此而來,但對屈原的態(tài)度,則有所不恭,語含調(diào)侃之意。當然,這在兩宋有關(guān)屈子的評論中,是較另類和少見的,意雖新而不正也。
二者蘇軾共有《端午帖子詞》27首,悉作于元祐三年 (1088),所貼之閣分別是皇帝 (哲宗)閣、太皇太后閣、皇太后閣、皇太妃閣以及夫人閣,其中絕大部分屬于“頌上”之作,僅極少數(shù)作品微有諷諫之意,如《皇帝閣六首》 (其五)之“揚子江心空百煉,只將無逸鑒興亡”、《太皇太后閣六首》(其四)之“愿儲醫(yī)國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辯》文”?!?9〕其個體寫作之《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從子由在酒局》則曰:
一與子由別,卻數(shù)七端午。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今年匹馬來,佳節(jié)日夜數(shù)。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水餅既懷鄉(xiāng),飯筒仍愍楚。謂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語。寧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獨攜三子出,古剎訪禪祖。高談付梁、羅,詩力到阿虎。歸來一調(diào)笑,慰此長齟齬。
本詩作于元豐七年 (1084)五月〔40〕,東坡與蘇轍兄弟情深,但自熙寧十年 (1077)中秋分別之后,期間卻有七個端午未能共慶了,故此次筠州 (今江西高安)相見,感慨良多。既有相見前急切的期盼之情,也有相見后與家人團圓的至極喜悅,特別是看到三個侄兒遲 (字伯充,小字梁)、適 (字仲南,小字羅)、遠 (字叔寬,小字阿虎)都活潑可愛,頓覺此前所受的種種不公、各種不快都煙消云散了。詩中同樣用到了“續(xù)命縷”、“菖蒲”等端午民俗之意象,這說明作為士大夫的蘇氏兄弟也未能免俗,但一“苦”字、一“愍”字,無疑點明了兩人的貶謫者身份,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歷史上最偉大的貶謫詩人屈原,進而要解開心中的疑團,為什么自己的滿腔愛國情懷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和理解?詩人此行,除了兄弟相見外,還有訪古剎拜見大愚禪師的目的,想必二人見面之后所討論的話題,定然涉及了詩人所遇到的種種人生困惑,而且詩人也得到了相當滿意的答案 (這從“高談”一詞可得到某種推斷,而遲、適二人年紀較大,故可把人生哲理相付)。通讀全詩,完全體現(xiàn)了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境界。即使有萬般苦,也能苦中作樂。
只有個體端午寫作的詩人,其相關(guān)詩作,則以個性化的情感抒發(fā)為特色。如謝逸《端午絕句二首》(其二)云:“病臂懶纏長命縷,破衣羞帶赤靈符。樽中有酒不得醉,憶著三閭屈大夫。”雖然也用了“續(xù)命縷”、“赤靈符”等民俗意象,但詩人內(nèi)心感受,絕對不是什么公共狂歡,反而欲醉不能的極度冷漠和孤獨。再如馬廷鸞《次韻潔堂五日》曰:
故國天中節(jié),吾儕日暮年。愁心菖歜苦,悲緒彩絲牽。迭雪虛唐賜,熏風絕舜弦。窮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
馬廷鸞是宋末著名的忠臣,為人秉性正直,一生勤政愛民,曾從地方官起家而升到宰相的高位。可惜當時大奸臣賈似道當?shù)?,把持朝政,把馬視為異見,處處壓制他,使之飲恨而退。南宋滅亡之后,馬廷鸞拒絕與元合作,體現(xiàn)了遺民詩人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本詩在今昔對比中反思歷史,詩人觸物 (菖蒲、續(xù)命彩絲)生情,運用雙關(guān)(彩絲之“絲”諧音“故國之思”的“思”、菖蒲之“苦”諧義“心苦”之“苦”)等修辭手法,表現(xiàn)出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復國無望的極度無奈和悲涼。
最后,筆者還要補充一點,即兩宋民俗詩創(chuàng)作中和端午情形相同者,尚有立春、元日詩等,其公共寫作、個體寫作所表現(xiàn)出的民俗風貌、思想感情及創(chuàng)作模式都迥然有別,因此,對于民俗詩創(chuàng)作的這種分野而言,兩種端午詩是很有代表的,有進一步關(guān)注的必要。
〔1〕〔2〕〔3〕〔4〕〔9〕彭定求,等.全唐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227,677,1840,26.
〔5〕〔6〕〔8〕〔12〕 〔13〕 〔15〕 〔17〕 〔32〕 〔33〕 〔34〕 〔35〕 〔36〕 〔37〕 〔39〕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6257,35403,43959,3809,10054,2129,28400,34856,26953,38798,1813,1956,1956,9591.
〔7〕徐堅,等.初學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4.73-74.
〔10〕丸山裕美子.唐宋節(jié)假制度的變遷——兼論“令”和“格敕”〔A〕.張國剛.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C〕.北京:中華書局,2001.365-373.
〔11〕吳自牧.夢粱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39-40.
〔14〕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2680.
〔16〕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卷4〔M〕.光緒二十一年 (1895)刻本.30.
〔18〕張君房.云笈七簽〔M〕.北京:中華書局,2003.815.
〔19〕道藏:第32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51.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大藏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 〔Z〕.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卷49:397,卷47:661,卷47:774,卷21:538,卷21:619,卷18:818,卷21:565,卷39:627,卷21:957,卷21:960,卷48:36,卷54:1138.
〔38〕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08.
〔40〕孔凡禮.蘇軾年譜〔M〕.北京:中華書局,199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