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虹
擬聲擬態(tài)詞(onomatopee)是非常感性的一類詞,日語的擬聲擬態(tài)詞是與日本人的感情表達方式最密切、口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類詞。擬聲擬態(tài)詞是各民族從幼兒時期的體驗不斷積累的產物,日語的擬聲擬態(tài)詞從數量上看是英語的3倍,漢語的2倍。[1]廣義的擬聲詞是指用語言摹寫自然界中產生的各種音聲的一類詞。[2]如例(1)中的“びしゃっ”和例(2)中的“ば﹢ん”。
例(1)雨水か何か汚いみずたまりに、足がびしゃっとつかった。
例(2)そして、ばーん、とドアをすごい音で閉めて、出て行った。
廣義的擬態(tài)詞是指用語音象征性地表達自然界中發(fā)生的各種狀態(tài)或人的動作、心理的一類詞。[3]例如例(3)中的"ずらり"和例(4)中的"ぞくぞく"。
例(3)日差しがたくさん入る窓の大きなその部屋には、オーブンとレンジとガス臺のついた大型のテーブルがずらりと並んでいて、家庭科室を思い出させる。
例(4)毎日、明日が來てまたチャレンジできるのが楽しみでぞくぞくした。
擬聲擬態(tài)詞根據摹寫對象的不同可以細分為:擬音詞、擬聲詞、擬態(tài)詞、擬容詞和擬情詞。
擬聲擬態(tài)詞將語音與語義直接結合,不但可以表達自然界和人的聲音,還可以表達狀態(tài)、容貌及情感,體現了日語特有的魅力,在日本文學作品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廚房》自問世以來,先后被譯為25中語言,廣受世界各地年輕女性的喜愛?!稄N房》及其續(xù)篇《滿月》(下文中統稱為《廚房》)中使用了大量的擬聲擬態(tài)詞,尤其是同一擬聲擬態(tài)詞可以在該作品中找到從最基本的擬聲詞到擬態(tài)詞再活用為擬情詞的不同用法,完美體現了擬聲擬態(tài)詞的隱喻化過程,通過擬聲擬態(tài)詞的語義擴展,將作者獨特細膩的感受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讀者產生切身體驗的真實感,從而喚起讀者的共鳴。
日常語言是形式與意義結合在一起的符號體系。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系受到語言、社會等習慣的制約,其中相當一部分被高度抽象化。抽象程度越高,形式與意義的相關性越低,因此僅從語言形式預測其表達的象征性意義幾乎不可能。但是語言中也有一部分詞匯的符號形式自身顯示出音聲象征、具體感覺和樣態(tài)。擬聲擬態(tài)詞便是其中之一。
擬聲詞可以被喻為以某種形式表達外部世界發(fā)生的具體聲音象征的語言之鏡(山梨正明1988:67)。日常生活中,人們將具體聲音通過擬聲詞符號化,得以生動描寫現實中的各種物理和自然之聲。雖然對具體聲音的解釋因文化、社會的不同存在微妙的差異,但是在基本音聲象似性層面,元音和輔音感覺特征具有一定共性。例如金田一春彥指出,不同語言之間雖然有細微差異,但從輔音的調音方式和影響性質來看,輔音[k,g]給人硬的感覺、[s,z]有摩擦感、[r]有流動感和光滑感、[m]有柔軟感、[p,h]有不受空氣阻力之感。同時,元音依據口腔開放程度,具有很強的象征性,[a,o]和[i,u]相比,前者給人較強的開放性,其聲響性質象征著指示對象范圍較大。
所有患者均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萬古霉素(Eli Lilly Italia S.P.A.公司,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050069,規(guī)格:0.5 g)0.5 g加至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q12 h,滴速為10 mg/min(不宜超過15 mg/min);同時行維持呼吸、循環(huán)功能及營養(yǎng)支持等綜合治療[7]。
表1 《キッチン》一文中出現的擬聲擬態(tài)詞音韻象似性
其次,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中疊詞數量較多,表達了動作的反復或狀態(tài)的連續(xù)出現。促音表示瞬間性、一次性快速的聲音、動作、狀態(tài)等,撥音表示音聲旋律升高一級或狀態(tài)強烈。
擬聲詞的指示對象有具體聲音,為何我們可以把沒有聲音的擬態(tài)詞通過心理機能連覺,轉化為聲音的形式感知的。Heinz?Werner?和Bernard?Kaplan指出現象的非音聲特征之所以能夠轉化成音聲模式表達是因為兩者之間諸感覺原始統一的來源具有一定象似性(山梨正明1988:67)。
聽覺是感知聲音的器官,聽覺是構成認知外部世界過濾器的五感(味覺、觸覺、嗅覺、視覺、聽覺)之一,擬聲詞是以聽覺認知外部世界樣態(tài)轉化成的語言表述。因此,可以說擬態(tài)詞從廣義來看,是擬聲詞的一種。[4]
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中聽覺、視覺、觸覺相關的詞匯相對較多,而味覺、嗅覺相關的詞匯數量相當有限。表達味覺和嗅覺的擬態(tài)詞本質上可以看做是基于觸覺的擬態(tài)詞。[5]
通感隱喻中從基本認知域到復雜認知域的投射主要指從觸覺,空間、嗅覺、味覺到聽覺和視覺的投射。人的感官不是孤立的,通感不僅是兩種感官的相通,還可以使多種感覺器官相通,是從基本認知域到復雜認知域之間的映射。
