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 丁亮行 圖 Pictures_張秀英
在豫北,每逢重大廟會,經(jīng)常有一支高大顯眼的表演隊伍不斷搏來陣陣喝彩,觀眾們時而驚嘆,時而大笑,到表演結(jié)束時,依然意猶未盡,便大喊:“小宋佛的高蹺再來來!”
這支隊伍表演的正是小宋佛高蹺,它與小冀的背樁以及趙堤的中州大鼓并稱為新鄉(xiāng)縣的文藝三寶,深受當?shù)厝讼矏邸P∷畏鸶哕E因源于新鄉(xiāng)縣翟坡鎮(zhèn)小宋佛村且表演者多為小宋佛村村民而得名。在小宋佛村,高蹺表演已經(jīng)延續(xù)了近三百年,直到現(xiàn)在,該村大多數(shù)人還都在傳承這項民間文藝瑰寶,“孩童能上翹,翁嫗不服軟”便是村民熱愛高蹺表演的真實寫照。
提起小宋佛高蹺,有兩個故事不得不提。一個是關(guān)于小宋佛村的起源,據(jù)傳,南北朝宋時,黃河洪水泛濫,有一單體石刻大佛自上游潺湲而下,到了當?shù)夭磐O?,當?shù)厝苏J為這是上天送來的恩賜,因此取名送佛,又改“送”為“宋”,得名小宋佛村。如今,這尊石佛雕刻還完好地保存在該村的西名寺內(nèi),而它古老的傳奇更讓高蹺這項民間藝術(shù)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另一個則是讓小宋佛名聲大揚的故事,據(jù)說乾隆年間,高蹺隊應邀參加輝縣百泉藥材大會演出,正在百泉巡游的乾隆皇帝欣賞完高蹺演出后贊道:“這是哪里的高蹺,演得不錯,讓他再來來!”廣大觀眾也隨著掌聲高呼:“再來來!再來來!”從此,小宋佛高蹺享譽豫北大地。
小宋佛高蹺由秧歌依托演變而來,起初為寸蹺,后來幾經(jīng)發(fā)展,形成現(xiàn)在的高蹺,翹腿高達1.3米乃至1.5米,人踩在高蹺上面威風凜凜。高蹺表演者大腿綁上高1.3米、重達六七公斤的木蹺,在彩旗中彈跳自如,翩翩起舞,隨著鑼鼓節(jié)奏,時而二龍出水,時而走八字、穿五花,有慢步,有跳躍,真可謂“近看像花朵綻放,遠看是長龍飛舞”。
小宋佛高蹺表演曲目多為滑稽戲,通常引得觀眾哄堂大笑。高蹺人物形象根據(jù)戲曲而分為生、末、凈、旦、丑,花旦腰扭似擺柳,展姿云中游;老旦手拿芭蕉扇,鬢角一枝花;小生手舞折扇,風流瀟灑;丑角滑稽可愛……表演者化妝細膩,扮演逼真,惟妙惟肖,可謂百花爭艷、舞姿百態(tài)。而在這些形態(tài)各異角色中,最受觀眾喜愛是旦角和丑角,小旦如神仙下凡,空靈飄逸,引得觀眾嘖嘖稱奇;而丑角扮相滑稽好笑,動作夸張而刺激。
小宋佛高蹺好看又耐看。但是對于表演者來說,練習上高蹺絕非易事,在小宋佛村,小孩一般七八歲就在長輩的幫助下開始學習上蹺,剛開始的時候用五六十厘米的短蹺,由大人幫扶著慢慢行走,隨著平衡的掌握越來越扎實,便可自己靠著墻練習,到最后自己學會獨立行走,甚至單腿跳躍……在練習的過程中,摔倒是常有的事,而因為長時間練習,把腳板和小腿肚磨破、磨爛差不多也是練習者共有的經(jīng)歷。
盡管有小宋佛人這種堅毅守衛(wèi)者,但小宋佛高蹺并不是一直延續(xù)的,在“文革”時期,它曾一度沉寂,改革開放后,第十代傳人張善信、張善孟等人對小宋佛高蹺進行改革搶救。1993年,小宋佛高蹺隊通過新鄉(xiāng)縣文化局改名為小宋佛百花同樂高蹺隊,現(xiàn)在,第十二代傳承人張福利擔任小宋佛百花同樂高蹺隊的隊長,為了把高蹺藝術(shù)推廣開來,他帶領著高蹺隊先后到鄭州、開封、濮陽等多地表演。2000年,張福利帶領小宋佛百花同樂高蹺隊參加了在鄭州舉辦的河南省首屆春節(jié)文化廟會,精彩的表演引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喝彩之聲不絕于耳,最終,小宋佛百花同樂高蹺隊獲得了第一名,在新世紀重獲生機。如今,在豫北各地的大型廟會上,你總能夠看到小宋佛百花同樂高蹺隊的身影,所到之處,總是笑聲一片。
古老的民間藝術(shù)再次展現(xiàn)一絲活力,這當然讓張福利十分驕傲。但驕傲的背后,48歲的他也有難言的擔憂,高蹺隊畢竟是一個業(yè)余團體,并且以年輕人為表演骨干,但隨著年輕人外出務工,他們更加難得有時間練習,許多復雜的動作年輕人已不能勝任,不說如何發(fā)揚開來,就是如何順利傳承高蹺藝術(shù),張福利的擔憂就不止如此。
古老的藝術(shù)總是消失一樣就少一樣,希望小宋佛高蹺能夠一直傳承下去,讓觀眾在欣賞完他們出色的表演,暢快地再叫一聲:“小宋佛的高蹺再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