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美國卸任官員主要通過以下途徑賺錢:做律師、開咨詢公司、當公司獨立董事、寫書和講演,其中講演來錢最快。因為做律師要有律師資格,考律師資格必須有法學院文憑,沒有上過法學院的政客就無計可施。開咨詢公司雖然是個好辦法,基辛格就是憑此發(fā)財,但能像基辛格這樣知名的人實在太少,再說還有誰可以90多歲高齡了,依然左右逢源、說話滴水不漏?寫書即便有人捉刀代筆,也是比較累的,周期也太長,至少一年方能出爐。當獨立董事收益不錯,但還是不如講演收費來得快。
2013年上半年,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卸任,講演三次就拿到了40萬美元,僅出席德意志銀行的一次年度活動,就進項20萬美元。這項活動不過是做一個講演,再與銀行的客戶互動一下,便輕松招財進寶。與蓋特納一同登臺表演的,還有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齊和意大利前總理馬里奧·蒙蒂。美國到底是超級大國,下臺的財政部長與第二世界國家下臺的國家首腦平起平坐。
在美國卸任官員中,蓋特納的出場費算是相當之高,克林頓目前的出場費也不過20萬美元。這是因為克林頓雖然一度貴為總統(tǒng),但下臺有一段時間了,價值順減,不像蓋特納乃是剛卸任的官員,有如新出爐的燒餅,更受歡迎。
蓋特納以利再戰(zhàn),一鼓作氣,又去華爾街兩家基金走穴講演,再度輕松斬獲20萬美元。這錢拿得既體面又安全,不拿白不拿。但蓋特納與金融機構(gòu)打得如此火熱,可見當財政部長的時候不可能下狠手監(jiān)管華爾街。事實恰也如此,那時他總是急華爾街所急,想華爾街所想?!凹訌姳O(jiān)管”的口號要么是癡人說夢,要么是用來欺騙老百姓的。
無獨有偶,格林斯潘從美聯(lián)儲主席的位置上下來,也是迫不及待地講演賺錢。卸任后不到一周,便去了雷曼兄弟公司旗下的對沖基金,講演費25萬美元。金融危機前的25萬美元,至少相當于今天的30萬美元。那時的格林斯潘還是一位神話老人,有本錢要很高的出場費。
格林斯潘去講演的那家雷曼兄弟,就是金融危機中倒臺的那家雷曼兄弟。監(jiān)管者與被監(jiān)管者如此親密,魚水深情,怎么會有真正的監(jiān)管呢?但從另一方面說,卸任官員靠講演賺錢,也并非一無是處。首先,卸任官員必須放下身段,登臺表演(講演實際上是表演),取悅銀行和銀行的客戶,這就真正實現(xiàn)了能上能下;第二,講演費是明賬,收入再多也是有限的。最怕的是黑箱收入,因為不知道他們拿多少。
當官就是做老爺,因為要做老爺,才要限制他們的權(quán)力。商人可以花天酒地,官員要的是榮華富貴。如果當官是全心全意地為選民服務(wù),那限制其權(quán)力的必要性要小很多。
但即便靠講演費賺錢合理合法,美國官員還是有點太迫不及待。日本官員的操守似乎要比美國好。日本央行行長卸任后就表示,至少六個月時間內(nèi)不談貨幣政策或他任央行行長期間的決策。
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壯大之后,也有與美國類似的問題。最近有三位地方政府的卸任領(lǐng)導,受到上市公司的邀請,請他們擔任董事,結(jié)果招來很多批評。我覺得這種態(tài)度不對。不讓領(lǐng)導富起來,那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對自己不利的。試問,如果領(lǐng)導都不富,被領(lǐng)導的人怎么可能富起來?窮人領(lǐng)導富人是不太現(xiàn)實的,也很不合乎邏輯。
雖然有些國家的領(lǐng)導下來之后既不到上市公司任職,也不靠講演賺錢,但這些國家的貧富差別很小,大家自然不用想方設(shè)法地去賺錢。而且“安貧樂道”并非主流傳統(tǒng),我們的成語和古訓就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笑貧不笑娼”,還有“茍富貴,勿相忘”。雖然中國歷史上也講“均貧富”,但這種“均貧富”不是縮小貧富差別,而是剝奪富人的財產(chǎn),再讓一部分窮人變?yōu)楦蝗恕1热缋钭猿善鹆x是打著均貧富的旗號改朝換代,但奪取政權(quán)之后就立刻搶糧、搶錢、搶人。如此說來,美國卸任官員致富的方法雖然不好,但似乎也有可參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