盡管通感發(fā)生在不同層次的認知域之間,但是它們都遵循著從低到高的規(guī)律。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知”、“情”、“意”都源于“五感”,認知的一般過程是,五官感受到外界刺激,經過概念化產生概念,借助符號進行記錄,再達到語境意義。擬聲、擬態(tài)詞的認知過程也不例外,由最初靠聽覺感知的擬聲詞漸次發(fā)展為擬態(tài)詞,并進一步語義擴展隱喻化從而進化成抽象的擬情詞,具有了隱喻特性。語義擴展通過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思維方式來實現的,其發(fā)展過程如下圖所示:
圖1 擬聲擬態(tài)詞語義擴展路徑
與理論性的、概念性的語言相比,日本人更傾向于使用在感覺上能夠引起共鳴的擬聲擬態(tài)詞。要準確理解擬聲擬態(tài)詞的象征意義,就必須結合語境信息。《廚房》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擬聲擬態(tài)詞,使讀者獲得與主人公相同的臨場之感。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同一擬聲擬態(tài)詞從最基本擬聲詞通過語義擴展為擬態(tài)詞甚或隱喻為擬情詞的不同用法,為我們展示了擬聲擬態(tài)詞完整的進化過程。為了加深對發(fā)生語義轉移的擬聲、擬態(tài)詞的理解,筆者從《廚房》原文中抽出一部分實例,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對具體語境中擬聲擬態(tài)詞比喻意義的認知過程進行分析。
例(5)私は自分のエネルギーがものすごい勢いで全身から出て行ってしまうのを止められない、と感じた。しゅうしゅう音を立てて、闇に消えてゆく。。
例(5)描寫的是當主人公美影突然被雄一告知對自己而言比血親還親的惠理子去世的消息時,驚訝與悲傷襲遍全身,猶如被忽然刮來的大風吹倒毫無抵抗之力的心理狀態(tài)。“しゅうしゅう”基本義為氣體或液體連續(xù)猛烈噴射時發(fā)出的聲音或樣子。[6]例(5)句子的主語“自分のエネルギ﹢”(自己的能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作者僅用“しゅうしゅう”一詞的隱喻義生動地描繪出主人公心中一瞬間涌出的悲傷感情,使讀者感同身受。
例(6)全くバラバラでも、妙に品のいいものばかりだった。
例(7)部屋の中は別世界のようにあたたかく、バラバラだった體と心がやっとひとつに戻るような気がした。以上兩個例句中都出現了“バラバラ”。它的基本義為①粒狀的物體打在別的物體上散落時發(fā)出的聲音或樣子;②稀疏的散落貌;③(一般后續(xù)“に”)事物的整體變成零散貌;④事物不統一貌;⑤突然出現很多的樣子。[7]例(6)描寫了田邊家廚房里散落的餐具的樣子,是擬態(tài)詞,屬于基本義②;例(7)描寫美影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在旅途中嘗到的美味豬排蓋飯送達因傷心而出行的雄一手中時身心疲憊的感覺。這個例句中“バラバラ”一詞同時用來形容身體和心理,既是擬態(tài)詞又具隱喻意義,包含了基本義項③,進一步語義擴展為擬情詞,表達心理幾近崩潰時的疲憊之感。
例(8)すべてが熱気の向こうにあるようにシュールに美しくゆがんで光り、目の前にぐんと迫ってくる。
例(9)あんまり晴れやかに笑うので見慣れた玄関に立つその人の、瞳がぐんと近くみえて、目が離せなかった。
例(10)雄一を見たとたんに、私の心からもぐんと現実感が遠くなった。
以上三個例句中都出現了“ぐんと”,但其意義完全不同?!挨挨螭取钡幕玖x為①使勁用力的樣子或動作迅速的樣子;②形容進步、成長、變化顯著;③比喻深受感動。[8]例(8)描寫的是具體樣態(tài),(9)和(10)雖然都是心理感覺,但兩者之間存在微妙差異,(9)是心理作用引起的感覺,而(10)進一步抽象化,上升為隱喻,描寫美影歷經各種磨難最終與雄一相聚時宛如做夢的感覺。
以上例句中通過語義擴展由擬聲詞進化為擬態(tài)詞再進化為擬情詞、由具體到抽象的擬聲擬態(tài)詞隨處可見,盡管通感發(fā)生在不同層次的認知域之間,但是它們都遵循著從低到高的規(guī)律。Ullmann曾在20世紀20年代對19世紀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中同感現象運用規(guī)律進行調查分析,他的研究證明,通感移動是呈向上的等級分布,即感覺移動的方向是從低級到高級感官,由較簡單感官移向較高級感官。[9]
擬聲擬態(tài)詞是日語學習者理解和掌握的難點。本文以吉本芭娜娜《廚房》中的擬聲擬態(tài)詞實例為語料,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基礎,對日語中擬聲擬態(tài)詞的象似性、同五感的關系以及從具體到抽象的語義擴展過程和隱喻特征進行了分析,以期增進日語學習者對擬聲擬態(tài)詞的理解。
[1]呉川.オノマトペを中心とした中日対照言語研究[M].白帝社,2005:100
[2][3]徐一平.譙燕.吳川.施建軍.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研究[M].學苑出版社,2010:3
[4][5]山梨正明.比喩と理解[M].東京大學出版,1988:83,85.
[6][7][8]金慕箴.日語擬聲擬態(tài)副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7:200,402,134
[9]Ullmann.S Language and Style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4:86